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属高校基本建设,重庆市什么时候提出五个校园建设的
来源:整理 编辑:重庆生活 2023-01-11 04:03:59
1,重庆市什么时候提出五个校园建设的
2008年,结合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重庆决定实施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绿色校园、数字校园、人文校园“五个校园”建设。按照实施意见和标准,到2012年,全市80%以上的学校要达到“五个校园”建设标准,普通高校和城市学校力争全部达到建设标准。到2015年,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达到“五个校园”建设标准,学校安全稳定、学生体质健康、校园绿化美化、教育数字化信息、师生人文素质主要指标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水平。
2,重庆市有几所大学是重点大学他们分别是叫什么名字
重庆大学,国家985、211重点高校; 西南大学;211重点高校; 重庆邮电大学,工信部与重庆市指定重点高校; 西南政法大学,原司法部重点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地方重点大学............重庆市有15所本科院校。其中有2所是国家重点高校。重庆大学是985工程教育部直属重点建设高校。西南大学是211工程教育部直属重点建设的师范院校。剩余的13所都是重庆市教育厅直属,这其中的名次排列从好较差依次是:重庆医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重庆文理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重庆三峡学院、长江师范学院、重庆科技学院。
3,重庆大学城信息
重庆大学城位于沙坪坝区虎溪镇和陈家桥镇,地处中梁山脉与缙云山脉之间,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人口50万左右,建设总投资约300亿元,是西部新城率先启动的第一个功能片区,以教育科研为主,是重庆市重要科教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工程。按照“五城”(教育城、科技城、人才城、文明城、生态城)、“四化”(现代化、国际化、网络化、生态化)的理念打造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大学城。
大学城建设采取市区两级共同推进的方式。由沙坪坝区和市地产集团组建城区建设委员会,负责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大学城路网体系基本形成,与主城东部连接的渝遂高速公路大学城段已通车,轻轨一号线、双碑遂道建设即将实施。水电气讯、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项目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大学城共入驻高校15所,门类齐全,办学层次多样。校园按照基础设施一体化、教学设施及科研设施一体化、文化娱乐设施一体化、后勤服务设施一体化、师生资源一体化的要求实施建设。
自2005年大学城开城以来,已有11所高校先后投入使用,目前入驻学生达到10万人,到2015年,14所高校全部建成,师生规模25万人。
为加强大学城功能配套,由沙坪坝区财政在2005年投资3亿元修建了七所配套中小学,重庆一中、重庆八中、重庆市人民小学、美国QSI国际学校等名中名小已经入驻。
重庆大学城的建设为全市高校拓展了办学空间,为重庆市主城向西发展战略搭建了重要平台,为形成以“西部教育高地、高新技术高地、现代物流高地”为基础特色的重庆市第六个城市副中心——西永城市副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4,重大A区国际会议厅306在哪哪个教学楼
A区财务处边上是行政楼,再挨着就是设备处,国际会议厅跟设备处一个楼,玻璃门的那个重大A区国际会议厅306在研究生院教学楼306. 重庆大学(Chongqing University),简称重大,坐落于中央直辖市重庆,是中共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校,也是“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重庆市大学联盟”、“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主要成员。是国家31所副部级中管高校之一,教育部批准建研究生院的56所高校之一,研究生自主划线的34所名牌大学之一,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建。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1942年更名为国立重庆大学,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截止2014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近5500亩,有A、B、C、虎溪四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累计藏书420万册;全日制在校学生50000余人,其中有硕士、博士研究生近20000人,本科生近30000人,留学生1200余人。 建校七十余年来,有40多位两院院士从这里走出,从事社会科学的知名人士有著名诗人杨明照、著名词作家闫肃、著名经济学家钱荣堃等。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寅初教授、著名比较文学家吴宓、著名法学家潘大逵、著名演员、导演张国立等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此执教。
5,重庆在建大学城地址选在哪
重庆市大学城于2003年4月4日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 重庆市大学城位于沙坪坝区西部虎溪镇和陈家桥镇,占地20平方公里。背倚缙云秀峰,远眺歌乐美景,地势平坦,林木葱笼,依山傍水,交通便捷。规划入驻大学15所,教师、学生人数15—20万人,社会人口25万人。 大学城突出以人为本,强调功能分区、资源共享。主要包括城市资源共享区、大学校园区、学生居住区、教师居住区、集中研发孵化区。 重庆市大学城将以其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科技产业发达、综合配套完善、开放式现代化的风格,成为西部地区的高级人才培训中心、科学研究与创新中心、国际科技教育交流中心 沙坪坝区西部与壁山、北碚相邻,方圆近220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辖西永、土主、陈家桥、虎溪、曾家、青木关、凤凰、回龙坝八个镇,近18万人口,沙坪坝区紧紧抓住重庆市大学城建设的机遇,开发西部新城。随着渝遂高速公路梨树湾隧道和重庆市二环路的建设,规划了占地面积80—100平方公里的西部新城,形成五大功能分区,即:20平方公里的重庆市大学城;10平方公里的第三产业服务中心和中央商务区;为大学城配套的14平方公里的西永科技产业园;15平方公里的土主现代物流园(含西南铁路编组站、重庆铁路集装箱网络节点站和与之配套的仓储区、加工业区);10平方公里的旅游观光区(含人工湖、高尔夫球场、童话世界主题公园和白鹭保护区)。在不远的将来,西部新城将建设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科教新城,成为我市主城拓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三年时间的建设发展,现重庆大学城基础建设基本完备,新建的卓越熙街商贸中心,丰富了在校师生的业余购物生活,促进了大学城的商业发展及旅游发展 补充: 重庆大学城 建设的总体安排是:2005年,竣工校舍35 万平 方米,入住学生1.3万人;2007年,累计竣工100万平方米,入住师生10万人;2010年,累计竣工校舍550万平方米,人住师生20万人
6,重庆市的一省一校工程到底是重庆工商大学还是重庆医科大学 搜
重庆工商大学是一所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法学、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庆市政府管理为主,被国家确定为西部“一省一校”重点支持高校。学校确立“统筹规划、分步推进、突出重点、培育特色”的学科建设思路,构建了涵盖7个学科门类、布局合理的学科体系。开设有25个学院(中心)教学单位以及2个独立学院,61个本科专业,其中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市级特色专业。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覆盖50余个二级学科点)和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后流动站分站。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等8个市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学校坚持扎根重庆、立足西南、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不断拓展、深化以广泛的国际合作为纽带,以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校地、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全方位的产学研合作学为突破口的开放学思路。率先探索出国际商学院“2+2”双校园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了一条由中外高校合作培养国际化商务人才的新路。现与英国林肯大学、法国图卢兹一大等10余所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开展培养学士、硕士的合作项目,与16个国家(地区)的47个知名高校(机构)建立了广泛深入的友好合作关系,开设了重庆首家ACCA成建制教学班;开设“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和“国际结算(ISM)”国际项目班。学校每年均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访问、讲学和合作研究,并选派师生出国交流、访问及交换学习。与10余个地方政府、16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战略作关系。重庆市政府按照“政产学研用”合作学模式,依托学校举重庆金融学院,致力于成金融领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金融科技创新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工商大学虽然是工科和商科结合的综合性大学,但是商科要比工科好些,会计、金融是市级重点专业,市场营销是国家级特色专业,西南地区财经类院校排西南财经之后的就只能是重庆工商大学了。
7,重庆九大主城区排名是什么
重庆九大主城区排名是渝北区、九龙坡区、渝中区、沙坪坝区、江北区、南岸区、巴南区、北碚区、大渡口区。在这其中, 渝北区是最繁华的一个区。重庆九大主城区排名:1、渝北区渝北区属重庆主城区、重庆大都市区。在“十三五”期间,渝北区还将加快建设内陆地区智能制造基地、创新生态圈和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基本建成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的“3+1”功能性定位,保持10%左右的GDP增速,是最繁华的一个区。2、九龙坡区九龙坡区旅游资源以自然景观及人文资源为主,主要有龙门阵风景区、海兰云天、重庆动物园、巴国城、白市驿森林公园等。九龙坡区境内有长江上游最大的深水货运水陆联运码头—九龙坡港。3、渝中区渝中区作为重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商贸流通中心,别称“山城”、“江城”,巴渝文化、抗战文化以及红岩精神在此发源。渝中区是一个经济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地区,基本没有农业和工业。4、沙坪坝区沙坪坝区自周朝巴国属地起,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融巴渝文化、沙磁文化、抗战文化、红岩文化于一炉,是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集中了重大、重师、西政、等大学和南开中学、重庆八中等优质小学。沙坪坝区有中国铁路集装箱网络重庆中心站、中国西南地区最大铁路编组站等7个火车客货站棋布沙坪坝区。5、江北区重庆主城核心区之一。地处长江、嘉陵江两江之北,自西向东呈长条型带状分布。1955年,重庆市区划调整,更名为江北区。 江北区下辖9个街道、3个镇,幅员面积为220.8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江北区常住人口92.58万(第七次人口普查) 。6、南岸区南岸区是重庆中心城区之一,重庆主城都市区之一,拥有南坪、江南新城两个城市副中心。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的长江南岸,西部、北部临长江,与九龙坡区、渝中区、江北区隔江相望,东部、南部与巴南区接壤。至2017年,管理8个街道、7个镇,幅员面积263.09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南岸区常住人口119.76万人。7、巴南区巴南区属重庆主城区、重庆大都市区,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庆市西南部,前身是名邑巴县,商代时巴人就在此立国建都。1994年12月撤县建区。巴南区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鱼洞乌皮樱桃、五布柚等地理标志产品,以及南温泉、东温泉、圣灯山国家森林等景区景点。8、北碚区北碚区,隶属重庆市,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川东平行岭谷区,位于重庆主城西北方向,是重庆两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重庆主城九区之一;属东南亚季风环流控制的亚热带湿润气候。辖9个街道、8个镇,总面积755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北碚区常住人口834887人。将协助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9、大渡口区大渡口区属重庆主城区、重庆大都市区,地处重庆市西南部,是重庆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庆市中心城区十二个组团之一,于1965年建区。大渡口区获得过全国绿化模范城区、市级文明城区、市级卫生城区、市级环境保护模范区、市级山水园林城区、国家卫生城市(区)等荣誉称号。
文章TAG:
重庆市属高校基本建设重庆 重庆市 市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