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哪个婺剧团最好

中国浙江省婺剧团最好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浙江哪个婺剧团最好

2,金华婺剧院怎么买票

可以网上购票兰溪市婺剧团以及金华艺术学校的演出团队,为金华市民带来婺剧盛宴,每天两场,戏票均为5元/场。售票地点:中国婺剧院南门售票处(燕尾洲路208号)

金华婺剧院怎么买票

3,中国戏曲学院

不一定,孙丽英就是中国戏曲学院毕业的,没唱戏,直接到中国歌剧舞剧院唱歌到现在。
不是的
应该不会

中国戏曲学院

4,中国婺剧院的设计理念

平面设计图上,中国婺剧院是一条鱼,与它所处地理位置浑然天成。在立体效果图上,中国婺剧院是天鹅的两翼,不仅体现出轻灵、飘逸的建筑个性,也创造出了富于动感和美感的视觉享受。这座造价三亿多元的单体建筑,无疑成了金华市的标志性建筑 。

5,中国有哪些戏剧学院

中国京剧院 上海京剧院 都市京剧团 天津京剧院 宁夏京剧团 上海昆剧团 北方昆曲剧院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 湖北省京剧院

6,中国婺剧院的介绍

中国婺剧院,该工程选址于浙江省金华市区金华江、义乌江、武义江三江交汇的燕尾洲,隶属于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是城市文化艺术中心的核心建筑。主要进行歌剧、舞剧、戏剧、音乐会、综艺演出的综合文化设施,是金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目前(2012年)尚已大致建成,周边地块绿化中。

7,从金华西站到金华市中国婺剧院有公交车吗

公交线路:k24路 → 302路,全程约4.5公里 1、从金华西站步行约350米,到达火车西站 2、乘坐k24路,经过7站, 到达市医药公司(浙中图书)站(也可乘坐350路、317路) 3、乘坐302路,经过1站, 到达儿童公园站(也可乘坐325路支、311路、325路) 4、步行约1.1公里,到达燕尾洲公园 中国婺剧院在燕尾洲公园地段。

8,浙江金华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浙江金华旅游必去十大景点:中国婺剧院、金华市体育中心、中国茶花文化园、金华市文化艺术中心、黄宾虹公园、婺州公园、金华建筑艺术公园、五百滩公园、市民广场、人民广场。中国婺剧院,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区金华江、义乌江、武义江三江交汇的燕尾洲公园,由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负责管理,是燕尾洲城市文化艺术中心的核心建筑,2013年建成使用,是集歌剧、舞剧、戏剧、交响乐、音乐会、综艺演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中心,金华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功能定位根据功能定位,中国婺剧院的服务对象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发挥社会效益;二是面向市场的经营演出活动,为各类商业性文化活动提供相关的服务。因此,除开展商业演出外,管理方浙婺想方设法在婺剧院提供惠民演出、公益讲座、广场戏曲晚会以及其它多种经营。

9,中国戏曲学院

是的,这个专业在杭州有设置考点。但是考试时间跟中戏北电的考试时间撞车,你有没有发现?2月中下旬是北京各院校主要专业的考试时间,你如果留在杭州考国戏意味着你不可能参加中戏北电的考试,明白这个道理吧?况且杭州考点是国家专业第二轮考试,前面已经有2000名考生在北京本校参加完考试了,综合各方面因素,提前考试的比较占便宜,历年来外地考点的录取率并不高。 杭州考区报名确认时间为2月22、23日(限戏曲文学系、导演系各专业) 2月25、26日(限舞台美术系各专业) 报名及考试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一路222号(杭州师范大学)

10,金华十大必去景点 金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双龙洞,相信很多人对于双龙洞不陌生,小时候课本里就有提到。现实中的双龙洞也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尤其是躺着坐船进洞里的体验,确实很奇特,怕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体验。双龙洞目前拥有双龙洞,仙瀑洞,冰壶洞和朝真洞4个洞穴。景区门票90,网上定会优惠一点,一个景点和另一个景点之间相隔较远,自驾游的比较多,不然就步行咯,当然,还有拉客的车,单程80,全程200,下山是自己走下来的,山里的空气倒是不错。 2、金华古子城,金华是一座拥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城,而古子城就是金华的古城区,古城内不仅拥有太平天国侍王府、八咏楼等文物,极具观赏价值。每周末的时候古子城都会举办收藏品市场,感兴趣的话不妨逛逛。 3、横店影视城,横店被称为“江南第一镇”、“东方好莱坞”,从这两个称呼中就可以看出,横店对于中国影视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当然,来这里旅游,你会看到影视剧出现的各种场景。这里有秦王宫景区、清明上河图景区、明清宫苑等等,非常值得前来参观。 4、诸葛村。如果对于古村落感兴趣的可以去诸葛八卦村,寺平古村,武义郭洞村等都是很古朴的村子。诸葛村整体结构是诸葛亮第27代裔诸葛大狮按九宫八卦设计布局的,村内弄堂似通非通,似连非连,曲折玄妙。整体布局以村中钟池为中心,全村房屋呈放射性排列,向外延伸八条弄堂,将全村分为八块形成内八卦,更为神奇的村外八座小山环抱整个村落,构成外八卦。 5、中国婺剧院。第一次来金华,首先推荐去中国婺剧院,感受一下当地戏曲文化,也从中看到当地人的风俗生活,这一点至关重要。 6、牛头山风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牛头山海拔一千五百多米,里面山清水秀,还有铁索桥,从山顶向下看,把众山尽收眼底,非常之壮观!上山到下山一般需要3小时左右,而且夏天还有漂流。 7、仙华山。江县的仙华山,又名仙姑山,主峰少女峰,相传因轩辕少女元修在此修真得道升天而得名。明代大文豪宋濂称其为“天地间秀绝之区”,百姓几千年前就在山上筑庙祭祀,至今香火不绝。 8、大盘山景区。大盘山,位于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地广人稀,森林茂密,大小山峰5200余座,大气质量和99%的河道水质都常年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古代是名士隐居的世外桃源。磐安的山大都边缘陡峭,而山顶开阔平缓似高台,山间溪流纵横,峡谷连绵,瀑潭成群,鱼虾众多,景区大都以溪为名。大盘山地势东高西低,主峰大盘顶海拔1274米,自古以来,在当地就一直流传着“大盘山脉连九州(指杭州、苏州、湖州、婺州等),水系通天台、仙居、缙云、永康、东阳等五县(市)”之说。 9、横店梦幻谷水世界,横店梦幻水谷世界是以《一千零一夜》为背景设计的水上主题乐园,“暴雨山洪”是景区的主打节目之一,每晚都会在这里震撼上演。以“灾难性震撼”体验和“纵横博彩”两大主题为主,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 10、磐安十八涡,磐安,猎场里陈香的故乡,在千米长的河床陡然下跌,水流随势跌落入潭,掀起轩然大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咆哮的激流钻谷穿崖,形成险涡和深潭。

11,婺剧是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以金华为中心流传于浙江金华

B 试题分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题中材料“婺剧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为了保护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华婺剧,金华有些中小学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纳入学校教育”,体现了教育文化传承中的功能,故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本题材料并不能反映出教育基本功能的变化,故A项不能入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故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故D项表述不科学,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
没看懂什么意思?

12,婺剧的由来

婺剧 婺剧,俗称“金华戏”,浙江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以金华地区为中心,流行于金华、丽水、临海、建德、淳安以及江西东北部的玉山、上饶、贵溪、鄱阳、景德镇等地。是高腔、昆腔、乱弹、徽戏、滩簧、时调六种声腔的合班。因金华古称婺州,1949年改今称。 [编辑本段]婺剧历史 明清以来,金华一带是盐、丝入赣和漆、瓷入浙的商业贸易地区,加之物产丰饶,故历来是各种戏曲争胜斗奇之地。明中叶流行的义乌腔形成于金华府(治今浙江金华)属义乌县。明末的高腔、昆腔,清初的乱弹腔,清中叶的徽戏,均曾在金华流行。 高腔有侯阳、西吴、西安、松阳之分。侯阳高腔流行于东阳、义乌一带,有人认为可能是义乌腔的派生,擅演武戏。西吴高腔因在金华北乡的西吴村开设科班而得名,其唱腔较西安高腔委婉、质朴,且多滚唱,与徽池雅调有渊源关系。西安高腔流行于衢州一带,衢州古称“西安”,故名。相传与弋阳腔有密切关系,也有人认为可能是西平腔的遗响。其曲调字多腔少,具有一泄而尽的特点。以上三种,均一人启唱,众人帮腔,锣鼓助节,音调随心入腔。 多数高腔的特点是锣鼓助节,不管托弦,一人启齿,众人相和,声调高亢激越。而西吴高腔及松阳高腔却有乐队伴奏,是我国各种高腔中特有的形式。高腔曲牌很多,不同剧目有规定的“套式”。初用长短句词格。剧目丰富,如《槐荫记》、《合珠记》、《白兔记》等。 昆曲,俗称“草昆”、“金昆”,是昆腔流传在金华一带的支派。因长期流动演出于农村的草台和庙会,以农民为主要观众对象,故语言较通俗,追求情节曲折,唱腔也不拘泥于四声格腔,以演武戏、做工戏、大戏为主。在明代之后,一直被视为婺剧诸声腔中的正宗。实际上是昆曲在衢州(今衢县一带)、金华的一个支流,在语言、曲调上均结合当地习惯予以简化或改变,故称“草昆”。现其剧目已较少演出,部分曲调则为乱弹声腔所吸收,如乱弹曲调中含有[昆头][小桃红][新水令][下山虎]等片断。 乱弹,因专工乱弹的“乱弹班”多出自浦江县,故又称“浦江乱弹”。以二凡、三五七、芦花为主要唱调。其流行地区除金华、衢州、严州(治今浙江建德)外,也常在昌化、桐庐一带演出。二凡具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有人认为源出于西秦腔,也有人认为源于安徽的吹腔和四平调。三五七具有南方戏曲唱腔的特点,属早期吹腔。有人认为其形成与皖南的徽州、四平、太平诸腔有关。芦花则源于吹腔一类,系徽戏遗响。 据《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乱弹在婺剧中,指唱“三五七”“芦花调”“二凡”“拔子”四个声腔。“三五七”“芦花调”由安徽“石碑腔”演变而来,用笛主奏,曲调华丽、流畅、舒展,唱调字少腔多,后发展为字多腔少的“叠板”。“二凡”是秦腔传到南方后演变而成的声腔,在婺剧中又发展为“尺字”“小工”“正工”“凡字”四种不同属性的曲调,又各有“倒板”“原板”“流水”“紧皮”“垛板”等不同板式,分别具有激昴、高亢、悲壮、沉郁等感情特点。“拔子”也有“倒板”“回龙”“原板”等板式。按定调性质,一般“二凡”与“三五七”相联,“芦花”与“拔子”相联。剧目较多,如《芦花絮》《桂芝写状》《雪里梅》《珍珠衫》等。 徽戏,自皖南传入。清末以来,大量皖人迁往金华一带,多数经商,徽戏随商路流入,金华、衢州两府本地徽班达三十余个,仅1918年前后开设的本地科班就有十余个。婺剧徽班自成一格,以拔子、芦花、吹腔等老徽调为主。唱西皮、二黄,表演粗犷、泼赖、朴实、健康,剧目有《二进宫》《法门寺》《青龙会》等。其中《火烧子都》《水擒庞德》等的表演风格,在今皮黄剧中较少见。 滩簧,相传源出苏州滩簧。乾隆、嘉庆年间(1936-1820),金华已有曲艺滩簧坐唱班。有人认为,滩簧系由往来于衢州、兰江的花船船娘卖艺带入,先有业余坐唱班,后由婺剧艺人衍为戏曲,成为婺剧声腔之一。有“浦江滩簧”、“兰溪滩簧”、“东阳滩簧”之分。剧目有《僧尼会》《断桥》《牡丹对课》等。解放后整理的传统剧目《僧尼会》《断桥》在剧本和表演上都有新的创造。 时调,是明清以来时尚民间小戏的统称。有来自明清俗曲,有的属南罗,有的为油滩,有的源于地方小调。由当地民歌、歌舞演变而成,是一种演唱农村生活小戏的声腔,剧目有《走广东》《卖棉纱》《王婆骂鸡》等。 以上六种声腔,在婺剧中不是一戏混用,而是各个声腔都有一批专长剧目。最初,高腔、昆腔、乱弹等独立成班,后发展为合班,并有不同的组合。高、昆、乱兼唱的戏班,俗称“三合班”。以后,徽戏传入金华一带,有的三合班弃高腔而兼唱徽戏,有的徽班却兼唱乱弹。之后,又吸收了滩簧和时调。
不明白啊 = =!

文章TAG:中国婺剧院中国  婺剧  剧院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