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

先从钱学森的两星开始,再到嫦娥一号,百度找

中国航天史上的重大事件

2,航空航天在新闻中算那方面的新闻

科技
科技方面

航空航天在新闻中算那方面的新闻

3,神七宇航员什么时候进行舱外活动

明天下午4点半左右哦
出舱活动定在明日16:30 翟志刚出舱
明天下午4点30分
明天下午4点半左右
中新网9月26日的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王兆耀今日介绍,北京时间9月27日下午16:30前后,航天员将执行出舱任务。

神七宇航员什么时候进行舱外活动

4,神州7号上天飞了多久

9月24日14:30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王兆耀先生介绍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施情况。王兆耀宣布: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神舟七号飞船将于9月25日21时07分至22时27分择机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这次飞行任务的主要目的是实施我国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突破和掌握出舱航天技术。 所以到现在为止,已经有22天了
68小时
2008年9月25日晚上9点9分

5,陨星与空气摩擦形成流星当宇宙航天器返回地球时面临着同样的

航天器的表面镀有一层特殊的金属 在高温环境下会汽化 带走大量的热
1.控制下落速度,减少摩擦产生的热量.2.在航天器的外表涂隔热\耐热材料
在航天器外表弄一层隔热材料比如神州五号就是碳层,和大气层的空气摩擦时把碳氧化来吸热,防止舱体受损美国的航天飞机好象用隔热泡沫(新闻里常报)
题目:宇宙航天器返回地球的办法(想了好久阿,应该没有说要题目阿)1.整流罩 具体为: 航天器表面覆盖着一种特殊的涂料 这种涂料遇热融化 然后蒸发 在融化与蒸发的过程中 大量吸热 维持了航天器表面温度的控制 http://wenwen.sogou.com/z/q721696948.htm2.在航天器的表面覆盖上一层特种陶瓷,这种陶瓷耐高温、隔热、有很好的机械性能,可以被烧蚀而带走热量。http://wenwen.sogou.com/z/q762360861.htm3.采用隔热瓦,像瓦片一样贴在航天飞机上,但缺陷就是隔热瓦极容易脱落,损坏航天飞机部件,而我国的神舟六号则采用隔热涂料,没有掉落的危险,这种技术为我国独立开发研制,在效果上已经超过了隔热瓦。http://wenwen.sogou.com/z/q762360861.htm呵呵,前人答过的,我是集各家所成啦(笑)顺便问一句:你是文澜的吗?

6,宇航员出舱多久

楼住想要问的是不是神州七号! 昨日21时10分发射成功后,三位宇航员在起飞后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上,向后方致意。截屏图 记者昨日从神七载人航天新闻中心获悉,航天员出舱时间方案分两组,首选在27日下午,备选在28日下午。按照计划,航天员在舱外活动的时间约为20分钟。 何时出舱将进行评估 为了保证万无一失,此次航天员出舱准备了两套出舱时间方案。第一套出舱活动方案为,在飞行第29圈至30圈的连续测控弧段内出舱,即27日下午。 但是由于航天员在太空一般需要2天以上的时间适应,方可减少空间运动病。考虑到特殊情况,若在29-30圈之间,航天员身体仍没有适应太空失重环境,不宜在此时出舱,则改在在第44圈至45圈出舱,为28日下午。若选方案1,飞船飞行三天后返回;若选方案2,飞船飞行4天后返回。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研究员林西强介绍说,飞船按照预定发射程序进入轨道后,如果一切正常,航天员将按照预定程序进行出舱准备。在完成航天服的组装、测试后,航天员还将在飞船上进行模拟训练。 林西强介绍说,“我们将对飞船、舱外航天服的工作状态、性能进行评估,对航天员也会进行生理评估,最后决定出舱活动的时机。”按照目前的评估,航天员应该在飞船运行的第29至30圈出舱。” 出舱将取回实验样品 出舱时,一名航天员位于返回舱,两名航天员进入轨道舱。进入轨道舱后,一人出舱行走,取回科学实验样品,舱外活动时间约为20分钟;另外一人留在轨道舱内为出舱的人提供支持。 2名进入轨道舱的航天员分别穿着“飞天”和“海鹰”航天服进行出舱活动。据航天员系统舱外服分系统主任刘向阳介绍,“飞天”和“海鹰”最大的差距是出舱活动时间,海鹰可以实现8个小时,而飞天目前的指标是4-5个小时。

7,神州七号新闻

神舟飞船成功发射,其中浸含着我国众多高校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  2008年9月25日晚上9点10分,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七号飞船开始了太空之旅。此刻,在哈尔滨工业大学郑州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高校的校园里,有一批人格外兴奋。因为神舟七号成功的太空之旅,也浸含着他们的一份智慧和汗水。哈尔滨工业大学  科研人员圆满完成舱外航天服低压试验舱研制任务哈工大特种容器设计与制造研究所早在2006年9月就承担了舱外航天服低压试验舱研制任务。在11个月的工程期间,总指挥王若维带领项目组克服了多项难题。  目前,我国自主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多次在舱外航天服低压试验舱中试验,航天员教官的试训和航天员的试训已经完成。神舟七号航天员身着舱外航天服进入试验舱模拟进入太空环境的试验和训练也已经完成。  从2006年年初到2007年,哈工大有关科研人员一直辛苦地忙碌着。项目开始的时候,一些配套工程没有完成,这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为此,他们克服工作中的不便,想尽了办法,最终保障了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做项目期间,为了赶进度,他们吃住在北京航天城,往往一忙起来就到了半夜。据课题组杨庆俊老师介绍,课题组老师还肩负着教学、学生培养等工作,为了节省时间,他们经常是坐晚上的飞机,下半夜两三点钟才到家。上完课、参加完学生毕业答辩等工作就急忙赶回北京。正是这样辛苦地工作,他们按照进度顺利完成了两个项目,受到验收专家的赞扬。郑州大学  科研人员放弃假期和双休日研制太空出舱头盔面窗  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现场,有一个人格外激动。他就是郑州大学校长、国家橡塑模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申长雨。宇航员使用的太空出舱头盔面窗,就是该中心的科研人员研制的。  为了保证航天员出舱后的生命安全和完成观测太空的任务,必须有先进的技术措施和完善的保障条件。航天服是关键,头盔面窗则是热点。头盔面窗不仅要具备防辐射、防紫外线、抗骤冷、骤热等功能,还必须确保在恶劣环境下头盔面窗的透明度、光洁度和抗应力应变度。  为此,模具中心的10余名科研人员放弃了假期和双休日,对设计方案进行整改优化,并提出了最佳加工建议,最终合理解决了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产品成型和制品检测中的关键问题。产品在航天城缝合、组装后,进行了全方位的实验,包括高低温实验、抗冲击实验、抗辐射实验、光线折射实验和耐压实验等,各项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航天要求。  东华大学  历时近10年多学科持续攻关研制出宇航员的生活设施装备  连续多年参与神舟载人飞船项目研制的东华大学科研团队,历时近10年,由多学科组成项目组,持续攻关并组织生产的宇航员尿收集装置、航天高可靠钝化玻璃材料和舱外航天服防护材料等自主研制项目获得成功,将应用于神七上宇航员的生活设施和装备。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宇航员的排泄很难在固定的地方进行。于是,“太空方便”课题早在1992年就列入研究项目。此次东华大学通过进一步改进,让尿收集器本身具有抗菌除臭、吸毒性能好等优点,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此外,高可靠钝化玻璃用于控制系统大功率整流器件,能提高大功率整流器件I/V硬特性,抵抗高低温骤变引起的炸裂,对提高控制精度、显示成像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神七上多处使用了这种高科技玻璃。与此同时,东华大学还参与了航天服试验用暖体假人系统、舱外航天服防护材料研究。

文章TAG:航天新闻航天  新闻  中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