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安徽歙县是什么市

歙县不是什么市,是一个县,属于黄山市,黄山市分为三个区四个县,屯溪区(市政府所在地)、黄山区(太平)、徽州区(岩寺) 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

安徽歙县是什么市

2,歙县的来历

秦置歙县。据《旧唐书·地理志》:“县南有歙浦,因为名。”《新安志》:“或曰歙者翕也,谓山水翕聚也”。因境内高山环抱,峰峦起伏,河流纵横,萦回曲折,故以为名

歙县的来历

3,歙县在哪个省

歙县,千年古县城,秦朝设立县,自古以来名人辈出,大量文人墨客出生于此,说起歙县,我这个当地人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总之我为她骄傲。
安徽省黄山市
安徽省
你在安徽发问,还能是哪个省,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我的家乡
安徽

歙县在哪个省

4,歙县的介绍

歙县,古名歙州,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北倚黄山,东邻杭州,南接千岛湖,面积2122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人口49万。徽州六县之一,1歙县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和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为歙县,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徽班)之乡”、“中国徽文化之乡”、“中国牌坊之乡”荣誉称号。歙县于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歙县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素有“东南邹鲁“、徽商故里”、“文物之海”、“程朱故里”、”礼仪之邦“等美称。2014年歙县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2歙县自秦建制以来,历为郡、州、路、府所在地3,是古徽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秀丽山水与古朴建筑交融化合,使人步入歙县,既仿佛踏入清丽的山水画廊,又仿佛走进古典建筑艺术的博物馆3。

5,歙县还属于黄山市吗

是的!歙县还是属于黄山市,你难道听说歙县不属于黄山市吗?谁说的 ,我灭了他!
黄 山 市【区划】 辖3个市辖区、4个县。屯溪区 面积 249平方千米,人口15万。邮政编码245000。黄山区 面积1669平方千米,人口16万。邮政编码242700。区人民政府驻甘棠镇。徽州区 面积 424平方千米,人口10万。邮政编码245061。区人民政府驻岩寺镇。歙 县 面积2236平方千米,人口50万。邮政编码245200。县人民政府驻徽城镇。休宁县 面积2125平方千米,人口27万。邮政编码245400。县人民政府驻海阳镇。黟 县 面积 847平方千米,人口10万。邮政编码245500。县人民政府驻碧阳镇。祁门县 面积2257平方千米,人口19万。邮政编码245600。县人民政府驻祁山镇。1987年11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屯溪市、黄山市,设立黄山市 (地级);撤销徽州地区,所属的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划归黄山市;石台县划归安庆地区;旌德县、绩溪县划归宣城地区;设立黄山市屯溪区,以原屯溪市为其行政区域;设立黄山市黄山区,以原黄山市为其行政区域;设立黄山市徽州区,以歙县、休宁县各一部分为其行政区域。1987年至今,黄山市(地级)辖3个市辖区、4个县。

6,歙县是什么地方的

是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安徽!离黄山很近,很美!有机会可以去玩玩~ 它是一块山水秀丽的土地, 黄山为屏障雄踞西北,清凉峰自然保护区为宝库屹立东北,更有练江、新安江流贯全境,在这山环水绕的中心,便是钟灵毓秀的歙县城 ,城外练江为带绕城而过,三座古石桥和一座新大桥象四道彩虹飞架江上,城内, 瓮城、谯楼、古街、古巷、古井、古石坊比比皆是,古韵犹存,宋代两塔屹立于城 西与城北,绿水青山间还可见当年李白寻访隐士许宣平的游踪。   这里的乡村几乎处处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无论是留存着的桂花厅、桃花坝的雄村,还是七座牌坊逶迤成群的棠樾;无论是保留了“百子图”砖雕的鲍家庄、“百鹿园”石雕的的北岸、“百马图”木雕的大阜,还是耸立着丛林寺的小溪村;无论是屹立于新安江边的街口,还是盘踞于昌溪河畔的昌溪,都以古朴的神韵 、旖旎的风光,令人情趣横生。昔日,徽商财力雄厚。“盛馆舍以广招宾客,扩祠 宇以敬宗睦族,主牌坊以传世显荣”。于是乎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古建筑、古园林 和丰富的古文物。如今,在全县的秀山胜水间,明清民居、明清祠堂随处可见,明清牌坊共有84座。还有不少古桥、古寺、古塔。使人步入歙县仿佛走进了一座古典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美丽富饶的歙县,历来吸引着众多骚人墨客前来游览和吟咏。谢灵运唱她“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沈约吟她“千仞为乔树,百丈见游鳞”;李白赞她:“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权德兴歌她:“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范成大诵她“千峰森隐现,一气淡回互”。历史延伸到当今,则游客更多,吟咏更斑澜。 郭沫若赞曰:“松徒岩上出,峰向雾中消。峭壁苔衣白,云奔山欲摇”。邵燕祥面对橙黄硕大的枇杷挥毫写道:“枇杷无言,下自成蹊。异口同嗜,酸甜自知。”流沙河更饱含激情的吟唱:“浔阳琵琶三弹,歙县三潭枇杷;琵琶三弹涌清波,三潭枇杷把挂金霞。琵琶、枇杷,留连难返,主人忘归客不发。”

7,歙县景点介绍

这里是棠樾鲍氏的分支居住地,无论走到哪里,鲍氏族人都不会忘记,他们南迁后的祖居地叫“慈孝里”。 这里有着花果山的美誉,一年四季的轮回中,绿梅傲冬,油菜花黄,桃李满坡,灯笼杮红,如处世外桃源; 这里有清光绪年间建造的八幢相连的鲍氏住宅群,屋间巷道上空,遮盖明瓦雨棚,集厅屋、私塾、账房于一体,为徽派建筑之典范。
歙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安徽省南部,徽州六县之一,徽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代为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地处皖南山区南部,西北有黄山耸立,东至东南被天目山、白际山屏蔽。境内清凉峰海拔1787米,为天目山主峰,海拔高度在安徽省仅次于黄山。中部多为低山、丘陵及河谷盆地。新安江自徽州区入境,纳练江、昌源河等支流,曲折东南流,于街口流入千岛湖。(1) 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位于歙县城南1公里处的练江中,坝南端依龙井山,北端接渔梁古镇老街,窄窄的青石板路往河边侧有许多叉口,拾级而下,使可下到渔梁坝。渔梁坝坝长143米,底宽27米,顶宽6米,高约5米,坝上下水位落差2.9米。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它们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有专家认为,渔梁坝的设计、建设和功能,均可与横卧岷江的都江堰相媲美,因此又被称作“江南都江堰”。渔梁古镇老街至今保存完好,是典型的徽派民居布局。(2) 太白楼位于太平古桥西侧,游客登楼可以饱览城西山光水色、古桥塔影。楼内为新安碑园,陈列有帖刻《余清斋》、《清鉴堂》。太白楼位于太平古桥西侧,为黄山至千岛湖途中必经之地。太白楼为双层楼阁,挑梁飞檐,为典型徽派建筑,楼内陈列有历代碑刻,古墨迹拓牌,古今名人楹联佳句。(3) 现存的南谯楼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其中的“排栅柱”,乃正宗宋代“营造法”,今已很难见到,而且歙县博物馆便在南谯楼中。歙县博物馆便在南谯楼中,里面展出了歙县历代文物,包括各朝各代的书画、瓷器、歙砚等。南谯楼,俗称24根柱。据地方志记载,此楼建于隋末,宋、明二代多次重建。(4) 徽商故里斗山街,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 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青石板铺成的路面狭长、悠远,宛如再现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见的木盾牌坊一“叶氏贞节坊”等等。(5) 素有“徽州文化大观园”之称,是在歙县县城中心原徽州府衙一带新建的仿古旅游城。2000年11月16日建成开园,再现了徽州城明清时期的风貌,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粉墙黛瓦,鳞次错落,雕刻精美,脉传徽州文化之神韵,新创徽派建筑、雕刻之精华。“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走进徽园,就如走进了婉约的江南,走进了古朴典雅的徽州古城。

文章TAG:黄山歙县黄山  歙县  安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