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出师表有关理解性默写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有关理解性默写

2,理解性古诗文默写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3.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泊秦淮》中表达诗人对唐王朝命运担忧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登飞来峰》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论诗》中诗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反对泥古不化的名句是: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别云间》表达诗人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的诗句是: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孤城被围,将士坚守城池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观刈(yi)麦》(帮我说一下那个“ x ”字的拼音)中描写农民割麦辛苦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小石潭记》中写坐着赏潭独特感受的语句是: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写决定战争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曹x论战》中的“取信于民”具体指的是鲁庄公所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理解性古诗文默写

3,关于出师表的理解性默写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第一条建议是广开言路,第二条建议是严明赏罚. 第三条建议是亲贤远佞。) 作者反复陈述的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亲贤远佞。

关于出师表的理解性默写

4,文言文 出师表 的理解性默写填空及其答案

(二)内容分析 1、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答: 2、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掸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 答: 3、诸葛亮是在向刘禅提建议,但文中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到“先帝”却有十三次之多,这是为什么? 答: 4、作者对他所推荐的贤臣和后主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 维度B 能力提高 思考全文回答 篇末的“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固然集中地体现了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但这“涕零”中还包含着诸葛亮哪些未言亦不可言的话? 答: 维度C 探究应用 诸葛亮向刘禅所提建议中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公平是关键,而亲贤远佞则是核心。就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而言,小至一个集体,大至一个国家,其实想要把事情做好,想要把局面稳定,这三点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假如你是你们班的班长,请你在毕业班的最后一个学期来到之前思考,并向班主任老师谈谈如何在最后的时间里,更加有效地加强班级管理、帮助同学们有效学习提高成绩。 答: (三).填空。(10分)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一致。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 。 6.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7.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 。 8.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 9.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 10.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 “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填写) 11.本文作者 ,是三国时的 家、 家,蜀汉的丞相,字 。本文是作者征伐 时写给后主 ,即文中的陛下,本文文体是 ,这是古时 的一种奏章. 12、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 13、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 14、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15、《出师表》中说明蜀国当时所处的政治形势的句子是: 16、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 17、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 18、“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19、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 (四).阅读。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待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山东省荷泽市2005年中考试题) (7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中道崩殂: ②危急存亡之秋: 2.翻译句子。(10分)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文章TAG:师说  理解  默写  答案  师说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