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寇准传逐字逐句解释

起初,张咏在成都,听说寇准成为宰相,对他的幕僚同属说:“寇公是个人才,只可惜懂的学问不够多。”当寇准离开陕西将要到朝廷去的时候,恰逢张咏从成都任职期满到朝廷后差经过陕西,寇准高规格接待了他。张咏要离去时,寇准送他到郊野,问道:“您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呢?张咏慢慢道来:“《霍光传》是一本不可不读的好书啊。您一定要看看。”寇准没有违背他的意思,回去后,取来那本书开始读,读到“不学无术”四个字时,笑了,说:“原来这就是张公要对我说的话 。” 言外之意好像是要教导寇准一定要多读书,不可以缺乏学问啊。是一种善意的嘲笑。因为张咏自幼读书很多。

寇准传逐字逐句解释

2,宋史 寇准传 原文译文

开始时,张咏在成都做官,听说寇准做了丞相,就对自己的僚属说:“寇准是少见的人材,只可惜他处世方法不足。”等到寇准到陕{也就是陕西一带)做官去的时候,正赶上张咏从成都被罢官回来,寇准很恭敬的升帐,款待张咏。张咏要走的时候,寇准送他一直送到郊外,寇准问他:“您有什么可以教导我的啊?”张咏慢慢的说:“《霍光传》不能不看啊。”寇准没有领会到他的意思,回去以后拿出《霍光传》来看,看到里面有“不学无术”这句话的时候,(才明白过来)。笑着说:“张咏就是这么说我的啊!” 从中能看出寇准能虚心向人讨教,礼贤下士,并按别人的教导去做,且心胸宽广,对正确的意见虚心接受。

宋史 寇准传 原文译文

3,寇准传的全文翻译

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喻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宋史·寇准传》 张咏在成都的时候,听到寇准当了宰相,便对他下边的官员说:“寇准虽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材,但可惜在学问上还有欠缺。”后来寇准罢相,出知陕州,适逢张咏从此路过,受到寇准的盛情招待。当张咏将要离开时,寇准亲自送张到郊外,问道:“您有什么临别赠言呢?”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啊。”寇准听了,一时没有弄清张咏的用意;回家后取出《汉书·霍光传》来读,读到“不学无术”的话时,才恍然大悟地笑着说:“这就是张咏对我的规劝啊!”(翟琦)

寇准传的全文翻译

4,宋史寇准传解释

【原文】   初①,张咏在成都,闻准入相②,谓其僚属③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④,准严⑤供帐,大为具待⑥。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⑦曰:“《霍光传》⑧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⑨,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⑩,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注释】   ① 初:当初。 ② 入相:当了宰相。 ③ 僚属:下属的官。 ④ 罢还:免去官职归来。 ⑤ 严:这里作尊敬解。寇准很恭敬地为张咏供设帷帐。 ⑥ 大为具待:盛情款待。 ⑦ 徐:慢慢地。 ⑧ 霍光:西汉大臣,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异母之弟。《霍光传》出自《汉书》。 ⑨ 莫谕:不明白。 ⑩ 不学无术:《霍光传》原为不学亡术,“亡”通“无”。本指霍光不能学习古人,所行不合道术。后指没有学问,缺乏修养。此文中是指寇准“学术不足”,即学问还不够。   【译文】起先,张咏在成都,听说寇准当宰相,对自己的僚属说: “寇公是奇才,可惜学问权术不够。”等到寇准出使陕州,张咏恰好从成都罢职 回来,寇准尊敬地供给帐幕,热情款待。张咏将离去,寇准送到郊外,问他说:“您有什麽教 我的?”张咏缓缓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 寇准没明白他的意思,回来取书读之,读到“不 学无术”时,笑着说:“这是张公说我。”   【赏析】   此文摘选自《宋史·寇准传》。寇准是“奇材”,但“学术不足”,他当了宰相仍虚心请教,值得称颂。张咏示意他读一读《霍光传》,起初寇准不解其意,回到家里一翻书,读到“不学无术”时,方恍然大悟:张咏这是在说我啊。于是欣然接受。

文章TAG:逐字  逐句  解释  寇准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