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年,孙权派吕蒙、陆逊攻打荆州,关羽被潘璋部将马忠所杀,荆州被东吴占领。孙权听后勃然大怒,于是派遣吕蒙袭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镇守荆州的关羽与吕蒙在益阳对峙,刘备则亲自率领五万大军进入荆州支援,此时孙刘的同盟关系名存实亡,二者争夺荆州的大战一触即发。

1、有人说湘水之盟,刘备拒绝退出荆州,是其目光短浅,对此你怎么看?

有人说湘水之盟,刘备拒绝退出荆州,是其目光短浅,对此你怎么看

昔先帝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更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三国志·廖立传》赤壁之战以后,荆州七郡被刘曹孙三方势力瓜分:刘备占据江夏郡西部(夏口)及荆南四郡(长沙、桂阳、零陵、武陵);曹操占据江夏郡北部、南阳郡、南郡北部(襄阳);孙权占据南郡南部(江陵)和江夏郡东部(鄂县),

虽然刘备占据的荆州土地是最多的,但荆州最重要的南郡却被孙权和曹操瓜分,这极其不利于刘备的发展,刘备无论是北上进取中原还是西进益州,都必须经过南郡,因此,刘备请求孙权将南郡借给他。出于孙刘联盟共同抵抗曹操的战略考虑,孙权将南郡借给刘备,至此,刘备占据荆州大部,孙权在荆州的势力,仅仅保留江夏郡东部一小块地方,

建安二十年,刘备占据西川,孙权便要求刘备将荆州交给他,此时刘备却说:等我夺取凉州,再把荆州给你。孙权听后勃然大怒,于是派遣吕蒙袭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镇守荆州的关羽与吕蒙在益阳对峙,刘备则亲自率领五万大军进入荆州支援,此时孙刘的同盟关系名存实亡,二者争夺荆州的大战一触即发,在这个时候,曹操却在同年击败张鲁,张鲁败走巴中,由于汉中是蜀川咽喉,益州门户,汉中失守,意味着整合西川都暴露在曹操兵锋之下,一旦曹操突破成都平原最后一道防线——南郑,将对刘备政权造成致命的威胁。

于是刘备紧急向孙权求和,双方约定,以湘水为界,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归孙权,湘水以西的零陵、武陵、南郡三郡归刘备,史称湘水之盟,孙刘再立盟约以后,刘备回师西川。湘水之盟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孙权与刘备的矛盾,孙权要的并不是荆州三郡,而是南郡,因为南郡在刘备手上,孙权就无法“尽长江之极”,刘备可以从江陵顺江而下直取江东,让孙权寝食难安,刘备要实践隆中对中提出的“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又必须占据南郡,孙权这边想要南郡,而刘备那边又不肯给,二者自然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只是,由于曹操的威胁,暂时保持同盟关系而已。刘备虽然不惜割让荆州三郡向孙权求和,又派遣黄权率军迎接张鲁,然而他还是来迟了,此时张鲁已经投降曹操。另一方面,曹操还派遣张郃、夏侯渊进攻巴西郡,幸被张飞击败,直到建安二十三年,刘备才在法正的建议下对汉中发起进攻,付出巨大的代价,夺取汉中,然而曹操已经迁移了汉中人口,刘备“虽得其地,不得其人”。

正如廖立所言,刘备不优先进攻汉中张鲁,反而去与孙权争夺东三郡,是最大的战略失误,徒劳无功,消耗国力,却不仅没有得到一寸土地,反而割让出南三郡,这也致使曹操得以抢先夺取汉中,刘备政权险些夭折,在关羽北伐,受到曹操孙权重兵围剿之时,刘备却无力发兵支援,这也间接导致了关羽的覆亡,假如刘备当初能够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将荆州让给孙权,然后全力进攻汉中,这时候夺取汉中所付出的代价要远远低于三年以后,而且也不至于得地失人,孙刘联盟不仅不会破裂,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关羽也不会败亡。

2、荆州对于蜀国有怎样的战略意义?失荆州,全是关羽的错吗?

荆州对于蜀国有怎样的战略意义失荆州,全是关羽的错吗

诸葛亮隆中对,提议刘备首取荆州,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特别是它的地形奇特,呈环抱之势,易守难攻,是兵家必争的战略地。荆州开始为刘表所有,魏蜀吴对这块宝地都虎视眈眈,刘表死后被曹操攻破,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带领部队回到邺城,于是荆州被刘备占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评价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


文章TAG:荆州  刘备  争夺战  荆州争夺战怎么退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