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常模指的是大多数人的平均水平吗

对!,平均值
不是。

常模指的是大多数人的平均水平吗

2,名词解释常模参照

就是常模参照测评,参见http://baike.baidu.com/view/5661440.htm
名词解释:对金融、财经、政策、法规等的名词术语进行专业解读。对所有名词都给出详尽解释并注明出处。

名词解释常模参照

3,症状自评量表正常人常模是怎么算的

正常人常模应该都是1-5分计算的,我这都有正常人常模的就是1-5分计算
呵呵,你真有意思,还没有找到处理方法。 我知道那是统计学的知识,你查一下统计学,计算公式就出来了。 样本总体分布: z分布——样本容量30以上; t分布——样本容量30到10; p分布——样本容量10以下。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你最好再查证确认一下。

症状自评量表正常人常模是怎么算的

4,国内常模是什么概念

一个测量量表在使用时,如何判断测量结果呢,就是把结果拿来与常模做比较,相当于量表的对照标准,引进修订量表时,因为使用人群发生变化存在文化地域等影响因素,所以测量结果的对照标准也要重新做,按某个抽样标准选择人群做这个量表,这些人群的测量结果如何分布的,这一分布状态就是参照标准了,即常模,大多数人在中间属于正常,少数人在两端,以后谁要测量就对照这个分布图,如果你的测量分数在中间,OK,你和大多数人一样,正常,如果你在两端就会说明一些问题了,至于说明什么取决于量表是测量什么的。你说的国内常模应该是从国外引进了某个量表,引进时需要修订参照标准,即修订国内常模,以后才可以在国内使用。应该是做全国常模,全国常模就是把量表放在全国范围内按抽样标准进行调查,得出一个测验分数的总体分布形态。

5,心理测验中的常模是不是越大越好

①群体的构成必须确定(一个代表性常模适用于大范围的群体,分别为每个小团体建立常模也是有益的。)  ②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③样本大小要适当(取样误差与样本大小成正比,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样本越大越好,但也要考虑具体条件的限制。总体数目小,只有几十个人,则需要100%的样本。如果总体数目大,相应的样本也大,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个。全国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人为宜。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代表性。)
不是,要看你测什么
不尽然这也是把双刃剑
不是看大小的吧,主要应该是看是否具有代表性。如果你常模选的人数是多了,但都是集中在特定的局限范围内,不也是没有用的嘛。。
也不是,常模大小要适当,超过一定限度后会消耗大量没有必要的人力物力,造成资源浪费。而测验的初衷就是通过容量比较小的样本来获得容量比较大的总体的一些信息。 总体数目小,只有几十个人,则需要100%的样本。如果总体数目大,相应的样本也大,一般最低不小于30或100个。全国常模,一般应有2000~3000人为宜。

6,常模的常模团体

1、常模团体: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者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2、常模团体在某方面的心理特质:常模是用一个标准的、规范的分数表示出来,以提供对个体作比较或评价的基础。3、任何一个测验都有多个可能的常模团体。如智力测验分儿童智力测验和成人智力测验。4、对测验编制者来说,常模的选择主要基于对所要施测的总体的认识。团体常模团体必须能够代表所要研究或施测的总体,具体工作包括:确定一般总体、确定目标总体、确定样本5、对测验的使用者来说,要考虑的问题是,现有的哪个常模团体最适合。标准化测验通常提供许多原始分数与各种常模的比较转换表。有时能够适用的常模团体不止一个。6、常模团体的成员。 1、群体的构成必须明确界定;定义常模团体的标准(变量)有:性别、年龄、职业、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种族等。2、常模团体必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3、样本大小要恰当:取样误差与样本的大小成反比;样本大小一般30—100,全国性2000—3000,最好为题量的5倍;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代表性。4、标准化样组是一定时空的产物。 1、取样:是指从总体(目标人群)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2、分类:1)随机取样 2)非随机取样3、具体取样方法:1)简单随机取样:概念:总体中每个个体均有独立的等概率被被抽取的可能。常用方法:抽签法和随机数字法(如从50 随机选取10人)。2)系统取样:概念:假设总体数目为N,选择1/K的被试作为样本,则样本的大小(n)为:n = N×1/K(K = N/ n)给被试编号,按组距K分段,每段取1人注意事项:要求目标总体无序可循,也无等级结构存在例如:从40人中抽取5人,从第3号开始抽取,为3、11、19、27、353)分组取样:如:按个方面条件基本相同的学校取样适用于:总体数目大,而且群体有多样性,将群体分组,在组内随机取样。注意事项:要求尽可能减小组间差异,尽量加大组内差异4)分层取样:方法:将目标群体按某种变量(如年龄)分成若干层次,再从各层次中随机抽取若干被试。特点:使各层次差异显著。同层次保持一致,增加了样本的代表性注意事项:要求尽可能加大层次间的差异,尽量减小层次内的差异。分类: (1)分层比例取样:(2)分层非比例取样:各层次的差异很大时采用。 1、常模分数:就是施测常模样本后,将被试者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原始分数:是指被试者的反应与标准答案相比较而获得的测验分数。导出分数:原始分数本身没有多大意义,必须有一个参照标准才行,在心理测验中,这种标准是由原始分数构成的分布转换而来的分数,叫导出分数。导出分数具有一定的对照点和单位,它实际上是一个有意义的测验量表,它与原始分数等值,可以进行比较。2、常模:就是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它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一般常模:常为测验指导书上列出的常模。特殊常模:为非典型群体建立的,如某个单位。特殊常模的建立方法:根据样本的原始分数制作次数分布图,再计算出导出分数,最后制成转换表。

7,心理学中的子群常模是什么

你好,我是心理学专业的,心理统计和测量中好像有相关的知识。。。 子群常模,可能就是指相较于总体下的一个样本群,那么举例来说,就是在高考中,全国学生的成绩可以作为一个常模,而在这之下,各个省市的学生也可建立常模,这时候各个省市的学生成绩就是全国学生成绩的子群,那么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在全国的水平,以及在自己参加考试的省市中的水平吧 固定参照常模,应该是指在经过多次测验下,如每年的SAT,当测验连续使用几年后,高等学校或长年固定招生的专业就能形成自己稳定的、较为固定的录取标准(即总分和相关学科的标准),同时,也便于考试机构宏观监督指导和调配工作的进行。我主要的目的是想帮助你理解。。。期待可以有更权威的人士给出更加精确的回答
常模就是大学生被试就可以了。附一下量表内容及评分标准。有问题可以追加。ucla孤独量表指导语:下面有二十条文字,请仔细阅读每一条,把意思弄明白,然后根据你最近 一个星期的实际感觉,在4种情况中选择一种。1. 你常感到与周围人的关系和谐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2. 你常感到缺少伙伴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3. 你常感到没人可以信赖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4. 你常感到寂寞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5. 你常感到属于朋友们中的一员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6. 你常感到与周围的人有许多共同点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7. 你常感到与任何人都不亲密了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8. 你常感到你的兴趣与想法与周围的人不一样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9. 你常感到想要与人来往、结交朋友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10. 你常感到与人亲近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11. 你常感到被人冷落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12. 你常感到你与别人来往毫无意义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13. 你常感到没有人很了解你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14. 你常感到与别人隔开了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15. 你常感到当你愿意时就能找到伙伴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16. 你常感到有人真正了解你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17. 你常感到羞怯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18 你常感到有人围着你但并不关心你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19 你常感到有人愿意与你交谈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20 你常感到有人值得你信赖吗? a、从不 b、很少 c、有时 d、一直 计分a= 1;b = 2;c = 3;d= 4,其中1,5,6,9,10,15,16,19,20反序计分.然后将每个条目分相加.高分表示孤独度高
常模:是基于一组具有代表性的被测样本而制定的测验成绩分布结构。有了常模,测验分数才有意义,因为常模可以帮助测验者了解他的得分与其他不同被测者测验分数的关系,常模能够说明某一测验结果分数相对于同类被测者所处的水平。而所谓的“子群常模”是对于某个特定群体制定的常模。通常的子群常模有性别常模(男性、女性,多用于性格测验),年龄段常模(20岁以下、20-60岁,60岁以上,多用于智力、能力测验)。举个例子,我看你好像比较喜欢用语言测试,那我举个语言测试的例子吧。假如我编写了一份汉语测试,目的是在不同国家选拔汉语优秀的人才。这是我同时拿到新加坡和德国去测试。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由于两个国家的汉语水平差异很大,如果按照同一标准去划定等级的话,那么在新加坡可能很多人都是优秀、而法国可能很少能得到优秀。因此,我必须给两个国家分别来制定常模,这样才是公平的。所以,制定“子群常模”是为了保证测验的公平性。尤其当测试中的很多题目都存在偏差(对某个群体更为有利,差异达到显著程度),而这种偏差又不可避免,此时必须对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常模。要了解固定参照常模,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参照常模。所谓参照常模就是上面提到的,用有代表性的样本建立的一个结构标准,用以解释测验分数的。其实心理学里很少用“固定参照常模”这个概念,因为这个只有在语言测试中才会出现。语言测试有个特殊性,也就是每年都要考。比如GRE,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测验,而是每次考试都要重新命题。这就遇到一个问题,考试的难度不能保证每次都一样(考生的直观感觉也是考试有的时候题目难,有时换个时间考好像没有那么难了)。为了避免由于难度波动而导致的不公平,因此大型的语言测试都会在最初通过采用中心锚卷的方法建立一个“固定参照常模”。而将来每一次考试,通过等值的方法等到这个固定的参照常模上,以此保证测验每次难度的等价。所以,我们拿到的这些语言测试的最终分数,往往是经过了很多转化得到的,包括等值、标准化、加权等等。
常模:是基于一组具有代表性的被测样本而制定的测验成绩分布结构。有了常模,测验分数才有意义,因为常模可以帮助测验者了解他的得分与其他不同被测者测验分数的关系,常模能够说明某一测验结果分数相对于同类被测者所处的水平。而所谓的“子群常模”是对于某个特定群体制定的常模。通常的子群常模有性别常模(男性、女性,多用于性格测验),年龄段常模(20岁以下、20-60岁,60岁以上,多用于智力、能力测验)。举个例子,我看你好像比较喜欢用语言测试,那我举个语言测试的例子吧。假如我编写了一份汉语测试,目的是在不同国家选拔汉语优秀的人才。这是我同时拿到新加坡和德国去测试。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由于两个国家的汉语水平差异很大,如果按照同一标准去划定**的话,那么在新加坡可能很多人都是优秀、而法国可能很少能得到优秀。因此,我必须给两个国家分别来制定常模,这样才诗平的。所以,制定“子群常模”是为了保测验的公平性。尤其当测试中的很多题目都存在偏差(对某个群体更为有利,差异达到显著程度),而这种偏差又不可避免,此时必须对不同群体制定不同的常模。要了解固定参照常模,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参照常模。所谓参照常模就是上面提到的,用有代表性的样本建立的一个结构标准,用以解释测验分数的。其实心理学里很少用“固定参照常模”这个概念,因为这个只有在语言测试中才会出现。语言测试有个特殊性,也就是每年都要考。比如GRE,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测验,而是每次**都要重新命题。这就遇到一个问题,**的难度不能保每次都一样(考生的直观感觉也是**有的时候题目难,有时换个时间考好像没有那么难了)。为了避免由于难度波动而导致的不公平,因此大型的语言测试都会在最初通过采用中心锚卷的方法建立一个“固定参照常模”。而将来每一次**,通过等值的方法等到这个固定的参照常模上,以此保测验每次难度的等价。所以,我们拿到的这些语言测试的最终分数,往往是经过了很多转化得到的,包括等值、标准化、加权等等。

文章TAG:常模的是  大多  大多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