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流程梳理有什么价值

很多企业的领导也很疑惑,一个流程咨询项目怎么会要那么多钱呢?AMT在实践中发现,对于很多的规模在4亿左右的企业来说,流程管理很重要,但是还没有重要到要花几百万的费用来专门启动一个流程优化或者再造的项目。而且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战略与业务模式均不是很确定,尤其是业务模式,很难通过流程咨询项目把业务模式固定下来。所以,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对流程管理的基本概念、能够解决的问题和创造的价值没有很清晰的认识,内部的人员对于流程管理的认识也是非常浅,甚至是没什么认识。这样的企业如果进行流程再造,基本上没有多少价值,也很难落地。反而做一个纯流程梳理的项目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费用也是这些企业能够接受的,项目成果也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什么纯流程梳理呢?纯流程梳理就是只做对现状的流程梳理,(严格界定流程现状梳理与流程优化的界限)不做具体流程的优化,但是会对现有的流程与流程体系进行分析,指出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和方向。纯流程梳理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带来哪些价值呢?1.帮助企业建立起流程地图,把所有的流程都串起来,避免现在的流程各管一段,看问题的角度不在一个层面上的问题;2.通过对流程与流程框架的分析,发现业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发现业务管理与企业管控方面的问题,并指出解决的途径;3.统一的表单模版:补充缺失的表单模版,尤其是表单中的字段,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表单的内容往往不能涵盖整个流程中产生的信息,即出现一些排脑袋的决定;4.完善每一个流程的输入、输出信息,明确流程开始和结束的条件,比如什么信息齐全了才能发货;5.统一的岗位名称:企业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同样的流程中、同样的岗位设置,但是各个部门的叫法不一致,尤其是有很多分支的公司,有助于企业的KPI考核;6.完善组织岗位:明确流程每一个节点的具体岗位是哪一个,指明缺少的岗位。
综合流程图的基础是企业的价值链,即企业从输入各种生产资料和资源到创造出客户价值、满足客户的需求的全过程的活动。首先将这些活动分为业务流程、业务支持流程和职能支持流程。 比如一个广告公司,公司级流程包括业务流程,其中业务流程中应包括接到项目到完成项目达到客户需求的所有活动、运营流程、人力资源流程、行政流程、财务流程等。这个综合流程图很概括也很笼统,实际是一个表述理解结构的工具,使流程优化人员站在公司整体运营的高度来宏观、整体、有逻辑性地观察企业的业务运行,更多的工作在于进一步对分解子流程的梳理和绘制。 其次是逐次分解综合流程图。各子流程之间应当分清楚逐层次的链接关系,并应该说明流程的输入量和输出量,才便于使用者使用。 第三是对单体流程图进行整合。需要流程优化的项目运作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各自负责的领域分别对综合流程和次级流程提出推敲意见,找到最合理的方案。利用日事清的看板功能可以员工充分沟通,层层落实责任,避免出现推诿牛皮现象。通过这三个步骤,绘制出公司级流程,以及次级流程,表现出各流程之间的关系和层次性,才可顺利地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

流程梳理有什么价值

2,流程梳理的案例现场

项目名称:国内领先的石化设备制造企业流程梳理及实施落地服务案例咨询公司:延展咨询服务背景过去的几年,某公司在核心管理团队的带领下,通过改制、青岛设厂等一系列市场化运作,企业业务不断扩展,业务规模已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但与此同时,管理瓶颈逐年显现,集中体现在交货期控制困难的问题上。服务内容某公司其下涵盖A、B、C三个工厂,针对三个工厂产品特点和目前现状的不同,延展咨询与客户一起制定了不同的目标和工作思路:A公司通过三年的时间,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按照订单组织生产的流程管理模式。抓住跨部门协调和例外处理两类难点,配合项目管理制度的推行和信息工具的应用,建立包括滚动计划、计划跟踪、例外协调等的管理体系,选拔流程经理。由于A公司业务复杂度较高,2009年完成了处于核心地位的主生产流程的梳理。2010年,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其他业务和管理流程的梳理。工作方法以工厂和顾问配合为主。2011年,在前两年的基础上,持续强化流程执行力度,建立流程经理制度,描述管理流程,修订和形成流程体系文件,选拔专职流程经理,常态化流程改进机制,培养和形成流程体系的PDCA循环。工作方法以工厂推进为主。B公司通过三年的时间,先建立相对细化的B业务流程,以管控主要生产单元的计划履约率为核心目标,建立管理模式。2009年完成了B工厂的核心业务流程梳理,为跨部门业务理解和问题协同分析奠定基础。2010年,在B公司建立一套比较完备的业务流程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文件,并由专职人员督导执行。选择一两个流程优化主题,进行年度攻关。2011年,在前两年的基础上,持续强化流程执行力度,建立流程经理制度,描述管理流程,修订和形成流程体系文件,选拔专职流程经理,常态化流程改进机制,培养和形成流程体系的PDCA循环。C公司在现有流程应用的基础上,以e化流程、固化执行为主要目标。量化流程执行过程中的数据和信息传递。选拔流程经理,以形成流程管理的常态化。2009年顾问检查锻热公司已有的流程梳理成果,组织流程宣讲会,并在原工作的基础上修订流程文件。2010年,采用另外两家工厂的方法,结合新实施的管理软件,完成C公司的新流程梳理,形成管理文件,组织各部门审定,选择一两个流程优化主题,进行年度攻关。2011年,在前两年的基础上,持续强化流程执行力度,建立流程经理制度,描述管理流程,修订和形成流程体系文件,选拔专职流程经理,常态化流程改进机制,培养和形成流程体系的PDCA循环。外部专家和咨询顾问在推进某公司的流程管理中起到了三方面的作用:理念宣导、方法指导和项目推进。顾问的理念导入让企业员工走出了以前很多的误区,顾问的方法指导提供了外部标杆和最佳实践,帮助企业少走弯路,顾问的外力推进保证了流程落实的时间和力度。在和咨询公司合作的过程中,某管理团队主动促进并参与了知识转移的过程,从而避免了一味等待咨询公司来解决问题,自己不愿意学习、参与,从而导致流程难以落地的风险。价值体现1.帮助其团队梳理了200条流程,将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2.流程梳理过程中,开展了多次研讨会,帮助团队在讨论中达成共识。3.流程梳理过程中,指出420条修改点,提炼出50个待优化点。考评其可行性和必要性后,进行了系统的优化。4.项目过程中,组织交叉审核19次,流程串讲12次,流程培训8次,培养起一支集流程、管理、业务知识于一体的优秀团队。

流程梳理的案例现场


文章TAG:流程梳理流程  流程梳理  梳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