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按现在的行政划分,说诸葛亮的躬耕地现在是在河南省的南阳市,那就是值得商榷了。我们可以找几个很明显的反例,比如刘秀南阳郡蔡阳人,刘秀是南阳郡人,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要说刘秀的故乡在现在的南阳市,那就有问题的了,因为南阳郡蔡阳县在现在的湖北省襄阳市。
1、河南南阳的卧龙岗,真的是诸葛亮的故居吗?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肯定不是诸葛亮故居、躬耕地,只是后人建造的一个纪念诸葛亮的祠堂所以称武侯祠。从建筑风格来看蒙古族元素浓厚典型的是诸葛亮草庐和蒙古包无异,所谓卧龙岗十景完全照搬隆中十景建造的,说卧龙岗武侯祠不是诸葛亮躬耕地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元代以前卧龙岗叫八里岗,卧龙岗这个名称应该是建武侯祠后改的。
二是历朝历代南阳府志均承认并记载诸葛亮躬耕地隆中,并非卧龙岗,三是汉时称南阳的只有南阳郡,宛城只是南阳郡治所,诸葛亮所称躬耕于南阳显然指南阳郡并非宛城。四是陈寿三国志明确记载诸葛玄带诸葛亮到荆州治所襄阳投靠刘表并没说去宛城,五是诸葛亮躬耕那十年刘表并没有实际控制宛城,而宛城又战事不断不适合隐居躬耕,若躬耕宛城也失去依附刘表的意义。
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的南阳是指现在河南的南阳吗?
当然了,从建安十三年(刘备三顾茅庐之后的第二年)曹操设襄阳郡以后,不仅汉水南岸的隆中不属于南阳郡,连汉水北岸的樊城也不属于南阳郡了,唐代更不用说了,除了白痴,谁还会把襄阳称为南阳?就像我们今天说去南阳开会,襄阳人还能腻腻歪歪说这个南阳是隆中吗?在隋唐时期,由于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南北割据的局面,南方文人不再将诸葛亮作为“光复中原”的楷模,北方民众和官员出于对诸葛亮的尊重和崇拜,也逐步加强了对“躬耕于南阳”和南阳诸葛庐的认知和回归。
由于唐代南阳与襄阳已不存在汉水为界的问题,宛县已改名为南阳县,今隆中地区属于襄阳县也不存在任何异议,所以,南阳诸葛庐与“躬耕南阳”在表述时也不存在任何矛盾,不像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将隆中与“躬耕南阳”挂钩时要扯出诸如“属南阳邓县”、“不属襄阳”、“郡望说”、“汉水如何如何”等等条件来圆这个说法,故隋唐文人在谈及南阳诸葛亮时大都比较直白和简洁。
加上这一时期诸葛亮“躬耕南阳”和诸葛亮开始由历史人物向艺术形象的过渡,所以出现了大量记述南阳诸葛亮的诗文和碑记,一改南北朝时期只有隆中“亮家说”,没有南阳“躬耕说”的局面,丁保斋在所编《隆中志》收录的胡曾的《隆中山》两首问题很大了。其一:“乱世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蜀主不自垂三顾,安得先生出草庐。
”其二:“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钓,当时未入非熊兆,几向斜阳叹白头。”(见《隆中志》第101页)按《隆中志》的观点,这两首诗名《隆中山》,肯定是在隆中所作,是在咏吟隆中的孔明遗迹,但第一首诗我们在前文已经引用过,是收入《卧龙岗志》的同为胡曾的诗,南阳所收该诗的名称为《咏史诗•南阳》。这就针尖对麦芒了,同一首诗,同一个人,两个名称,两个地点,
肯定是一个真,一个假,孰是孰非?其实,这个问题一点儿也不难解决,查查这首诗的来源《全唐诗》一切就都清楚了。《全唐诗》卷六百七十四第二十八首为《咏史诗•南阳》,第三十首为《咏史诗•渭滨》,正是《隆中志》所收入的两首胡曾的诗,但名称不是“隆中山”,而是“南阳”和“渭滨”,显然,《隆中志》在胡曾诗的收录上,采用了“移花接木”、“指鹿为马”的错误手法,误导了读者。
3、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所说的“南阳”是如今的河南南阳吗?
首先要弄清楚古代人为什么要把南阳起名为南阳?还有把洛阳起名为洛阳,把安阳起名为安阳,荥阳,舞阳,南召县还有个云阳,等等,阳光,海洋,阴阳,阳光和光大,大的意思,基本都有说词和规律的。山南为阳,水南为阴,水北为阳,山北为阴,哪是肯定的,不说也知道,太阳照住为阳,太阳被遮住挡住或者树底下为阴,阴凉,南阳是根据伏牛山山南为阳,所以起名为阳,从古到今没听说过南阳周围有比南阳大的城市,南阳地型似盆形状,所以南阳盆地,盆地不能天天叫盆地,所以简称叫《宛》那么《宛》的代表地点,肯定就是盆地中心城市《南阳》了,也肯定不会选在旮旯小镇的地方,《宛》就代表南阳,南阳就是《宛》南阳的简称就是《宛》,南阳也不会选择其它地方,如果选择其它地方就不是南阳了。
文章TAG:诸葛亮 故居 南阳 诸葛亮说的南阳是现在的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