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孝道小故事50字急急急

鹿乳奉亲 郯子,春秋时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取乳时,看见猎人正要射杀一只麂鹿,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猎人敬他孝顺,以鹿乳相赠,护送他出山

孝道小故事50字急急急

2,中华二十四孝的故事

1孝感动天 2戏彩娱亲 3鹿乳奉亲 4为亲负米 5啮指心痛 6单衣顺母 7亲尝汤药 8拾葚供亲 9为母埋儿 10卖身葬父 11 刻木事亲 12涌泉跃鲤 13怀桔遗亲 14扇枕温衾 15行佣供母 16闻雷泣墓 17哭竹生笋 18卧冰求鲤 19扼虎救父 20恣蚊饱血 21尝粪心忧 22乳姑不怠 23亲涤溺器 24弃官寻母

中华二十四孝的故事

3,孝敬长辈的故事

孝敬父母的故事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的典范。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冬天,他穿不起棉袄,为了不让父亲伤心,他从不叫冷,表现出欢呼雀跃的样子,努力在家中造成一种欢乐的气氛,好让父亲宽心,早日康复。

孝敬长辈的故事

4,请出几则孝亲感恩的故事

1、闻雷泣墓 王裒,魏晋时期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人,博学多能。父亲王仪被司马昭杀害,他隐居以教书为业,终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晋臣。其母在世时怕雷,死后埋葬在山林中。每当风雨天气,听到雷声,他就跑到母亲坟前,跪拜安慰母亲说:“裒儿在这里,母亲不要害怕。”他教书时,每当读到《蓼莪》篇,就常常泪流满面,思念父母。2、尝粪忧心 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5,五篇德孝故事

孝感动天传说中的远古帝王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但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并让继承王位.舜登天子位后,对其父仍毕恭毕敬,封其弟象为诸侯.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啮指痛心曾参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日家中来客,母亲不见曾子,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急忙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缘由.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子释然.百里负米仲由也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仍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却也不可复得.”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孔子家语·致思》)扇枕温衾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安帝时任魏郡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卧冰求鲤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6,求一个孝敬故事 急啊

《好儿媳献肝救公爹》 2004年2月,漂亮贤惠的张建霞嫁到了在行唐县城西关开小旅馆的老王家,第二年又给王家添了个可爱的小孙子梓奇。 公爹王振龙的肝脏一直不好,2004年秋天检查出了肝硬化。2007年5月,时年51岁的王振龙被医院确诊为肝癌。建霞和丈夫王亮陪同公爹来到北京301医院,专家对他们夫妇说,你父亲的病目前只有换肝一条路。王亮、建霞夫妻俩走了几家大医院,得到的答复都是肝源奇缺。 听了医生的建议,婆婆张淑芳和两个儿子都争着要捐肝。但经检查,老大王亮、妈妈、老二王强都是A型血,而父亲是O型血。医生说,直系亲属血型不对也不能捐。 就在一家人为肝源绝望时,平时说话柔声细语的建霞平静而坚决地对丈夫和婆婆说:“捐我的吧,我是O型血。”婆婆张淑芳当时就流了泪,“建霞,你有这个心我就知足了,怎么能捐你的肝?你爸你妈只有你一个闺女,孩子还小,你要有个好歹咱家可怎么过?你父母怎么活?不行!”话传给了公公,公公也坚决摇头:“不行,天底下没有这样的事,宁可不治了,回家等死,也不能让儿媳妇捐肝。” 建霞劝说:“妈、爸,没事的,别人能捐,我就能捐,再说,我年轻,恢复起来也快,你们要是不同意,就是不把我当自家人。我爹在,咱这一家人就是全的、团圆的,再苦也幸福。如果因为没有肝源我爹不在了,我这个当儿媳妇的能给他捐却没给他捐,我一辈子也不会心安……” 在建霞的坚持下,全家人终于同意建霞为公公捐肝,但公公本人不同意,张建霞就一次次安慰公公,让老人家放心手术。 手术前,在医院的肝脏移植中心,三个主治医生把建霞叫到了接待室。医生们说,手术的方案是割掉建霞69%的肝脏,尽管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手术中意外情况谁也没有绝对把握排除,她仍有选择的机会,如果她犹豫,医生就会给她找一个医学上的借口,而且绝对保密。面对医生严峻的面色,建霞坚决地说:医生,你们放心地割吧,我就是下不了手术台也不后悔! 2007年6月14日8时,一次全国、全世界也非常罕见的儿媳妇给公爹捐肝的手术在北京某医院举行,张建霞69%的肝脏被移植到公爹王振龙的体内。 当张建霞的肝脏在公爹的体内“复活”,并开始工作时,处在死亡边缘的公爹重获生机。 手术后,张建霞忍受了巨大的痛苦,术后身体虚弱到极点,夜夜难眠,曾因倒流管脱落,胆汁流到腹腔中。更让她痛苦的是,亲生父母得知消息,心疼不已,妈妈一夜之间哭哑了嗓子。

文章TAG:孝亲  故事  孝道  小故事  孝亲故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