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这是怎么了,身为中原城市郑州,何来的暴雨呢。近日,河南郑州百年一遇的暴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截止至7月21日下午,已造成25人遇难,7人失联,我的家乡遭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这场暴雨牵动亿万国人的心,地铁五号线的生死救援,身在国外的我,让我彻夜难眠,家乡遭遇大难,让人痛心不已,一颗宣着未定的心迟迟不能当下。

1、像河南暴雨雨水倒灌地铁,地铁内的乘客怎么自救合适?

像河南暴雨雨水倒灌地铁,地铁内的乘客怎么自救合适

近日,河南郑州百年一遇的暴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截止至7月21日下午,已造成25人遇难,7人失联。因连日暴雨,郑州城内出现内涝,像地铁处于低水位,情况更是危急,那如果我们困在地铁内,应该如何自救呢?首先,我们想像一下,地铁车厢内,雨水正在不断漫延进来。车厢内大量乘客被困已数小时,部分小孩,老人,妇女因泡在水中,已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

并且车厢内因水位不断上涨,空间有限,已出现缺氧的情况。如此持续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面对以上危急时刻,我们更不应自乱阵脚,要想尽一切办法自救,目的是确保人员安全,争取救援时间。1、坚持不放弃,首先自己要保持头脑清醒,也要安慰周边的人,稳定情绪。2、听从地铁工作人员的指挥,配合他们的工作,3、调整呼吸,车厢内已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

安慰群众,我们要珍惜氧气,不要因为紧张而大口喘气,这样只会导致车厢内空气越来越少,氧气浓度急剧下降,4、尽最大能力通过一切通讯工具联系外界人员,报告地铁内有人员被困这一危急情况。5、利用安全锤等工具,砸开车窗上部超过水线的位置,让空气流通进来,注意砸开的位置要尽量高,防止洪水加速漫延。6、在车厢内等待救援期间,要将车厢内的食物、饮用水收集起来,统一调配,

2、今年千年不遇的河南洪灾是如何形成的?暴雨什么时候结束?

今年千年不遇的河南洪灾是如何形成的暴雨什么时候结束

多谢@宗元三农堂老师邀请我!对于生在长江,长在长江的我来讲,防汛是每年“必修课”,所以对于防洪救灾,早已经没有恐慌心理了。这几天从央视新闻联播中了解到河南发生持续性强降雨,发生城市内涝和汛情,我不是气象专家,但作为农民,每天收看天气预报,也了解了一些气象知识,据中央气象台首席分析师说,有一个“冷窝槽”在河南移动较慢,与东南大平洋热带气旋在河南上空交汇,形成强对流天气,

大家都学过地理知识的,降雨的形成,就是冷暖空气交汇,单一暖湿气流不会降水,单一冷空气也不会降水,正好,这次河南省有持续性降水条件。中央气象台预报说,7月22日河南省本轮强降水基本上结束,一、河南省中原腹地,很少出现汛情,本次灾害天气可能是千年一遇我们从电视中可以看到,河南省所有城市都出现积水内涝,堤坝出现管涌、溃坝、漫堤现象。

我们这边防汛大多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到了汛期也就有条不紊,严防死守了,河南省干旱倒是听说过,发大水我没见过。河南省淮河上游,淮河水淹不到河南省,北边黄河好多年都没有决堤,所以河南省防汛年份可能比较少见,没见过大水,不能说不发大水,这次汛情对城市里地下管网排水系统提出了考验。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可能没有什么感觉,好像气温没有变化呀?但对大自然,对环境,对人类生存极其敏感的,

今年美国森林大火烧了几个月,欧洲极端天气造成了人的生命死亡和财产损失,各类病毒感染疫情肆虐全球。节能减排,实现碳中和已经刻不容缓了,再不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后极端天气还会频发,欧洲有位科学家预言,人类在三十年内可能会出现威胁,“世界末日”时不时就在欧洲出现传言。灾害天气是怎么产生的,是人类造的孽,人类要自食其果!二、河南省是个缺水的地方,如今也要抗洪救灾了,好在中华民族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灾情发生后,人民子弟兵,全国各地消防队员、志愿者驰援河南省,救灾防洪物资正源源不断运往河南省,

我们安徽派出7个消防支队,其中就有我们安庆市消防支队,他们开着消防车,大功率水泵及消防救援设备,赶往河南省。目前官方公布已经有12人在洪灾中死亡,郑州地铁5号线进水,造成了5人窒息死亡,高速公路收费站关闭停运,多地发生大面积停电,目前正在抢修,机场航班延误,铁路也停运多趟班车,滞留旅客妥善安置,广大党员干部坚守防汛救灾第一线。


文章TAG:地铁  暴雨  河南  倒灌  营救  河南暴雨怎么营救地铁的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