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2022深圳一模语文难吗

2022深圳一模语文不难。全国卷高考语文一共有四道大题,第一道大题是现代文阅读,满分35分,第二道大题是古文阅读,满分同样是35分,第三道大题是基础知识部分,满分20分,第四道大题是作文,满分是60分。

2022深圳一模语文难吗

2,2022深圳一模各科试卷及答案解析已更新

2022年深圳一模在2022年2月23日正式开考,家长和考生们一定很关心考的怎么样,待深圳一模考完之后,我将为大家公布本次考试各科试卷及真题解析,供考生和家长参考,以便估分和定位水平,查漏补缺,为高考全力冲刺瞄准方向。 本次考试主要会考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外语等10门科目,考试时间从2022年2月23日开考,以下是各门科目的试卷及答案解析,供参考: 1、深圳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深圳一模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3、深圳一模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4、深圳一模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5、深圳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6、深圳一模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 7、深圳一模政治试卷及答案解析 8、深圳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9、深圳一模地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10、深圳一模外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深圳一模各科试卷及答案解析已更新

3,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阅卷质量分析报告

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阅卷质量分析报告 为了全面有效地推进初三中考复课备考工作,县教研室于5月上旬组织了全县第一次模拟考试,包括初中毕业学业水平测试的所有科目。本次考试统一采用网上阅卷的形式,抽调专任教师参与阅卷,顺利完成测试任务。现将语文学科阅卷情况分析如下: 一、语文试卷简介 (一)试卷的结构和分值 1.试卷结构 试卷采用一卷制,由积累和运用、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四部分组成。主客观试题比例分配合理,提高了考查的效度和信度。 2.分值比例 全卷共23小题,满分为120分。 (1)积累运用部分共6小题,计17分,占14.2%。 (2)综合性学习部分共1小题,4个子问题,计7分,占5.8%。 (3)阅读部分共四大题15小题,计46分,占38.3%。 (4)作文部分共1小题,计50分,占41.7%。 (二)试题特点分析 (1)注重考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突出工具性的特点。 (2)注重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突出人文性的特点。 (3)注重考察语文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突出实践性的特点。 (4)注重考察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突出综合性的特点。 (5)注重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精神,突出时代性的特点。 (6)注重考察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及对教材知识的掌握程度,突出衔接性的特点。 二、学生得分情况分析 题组(一)包含1、2、3、10、18、20题,共计5个小题,满分为13分。得分多在9分左右。 1、2题考查字音字形,兼顾两字词和四字词,字音考查侧重于常见的多音字,易读错的字和同音字的考察。字形考察常见、常用的形似字、同音字,引导我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字词的积累和运用。90%学生答题情况良好,多在10分左右。说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紧扣《课标》和《中考说明》的“附录一”,引导学生掌握了常用汉字。 存在问题: 一是少数学生基础薄弱,对字音字形的掌握不够扎实。二是学生修改时将正确选项写在上面,导致未能扫描上,看不清选项。(这个应属于切割题组板块方面的注意事项,不属于学生层面的问题。) 3题属于词语辨析题,考察学生结合语境辨析对词语的能力。 存在问题: 一是学生对三个词语的含义及区别理解不到位,也不能结合具体语境作答。二是书写潦草,连笔难以辨认。三是粗心、马虎,个别学生还出现抄写错误的现象。第二个选词“融会贯通”出错率较高。 10题学生考察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理解能力。学生对文本内容不能透彻理解,不能灵活辨析概括提炼的信息,失分现象严重。 18题考察文言虚词的用法,学生出现反复修改的现象,说明答题思维出现干扰项,不能准确判断,导致答案不清晰,出错率较高。 20题考察学生对课内外文言选文的理解,学生对课内文言文《陋室铭》掌握到位,答题情况良好。 教学建议: 1、巩固语文基础知识,注重知识的积累,夯实基础(字、词的读音、书写,词语解释等)。在此基础上,还要将平时考试(随堂检测与考试试卷)中错过的字词及时整理,标明正确的读音与写法,成语要标明意思与容易误用的情况。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强调书写要规范、工整、美观,保证卷面整洁,更重要的是不写错别字。 3、立足课本,重视知识的迁移,做好课内外知识的无痕衔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题组(二)包含4小题,共计6分。得分多在4——6分。 存在问题: 一是个别学生古诗文默写全做,不符合要求。二是卷面乱涂乱画,还有的没有按要求填写在横线上。三是错别字现象严重,如“天涯若比邻”中的“涯”写成了“崖”、“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亦”写成了“易”、“归雁入胡天”中的“雁”写成了“燕”、“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写成了“悌”、“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中的“湾”写成了“弯”。还有将“归雁入胡天”和“归雁洛阳边”两句混淆的。 教学建议: 1、对于默写问题,多读多背,反复记忆。识记和积累是学习语文的根本。 2、对于能够默写但容易写错的字,应注意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背诵。 3、在平时的复习中,可采取集体背诵、互相背诵和个人默写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题组(三)包含5、6小题,共计5分。 5题语段修改考察三个知识点:短语类型,关联词语以及标点符号中逗号与顿号的区别。短语类型学生判断基本正确,极少数同学将“动宾”的“宾”写成了“兵”,也有不少学生对“短语”与“词性”的概念不清,将答案写为“动词”。对于关联词语的判断,学生基本准确,但是将“既”写成“即”的不在少数。标点符号修改题设没有难度,有极少数学生审题不清,将修改意见写成了修改后的句子。 6题考察名著阅读的真实性,得分多在1分。 存在问题: 《朝花夕拾》没带书名号,也有人写成《朝花.夕拾》,仅有极少数同学不能准确判断名著。人物形象分析问题比较大,答非所问。显然,名著阅读的真实性没有落实。 备考建议: 1、认真审题,规范作答。 2、紧扣《中考说明》,关注名著的整体阅读。 题组(四)包含7小题,共计7分。 综合性学习共四个活动,主要考察学生笔画顺序的掌握,读懂材料,提取信息的能力,准确表述自己的观点概括,根据现实情况合理提出建议以及注意语言的得体的能力。选题能够紧扣《中考说明》,并注意了创新变化,贴近学生生活,并且与时俱进。 存在问题: 一是书写笔顺题。小部分同学不能遵守汉字书写“点在左,上先写,先外后里”的原则。极少数学生根本读不懂题目,存在将“阅”字全部抄写在田字格内,还有将“阅”字拆开书写的现象。 二是提取信息题。答题情况很不理想。对于非连续性文本,要么缺少阅读量,要么缺少阅读时间,相当一部分学生提取信息不完整,顾此失彼。材料二答题情况有所好转,但依然存在抓不住重点的现象。显然,此类题型还是有待继续强化训练的。 三是陈述观点题。部分学生开始未表明自己的观点,还有一些学生继续跟随正方陈述观点。 四是建言献策。答题情况比较理想。 备考建议: 1、教师需密切关注《中考说明》,并紧扣新变化进行训练。如笔画顺序,字体,提取古诗句等。 2、关注社会热点。 3、以课本综合性学习为纲,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题组(五)包含8、9小题,满分为7分,普遍得分在4分左右。 说明文阅读属于非连续性文本,这是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的热点题型,要求学生很好地把握各则材料间的区别和联系。 存在问题:一是文体不清,表述中多出现“论证了......的观点”或者“增强议论文的说服力”等。二是说明方法不全面,作用不具体,“套路化”现象严重。三是提取概括能力差,筛选不出“家书所具有的功能或价值”的答案要点。四是答案未写入答题区域内。 备考建议: 1、努力提高学生筛选、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 2、一定要让学生区分清文体,严格纠正问题混淆的知识点。 3、全力纠正错别字,如“举例(列)子”、“列(例)数字”等,本不该属于失分的。 四,答案一定要紧扣文本,切忌“套路化”术语答题。 题组(六)包含11小题,满分为2分。 考察学生能否利用文本信息作出合理判断的能力。 存在问题:一是观点不鲜明,夹杂在句中或句末表述。二是答案与题号不对应。三是观点和理由不符合。 备考建议: 1、认真阅读材料,了解材料的异同点。 2、明确题干要求,关注“题眼”——运用“材料的相关内容”作适当表述,圈定了答题指向。 3、强调答题格式,即观点+理由。 题组(七)包含12、13小题,满分为7分,得分多在2分。 考察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并力求准确简洁地表达。 存在问题:一是书写潦草,影响赋分。二是不明确考点,死记硬背,回答问题机械呆板。三是抄原文回答问题,没有深入思考。四是受前面综合性学习和说明文阅读的影响,学生答案五花八门。五是对“邂逅”一词理解偏颇,只联系女孩,不联系文本。更有与标准答案一模一样的答案,不少于十份。 备考建议: 1、规范书写很重要。 2、认真研读文本,真正读懂文章,切忌断章取义乱答一通。 3、引导学生活学、活用知识,不应拘囿于答题模板。 题组(八)包含14、15小题,满分为7分,得分多在1分。 考察学生对引用名人名言作用的理解和对文本的阅读与鉴赏能力。 存在问题:一是卷面不工整,答案超出答题区域。二是文体知识混淆。大部分学生读不懂文意。14小题中一部分学生答出了情感,缺少对文章内容的概括。15题中少数学生能答出“深化中心”和“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这两个要点,但答不出“引出下文对当今文学现状的反思”这一要点。 备考建议: 1、规范作答,强调答题区域。 2、读懂文本是根本。学生多是为答题而阅读,缺乏对文本的精读,“浅阅读”现象应格外重视。 题组(九)包含16小题,满分为2分,得分多在1分。 考察学生是否真正读懂文本,能否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主旨。 存在问题:一是答案概括不全面。有一部分同学将“希望人们爱书读书”写成”希望慧能收藏好书”,答案过于片面。二是一部分同学能结合文章第八段理解作者的愿望,希望全社会都能形成良好的读书风气,但没有涉及到振兴国家和民族。不少同学对内容虽有所把握,但表述不准确,故得分率不高。 题组(十)包含17、19小题,满分为8分,得分多在3分左右。 考察文言文阅读中重点字词的解释和句子翻译能力,很好地实现了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所考察内容均来自课内,同时又考察了学生文言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推断能力及准确运用的能力。 存在问题:一是对于课内实词掌握不够扎实,大部分同学都不能准确作答。二是在翻译句子时,不能准确翻译出重点实词,如“劳”的使动用法,对于“吾荷国重恩”中的“荷”根本不懂其意。 备考建议: 1、注重文言实词的积累,在识记的同时注意字词的规范书写。 2、探究中考考点与教材课后习题的联系,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在作答课外阅读时能快速联系到课内知识点。 3、文言语句的翻译,一定要解释出重点实词的意思。 题组(十一)包含21、22小题,满分为4分,仅有18人得全分。考察诗歌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情感。空白试卷及0分试卷在1800多 份,均分为0.6分。 存在问题:21题写作手法方面一是对的表述不当,“以小引大”“由小及大”“以小写大”。二是概念不清,混淆说明方法和记叙方法,如“举例的说明方法”“开门见山”等。三是辨识能力,如“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夸张、互文”“环境描写”等。四是胡乱作答,如“抛砖引玉”。答案五花八门。作用方面答题情况良好。22题约有20%的学生能够答出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其他学生均答不出要点,或为思念家乡,或为对朋友的牵挂,或为对历史人物的评判,或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备考建议: 进行“类诗歌”的系统复习,如咏史诗、送别诗、怀古诗等,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 题组(十二)包含23题,满分为50分。赋分紧扣作文评分标准,得分多在36——43分,二类作文居多,三类作文次之。 本次作文亮点:一是拟题明确,切入点好,易于下笔。二是入题快准,富有美感。三是事例典型,情境具体,中心突出。四是构思巧妙,思路清晰(逐层点题,路标明确,镜头展现)层次感强。五是语言流畅,表达富有深意。 存在问题:一是拟题生硬、艰涩,表意不清(诸如“脑神经”、“一滩瀑”“灵魂哺育”等乱七八糟的补题。二是主题不明,轻重偏颇(多述补题,忽视“财富”)。三是行文层次分布不合理(长段过长,对话过多)四是失误太多:抄写阅读、题目过长、文末加塞、书写潦草、题目涂改、开头和结尾关键位置错字、别字、少字、多字,还有篡改题目和题目未补完的现象。 备考建议: 1、加强半命题作文拟题训练。 2、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将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 3、勤练小作文,引导学生学会写前构思。 4、注意考场作文技巧的点拨。 5、加强规范书写。 三、阅卷后的思考: 本次共阅试卷3255份,学生均分70.51。如何借力一模助推二模,是我们每一个语文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教师层面: 对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认识不到位,“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缺乏对学生汉字书写、语用能力以及阅读策略和阅读方法方面的有效指导。 建议: 1、认真研读《课标》和《中考说明》,关注中考新变化,强化训练新增考点,不做无效复习。 2、放下花架子,放下老套路,引领学生静下来,慢下来,潜心研读文本,培养精读习惯。同时注重对学生阅读策略和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由“读会”上升到“会读”。 3、将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渗透在每一节课堂,力求一课完成一个小目标, 一课一得,人人有得,得得相连。 4、提高试卷讲评的有效性,借助课本强化考点。刷题很重要,回归课本更重要。 (二)学生层面: 普遍存在书写潦草的现象,应付考试者不乏少数,对考试缺乏“敬畏”心理。“浅层次”阅读突出,在对文本内容(包括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似懂非懂的情况下,凭印象答题,答非所问,缺乏深度思考的静心阅读意识。写作能力欠佳,作文一类卷不达标。 建议: 1、敬畏考试,态度决定高度。认真备考,严肃应考。 2、全力减少错别字,规范书写一刻都不能放松。 3、要有“凡学必考”的备考意识,及时查漏补缺,夯实基础训练。 4、无阅读,不语文。强推深度阅读,提高分析理解力。 5、抓住课堂主阵地,由会听课到会学习,由会记忆到会运用。 6、切记在规定区域内作答,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核心素养让考试在悄然间起着变化,“用考试的方式倒逼学生读书”绝非空谈。阅卷已经成为过去时,但阅卷反映的现象不容忽视。我们每一位语文人应真真正正俯下身子研读统编教材,结合考情调整教法,实现有效复习,有力备考。

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阅卷质量分析报告


文章TAG:深圳  语文  作文  分析  深圳一模2020语文作文分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