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柳枝 顾夐

杨柳枝秋夜香闺思寂寥,漏迢迢;鸳帷罗幌麝烟销,烛光摇;正忆玉郎游荡去,无寻处;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浅析:女子秋夜相思。“鸳帷罗幌麝烟销,烛光摇”,女子空虚、寂寥的心情在这一摇一摆的烛光中尽数体现。“更闻帘外雨潇潇,滴芭蕉”,雨潇潇亦是泪滔滔,“滴芭蕉”更是断心肠,凄凉孤寂之意溢满胸中。
不明白啊 = =!

杨柳枝 顾夐

2,小评顾夐诉衷情什么叫情真意切

“情真”二字,做好不容易,部分做到,也是可能的。首先意识到我们的时代特点,与古代大不一样了,用典故时注意不要用那些早就过了气的词语,这些词读起来都感到生硬,所表达或传递的信息总让人觉得隔着一层,有着距离感,比如“折杨柳”;再就是基本一些技巧没有掌握好的情况下,不要故意耍花架子,在读者眼里或者行家眼里那是破绽百出,忍俊不禁;最后就是尊重自然界一些基本规律,不能秋行夏令那样想怎样就怎样,诗词,有实,有虚,该是实情,不能假,否则显得乱,失去了章法。有一位北方的朋友写了一首诗描写湘江,说湘江都冰封了云云,某指出这可能不符合实际情况,这位朋友不高兴,说这是写诗,某不再多言。
真情意切
酒纯则可,何求其烈!诗也如此,奥亦多余!
丈夫只是性别,管他什么地位。如果香阁、敛眉等与女人有关的意境只是想象出来的,那么就算这是词人自己的口吻。
20楼的,怎么就知道作者是大丈夫了?查生平,从小吏开始做到太尉。
大丈夫岂居香阁?更不应有敛眉的神态。

小评顾夐诉衷情什么叫情真意切

3,顾夏的简介

这是一首词,并不是宋代顾夏,而是五代隋唐时期顾夤的<<诉衷情>> 永夜抛人何处去 绝来音 香阁掩 眉敛 月将沉 争忍不相寻 怨孤衾 换我心 为你心 始知相忆深 顾夤生卒年份不详。五代前蜀时先为宫庭小吏,后官茂州刺史,后蜀孟知祥时官至太尉。 夤 音yín 音与”银”相同 1.<动>恭敬夤,敬惕也。从夕,寅声。――《说文》。按,即寅之别体。因寅为借义所专,别制此字。又如:夤畏(敬畏);夤亮(恭敬信奉)攀附上升 2.深:~夜。3.远处 九州之外,乃有八夤。――《淮南子》清朝有个画家,名字叫做顾夏,而这首诉衷情确是顾夤的词.清朝画家顾夏的生平不是很详细,《平生壮观》是他的著作.
一、“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出自顾夐的《诉衷情》,而不是顾夏。二、作者简介 顾夐(音xiòng),五代词人,字琼之【参见《人间词话》】。生卒年、籍贯不详。前蜀通正(王建)时,以小臣给事内庭,恰逢有秃鹙鸟飞翔于摩诃池上,他作词讽刺,几遭不测之祸。后擢茂州刺史。入后蜀又事高祖(孟知祥),累官至太尉。善填各种结构上迥然不同的词,词风绮丽却不浮靡,意象十分清新生动,情致极其悱恻缠绵,有些词作(如《荷叶杯》)还化用口语,琅琅上口,增加了谐趣和可读性。顾夐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词工巧匠,其填词之用语和手法都很值得研究借鉴。三、原文《诉衷情》(五代)顾夐香灭帘垂春漏永,整鸳衾。罗带重,双凤,缕黄金。窗外月光临,沉沉。断肠无处寻,负春心。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沈。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四、清代画家顾夏 清朝画家顾夏的生平不是很详细,《平生壮观》是他的著作。
清朝画家顾夏的生平不是很详细,《平生壮观》是他的著作.

顾夏的简介

4,求顾夐的诉衷情 跟解释赏析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忍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这首词通过女主人公口语式的内心独白,揭示了作为一个闺中弱女子被负心人所折磨而带来的心灵创伤,表现了旧社会情爱悲剧的一个方面。主人公怨中有爱,爱怨兼发,心情复杂。作品在艺术构思与表现手法上甚见匠心,深得后代词评家的赞赏。这是一首单调小令。开头五句,奏的是感情音响的主旋律——怨。“永夜”两句,就悬想负心人行踪着笔。“长夜漫漫,负心人啊,你抛下我到哪里去了?”自问还复自答:“音信已绝,奈何!”着一“绝”字,点出薄悻者之寡信绝情。“香阁掩”三句,就闺中人己方情况着笔,从环境描写(闺门紧闭)、表情描写(眉头紧皱)、时间推移(斜月将落、长夜将尽)这三个方面,写出了终宵坐候之难耐。这两笔归结到一点——对薄悻者之怨。“争忍”句以下写心池又起新澜。“争忍”两句是第一个浪头,特点是思之不已,爱怨兼发。“叫我怎忍心不苦苦追寻啊?”这一句心灵独白,表明她怨中有爱,情丝难解。但稍加推究,闺门紧闭,室内一目了然,有何可寻?“寻”这一动作,正好显示她已陷于身难自主迷离恍惚的精神状态。等到她头脑稍为清醒,又得面对令人心碎的现实——孤衾独处,因而“怨”字又重上心头。“换我心”三句是第二个浪头,特点是情之所钟,忽发痴语。清王士禛《花草蒙拾》曾指出:“顾太尉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自是透骨情语。徐山民妾心移得在君心,方知人恨深全袭此。”徐山民句中之“移”字,倒也深得顾词“换”字之真谛。换心者,移心之谓也。主人公是多么希望把自己的一颗心移置在对方的心腔里,以取得对方对自己思念之深的理解啊。就事论事,移心之说似属无理,而主人公发此痴想,却正好显示其爱之深,其情之真,此即所谓“无理而有情”。当然尽管如此,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将是难以避免的。这一点,明汤显祖在《花间集》评本中曾一语道破:“若到换心田地,换与他也未必好。”但作品的思想倾向性却十分明朗,同情完全放在被折磨被损害的弱女子这一边,这也就从侧面鞭挞了薄悻之徒。顾夐此词,以善作情语著称。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把此词作为“有专作情语而绝妙者”的显例之一,并且说:“此等词,求之古今人词中,曾不多见",足见评价之高.

文章TAG:顾夐顾夐  杨柳  杨柳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