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情书都是一对恋人的往来为什么只有朱生豪的情书出版不见宋清
来源:整理 编辑:嘉兴本地生活 2022-11-08 12:02:48
1,情书都是一对恋人的往来为什么只有朱生豪的情书出版不见宋清
由于家庭缘故,宋清如的信很冷清,并不像生豪的情书开放,吸引不了人,可能就不写出来了
2,朱生豪 主要成就
朱生豪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英语水平和翻译能力。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3,朱生豪未翻译的莎剧或未译完是哪几部
朱生豪译出莎士比亚全部剧作37部中的喜剧13部、悲剧10部、传奇剧4部和历史剧4部,共31部,唯有历史剧中《理查三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亨利八世》6部尚缺。
4,朱生豪的介绍
00:00 / 00:46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5,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唐译还是朱生豪编译的比较好我比较在意剧中
现在手头上没有具体的内容给你说 但但是学术界最推崇的就是朱生豪的译文 我小时候就是因为他译的威尼斯商人才对这篇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你好!现在手头上没有具体的内容给你说 但但是学术界最推崇的就是朱生豪的译文 我小时候就是因为他译的威尼斯商人才对这篇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朱生豪的挺好喜剧我看的是朱生豪,悲剧我看的是孙大雨朱生豪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孙大雨是上海译文的我感觉真的都挺好的,就是两位大师的语言生僻字比较多,民国时代的人嘛,呵呵
6,当我拿起笔准备叙述是谁写的
朱生豪,从我拿起笔,准备叙述你的细节开始,总是忍不住走神,真抱歉,情话没写出来,可我实实在在地想了你一个小时。——朱生豪朱生豪,男,1912年2月2日出生于浙江嘉兴,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学系和英语系,著名翻译家。1936年第一部译作《暴风雨》脱稿,8月8日写成《译者题记》。代表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第十二夜》等。朱生豪经典情话1、一转身,便遇见了,相隔万水千山的你。——朱生豪2、从我拿起笔,准备叙述你的细节开始,总是忍不住走神,真抱歉,情话没写出来,可我实实在在地想了你一个小时。——朱生豪3、我愿意舍弃一切,以想念你终此一生。——朱生豪4、假如有人问我烦恼的缘故,我不敢说出你的名字。——朱生豪5、每天每天你让别人看见你,我却看不见,这是全然没有理由的。——朱生豪6、我想作诗,写雨,写夜的相思,写你,写不出。——朱生豪7、我的快乐即是爱你,我的安慰即是思念你,你愿不愿待我好则非我所愿计及。——朱生豪8、我爱你也许并不为什么理由,虽然可以有理由,例如你聪明,你纯洁,你可爱,你是好人等,但主要的原因大概是你全然适合我的趣味,因此你仍知道我是自私的,故不用感激我。——朱生豪
7,朱生豪的鹧鸪天的翻译
又是精美玉杯,又是佳人彩袖下的纤手捧来,这份殷勤,公子便是不胜酒力,也无以推却了。为了佳人的良意柔情,今宵一准拚他个醉颜酡红!佳人自然也有以相报,只见他翩翩起舞于杨柳楼头,只闻她的清歌起于桃花扇底、飘渺于晚风之中。公子的杯中始终不空,她也直舞到月下楼头、直歌至风儿消歇!若不是佳人这番多情,风流的公子又怎来得这般佳句。月儿不是自落,倒似是在低窥她的舞姿;风儿不是自散,倒似是在屏息静听她的娇音。不过毕竟是家道中落后感伤的晏小山,如此佳人悦公子,公子怜佳人的旖旎情事,他总爱放在漫长的别后去追忆,在一盏孤悄的银灯下,在相对如梦寐的惊疑惝恍之中……
8,朱生豪和宋清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摘要
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1912年2月2日生于浙江嘉兴的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幼失父母,生活贫苦。辛于1944年12月26日。1929年入杭州之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问时攻读英语。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英语水平和翻译能力。193年到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有感于当时中国没有一个完整的士比亚戏剧全集译本,决意用业余时间翻译一部明白晓畅、忠实原文意趣的散文体渉士比亚全集。但他这一工作在旧社会恶为条仟下,备受挫折。1937年“八一三”事変,他已译出的喜剧9种和多年苦心搜集的资料全部毁于炮火。1939年上半年,他在《中美日报》编写短评,宣传抗日,莎剧翻译不得不暂时停顿。1941年日寇占领上海,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19
朱生豪和宋清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1912年2月2日生于浙江嘉兴的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幼失父母,生活贫苦。辛于1944年12月26日。1929年入杭州之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问时攻读英语。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英语水平和翻译能力。193年到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有感于当时中国没有一个完整的士比亚戏剧全集译本,决意用业余时间翻译一部明白晓畅、忠实原文意趣的散文体渉士比亚全集。但他这一工作在旧社会恶为条仟下,备受挫折。1937年“八一三”事変,他已译出的喜剧9种和多年苦心搜集的资料全部毁于炮火。1939年上半年,他在《中美日报》编写短评,宣传抗日,莎剧翻译不得不暂时停顿。1941年日寇占领上海,
他再度失业,在经济状况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重译毁于炮火的喜剧。1943年回到嘉兴老家后闭 i 门不出,全力翻译莎剧。到194年上半年,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译出莎士比亚全部剧作37部中的喜剧13部、悲剧10部、传奇剧4部和历史剧4部,共31部,唯有历史剧中《理查三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亨利八世》6部为缺。大功垂成,而他的病情已发展为结核性肪膜炎及肺结核、肠结核的并发症,终于94年12月26日长辞人世,年仅32岁。朱生所译31种莎剧,世界书局于1947-1948年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1一3辑,1954年,作家出版社又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集》1-12卷。
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对朱译本作了校订,补充了所缺的6部历史剧和渉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及杂诗,出版了《渉士比亚全集》 f 一11卷。朱生豪作为中国翻译莎士比亚戏居的先行者和主要翻译者,对推动我国的戏演出、研究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朱生豪的翻译态度严肃认真,以“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圆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其宗旨。译笔流畅,文词华丽。他所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迄今我国莎士比亚作品的最完整的、质量较好的译本。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外国作家全集一一1978年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中文本),戏剧部分采用了朱生豪的全部译文。
宋清如(1911年--1997年6月27日),著名的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朱生豪的夫人。1911年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西张栏杆桥日晖坝(今属张家港市凤凰镇安庆村)。 1932年进之江大学,1933年起即常在《现代》等多种文学刊物发表诗作。
宋清如,1911年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西张栏杆桥日晖坝(今属张家港市凤凰镇安庆村)一户富豪家庭。1932年进之江大学,1933年起即常在《现代》等多种文学刊物发表诗作,被誉为有“不下于冰心女士之才能”的女诗人。因为对于诗歌的共同爱好和朱生豪结为伴侣,1942年两人在战火中的上海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并携手进入莎士比亚的世界,对朱生豪的译莎事业起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桃李满天下,深受学生敬爱。
9,为什么没有朱生豪传
朱生豪以翻译家闻名海内外.但是,值得研究的他还是个颇有才气的诗人.楚楚身裁可可名,当年意气亦纵横.同游伴侣呼才子,落笔文华洵不群.招落月,呼停云.秋山朗似女儿身,不须耳鬓常厮磨,一笑低头意已倾.这《鹧鸪天》词,便是朱生豪当年的自我写照.朱生豪如果没有诗人的气质和才华,也就不可能成为莎剧的著名翻译家,因为莎士比亚是诗人兼戏剧家,而朱生豪则是诗人兼翻译家;诗人的作品当然只有诗人才能翻译得好.有《朱生豪传》,前几天刚在学校图书馆找到,看了。网上也有卖。不过,好贵。。。感觉很坑。你可以搜搜看有没有电子书的。我觉得写得还行。真实。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10,浪漫的翻译家朱生豪婚后2年去世给妻子留下308封情书后来呢百度
爱情一直以来都是被视为至高无上的,比肩亲情和友情。爱情这两个字很微妙,有的人能够大方的说出:“我爱你”,有的人却是含情脉脉的看着你。不同的人示爱方式也不一样,有的是送玫瑰花、有的是送房子车子。但是著名翻译家朱生豪对于他的爱人宋清如可以说是“独具匠心”,一共给宋清如写了308封情书,每一封情书拿到现在来,也能让众多女生脸红。虽然说朱生豪先生英年早逝,但是那308封情书见证了他与宋清如女士“不一样的爱情”。一、家门不幸,刻苦学习,翻译莎士比亚戏剧朱生豪,原名朱文森,汉族,1912年出生于浙江嘉兴一个没落的商人家庭。作为长子的朱生豪,再加上家庭的困苦使得他从小就懂得“勤劳致富、刻苦努力”的道理。在朱生豪10岁到12岁时,朱生豪的父母相继离开人世,孤苦伶仃的兄弟三人只好去投靠姑母。生活困苦的朱生豪从小学习就十分刻苦。在学校朱生豪一直都成绩优异,名列前茅,1921年以甲级第一名的成绩从嘉兴开明初小毕业。毕业后的朱生豪选择继续完成学业,于是进入秀州中学。在秀州中学期间,朱生豪“头悬梁、锥刺股”学习上努力刻苦、与同学相处和谐,朱生豪在中学的努力都被校长看在眼里,在校长了解到他的家庭状况后,看好且爱惜之余决定帮他一把。1929年在朱生豪中学毕业时,秀州中学校长保荐朱生豪到杭州之江大学就读,并为他争取到助学金。来到之江大学后的朱生豪可能是出于对校长帮助的感激,也可能是对于心中梦想的追逐,在大学期间学习更加刻苦,一边读书一边打工补贴家用。在他大二时,他加入了学校的“之江诗社”。在这个社团中,朱生豪感觉到了自由的气息,同时他也发现自己在诗词上有着一定的天赋。他在诗词社的表现老师、同学们都有目共睹,并且受到老师同学们的高度赞扬。诗词社的经历只能说是培养了朱生豪“感悟细腻感情”的能力,朱生豪开始与翻译沾边还是在1931年后。当时国内巨变,朱生豪和同学在学校创办社团,在学习中宣传“民族意识”。在社团中中,朱生豪担任文书工作,主要负责文章编辑和写作。同时朱生豪还为《少年文库》做注释。长此以往,朱生豪的文学功底大有长进。1933年,朱生豪以文学士学位从之江大学毕业,我想这段经历是朱生豪先生后来出色翻译能力的基础。朱生豪真正接触到莎士比亚戏剧是在他毕业后的三年。朱生豪毕业后,一直都在从事翻译编辑的工作,但是在事业上一直都没有什么大成就。一次偶然,他接到了翻译一篇莎士比亚戏剧的任务,这个外国人的戏剧让他十分头大。本来的英文就生涩难懂,要是逐字逐句的翻译成中文就完全失去了它本有的风韵。为此,朱生豪翻阅书籍广泛学习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专业词汇、学习西方戏剧。最后历尽千辛万苦朱生豪在1936年8月8日终于翻译出了莎士比亚戏剧《暴风雨》的第一稿。他的作品不光受到领导、同事,还有专业人士的高度赞赏。朱生豪在冥冥之中好像又找到努力的方向。朱生豪一鼓作气,相继翻译出《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专业翻译头疼的作品。二、短短一生,作品众多朱生豪先生只活了短短的32岁,但是他一共翻译了31部半的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虽然看着31部半很少,但是每一部都是朱生豪先生呕心沥血的成果,就连他最后重病缠身也坚持翻译。所以人们称朱生豪先生为“中国译制莎士比亚第一人”。朱生豪先生的个人著作也十分众多。2000年时朱生豪先生的作品《朱生豪小言》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作品收录了朱生豪先生在抗日时期的时政随笔;2002年朱生豪先生和其爱人宋清如女士的诗词选集《秋风和萧萧叶的歌》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朱生豪先生的《朱生豪情书》这一作品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该作品收录了朱生豪先生一生给宋清如小姐所写的情书,一共有308封情书。三、宠妻狂魔,喜欢给爱人写情书朱生豪先生和宋清如小姐的爱情是让人羡慕的。1942年朱生豪先生和宋清如小姐在上海结婚,结婚后的朱生豪先生每天都忙于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很难抽出身去陪伴其妻子,所以就想出写情书这个方法来维持他们的感情。在308封情书中朱生豪先生对宋清如女生的称呼有很多,比如:“清如、宝贝、好人、傻子、爱人、老弟”,借钱的时候还称其为“祖母大人”;情书的落款就更调皮了,比如说:“你脚下的蚂蚁、朱朱、朱儿、叽里咕噜等等”。这样的感情着实是“羡煞旁人”。两人1942年结婚,朱生豪先生1944年去世。虽然两人真正的夫妻生活才短短两年,但是这两年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吹一辈子。朱生豪先生能翻译这么多作品并且内容都十分让人诚服离不开宋清如女士的大力支持。1942年6月由于朱生豪工作的《中美日报》被查封,朱生豪只好去到其岳母家继续进行翻译工作,在此期间朱生豪先生翻译出了众多的作品;就连在朱生豪先生病重的时候都没有放下翻译的笔,我想这其中肯定有他妻子的支持。一段感情的成果需要两个人共同运营。朱生豪先生不论多忙也要抽出时间给其妻子写情书;宋清如女士不管朱生豪先生身体状况有多恶劣也愿意支持他继续写作,这就是他们感情成功的秘诀。朱生豪先生的成功离不开其妻子,宋清如女士和朱生豪先生这一段“羡煞旁人”的爱情也离不开朱生豪先生的“别有用心”。两人的相互理解、支持和包容,使得他们爱情流传至今,虽然朱生豪先生英年早逝,但是他对宋清如女士的爱情可以陪伴其到老。
11,朱生豪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
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情书,可以买书《醒来觉得甚是爱你》。20世纪前期,中国涌现了许多文学大师。像鲁迅,朱自清,张爱玲等人在当时都十分出名。而这篇文章要讲的主角——朱生豪却与他们有些不同之处。其将自己年轻力胜之时的全部精力都用于翻译与写情书之上了。并且在写情书上可以说是“独领风骚,极其出众”了,因为将其写的情书放在现在仍然可以击中众多网友的少女心。朱生豪简介朱生豪原名朱文森,是浙江嘉兴人。中国著名诗人,翻译家。最为著名的成就就是翻译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因为家境贫寒,所以他从小便认真学习,成绩十分优秀。然后被保送了杭州之江大学。大学期间深受老师与同学喜爱,在写诗方面很出众,经常被老师夸聪明。在大四的时候遇到了他的“生命之光”宋清如,被其深深吸引,自此开始了情书生涯。诗人朱生豪给爱人宋清如写过一句情话劝慰她:“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想要生活过得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尤其重要。作家杨大侠记叙,让心中充满青春。朱生豪写给宋清如的情书,可以买书《醒来觉得甚是爱你》
12,朱生豪的人物生平
朱生豪,[1912-1944] 浙江嘉兴人;翻译家,诗人。共译莎剧31部半。1912年2月2日生于一个破落的商人家庭。父亲陆润,母亲朱佩霞。1917年入嘉兴开明初小读书,1921年毕业,得甲级第一名。1922年冬,母病逝。1924年(民国13年),父患病去世。1929年秀州中学毕业,并被秀中校长推荐保送杭州之江大学深造并享受奖学金待遇。大学二年级时参加“之江诗社”,他的才华深得教师及同学的称赞。“之江诗社”的社长夏承焘老师评价他说“阅朱生豪唐诗人短论七则,多前人未发之论,爽利无比。聪明才力,在余师友间,不当以学生视之。其人今年才二十岁,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之才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之江大学成立抗日救国会,当选为委员,担任文书股工作,积极投入抗日救国活动。1933年大学毕业,获文学士学位。1933年夏,任上海世界书局英文部编辑,参与编辑《英汉求解、作文、文法、辨义四用辞典》,又为《少年文库》作注释。1935年春,开始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准备工作。1936年8月8日译成莎剧《暴风雨》第一稿。此后陆续译出《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9部喜剧。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朱生豪逃出寓所,随身只带有牛津版莎氏全集和部分译稿。寓所被焚,世界书局被占为军营,已交付的全部译稿被焚。8月26从上海避难至嘉兴,后辗转至新滕、新市等地避难,稍得安宁,即埋头补译失稿。1938年夏,重返在上海租界“孤岛”中恢复开业的世界书局。1939年冬应邀入《中美日报》社任编辑,为国内新闻版撰写了大量鞭笞法西斯、宣传抗战的时政短文《小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美日报》被日军查封。12月8日日军占领上海,冲入“中美日报”馆,朱生豪混在排字工人中逃出,丢失再次收集的全部资料与译稿,历年来创作的《古梦集》(旧体诗词、译诗)、《小溪集》、《丁香集》(新诗)等诗集以及为宋清如整理的诗集两册一并被毁。1942年5月1日与宋清如在上海结婚,6月与妻子去常熟岳母家居住,至年底补译出《暴风雨》等9部喜剧,把译稿丢失的莎氏喜剧全部补译完毕。1943年1月,携夫人回嘉兴定居,朱生豪宁愿贫穷至死,不愿为敌伪效劳,仅靠微薄稿费维持极困难的生活。他闭门不出,把全部精力扑在译写工作上。工具书仅有两本字典,译出了莎士比亚的几部重要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莱特》等。同年秋,健康日衰,但仍握笔不辍。又次第译出莎氏全部悲剧、杂剧,以及英国史剧4部,连同喜剧在内,共31部。1944年初带病译出《约翰王》《理查二世》《理查四世》等4部莎士比亚历史剧,4月写完《译者自序》,编《莎翁年谱》。其时他一直忍受着长期的病痛,体力日衰,在勉强支撑着译出《亨利五世》第一,二幕后,延至六月,确诊为肺结核,卧床不起。不得不放下已经开始译写的《亨利五世》译稿。他悲痛地说,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命也要把它译完。到12月病情日益严重,终在1944年12月26日抛下年轻的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儿子,含恨离开人间,年仅32岁。1947年秋,译稿由上海世界书局分三辑(喜剧、悲剧、杂剧)出版,计27部剧本。195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朱译《莎士比亚戏剧集》。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莎士比亚全集》,内收朱译31部剧本。1987年,夫人宋清如将朱生豪的31部莎士比亚戏剧翻译手稿捐献给嘉兴市人民政府。 1912年2月2日,朱生豪出生于嘉兴南门一个没落的小商人家庭,家境贫寒。原名朱文森。兄弟三人,他为长子。不幸10岁丧母,12岁丧父,孤儿三人,由早孀的姑母照顾。入学后改名朱森豪。由于学习勤奋,成绩优秀,1924年7月高小毕业后,插入嘉兴私立秀州中学初中二年级,酷爱国文,英文。1926年升入秀州高中,1929年高中毕业,经校方推荐,保送入杭州之江大学,享受奖学金,主修中国文学,以英文为副科。大学二年级时参加“之江诗社”,他的才华深得教师及同学的称赞。“之江诗社”的社长夏承焘老师评价他说“阅朱生豪唐诗人短论七则,多前人未发之论,爽利无比。聪明才力,在余师友间,不当以学生视之。其人今年才二十岁,渊默若处子,轻易不发一言。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之才也。”四年级时,在“之江诗社”的活动中,他认识了当时一年级的宋清如, 他后来的女友和妻子。1933年7月大学毕业后去上海世界书局工作,任英文编辑。头几年工作是参与编撰《英汉求解,作文,文法,辨义四用辞典》。1935年与世界书局正式签订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合同。1936年第一部译作《暴风雨》脱稿,8月8日写成《译者题记》。这一年将历年诗稿整理成册,共三集。到1937年7月先后译出《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第十二夜》等喜剧。1937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朱生豪逃出寓所,随身只带有牛津版莎氏全集和部分译稿。寓所被焚,世界书局被占为军营,已交付的全部译稿被焚。8月26回嘉兴,继续莎译。11月18日嘉兴沦陷后避难乡下。1938年下半年重返世界书局,仍抓紧时间进行翻译。1939年冬去《中美日报》馆任编辑。1941年12月8日日军占领上海,冲入“中美日报”馆,朱生豪混在排字工人中逃出,丢失再次收集的全部资料与译稿,三本诗集及宋清如的诗集两册一并被毁。1942年初失业。1942年5月1日与宋清如结婚,6月与妻子去常熟岳母家居住,至年底补译出《暴风雨》等9部喜剧。朱生豪宁愿贫穷至死,不愿为敌伪效劳,仅靠微薄稿费维持极困难的生活。因要照顾幼弟,至年底,再返嘉兴定居。他闭门不出,工具书仅有两本字典,继续全心投入翻译工作中,译出莎剧的几部重要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莱特》等。同年秋,健康日衰,但仍握笔不缀,在1943年一年译出莎氏悲剧8种,杂剧10种,成绩惊人!1944年初带病译出《约翰王》《理查二世》《理查四世》等4部莎士比亚历史剧,4月写完《译者自叙》,编《莎翁年谱》。其时他一直忍受着长期的病痛,体力日衰,在勉强支撑着译出《亨利五世》第一,二幕后,延至六月,确诊为肺结核,卧床不起。他悲痛地说,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命也要把它译完。到12月病情日益严重,终在1944年12月26日抛下年轻的妻子和刚满周岁的儿子,含恨离开人间,年仅32岁。
13,朱生豪的外界评价
朱生豪译本以“求于最大可能 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宗旨,译笔流畅,文词华瞻。朱生豪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朱生豪翻译态度严肃认真,以“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其宗旨。译笔流畅,文词华丽。他所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迄今中国莎士比亚作品的最完整的、质量较好的译本。中国出版的第一部外国作家全集——1978年版的《莎士比亚全集》(中文本) ,戏剧部分采用了朱生豪的译文。朱生豪在之江大学的老师,也是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对朱生豪的描述为:其人今年二十岁,渊默如处子,轻易不肯发一言。闻英文甚深,之江办学数十年恐无此不易才也。夏老在高度评价朱生豪才华的同时,也点出了他的性格的孤僻。这对于生长在一个落魄的商人家庭,从小父母早亡,十岁丧母,十二岁丧父的人来说,在成长期接连碰到的如此重大变故必然会在性格上形成深刻的烙印,加上家境贫困,在父母双亡后,朱生豪显得更加的孤僻了。戏剧大师、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首任会长曹禺亲笔题词,赞扬朱生豪“正义凛然,贡献巨大”,称颂他一生为译莎剧“功绩奇绝”。 “朱生豪先生是引领我走进莎士比亚艺术殿堂的第一人。和我一样,太多太多的人都是由他领进门的。他的散文体《莎士比亚全集》译笔流畅典雅,文句琅琅上口,善于保持原作的神韵,传递莎剧的气派,给我们的内心留下酣畅淋漓的记忆。”浙江莎士比亚研究学会会长、浙江传媒学院教授洪忠煌这样评价。“英文和中文,是两种极为不同的语言,在他笔下竟能吻合到这般程度,足见朱生豪功力之深。”洪忠煌说,朱生豪文学修养颇深,更难得的是汉、英语都很有造诣,所译莎剧斟字酌句、通俗易懂,较他人的译本以典雅传神见长。“他初期所译的几部多为喜剧,如《暴风雨》、《仲夏夜之梦》等,译笔轻快;后期所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等悲剧、历史剧,译笔更是精辟而流畅。”“未能忠实地移译莎剧中的大量粗俗语,被很多学者认为是朱译本的一大不足。”洪忠煌评论,其实粗俗语也是莎剧的一大特色,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而且有其特定的戏剧作用。“考虑到朱生豪所处的年代,这种处理可以理解。但这样一来,很多地方就不能客观反映原作的风貌,与朱生豪本人的宗旨也是相悖的。”学者朱俊公就此评价道:朱生豪善于传达莎翁高雅文字的“神韵”,却不善于,或者说不屑于传达莎翁粗俗文字的“神韵”。而粗俗和猥亵的语言,在生活充满乐趣而无所顾忌的莎士比亚笔下是很多的,特别是在他的喜剧里。“净化之举,虽包含译者一番良苦用心,却是不足取的。”“他的才学固然令人钦佩,但价值更高的,是他的精神。”洪忠煌评价,“尤其是,他那种一定为民族争一口气的志向和勇气,那种传播人类最宝贵精神财富的神圣使命感,对于今天被物质和私欲严重侵蚀的中国知识界,如同洪钟大吕,振聋发聩。”
14,朱生豪情书的经典语句
导语:朱生豪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大师,尤其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其译文的质量和风格别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朱生豪的情书经典语录,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 我想要在茅亭里看雨、假山边看蚂蚁,看蝴蝶恋爱,看蜘蛛结网,看水,看船,看云,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觉。 2. 昨夜我曾梦着你……于是他们把我葬在坟墓里,连着坟墓把我抗到你的跟前。我可一隔着坟墓和你说话,但是看不见你。 3. 有时我对你说的我要吃了你,那是从头到脚连衣服鞋袜一起在内整个儿的把你吞下肚里去的意思,你会不会吓得哭起来了呢? 4. 一切兴味索然,活下去全无指望,横竖顶多也不过再有十年好活。我真不想好好儿做人,恨起来简直想把自己狠狠地糟蹋一阵。 5. 总之你是非常好非常好的,我活了二十多岁,对于人生的探讨的结果,就只有这一句结论,其他的一切都否定了。当然我爱你。 6. 昨夜一夜天在听着雨声中度过。要是我们两人一同在雨声里做梦,那境界是如何不通;或者一同在雨声里失眠,那也是何等有味。 7. 我很奇怪人们能那样安心于生活,有的人其实情形比我更糟,然而他们能若无其事地一天一天活下去。他们能安心于无灵魂的工作,无娱乐的生活,安心于他们又难看又愚蠢庸俗的老婆,她们的肚皮老是隆起着的。 8. 谢谢你给我一个等待。做人最好常在等待中,须是一个辽远的期望,不给你到达最后的终点,但一天比一天更接近这个目标,永远是渴望,不实现也不摧毁,每天发现新的欢喜,是鼓舞而不是完全的满足。顶好是一切希望都化为现实,在生命终了前的一秒钟中。 9. 我不知道我们中谁将先谁而死,但无论谁先死总使我不快活,要是我先死的话,那么我将失去可宝贵的与你同在的时间之一段。要是你先死的话,那么我将独自孤零地在忆念中度着无可奈何的岁月。如果我有希望,那么我希望我们不死在同一空间,只死在同一时间。 10. 凡未认识你以前的事,我都愿意把它们编入古代史里去。你在古时候一定是很笨很不可爱的,这我很能相信,因为否则我将伤心不能和你早些认识。我在古时候有时聪明有时笨,在第十世纪以前我很聪明,十世纪以后笨了起来,十七八世纪以后又比较聪明些,到了现代又变笨了。 11.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 12. 我愿意懂得永恒两字的意义,把悲壮的意义放入平凡的生活里,而做一个虔诚的人。因我是厌了易变的世事,也厌了易变的自己的心情。 13. 说,愿不愿意看见我,一个礼拜之后……让我再做一遍西湖的梦吧,灵峰的梅花该开了哩。你一定来闸口车站接我,肯不肯?我带巧格力你吃…… 14. 像得了心爱的宝贝一样,这才接到了你的信。我愿意永远作你的孩子,要是你肯做我的母亲的话。今晚我已心安了,我许给我自己一个甜蜜的睡眠。 15. 你想不出此刻我是多少快乐,快乐得想哭。谁比我更幸福呢?比起你来,我也是要幸福得多,因为我的朋友是一个天使,而你的朋友只是一个傻小子。 16. 其实如果有眼睛而不能见你,那么还是让它瞎了吧,有耳朵而不能听见你的声音,那么还是让它聋了吧,多少也安静一点。只要让心不要死去,因为它还能想你。 17. 在校里同学的一年,也不曾想到要爱你像自己生命一般,于今是这样觉得了。我并不要你也爱我,一切都出于自愿,用不到你不安,你当作我是在爱一个幻象也好。 18. 这次是偷逃出来的,回来之后,他们问我有什么要紧事,我只回答一个神秘的微笑,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彷佛一个小孩子干了一件有趣的mischief一样。 19. 我们的性格并不完全一致,但尽有互相共鸣的地方。我们的认识虽是偶然,我们的交契却并非偶然。凭良心说,我不能不承认你在我心目中十分可爱,虽我对于你并不是盲目的赞美。我们需要的是对于彼此弱点的谅解,只有能互相谅解的人,弱点才能变得并不可靠,甚至于反是可爱也说不定。 20. 这里一切都是丑的.,风、雨、太阳都丑,人也丑,我也丑得很。只有你是青天一样可羡。 21. 我仍然是幸福的,我永远是幸福的。世间的苦不算什么,你看我灵魂不曾有一天离开过你。 22. 我太没有野心,也许就是这一点不好,觉得彷佛只要看见你五分钟,就可得到若干程度的满足的样子。 23. 我不很快乐,因为你不很爱我。但所谓不很快乐者,并不等于不快乐,正如不很爱我不等于不爱我一样。 24. 我希望像太阳照着雪人一样让我全身的机构一下子碎为粉末,播撒在太空中,每一粒粉末都含有对你的眷念。 25. 此行使我充满了幸福感,你不要想象我又起了惆怅,即使是惆怅,也是人生稀有的福分,我将永远割舍不了你。 26. 也许那时我到底是一个弱者,那时我一定不敢见你,但我会躲在路旁看着你,而心里想,从前我曾爱过这个人。 27. 我把我的灵魂封在这封信里,你去旅行的时候,请把它随身带在口袋里,带它同去玩玩,但不许把它失落在路上。 28. 我很欢喜,“不记得凝望些什么,一天继续着一天。”两句话,说得太寂寞了。但我知道,我所凝望着的只是你。 29. 我只愿凭这灵感的相通,带给彼此以慰藉,像流星的光辉,照耀我疲惫的梦寐,永远存一个安慰,纵然在别离时。 30. 昨夜我从两点钟醒来后,安安静静地想着你,一直到看天发亮。今天又是汽车中颠了三个钟点,然而此刻兴奋得毫不感到疲乏,也许我的瘦是由于过度得兴奋所致。 31. 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时却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爱你。你如照镜子,你不会看得见你特别好的所在,但你如走进我的心里来时,你一定能知道自己是怎样好法。 32. 要是我死了,好友,请你亲手替我写一墓铭,因为我只爱你的那一手“孩子字”,不要写在什么碑版上,请写在你的心上,“这里安眠着一个古怪的孤独的孩子”,你肯吗…… 33. 我爱你也许并不为什么理由,虽然可以有理由,例如你聪明,你纯洁,你可爱,你是好人等,但主要的原因大概是你全然适合我的趣味。因此你仍知道我是自私的,故不用感激我。 34. 我找到了你,便像是找到了我真的自己。如果没有你,即使我爱了一百个人,或有一百个人爱我,我的灵魂也仍将永远彷徨着。你是unique的。我将永远永远多么多么的欢喜你。 35. 直至看见了你(真的看见了你),well then,我的喜乐当然是不可言说的,然而不自禁地timid起来……如果两地中我更爱常熟,那理由当然你明白,因为常熟产生了你。 36. 不要自寻烦恼,最好,我知道你很懂得这意思。但是在必要的时候,无事可做的时候,不那样心里便是空虚的那样的时候,何不妨寻寻烦恼,跟人吵吵闹闹哭哭气气都好的,只不要让烦恼生了根。 37. 不许你再叫我先生,否则我要从字典中查出世界上最肉麻的称呼来称呼你。特此警告。 38. 我愿把我的灵魂浸入你的灵魂里。你在我脑中的印象一天比一天美好。我说不出话来。 39. 今天中午气得吃了三碗,肚子胀得很,放了工还要去狠狠吃东西,谁教宋清如不给信我。 40. 你在古时候一定很笨很不可爱的,这我很能相信,因为否则我将伤心不能和你早些相识。 41. 我只想变作个鬼来看你,我看得见你,你看不见我。总有一天,我会想你想得发痴了的。 42. 要是我能把我的灵魂封在信封内寄给你,交给你保管着……你想不出此刻我是多少快乐。
文章TAG:
朱生豪朱生豪 情书 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