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声慢内容

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内容

2,谁知道李清照的声声慢讲解一下

【评析】   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流落江南为抒发家国身世之愁而作。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叠字。开篇三句十四个叠字,表达出三种境界。“寻觅”,写人的动作、神态;“冷清”,写环境的悲凉;“凄惨戚”,写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同时,这几对叠字还造成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作的音乐性。第二个特点是借物抒情。上阕用“淡酒”、“晚风”、“过雁”,下阕用“黄花”、“梧桐”、“细雨”,都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愁情,最后逼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强烈感情,突然作结,沉痛无限。全词语言朴实,感受细腻,巧用叠字,满纸呜咽,动人心弦。

谁知道李清照的声声慢讲解一下

3,声声慢的板书怎么写啊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几句叠词,反反复复之用意,不仅富于音乐美和韵律美,而且借以表达词人对于晚年孀居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的淋漓尽致的挥洒,一生在寻寻觅觅,只落得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吟咏此句,不禁使人感同身受。   “乍暖还寒”的多变气候,又怎能修生养息,酒难御寒,伶仃一人,苦不堪言。   从“三杯两盏淡酒”的“淡”字可以看出作者心中满是愁,酒力压不住愁,压不住心愁自然觉的酒味淡了。用酒之淡,更衬托词人内心极其的苦楚愁闷,望北雁南飞,这几个角度都写出词人内心的惆怅,寓情于景,通过意向使愁变得具体可感又意蕴无穷,耐人寻味。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正是化用“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温庭筠 虽为化用,但词人却善于融化前人的语句,自成意境,有天衣无缝之妙。梧桐这一意象不仅表现季节与时令,而且由此表现秋季的特点。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中化多为少,表面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将愁苦之情以感叹终句挥洒得淋漓尽致。用强调的语气更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愁。   整首诗都用了悲凉凄惨的调,从作者角度分析,当时正值晚年,一些生活细节也看得如此悲凉,并以此来表现自己痛苦的心境,平实的语句中透的词义却是似浅实深。上片开笔连用七组叠词字来概括悲切孤苦的心境,奇特而生动。下片继续借眼前景物来倾诉忧愁,整首诗笼罩在一片凄凉悲苦的氛围当中。以凄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凄惨悲切的心境。在词中,无论忽寒忽暖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忽起的秋风、天上的大雁、满地的黄花,还是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简直是景景含愁,处处成愁。这种浓重的凄苦氛围真切地表现了词人的愁苦,强烈震撼读者的心。

声声慢的板书怎么写啊

4,宋词声声慢如何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的

叠字的运用 一)锤炼语言淡语化。李清照大部分词的语言是经过锤炼的文学语言,生动、鲜明、自然流畅却不见雕琢痕迹。乍一看,好像是不经意似的,而表情达意却细致深入,耐人寻味。典型例子首推《声声慢》在叠字方面的运用,词一开头就连用七组叠词写词人反复寻觅,而志趣相和的丈夫却丝毫不见踪影,眼前仍然是“冷冷清清”的景象,不由得内心不“凄凄惨惨戚戚”,词人由外到内,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自己那无可寄托,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淋漓尽致地勾画出来。言、声、情三者和谐统一,写得如此自然贴切却丝毫没有生造之感。女词人还善于用一些精确的动词或形容词构成“词眼”,抒情写景,创造出感人的形象来。如《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一句,以菊花来比拟消瘦,以消瘦来说明词人长时间的痛苦思念,一个“瘦”字用语平淡,却成为全词的画龙点睛之笔,不说破情而情愈浓,显示出她不同凡俗的锤炼功夫。 (二)典雅语言家常化。与当时社会流行浓词艳句显然不同的是,李清照大胆地选用民间口语入词,从而达到推陈出新、化俗为雅的目的。《声声慢》中李清照用家常之语,摄入淡酒、寒风、哀雁、黄花、梧桐等形象,构成一幅阴沉凄惨的画面,描摹出词人一天生活的实感和心境。又大胆地把“将息”“得黑”“次第”“了得”等在当时看来又粗又俗的字眼写进词里,以浅俗之言,发清新之意。《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样把新鲜的口语和华美的辞藻统一在主人公内心情感和外化意境里,浑然一体,融合在优美的音乐之中,令人陶醉。李清照用典也已做到了天然浑厚,即使不作为典故看,也能构成极有感染力的艺术境界,涵盖无尽的深厚意蕴。《醉花阴》中“东篱把酒黄昏后”用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下”之典,“有暗香盈袖”用《古诗十九首》中“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之典,不仅写了黄昏赏菊之实景,还委婉表达了思念远人的深情。把典雅语言家常化,不仅有雅致的文人趣味,更有较浓的生活气息。 (三)优美语言韵律化。李清照精通音律,所以读其词,才会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韵律美,或疏缓、或紧促,皆声情并茂。《声声慢》中那一系列叠字,轻重相间,抑扬起伏,由平和低缓到益发促迫、深沉,如泣如诉,读来只觉意婉、情切!而词中“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等字,词人皆有意选用入声韵,构成一种激越凄厉的情调,再加上基本为两字一顿的二节拍这么急促的节拍,更加切合表达凄苦激切的感情,读来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而《醉花阴》开头用“薄雾浓云愁永昼”的顿挫之笔总起全词,到“莫道不消魂”笔锋一跌,然后又陡起奇笔“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内容上的抑扬顿挫,再加上“昼、兽、透、后、袖、瘦”的韵脚,读来只觉节奏明快,流转如珠,余韵悠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李清照词的语言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她遣词造句,独出机杼,既通俗而又雅致,既精心雕琢又出语平淡,确是常见而常鲜,令人再三吟咏而余味无穷!

5,李清照声声慢

声声慢①【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悽悽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侯,② 最难将息。③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④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⑤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地,⑥ 怎一个愁字了得!⑦ 【作者】  1084-?,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幼有才藻,十八岁适金石家赵  明诚,夫妇感情甚笃。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在  孤寂中度过晚年。她工诗能文,诗尤为宋代大家,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后期  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风格顿变。她兼擅令慢,每能创意出奇,以经过  提炼的口语表达其独特真切的感受,形成辛弃疾所称道的“易安体”。有《漱  玉词》。 【注释】  ①此调原名《胜胜慢》,后蒋捷用此调咏秋声, 全词都以“声”字押韵, 因  改称《声声慢》。上下阕,九十九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②乍暖还寒:时  而暖和,时而寒冷。 ③将息:养息,保养。 ④谁:何,承上文指花。有谁  堪摘:犹言无甚可摘。一说:有谁堪与共摘。 ⑤怎生得黑:看样才能捱到天  黑。 ⑥这次地:这光景,这情形。 ⑦了得:怎得包含得了。 【品评】    此词亦于篇末托出一个“愁”字,这种愁远非李清照前期词中那种轻淡的  春愁、离愁可比,它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而显得格外深广  与厚重。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细致地描绘了她痛定思痛时“忧从中来,不可  断绝”的心理过程。“寻寻觅觅”,包括寻思失坠的记忆,追念如烟的往事。  这种寻觅,只能使她更感到现实景况的孤苦。于是,“冷冷清清”,先感于外;  “恝悽惨惨戚戚”,后感于内,如此陷入愁境而不得解脱。但全词除结句一语  道破外,都没有直接说愁,而是从刻画冷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惨惨悲切的心境。  无论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  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简直  是触处成愁,成了愁的世界了。生活给予她精神的压力这般深重,难怪她说不  是一个“愁”字所能包容得了的。在艺术上,此词颇多独到之处。前人一致赞  赏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么多的叠字,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后来有不少  词曲仿效这种写法, 都不如她用得出奇制胜而又自然生动。“守着窗儿” ,  “独自怎生得黑”等语,几乎纯属白话,写的又都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却典型  地表现了作者晚年孤独无依的生活境遇。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  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  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李清照作词主张分  辨五音,此词用齿音、舌音特别多:齿音四十一字,舌音十六字,共计五十七  字,占全词一半以上的篇幅。尤其是篇末,“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余字中,舌、齿两声交加重叠,看来是特意  用啮齿丁宁的口吻,来表达忧郁惝恍的心情。这些,都是经过惨淡经营的,却  绝无雕琢的痕迹,同时,用心细腻而笔致奇横,使人不能不赞叹其艺术手腕的  高明。

文章TAG:声声慢  教案  声声  内容  声声慢教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