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完了,书读完了要留着吗读书不是装饰品读完了可以送给需要的人或扔掉
来源:整理 编辑:好学习 2023-01-10 21:54:32
本文目录一览
1,书读完了要留着吗读书不是装饰品读完了可以送给需要的人或扔掉
2,书读完了可是却什么内容都记不住怎么办
1、带着问题和目标去读书。读书之后没太多印象的原因是,读书时很盲目,脑子里没有带什么问题,没有明确的目的。读书得用心,用心得“注意”,读书时围绕着一个问题、目标,与此有关系的就注意,你注意哪一项,哪一项便会自然地跳跃出来,映入你的眼帘,钻进你的脑子里。如果书籍较好,准备反复阅读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每次阅读都要单独寻找一个目标。这样你看到的内容才会不一样。2、选择阅读。对于大部分书籍,重要的内容只占全书的两成左右,所以要改变逐字逐句、一板一眼的阅读习惯和方法,要学会用快速阅读的方法阅读。我在学习了“精英特速读”之后,通常是以一分钟两千字左右的速度进行阅读,读的过程中找到感兴趣的地方、对我重要的地方、看不懂的地方,然后再放慢一点速度来阅读,对于阅读中发现的精华内容,再进行一遍精读。3、回忆思考法。读完一本书之后,要主动地去引导自己回忆和思考,比如问问自己: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堂课主要讲了几个重要知识点?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什么?书中有哪些知识是我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这本书对我的帮助是什么?这个理论或方法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具体要怎么做?等等。4、笔记梳理法。读完一本书之后,我们的脑海里通常只会有零散的一些信息,这是不利于我们理解和记忆的。要学着结合书籍目录,根据自己实际理解情况对内容进行拆分、重组、整合、延伸,做做读书笔记。
3,书读完了呀干写什么呢
高考结束后,可以先好好的放松自己,因为紧张好久了
然后可以趁着假期做点事情,也可以去打临时工,也可以看看书,和朋友出去玩
4,书读完了
“书读完了”是梁文道先生2007年做的节目《开卷8分钟》的第一期的标题。里面他讲了一本书,书名也叫《书读完了》,作者是金克木先生。 去年我在开车的时候,陆续听了一些梁文道先生的《开卷8分钟》。当然,“书读完了”这期也听过,昨天无意中再次听的时候,突然有不一样的感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每天我们身边产生的信息也越来越多。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2007年梁文道先生做节目时说那时每天差不多有3000种要出版。现在十多年过去了,应该过之而无不及。这么多书,对喜欢读书,学习,提升自己的人来说,该怎么办呢?怎么选择书目?是每本没日没夜的读吗?不是。书中提到了一种方法,我个人称之为“抓根本”法。 金克木先生大概的意思是说,对中国人而言,像《易》《诗》《书》《春秋左传》《礼记》《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这些书都是根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为人处世都来自这些书。只有看了这些书,你才能真正了解中国人。其他书,都是从这些书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都是树的枝叶,不过就是片段重组罢了,有时重组的还有问题。 还有一些“根本”的书,如《史记》《资治通鉴》,大家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可以看下原书。当你把上面的书都读完时,可以说,中国的书我都读完了。 这种“抓根本”读书法,其实可以缓解现在人的焦虑感。日常生活里,很多人抓住任何碎片的时间给自己报各种补习班,充电,上完这课上那课,但这些只是能解决“枝末端”的问题,而不是根本问题。而有些根本问题不解决,枝末端的问题只是摁下葫芦起来瓢,只会没完没了。 学会了“抓根本”读书法,你才能把书读完,你才可能“”偷浮生半日闲”,而不是漫无目的地迷失在书的海洋里。
5,书读完了干嘛
6,书读完了一位学术大家的读书方法
《书读完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书腰上的宣传语:一位学术大家卓越的读书方法,一位文化传奇特殊的学习路径。解决的三个问题: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读通书。 书名来源于历史学家夏曾佑对陈寅恪说的话一句话:“我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 浩如烟海的书籍,怎么读得完?金克木认为只就书籍而言,总有些书是绝大部分书的基础,离了这些书,其他书就无所依附,因为书籍和文化一样总是累积起来的。因此,有些不依附其他而为其他所依附的书应当是少不了的必读书或则说必备的基础文化。 作品中以必读书目为例介绍了多种读书方法。 一、福尔摩斯式读书法 古代的书跟我们时代差距这么大,西方的书跟我们的思维习惯那样不同,如何拆除这些壁垒,明白作者的弦外之音,从容地进入书的世界,跟那些伟大的写作者共同探讨人心和人生的奥秘呢?金克木提供是方法是“福尔摩斯式读书法”。 书有些是为“槛内人”(专业)写的,有许多话没有写进去(以为是常识),而在“槛外”的没有一段“助跑”(读这本书之前要读的一些书),那么我们就和作者不在一条起跑线,对于他以后说的话就会恍恍惚惚似懂非懂。作者又说这里的困难之大并不那么大,主要在于怎么理解对书“理解”,也就是说,看你认为怎么才算“懂”。简单来说,有两种“懂”:一是照原来的“懂”,二是我“懂”了(对于难读的书我经常用这种,用我的“原来”去懂他的“原来”,化出来的是他也是我,还可以说不是他也不是我。这时仿佛左右逢源大彻大悟)。这两种“懂”并不是隔绝的,但推到极端的人会互相菲薄。其实,谁也知道那不等于“原来”的,但作者认为“懂”中有“误”不足为害。 撇开个人的文化思想起跑线不一样,还要区分读书是否为考试。若不是为人而是为己,只是自己要知道,那么就不必以复述原话为标准,可以自加解说。这部是兢兢业业唯恐作者打手心的读法,是把他当朋友共同谈论的读法,所以也不是以自我为主的读法。这种谈论式的读法,边看边问边谈论(文章后面有不少篇幅展示金克木怎样与作者边问边谈论,既是对这一方法实践后的成果展示,也减轻了读者的压力。)不诛求字句像审犯人,那也会觉得不亚于看小说。一旦“”进入角色,和作者、译者同步走,尽管路途坎坷,仍会发现其中隐隐有福尔摩斯在侦查什么。 二、九方皋读书法 金克木以九方皋相千里马把黑色的公马说成黄色的母马这一故事说明读书要有效率。“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这样才能有效率。效率包含了速度。一本书里有无数内容,有各种层次的思想,那就只能去我所用,择其一端,不及其余。向九方皋一样,只要日行千里就算千里马,不管什么样子,不记得什么样,因为不重要。 一本书,作为对别人有无教育意义和作为对我是否有用的书是不同的。不随包装判断。 金克木说读书法也是“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适合自己便能生效,凡事都要讲效率,读书也一样,无效读书不如睡觉。 三、读书得间 有字的部分有了方法,怎么读那些书间的空白处呢? 古人有个说法叫“读书得见”,大概是说读出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方法在于提问。读者要发现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不少专挑错。外国有个苏格拉底,中国有个公羊高,专爱发问题。问来问去。公羊高讲《春秋》,一字一句都要问个明白,自问自答,好比上课讲解或讨论。 四、眼前无异路式 以金克木用单桨代替舵,走出被困湖中的窘境,自学拉丁文,三种语言转换校勘梵本《集论》等三个看起来没多大相关性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不拘泥于表面的联系,而把探询的目光深入金克木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眼前无异路式”,集全部心力于一处,心无旁骛,解决目前遇到的问题。这不就是我曾在阅读《思考的快慢》时用到的方法吗?包含经济、心理、逻辑的这样一本书对于我来说有难度,阅读中容易走神,我想起作者在序言说起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本书的一个目的是让大家了解一些专业名词,用专业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我一开始并不十分肯定这种读书方式,但既然是作者说的,不用怀疑。正如金克木所说书的开头是读书时首先要仔细思索的,不是对最末的结论去“定性”。看来是共通的。能力有限,我着重关注专业名词,反复品味理解。调整之后,我觉得阅读的获得感提高了,阅读的积累也促进了我对后文的理解,阅读意识的把握,让我有了读下去的兴趣。
7,书念完之后接下该做什么
学以致用的时候到了!踏上社会,找份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把学到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8,书读完了以后干什么好呢
读完书?上完大学吗?或博士、硕士?兄弟!读不完的书,行不完的路,只有是在自己的意愿下,学个专业,而要学专业,就只有到学校去,因为学校权威呀!毕业后呢,就拿着毕业文凭,找工作,有很多工作找的,这取决于你所学的,对症下药嘛.最后,找
9,书读完了书怎么处理
留着 读完了不代表融会了 记忆是要反复加深的 留下以备不时之需其实书能不能读完呢?我想你自己心中也有一个答案。人生如书,演出来如戏。所有的东西都不会有亘古不变的定律。只要自己觉得满足,无愧于心你就可以坦荡荡的说:我把书都读完了
10,金克木的书读完了是啥意思
一个大问题是,这类浓缩维他命丸或和“太空食品”一样的书怎么消化?这些书好比宇宙中的白矮星,质量极高,又像堡垒,很难攻进去,也难得密码本。古时无论中外都是小时候背诵,背《五经》,背《圣经》,十来岁就背完了,例如《红与黑》中的于连。现在怎么能办到呢?看样子没有“二道贩子”不行。不要先单学语言,书本身就是语言课本。古人写诗文也同说话一样是让人懂的。读书要形式内容一网打起来,一把抓。这类书需要有个“一揽子”读法。要“不求甚解”,又要“探骊得珠”,就是要讲效率,不浪费时间。好比吃中药,有效成分不多,需要有“药引子”。参观要有“指南”。入门向导和讲解员不能代替参观者自己看,但可以告诉他们怎么看和一眼看不出来的东西。我以为现在迫切需要的是生动活泼,篇幅不长,能让孩子和青少年看懂并发生兴趣的入门讲话,加上原书的编、选、注。原书要标点,点不断的存疑,别硬断或去考证;不要句句译成白话去代替;不要注得太多;不要求处处都懂,那是办不到的,章太炎、王国维都自己说有一部分不懂;有问题更好,能启发读者,不必忙下结论。这种入门讲解不是讲义、教科书,对考试得文凭毫无帮助,但对于文化的普及和提高,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大概是不无小补的。这是给大学生和研究生作的前期准备,节省后来补常识的精力,也是给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放眼观世界今日文化全局的一点补剂。我很希望有学者继朱自清、叶圣陶先生以《经典常谈》介绍古典文学之后,不惜挥动如椽大笔,撰写万言小文,为青少年着想,讲一讲古文和古书以及外国文和外国书的读法,立个指路牌。这不是《经典常谈》的现代化,而是引导直接读原书,了解其文化意义和历史作用,打下文化知识基础。若不读原书,无直接印象,虽有“常谈”,听过了,看过了,考过了,随即就会忘的。“时不我与”,不要等到二十一世纪再补课了。那时只怕青年不要读这些书,读书法也不同,更来不及了。
文章TAG:
书读完了书读完了 完了 读完
大家都在看
-
金华跑滴滴能赚多少,一年能挣多少
2022-07-15
-
深圳滴滴优享怎么申请条件,跑滴滴怎么办理
2022-07-16
-
青岛小学一年学费大概多少,现在上小学一年级要交多少钱
2022-07-19
-
山东的韩国企业有多少,山东有哪些世界知名企业
2022-07-21
-
常州市2020年房价是多少,常州2020年的房价会怎样
2022-07-23
-
惠州哪里有粤语,为什么说粤语跟广西有关系
2022-07-26
-
内江和贵港哪里消费高,内江消费水平高吗
2022-07-30
-
恩施盆景市场怎么样,现在培养微型盆景市场怎么样
2022-08-01
-
淮北联通宽带资费多少,联通家用网络宽带
2022-08-03
-
新乡哪里有改装车的,新乡有没有汽车音响改装店
2022-08-19
-
信阳市哪里有小学英语培训机构,怎么选择小学英语培训机构
2022-08-24
-
昆明黄山羊多少钱一只,羊苗多少钱一只
2022-08-27
-
深圳海上世界,深圳海上世界门票价格是多少
2022-09-02
-
石家庄做心脏支架手术徐多少钱,做心脏支架手术
2022-09-04
-
河南洛阳顺丰骑士怎么样,顺丰骑士怎么样
2022-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