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乐游园的意思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乐游园的意思

2,乐游园这首古诗的意思表达了什么

你好,你指的应该是李商隐的《乐游原》这首唐诗吧。原文是: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译文是:傍晚时分我心情抑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赏析如下:“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望采纳。

乐游园这首古诗的意思表达了什么

3,乐游园描写的是什么

《人文乐游园》是一部关于人文旅行的书,确切地说,是一部关于行者与行走对象之间心灵对话的书。对于多数人来说,现在的行走已不再是走马观花似的旅行,如何通过自己的心灵体验,建立起自己于行走对象之间某种心灵或人文的关联,是决定行走品质的关键。能否拥有高品质的行走,无疑与个人的知识背景及文化视野相关,“带着一本书去旅行”也因此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向往,而这部由众多常年行走于世界各地的记者、作家、专栏作者及自由撰稿人撰写成册的书,无疑为旅途中的人提供了一份绝佳的读物。张曼娟筹划酝酿了七年,写下《唐诗乐游园》,让充满魅力且穿越千年的唐诗,经典重现,了解诗人的生命故事,你会发觉这些诗句的情境都是可以触摸、嗅闻、品尝的,有时甜蜜得令人微笑,有时苦楚得引人落泪,65位诗人的生平际遇,205首诗作的历史现场与创作启发,邀您一起重返唐诗经典,走进《唐诗乐游园》。从10岁到100岁,都可轻松读懂唐诗!全书配有丰富绚丽的图画,由台湾著名画家王书曼执笔,更加赋予作品主题温煦的生命力,在不同的角落暗藏了美丽的风景。

乐游园描写的是什么

4,乐游园古诗

李商隐 乐游原》 向 晚 意 不 适, 驱 车 登 古 原。 夕 阳 无 限 好, 只 是 近 黄 昏。 [注释] 1.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2. 不适:不悦, 不快。[简析]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对本诗素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只是”无转折之意,而是“就是”“正是”之意,那就无伤感惋惜之情了。

5,乐游园的全文

《乐游园》的作者是李商隐。 《乐游园》是近体诗。 乐游原 李商隐 向 晚 意 不 适, 驱 车 登 古 原。 夕 阳 无 限 好, 只 是 近 黄 昏。 [注释] 1.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2. 不适:不悦, 不快。 -------------------------------------------------------------------------------- [简析]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对本诗素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只是”无转折之意,而是“就是”“正是”之意,那就无伤感惋惜之情了。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6,乐游园歌后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乐游原》为唐代诗人李商隐所著。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这首诗抒发了他胸怀抱负却无处施展的伤感情绪。登古原的原因是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乐游原》原诗:乐游原 / 登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译文:傍晚以至,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乘坐马车,到古时的乐游原上游玩。这时望见将要西落的太阳,落日余晖洒向大地,无限美好,可惜已近黄昏,美好的太阳也就渐行渐远了。赏析: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7,李商隐的乐游园解释

玉谿诗人,另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是:“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渊〕宿,不放斜阳更向东!”那也是登上古原,触景萦怀,抒写情志之作。看来,乐游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时来赏之地。这一天的傍晚,不知由于何故,玉谿意绪不佳,难以排遣,他就又决意游观消散,命驾驱车,前往乐游原而去。 乐游原之名,我们并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绝唱《忆秦娥》深深印在我们的“诗的摄相”宝库中,那就是:“……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玉谿恰恰也说是“乐游原上有西风” 。何其若笙磬之同音也!那乐游原,创建于汉宣帝时,本是一处庙苑,—应称“乐游苑”才是,只因地势轩敞,人们遂以“原”呼之了。此苑地处长安的东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览。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如若罗列,那真是如同陆士衡所说“若中原之有菽”了吧。至于玉谿,又何莫不然。可是,这次他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知此前提,则可知“夕阳”两句乃是他出游而得到的满足,至少是一种慰藉—这就和历来的纵目感怀之作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他接着说的是:你看,这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才是真的伟大的美,而这种美,是以将近黄昏这一时刻尤为令人惊叹和陶醉! 我想不出哪一首诗也有此境界。或者,东坡的“闲庭曲槛皆拘窘,一看郊原浩荡春!”庶乎有神似之处吧? 可惜,玉谿此诗却久被前人误解,他们把“只是”解成了后世的“只不过”、“但是”之义,以为玉谿是感伤哀叹,好景无多,是一种“没落消极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家之例,且置不举,单是玉谿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锦瑟》篇中写道:“此情可待(义即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意正谓:就是(正是)在那当时之下,已然是怅惘难名了。有将这个“只是当时”解为“即使是在当时”的,此乃成为假设语词了,而“只是”是从无此义的,恐难相混。 细味“万树鸣蝉隔断虹”,既有断虹见于碧树鸣蝉之外,则当是雨霁新晴的景色。玉谿固曾有言曰:“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大约此二语乃玉谿一生心境之写照,故屡于登高怀远之际,情见乎词。那另一次在乐游原上感而赋诗,指羲和日御而表达了感逝波,惜景光,绿鬓不居,朱颜难再之情—这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若将这种情怀意绪,只简单地理解为是他一味嗟老伤穷、残光末路的作品,未知其果能获玉谿之诗心句意乎。毫厘易失,而赏析难公,事所常有,焉敢固必。愿共探讨,以期近是。

8,古诗乐游园全诗的内容是什么

出自:《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原文:乐游原 / 登乐游原唐代: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译文:傍晚时分我心情不太好,独自驱车登上了乐游原。这夕阳晚景的确十分美好,但遗憾的是已经临近黄昏。扩展资料:创作背景:此诗当作于会昌四、五年(844、845)间,时义山去河阳退居太原,往来京师,过乐游原而作下此诗。赏析: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9,杜甫乐游园诗

首先纠正一下,不是《乐游园诗》是《乐游园歌》。这首诗是歌行体。《乐游园歌①》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②。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③。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④。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⑤。阊阖晴开谍荡荡,曲江翠幕排银牓⑥。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⑦。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⑧。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⑨。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⑩。1) 此诗当作于天宝十载(751)。题下原有自注:“晦日贺兰杨长史筵醉歌。”晦日指正月晦日,是唐代一个节日。——中和节。乐游园即乐游原,汉宣帝时建,始称乐游苑,在长安东南郊,地势最高,四望宽敞,为唐代游赏胜地。2) 崒,山高危貌。森爽,萧疏貌,是说乐游园上的树木参天。正因树木不密集才见得其高。绵,延绵,笼罩。这两句写乐游园上的景色。3) 公子:指筵席主人杨长史。势:地势。《三秦记》:长安正南秦岭,岭根水流为秦川,又名樊川。这里当指长安周围的平原,因居高俯视而觉其平坦如掌。沈佺期《长安道》:秦地平如掌。这两句写乐游园周围景。4) 长生木瓢:长生木做的瓢,《西京杂记》载上林苑有长生木。示真率:主人用长生木瓢盛酒,表明他的真率。调:戏弄。两句写主客欢宴。5) 青春:犹言青青,河水碧绿。芙蓉园:在乐游园西南,中有芙蓉池。雷霆:指宫廷仪仗队的赫赫声势。夹城仗:《两京新记》:“开元二十年,(唐玄宗)筑夹城入芙蓉园。”从这两句开始转入对玄宗出游芙蓉园之盛大景况的描写。6) 阊阖:天门。这里指宫殿门。谍荡荡:阔大之意。曲江:在乐游园西南,翠幕:贵族游宴时搭建的帐幕。银牓:宫殿门端所悬金碧辉煌的匾额。排:指压倒性的气势。这两句再写皇帝和亲贵们从宫中出发、抵达曲江的气势之盛。7) 这两句写芙蓉园和曲江的皇家歌舞。缘云句,形容歌声嘹亮,攀援云层而上达青天。8) 此四句由对皇家出游的描画转入感叹。百罚:多次罚酒。深杯:满杯。9) 圣朝:有道之邦。这里指当时的朝廷。贱士:杜甫自称。《论语》:“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一物:仇注释为酒,沈德潜以为是杜甫自谓,陆原厂认为是泛指。我同意后者,以为当释为一草一木、万事万物。荷,承载。这两句实为反语,语含牢骚,因为权贵之奢华生活引起诗人对自己困窘处境的感愤不平。10) 无归处:包含复杂内涵。一是仕途不得志,满腔抱负无所托,二是没有志同道合者。苍茫,暮色貌,融合全诗则含有前途渺茫的身世之感、对国家政治的忧虞之感以及念天地悠悠的历史深沉感。
七言绝句  游园不值   南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jī chǐ)印苍苔:叶绍翁  朝代。   春色满园关不住,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游园不值 作者,脍炙人口,情景交融,   小扣柴扉久不开《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   一枝红杏出墙来:南宋  体裁,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

10,乐游园古诗

李商隐乐游原》 向 晚 意 不 适, 驱 车 登 古 原。 夕 阳 无 限 好, 只 是 近 黄 昏。 [注释] 1.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2. 不适:不悦, 不快。 [简析]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对本诗素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只是”无转折之意,而是“就是”“正是”之意,那就无伤感惋惜之情了。杜甫乐游园歌①》 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②。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③。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④。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⑤。阊阖晴开谍荡荡,曲江翠幕排银牓⑥。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⑦。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⑧。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⑨。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⑩。 1) 此诗当作于天宝十载(751)。题下原有自注:“晦日贺兰杨长史筵醉歌。”晦日指正月晦日,是唐代一个节日。——中和节。乐游园即乐游原,汉宣帝时建,始称乐游苑,在长安东南郊,地势最高,四望宽敞,为唐代游赏胜地。 2) 崒,山高危貌。森爽,萧疏貌,是说乐游园上的树木参天。正因树木不密集才见得其高。绵,延绵,笼罩。这两句写乐游园上的景色。 3) 公子:指筵席主人杨长史。势:地势。《三秦记》:长安正南秦岭,岭根水流为秦川,又名樊川。这里当指长安周围的平原,因居高俯视而觉其平坦如掌。沈佺期《长安道》:秦地平如掌。这两句写乐游园周围景。 4) 长生木瓢:长生木做的瓢,《西京杂记》载上林苑有长生木。示真率:主人用长生木瓢盛酒,表明他的真率。调:戏弄。两句写主客欢宴。 5) 青春:犹言青青,河水碧绿。芙蓉园:在乐游园西南,中有芙蓉池。雷霆:指宫廷仪仗队的赫赫声势。夹城仗:《两京新记》:“开元二十年,(唐玄宗)筑夹城入芙蓉园。”从这两句开始转入对玄宗出游芙蓉园之盛大景况的描写。 6) 阊阖:天门。这里指宫殿门。谍荡荡:阔大之意。曲江:在乐游园西南,翠幕:贵族游宴时搭建的帐幕。银牓:宫殿门端所悬金碧辉煌的匾额。排:指压倒性的气势。这两句再写皇帝和亲贵们从宫中出发、抵达曲江的气势之盛。 7) 这两句写芙蓉园和曲江的皇家歌舞。缘云句,形容歌声嘹亮,攀援云层而上达青天。 8) 此四句由对皇家出游的描画转入感叹。百罚:多次罚酒。深杯:满杯。 9) 圣朝:有道之邦。这里指当时的朝廷。贱士:杜甫自称。《论语》:“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一物:仇注释为酒,沈德潜以为是杜甫自谓,陆原厂认为是泛指。我同意后者,以为当释为一草一木、万事万物。荷,承载。这两句实为反语,语含牢骚,因为权贵之奢华生活引起诗人对自己困窘处境的感愤不平。 10) 无归处:包含复杂内涵。一是仕途不得志,满腔抱负无所托,二是没有志同道合者。 苍茫,暮色貌,融合全诗则含有前途渺茫的身世之感、对国家政治的忧虞之感以及念天地悠悠的历史深沉感。 旅食京华的十年,杜甫留下了一百一十多首诗,包括《前出塞》、《兵车行》、《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既具有广阔深沉的生活内容又充满杰出想象力的作品,所以〈乐游园歌〉并不能代表这一时期杜甫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是这首诗在杜甫排律中第一次展现出了“沉郁顿挫”的特征,在很多方面显现出诗人诗艺逐渐成熟的痕迹。画面的繁复和跳跃、情感的郁结与变化,造成了纵深横阔的效果。 程千帆先生在〈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里评论《饮中八仙歌》说:“杜甫以一双醒眼看八个醉人,以错愕和怅惋心情面对这群不失为优秀人物的非正常生活状态,因而是他后期许多极为灿烂的创作的一个不起眼起点,清醒现实主义的起点。”把程先生这段话移来品味这首诗也是有针对性的。山水游乐带给杜甫的已经不是翩翩的遐思,而是直面生活的痛苦。但是如果把这里直面的对象理解为一己之生活,是无视诗中隐含的强烈政治涵义和忧患意识。诗人以浓重笔墨描写宫廷出游的壮大声势和绮丽装饰,表面上是呈现繁华盛世的景象,实质则包含对盛世危机的忧虞。这首诗实际上很深切地批判了虚华奢侈这一时代痼疾,以及藏在背后的政治弊病。 更可贵的是杜甫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和这个需要改良的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他并没有遗世高蹈,“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而作为一个醒者独自承担内心的分裂、悲痛、烦躁和孤独感实在让人不能忍受,于是——“沈饮聊自适,放歌颇愁绝。”(同上)我们对本诗后八句进行解析,可以看到《咏怀五百字》里的矛盾、愁绪在这里已经有局部的展开:从“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到“百罚深杯亦不辞”是生命个体寻求解脱、物化的过程,“醉”是对“悲”的逃避、抵拒。在醉眼朦胧中诗人仿佛与天地万物同呼共吸,体会到民胞物与之欢欣,可是长醉不醒毕竟不真实,清醒之余悲从中来,发现纵使皇恩浩荡,自己仍然贱如草屑。于是再饮再醉再醒再悲,终究是“众宾皆醉我独醒”(杜甫《醉时歌》)终究是坚强的现实理性压倒一切,终究是孑然“无归”,终究是“独立”于“苍茫”大地,不见来者!只剩下“自咏诗”,自己对自己倾诉,到这一步,诗人内在迂回流转的脉动已经很淋漓地表达出来。

11,乐游园作者

乐游园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园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向 晚 意 不 适, 驱 车 登 古 原。 夕 阳 无 限 好, 只 是 近 黄 昏。 [注释] 1.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2. 不适:不悦, 不快。 [简析]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对本诗素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只是”无转折之意,而是“就是”“正是”之意,那就无伤感惋惜之情了。杜甫乐游园歌①》 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②。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③。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④。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⑤。阊阖晴开谍荡荡,曲江翠幕排银牓⑥。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⑦。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⑧。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⑨。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⑩。 1) 此诗当作于天宝十载(751)。题下原有自注:“晦日贺兰杨长史筵醉歌。”晦日指正月晦日,是唐代一个节日。——中和节。乐游园即乐游原,汉宣帝时建,始称乐游苑,在长安东南郊,地势最高,四望宽敞,为唐代游赏胜地。 2) 崒,山高危貌。森爽,萧疏貌,是说乐游园上的树木参天。正因树木不密集才见得其高。绵,延绵,笼罩。这两句写乐游园上的景色。 3) 公子:指筵席主人杨长史。势:地势。《三秦记》:长安正南秦岭,岭根水流为秦川,又名樊川。这里当指长安周围的平原,因居高俯视而觉其平坦如掌。沈佺期《长安道》:秦地平如掌。这两句写乐游园周围景。 4) 长生木瓢:长生木做的瓢,《西京杂记》载上林苑有长生木。示真率:主人用长生木瓢盛酒,表明他的真率。调:戏弄。两句写主客欢宴。 5) 青春:犹言青青,河水碧绿。芙蓉园:在乐游园西南,中有芙蓉池。雷霆:指宫廷仪仗队的赫赫声势。夹城仗:《两京新记》:“开元二十年,(唐玄宗)筑夹城入芙蓉园。”从这两句开始转入对玄宗出游芙蓉园之盛大景况的描写。 6) 阊阖:天门。这里指宫殿门。谍荡荡:阔大之意。曲江:在乐游园西南,翠幕:贵族游宴时搭建的帐幕。银牓:宫殿门端所悬金碧辉煌的匾额。排:指压倒性的气势。这两句再写皇帝和亲贵们从宫中出发、抵达曲江的气势之盛。 7) 这两句写芙蓉园和曲江的皇家歌舞。缘云句,形容歌声嘹亮,攀援云层而上达青天。 8) 此四句由对皇家出游的描画转入感叹。百罚:多次罚酒。深杯:满杯。 9) 圣朝:有道之邦。这里指当时的朝廷。贱士:杜甫自称。《论语》:“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一物:仇注释为酒,沈德潜以为是杜甫自谓,陆原厂认为是泛指。我同意后者,以为当释为一草一木、万事万物。荷,承载。这两句实为反语,语含牢骚,因为权贵之奢华生活引起诗人对自己困窘处境的感愤不平。 10) 无归处:包含复杂内涵。一是仕途不得志,满腔抱负无所托,二是没有志同道合者。 苍茫,暮色貌,融合全诗则含有前途渺茫的身世之感、对国家政治的忧虞之感以及念天地悠悠的历史深沉感。 旅食京华的十年,杜甫留下了一百一十多首诗,包括《前出塞》、《兵车行》、《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既具有广阔深沉的生活内容又充满杰出想象力的作品,所以〈乐游园歌〉并不能代表这一时期杜甫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是这首诗在杜甫排律中第一次展现出了“沉郁顿挫”的特征,在很多方面显现出诗人诗艺逐渐成熟的痕迹。画面的繁复和跳跃、情感的郁结与变化,造成了纵深横阔的效果。 程千帆先生在〈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里评论《饮中八仙歌》说:“杜甫以一双醒眼看八个醉人,以错愕和怅惋心情面对这群不失为优秀人物的非正常生活状态,因而是他后期许多极为灿烂的创作的一个不起眼起点,清醒现实主义的起点。”把程先生这段话移来品味这首诗也是有针对性的。山水游乐带给杜甫的已经不是翩翩的遐思,而是直面生活的痛苦。但是如果把这里直面的对象理解为一己之生活,是无视诗中隐含的强烈政治涵义和忧患意识。诗人以浓重笔墨描写宫廷出游的壮大声势和绮丽装饰,表面上是呈现繁华盛世的景象,实质则包含对盛世危机的忧虞。这首诗实际上很深切地批判了虚华奢侈这一时代痼疾,以及藏在背后的政治弊病。 更可贵的是杜甫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和这个需要改良的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他并没有遗世高蹈,“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而作为一个醒者独自承担内心的分裂、悲痛、烦躁和孤独感实在让人不能忍受,于是——“沈饮聊自适,放歌颇愁绝。”(同上)我们对本诗后八句进行解析,可以看到《咏怀五百字》里的矛盾、愁绪在这里已经有局部的展开:从“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到“百罚深杯亦不辞”是生命个体寻求解脱、物化的过程,“醉”是对“悲”的逃避、抵拒。在醉眼朦胧中诗人仿佛与天地万物同呼共吸,体会到民胞物与之欢欣,可是长醉不醒毕竟不真实,清醒之余悲从中来,发现纵使皇恩浩荡,自己仍然贱如草屑。于是再饮再醉再醒再悲,终究是“众宾皆醉我独醒”(杜甫《醉时歌》)终究是坚强的现实理性压倒一切,终究是孑然“无归”,终究是“独立”于“苍茫”大地,不见来者!只剩下“自咏诗”,自己对自己倾诉,到这一步,诗人内在迂回流转的脉动已经很淋漓地表达出来。
乐游园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2,古诗乐游园全诗的内容是什么

乐游原 李商隐 唐代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译文如下: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已是黄昏。诗文赏析:这首诗反映了作者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创作背景:乐游原是唐代游览胜地,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这首《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向晚意不 适, 驱车登古 原。 夕阳无限 好, 只是近黄 昏。 [注释] 1. 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2. 不适:不悦, 不快。 [简析]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对本诗素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只是”无转折之意,而是“就是”“正是”之意,那就无伤感惋惜之情了。 杜甫 乐游园歌①》 乐游古园崒森爽,烟绵碧草萋萋长②。公子华筵势最高,秦川对酒平如掌③。长生木瓢示真率,更调鞍马狂欢赏④。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⑤。阊阖晴开谍荡荡,曲江翠幕排银牓⑥。拂水低徊舞袖翻,缘云清切歌声上⑦。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数茎白发那抛得,百罚深杯亦不辞⑧。圣朝亦知贱士丑,一物自荷皇天慈⑨。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⑩。 1) 此诗当作于天宝十载(751)。题下原有自注:“晦日贺兰杨长史筵醉歌。”晦日指正月晦日,是唐代一个节日。——中和节。乐游园即乐游原,汉宣帝时建,始称乐游苑,在长安东南郊,地势最高,四望宽敞,为唐代游赏胜地。 2) 崒,山高危貌。森爽,萧疏貌,是说乐游园上的树木参天。正因树木不密集才见得其高。绵,延绵,笼罩。这两句写乐游园上的景色。 3) 公子:指筵席主人杨长史。势:地势。《三秦记》:长安正南秦岭,岭根水流为秦川,又名樊川。这里当指长安周围的平原,因居高俯视而觉其平坦如掌。沈佺期《长安道》:秦地平如掌。这两句写乐游园周围景。 4) 长生木瓢:长生木做的瓢,《西京杂记》载上林苑有长生木。示真率:主人用长生木瓢盛酒,表明他的真率。调:戏弄。两句写主客欢宴。 5) 青春:犹言青青,河水碧绿。芙蓉园:在乐游园西南,中有芙蓉池。雷霆:指宫廷仪仗队的赫赫声势。夹城仗:《两京新记》:“开元二十年,(唐玄宗)筑夹城入芙蓉园。”从这两句开始转入对玄宗出游芙蓉园之盛大景况的描写。 6) 阊阖:天门。这里指宫殿门。谍荡荡:阔大之意。曲江:在乐游园西南,翠幕:贵族游宴时搭建的帐幕。银牓:宫殿门端所悬金碧辉煌的匾额。排:指压倒性的气势。这两句再写皇帝和亲贵们从宫中出发、抵达曲江的气势之盛。 7) 这两句写芙蓉园和曲江的皇家歌舞。缘云句,形容歌声嘹亮,攀援云层而上达青天。 8) 此四句由对皇家出游的描画转入感叹。百罚:多次罚酒。深杯:满杯。 9) 圣朝:有道之邦。这里指当时的朝廷。贱士:杜甫自称。《论语》:“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一物:仇注释为酒,沈德潜以为是杜甫自谓,陆原厂认为是泛指。我同意后者,以为当释为一草一木、万事万物。荷,承载。这两句实为反语,语含牢骚,因为权贵之奢华生活引起诗人对自己困窘处境的感愤不平。 10) 无归处:包含复杂内涵。一是仕途不得志,满腔抱负无所托,二是没有志同道合者。 苍茫,暮色貌,融合全诗则含有前途渺茫的身世之感、对国家政治的忧虞之感以及念天地悠悠的历史深沉感。 旅食京华的十年,杜甫留下了一百一十多首诗,包括《前出塞》、《兵车行》、《咏怀五百字》《北征》这样既具有广阔深沉的生活内容又充满杰出想象力的作品,所以〈乐游园歌〉并不能代表这一时期杜甫创作的最高成就。但是这首诗在杜甫排律中第一次展现出了“沉郁顿挫”的特征,在很多方面显现出诗人诗艺逐渐成熟的痕迹。画面的繁复和跳跃、情感的郁结与变化,造成了纵深横阔的效果。 程千帆先生在〈一个醒的和八个醉的〉里评论《饮中八仙歌》说:“杜甫以一双醒眼看八个醉人,以错愕和怅惋心情面对这群不失为优秀人物的非正常生活状态,因而是他后期许多极为灿烂的创作的一个不起眼起点,清醒现实主义的起点。”把程先生这段话移来品味这首诗也是有针对性的。山水游乐带给杜甫的已经不是翩翩的遐思,而是直面生活的痛苦。但是如果把这里直面的对象理解为一己之生活,是无视诗中隐含的强烈政治涵义和忧患意识。诗人以浓重笔墨描写宫廷出游的壮大声势和绮丽装饰,表面上是呈现繁华盛世的景象,实质则包含对盛世危机的忧虞。这首诗实际上很深切地批判了虚华奢侈这一时代痼疾,以及藏在背后的政治弊病。 更可贵的是杜甫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和这个需要改良的社会是不可分割的,他并没有遗世高蹈,“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而作为一个醒者独自承担内心的分裂、悲痛、烦躁和孤独感实在让人不能忍受,于是——“沈饮聊自适,放歌颇愁绝。”(同上)我们对本诗后八句进行解析,可以看到《咏怀五百字》里的矛盾、愁绪在这里已经有局部的展开:从“却忆年年人醉时,只今未醉已先悲”到“百罚深杯亦不辞”是生命个体寻求解脱、物化的过程,“醉”是对“悲”的逃避、抵拒。在醉眼朦胧中诗人仿佛与天地万物同呼共吸,体会到民胞物与之欢欣,可是长醉不醒毕竟不真实,清醒之余悲从中来,发现纵使皇恩浩荡,自己仍然贱如草屑。于是再饮再醉再醒再悲,终究是“众宾皆醉我独醒”(杜甫《醉时歌》)终究是坚强的现实理性压倒一切,终究是孑然“无归”,终究是“独立”于“苍茫”大地,不见来者!只剩下“自咏诗”,自己对自己倾诉,到这一步,诗人内在迂回流转的脉动已经很淋漓地表达出来。

文章TAG:乐游园游园  乐游  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