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彝陵州为宜昌府,“宜昌”一名使用至今。一九四九年七月十六日,宜昌城解放,市委、市政府从当阳迁驻宜昌城,“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因山川形势而得名,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一日,中共宜昌市委、市政府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

1、湖北宜昌为什么叫宜昌?历史上如何得名的?

湖北宜昌为什么叫宜昌历史上如何得名的

湖北宜昌为什么叫宜昌?历史上如何得名的?“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宜昌古称夷陵,距今已2000多年历史。据载,楚倾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秦将白起遂拔我郢,烧先王墓夷陵,”夷陵之名始于此。索隐解释说:“夷陵,陵名,后为县,属南郡,”“峡州夷陵县是也。在荆州西,”夷陵是战国时代的楚邑,故有“全楚西塞第一关”之称。

关于夷陵名字的由来,“夷陵城西北十五里有夷山,即西陵山而得名,”另有旧志说:“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因山川形势而得名。据记载:夏、商、周三代,夷陵为古荆州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县,“汉承秦制”,西汉时夷陵属荆州南郡,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又改临江郡为郡,领宜都(今宜昌)、秭归、枝江、夷道(今宜都)等四县,

三国时,吴皇武元年(公元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晋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改置为夷陵县,南北朝时,宋、齐皆称宜都郡、领夷陵、宜都、很出(今长阳)、宜昌四县。梁名,西魏改名拓州,后周改为陕州,领夷陵、宜都、长阳、远安四县,到了隋代,改陕州为夷陵郡,仍领原四县。唐代初期仍为夷陵郡,到唐乾元二年(公元761年)复将夷陵郡改为陕州,亦仍原四县,

五代时,始属前蜀,后属南平国,复更名为陕州。宋朝初年仍为陕州,到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改陕为峡,故名峡州,仍辖领原四县,置峡州路,明初始改名峡州府,领夷陵、秭归、巴东、宜都、长阳、远安六县,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为夷陵州,仅领宜都、长阳、远安三县。清初仍为夷陵州,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因其忌讳“夷”字,故将夷陵的“夷”字改为“彝”,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彝陵州为宜昌府,“宜昌”一名使用至今。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一日,中共宜昌市委、市政府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一九四九年七月十六日,宜昌城解放,市委、市政府从当阳迁驻宜昌城,现全市人口4百余万,民族31个,行政区划为5区、3市、5县,即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夷陵区、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


文章TAG:宜昌  五峰  得名  湖北  宜昌五峰怎么得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