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是东汉经学、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的故乡,无数的文豪巨匠在这里留下了千古名作,“汉魏文章半洛阳”“洛阳纸贵”“洛神赋”等被传为千古佳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发源地的黄河流域洛阳,据考古发现,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遗迹,四千多年前就有城市遗址,早在夏、商、周就己是都城,后又历经汉、隋、唐等朝代在洛阳建都。
1、为什么在唐肃宗之前,洛阳频繁被称为“上都”?
烟愁雨啸黍华生,宫阙簪裳旧帝京。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北宋·司马光▲魏洛阳故城图洛阳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在历史钩沉中,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可考的有15个王朝定都洛阳,对外宣传13个),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余年建都史,
洛阳是“河图洛书”的故乡,在黄帝时期产生了原始歌舞,夏商时期产生了绘画、微雕、青铜工艺。周公在这里制礼作乐,奠定了儒家学说的基础,老子在这里整理典籍,梳理出道家思想的精髓。洛阳是东汉经学、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的故乡,无数的文豪巨匠在这里留下了千古名作,“汉魏文章半洛阳”“洛阳纸贵”“洛神赋”等被传为千古佳话,
▲河洛之根——《河图洛书》▲洛阳,丝绸之路的起点洛阳是十三朝古都,是四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和洛阳)中建都年代最早、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据文献记载与专家考古发掘诠释,在唐肃宗之前,并没有频繁把洛阳称为“上都”,只有大周王朝有过这种称谓,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
周王朝共传国君30代37王,享国祚共计791年,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阳);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东迁,定都雒邑(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2、为什么洛阳在历史上屡次被改名?
根据史书记载,洛阳夏朝时叫斟浔,商都叫西亳,东周时叫洛邑,春秋战国开始叫洛阳和雒阳。为什么会有这么几个名字,因为洛阳有超长的建城史和建都史,这是我国首屈一指无城能比的,也就是说将近三千年没改过叫法,另有一千多年换了三个名字,对于其他城市来说,如此享有清晰的四千多年历史链条都不可能。比如近邻西安就不行,因为它只到西周,而且至今为止还找不到传说中的丰镐城,
3、洛阳为什么叫洛阳?有什么历史渊源?
洛阳位于河南西部,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夏太康迁都斟,商汤定都西毫;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
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西周初期,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洛阳是其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隋唐大运河上,舳舻相接,帆影联翩,从洛阳东达于海,西至关陇,南下苏杭,北朔幽燕;以洛阳为东端起点的“丝绸之路”,可以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络绎不绝。
洛阳是文化的读本,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聃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TAG:洛阳 洛阳城 频繁 年前 称为 洛阳城在多少年前被叫做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