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素和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分别是什么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罗素自己就是一位自成一派的哲学家,哲学观点有一定的偏向性,文学性比较强,且对哲学史的品评糅入罗素本人较强的个人好恶感,得之于文笔流畅生动,失之于稍显偏颇。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很经典的一本哲学史,内容比大多数市面上的哲学史要深入和全面,但是也更难理解,不太适合初学者,而适合有一定哲学基础的人来读。读哲学史最好结合多个版本来读,因为不同的哲学史对同个哲学家的解读都不太一样,如果你想要对某个哲学家的思想有深入了解,梯利这个版本是必须看的。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西方哲学史是欧洲哲学的历史,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4个时期:1. 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2. 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3. 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4. 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把上限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罗素和梯利的西方哲学史分别是什么

2,伯兰特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伯兰特?罗素(1872~1970),英国著名哲学家、散文家和数学家,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同时也是具有丰富多彩个性的人。生于英国威尔士的特雷克,年轻时曾在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和哲学,毕业后先后担任剑桥三一学院评议员、哲学讲师,因反对英国参加一战被迫辞职,以后依靠写作和演讲生活。1944年重新在三一学院任教,被选为英国科学院名誉会员,并在20世纪50年代获诺贝尔和平奖。罗素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主要著作有《莱布尼茨的哲学》、《数学原理》、《哲学问题》、《数理哲学导论》、《人心的分析》、《幸福之路》、《西方哲学史》、《西方的智慧》等。《西方哲学史》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言。在序言中,罗素主要阐述了自己写作这本哲学史的目的。他说:“我的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这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阐述历史而阐述历史,而是证明哲学是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的产物。第二部分是绪论。在绪论中,罗素主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即“何谓哲学”。罗素认为,哲学是介于神学和科学之间的一个学科。神学的领域是思考人们无法用确切的知识加以肯定的事物,科学的领域则是解决确切的知识,哲学则是用理性而不是用权威来思考人类无法用确切知识加以肯定的事物,所以哲学的内容接近于神学,但方法则是科学的。第二个问题即“何谓哲学史”,这个问题紧承前一个问题而来,罗素认为,既然哲学掌管的是科学与神学之间的领域,那么,哲学史就应当从公元前6世纪的米利都学派开始,并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古代哲学”,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到基督教的兴起和罗马的灭亡;第二个阶段是“天主教哲学”,从11世纪到14世纪,这一时期基本上是以天主教会为主的神学阶段;第三个阶段从17世纪至今,这一阶段的哲学思想更受科学的支配,但宗教仍然占重要地位。第三部分是正文。正文按照绪论的描述分为“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近代哲学”三卷。“古代哲学”包括三篇,第一篇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论述了苏格拉底之前希腊的哲学思想,例如米利都学派等;第二篇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第三篇是“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论述的是斯多葛主义和犬儒主义等思想。“天主教哲学”包括两篇,第一篇是“教父”,论述的是基督教的历史,特别论述了奥古斯丁的哲学思想;第二篇“经院哲学家”,重点论述的是阿奎那的思想。“近代哲学”包括两篇,第一篇是“从文艺复兴到休谟”,第二篇是“从卢梭到现代”。罗素一生著作非常之多,而且文笔优美,所以许多作品都受到人们的喜爱。罗素享有哲学家的名声,原因就在于他的《西方哲学史》。罗素《西方哲学史》的特点是在学术评论中融入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因此,尽管该书是一本哲学史的著作,但实际上却是罗素趁机阐发自己哲学观点的著作,这一点在阅读《西方哲学史》时应加以注意。

伯兰特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西方哲学史的简要介绍

搜一下:西方哲学史的简要介绍。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讨论西方哲学史的著作。其叙述年代从希腊文明的兴起一直到现代的逻辑分析哲学。罗素这部西方哲学史的全名是《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该书的写作目的是要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因”。故在这部哲学史中,罗素特别对他认为对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辟专章作了较详细的论述。比如在此书中他专门分章讨论了雅典和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犹太人的宗教发展、黑暗时期的罗马教皇制、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及一些通常被认为与哲学并无太大关联的人物如拜伦等。在该书中,罗素特别强调了哲学家们是由其特定的时代所造成的这一基本观点,并特别注意各种思想之间的历史的关联。  阅读此书不仅可以对西方主要的哲学家及其思想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还可以了解西方历史上的一些重要的事件、人物、发展阶段及其与特定的哲学之间的关联。

西方哲学史的简要介绍

4,罗素与梯利西方哲学史之比较

1、罗素的《西方的智慧》,这是一本以论述西方哲学的社会历史环境为特色的哲学史。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介绍哲学史本身的知识更多一点。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纳入太多的罗素的个人评介因素。 2、梯利,《西方哲学史》,这一本,我觉得是了解西方哲学历史知识的理想读本。理由:其一,它客观,反映的是对哲学家的客观评价;其二,它全面,它不只论述最出名的哲学家,也论述一些不是很出名但很有特色的哲学家;其三,它的结构,也是比较客观的西方哲学史的编排结构。 3、其他的哲学史:(1)黑格尔和文德尔班的,都代表了各自哲学立场的哲学史见解。确实很有深度,适合有哲学远见的人去把握。(2)斯通普夫的西方哲学史和希尔贝克等人的西方哲学史,其特色在于都涉及了更多的20世纪的哲学,对于之前的哲学,它们也各有侧重,可以参考。(3)《牛津西方哲学史》和《批评的西方哲学史》,这两种都是一群人编写的。它们并不具有梯利哲学史那样的系统性视野,但是又有多样化的哲学史角度。也可作为参考。(4)《西方哲学史(学术版)》,叶秀山和王树人主编的,共八卷。这个比较全面,可以参考。 4、西方哲学史,当然还有很多。但汉语版本中比较有价值的,大概就这几种了。我的建议是,如果是要掌握客观的西方哲学史知识,先读梯利的比较好。

5,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的完整介绍急求包括中心思想论点体

学习哲学史就是学习哲学,一个不学哲学史的人,哪怕他记熟了一大套哲学原理和教条,哪怕在日常生活中他满嘴的哲学名词和术语,他也不懂哲学。哲学无定论,它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在不断对话中生成和发展着的有生命的思想。对话必须有对话者,而最有价值的对话者是历史上最聪明的人,这些人最集中地汇聚在哲学只中。我们这本《西方哲学史》就是考虑到青年人学习哲学的特点和兴趣而撰写的。我们把以往哲学史著作中常见的那种大量的社会历史和时代背景的分析限制在最必要的限度内,也把人物的传记资料作了尽可能的精简和压缩,而把重点放在哲学家思想本身的内在分析和意义阐释上,力图写成一本思想含量尽可能浓缩、思想发展线索尽可能清晰的西方哲学史。我们的目标是,一个大学本科生(或相当于大学本科生学力的青年),不论他是学哪个专业、从事哪个行当的,如果他想要对西方哲学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的话,他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和学习能够得到基本的训练,不仅是知道一些最必要的哲学史知识,而且能够从最初步的哲学思维逐步上升、循序渐进,获得基本的哲学思维能力。因此本书在编排上特别强调了哲学思想的连贯性,不仅注意交代清楚从一个哲学家到另一个哲学家的过渡,而且在每个新的哲学阶段到来时都有一段概括性的提示,这些提示或许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线索。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中国人有了放眼世界与各种不同的人类打交道的机会和探索不同人性的好奇心,从而有了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成为一个更加自觉的民族的机会。对西方哲学思想和整个西方精神的深入理解和客观把握是当代知识分子一个不可缺少的工作,我们愿与年轻的朋友们一道来做这件很有兴趣的工作,它能够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丰富我们的思想内涵。本书包括六章:一、古希腊罗马哲学,二、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三、16-18世纪西欧哲学,四、?8世纪法国哲学,五、德国古典哲学,六、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
学习哲学史就是学习哲学,一个不学哲学史的人,哪怕他记熟了一大套哲学原理和教条,哪怕在日常生活中他满嘴的哲学名词和术语,他也不懂哲学。哲学无定论,它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在不断对话中生成和发展着的有生命的思想。对话必须有对话者,而最有价值的对话者是历史上最聪明的人,这些人最集中地汇聚在哲学只中。我们这本《西方哲学史》就是考虑到青年人学习哲学的特点和兴趣而撰写的。我们把以往哲学史著作中常见的那种大量的社会历史和时代背景的分析限制在最必要的限度内,也把人物的传记资料作了尽可能的精简和压缩,而把重点放在哲学家思想本身的内在分析和意义阐释上,力图写成一本思想含量尽可能浓缩、思想发展线索尽可能清晰的西方哲学史。我们的目标是,一个大学本科生(或相当于大学本科生学力的青年),不论他是学哪个专业、从事哪个行当的,如果他想要对西方哲学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的话,他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和学习能够得到基本的训练,不仅是知道一些最必要的哲学史知识,而且能够从最初步的哲学思维逐步上升、循序渐进,获得基本的哲学思维能力。因此本书在编排上特别强调了哲学思想的连贯性,不仅注意交代清楚从一个哲学家到另一个哲学家的过渡,而且在每个新的哲学阶段到来时都有一段概括性的提示,这些提示或许有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线索。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中国人有了放眼世界与各种不同的人类打交道的机会和探索不同人性的好奇心,从而有了更好地认识我们自己、成为一个更加自觉的民族的机会。对西方哲学思想和整个西方精神的深入理解和客观把握是当代知识分子一个不可缺少的工作,我们愿与年轻的朋友们一道来做这件很有兴趣的工作,它能够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丰富我们的思想内涵。本书包括六章:一、古希腊罗马哲学,二、中世纪基督教哲学,三、16-18世纪西欧哲学,四、?8世纪法国哲学,五、德国古典哲学,六、近代哲学的终结及向现代哲学的过渡。(
悬赏分0分?而且这本书不管到哪里都能找到,你自己瞎的吗?急求你个头,最讨厌你这种废物
学习哲学史就是学习哲学,一个不学哲学史的人,哪怕他记熟了一大套哲学原理和教条,哪怕在日常生活中他满嘴的哲学名词和术语,他也不懂哲学。哲学无定论,它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在不断对话中生成和发展着的有生命的思想。对话必须有对话者,而最有价值的对话者是历史上最聪明的人,这些人最集中地汇聚在哲学只中。我们这本《西方哲学史》就是考虑到青年人学习哲学的特点和兴趣而撰写的。我们把以往哲学史著作中常见的那种大量的社会历史和时代背景的分析限制在最必要的限度内,也把人物的传记资料作了尽可能的精简和压缩,而把重点放在哲学家思想本身的内在分析和意义阐释上,力图写成一本思想含量尽可能浓缩、思想发展线索尽可能清晰的西方哲学史。我们的目标是,一个大学本科生(或相当于大学本科生学力的青年),不论他是学哪个专业、从事哪个行当的,如果他想要对西方哲学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的话,他通过对本书的阅读和学习能够得到基本的训练,不仅是知道一些最必要的哲学史知识,而且能够从最初步的哲学思维逐步上升、循序渐进,获得基本的哲学思维能力

文章TAG:罗素西方哲学史罗素  西方  西方哲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