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怎样评价书法作品呢

书法作品的欣赏主要还是知己的喜好,如同李白、杜甫都是著名诗人,但是两个人的风格不同,因此导致后人有不同的喜好,不能简单的说哪个更好。书法基本的是看字的结构,整体的布局,行气。写得好只能算入帖,当然你要会欣赏首先也要看过这些帖,只有出帖才能称得上“家”。
精 气 神 入帖 出帖
书法名家是数不胜数,可我就是不知道从哪个方面去评价他们?怎样评价?道底什么样作品才
笔力 变化
评价书法作品要从功底、创新、社会价值几个方面去考虑。

怎样评价书法作品呢

2,如何品评书法

1,品评书法要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方能品评好。2,审美标准主要有:(1)形质,形质是指通过书写者书写技法表现出来的书法的点画、结体和章法等在纸面上看得见的东西。(2)神采。书法之神采,指的是笔趣、意境、个性、风格、其中包含对时代审美的理解。(3)形质与神采的统一。为了行文的方便,上面我们把形质和神采分开来论述,而事实上两者是有机地统一在整幅作品当中的,而且只有达到较为完美的统一,才能称为优秀的书法作品。
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字体众多,流派纷繁。就书法作品的审美、品评来说,则往往是随着品评者的个性、气质等生理心理因素和知识、修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而且人的审美观也随着时代和地区的不同而迥异。迄今为止,由于没有相对定型的标准,对同一作品有时会出现相差很大甚至相反的品评结果。唐人颜真卿的楷书应当说是为大多数人公认为上乘的,宋人米芾却讥之为丑怪之祖,贬之于俗品;唐太宗在褒扬王羲之书作称天下之雄时,贬王献之书法为劣品;有人评王羲之的草书有女郎才,无丈夫笔,不足贵也。今人评字,也经常带有地方的色彩和个人的偏见。这种例子是俯而即拾的。然而,书法品评果真没有标准吗?不,应该是有的。南齐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法作品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我看,此说法乃是对历代书作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作为书法品评的一个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是比较合适的。  一、形质。形质是指通过书写者书写技法表现出来的书法的点画、结体和章法等在纸面上看得见的东西。(1)点画要富有立体感。所谓立体感,即要藏骨抱筋,含文包质、笔中有物。这种点画不是平贴、浮漂在纸上,不是没有厚度、深度,没有实在的骨肉相连的形体,而是给人以力的美感,或光洁、或圆润、或明媚、或苍老、或刚劲、或轻柔,足能显示出笔力之所在。古人所谓屋漏痕、万岁枯藤之说法,生动地概括了这一特点。看其点画的成功,在于看其用笔的成功。用笔关键看用锋。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东汉蔡邕语),则是关键之关键了,它是一种主要的用笔方法。掌握令与常,通过毫端的渡墨作用可以由辅毫把墨汁均匀地渗开,四面俱到,使点画充实圆满,显立体感。(2)线条要富有变化。线条的变化,是通过用笔的方圆、藏露、轻重、疾徐等等表现的。其中运笔疾与徐的统一性,尤为重要。只有疾徐相间,才能有不同的韵律产生。不同的韵律,又可以产生墨韵上的生动变化。浓淡相间,燥润相杂,整幅作品,就会显得虎虎有生气。(3)结体要讲究稳和险。字的结构在维持重心的原则下,是要讲究疏密、欹正、向背、容让、主次等变化的。书法的结构美,并不在于机械地求得平衡对称,而在于以多样的微妙的变化中求得平衡对称,其点画的长短、大小、阔狭、疏密等的变化应富有新意,过于平正乏姿韵,过于险奇则意狂,贵在稳中有险,妙在正中寓奇。正,不板滞;奇,不流怪,合乎情理,得其自然美,方为上乘。(4)通幅作品要有整体性。这整体性不是呆滞的,不是拼凑的,而是在章法上,具有统一性,富有变化之奥妙:或浓云密布;或清风淡月;或剑拔弩张;或悠闲自在;或密不通风;或疏处奔马,不一而足,各得其妙。分行布白自有机杼,起首落款妥贴舒适,有一种贯穿于全幅的整体美的感染力。  二、神采。书法之神采,指的是笔趣、意境、个性、风格、其中包含对时代审美的理解。神采,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涵养,包括其字外功夫的一面。(1)作品要富有笔趣。这种趣味产生于点画与点画的顾盼呼应之间,字与字逐势瞻顾之中,行与行递相映带之列。整幅作品笔趣横生、意气相聚,或高雅闲致,或旷达豪放,或端庄刚毅,给人以气势流畅,气息贯注,虚实相生,气质凝露,玩味无穷之感。(2)作品要有意境。这种意境是指由点画波磔的实践而产生的贯穿于全幅作品中的一种精神的反映。意境往往通过书者的主观意志和自我意识,从自然万物的变化中获取意象,并通过技法体现到书法作品中去的。如有的从夜空的大小错落的星辰中悟出雨夹雪的章法,有的从江河奔流中悟出曲势取直的笔法等等。(3)作品要有个性风格。人各有风度,书法艺术理应各有个性,在作品的总体上显现出与众不同的融合着个性的独特面貌,使书法有自己的味。风格是个性的体现,它是作者通过笔墨把思想感情融合在内所造成的独特的线条艺术。一件成功的作品,不单单是表现出作者师承家学的功底,而且更是表现出作者大胆创新,独辟蹊径的精神,反映出他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4)作品要有时代精神。从时代的漩涡中得到灵感。每一时代都有该时代的审美观点和审美心理。书法作品作为具体年代而产生的艺术形态,都不能离开其当时的现实性。所谓时代精神,就是指书法作品反映当时所处时代艺术进步倾向,显示出对时代脉搏的把握。如果我们在品评书作时,只一味强调古训而忽视时代精神,那是不妥当的。  三、形质与神采的统一。为了行文的方便,上面我们把形质和神采分开来论述,而事实上两者是有机地统一在整幅作品当中的,而且只有达到较为完美的统一,才能称为优秀的书法作品。不论何种风格或表达何种意境的书法作品,都是通过书写者书写技法来表现的,如果撇开书写技法讲字外的修养和气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会使用毛笔的人照样有修养、气质。可见,书法作品的神采,只有通过具体的技法用笔,结构,章法等体现的。书法创作如果弃法求意,恐怕是不妥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以法为基础,在讲究法的过程中创意,法为意先,意寓法中,从而使书法作品功性兼备,显其奕奕神采。品评书法作品,应以此为要,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  上面所谈书法艺术的品评标准问题,并不是绝对的。掌握这个标准也是相对的。要取得品评书法的发言权,平时多留心翰墨,穷搜博究,反复品味,精心探玩,并涵泳墨池,切蹉笔法,细心体会笔墨变化的微妙技巧,并不断增强悟性,是十分必要的。这里就品评书法的其他有关问题略述几句。其一、要避免耳鉴,有的人自己缺乏独立的见解,只是人云彼他云彼,己无己见,依附他人,把听到的当作自己看到的乱发议论,故作风骚,此谓嘴巴长在耳朵上,实在是不好的。其二、要避免名鉴。有的人开卷之初,不看作品,先看印章名号,若为名人,便交口赞誉,若非名人,则妄加非议,此谓眼睛长在额上,实该忌讳的。其三、要避免草率。评书应当有中肯的态度,既不走马看花,浅涉泛观而不究其妙;也不宜过于挑剔,吹毛求疵而反其谲。而是要实事求是地对作品进行仔细地观察,从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透过现象探究本质,从外在的形体美到内在的意境美,窥其神采,这样才能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评价。原刊于《书法家》杂志1987年总第十期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他所强调的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我认为在读作品之前,心里首先要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这是正确进行书法评价与欣赏的基础。其次是要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这是进行书法评价与欣赏的关键所在。 一、书法的审美标准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起的力的感觉。早在汉代,蔡邕《九势》就对点画线条作出了专门的研究,他指出“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点画势尽,力收之”。要求点画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终,便于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强调藏头护尾,不露圭角,并不是说可以忽略中间行笔。中间行笔必须取涩势中锋,以使点画线条浑圆淳和,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点画线条的起止并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锋芒的(大篆、小篆均须藏锋)。书法中往往根据需要藏露结合,尤其在行草书中,千变万化。欣赏时,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应,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轻薄。 望及时采纳!

如何品评书法


文章TAG:书法  评价  怎样  书法作品  书法评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