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封建五刑已经定型,形成了比较科学的刑罚体系,”也就是说,斩首、绞杀的二等死刑和两千里、两千五百里、三千里的三等流放刑,只是在加重或减轻刑罚时才算作一等,”因此,按照唐朝的法律,死刑斩刑应该减为三千里,而不是吊死,古线斩刑被时间切割,说明斩刑很重要,唐律规定死刑斩刑减为绞刑。

请问为什么古代的 斩刑减一等是流放三千里而不是改判为加役流百度知...

1、请问什么古代的 斩刑减一等是流放三千里而不是改判为加役流?_百度知...

唐律规定死刑斩刑减为绞刑。唐朝时期,封建五刑已经定型,形成了比较科学的刑罚体系。唐律规定五刑共20级,分别是鞭笞五、鞭笞五、监禁五、流放三、死刑二。在通常的刑种下,法律中的“某罪加减一定数额”是指某一种刑种的计算。比如“犯一百棍之罪,减一级,棍九十。”但唐代“名例”之法也规定:“唯二死,三流皆减。”也就是说,斩首、绞杀的二等死刑和两千里、两千五百里、三千里的三等流放刑,只是在加重或减轻刑罚时才算作一等。讨论中的解释是:“如有犯罪,从者降一级,即流三千里。”或者罪犯流窜三千里,合并案件降低一个等级,即罚三年。”因此,按照唐朝的法律,死刑斩刑应该减为三千里,而不是吊死。

2、

斩首于中午11: 45执行。在古代,一天分为十二个小时,一个小时就是两个小时。而一个小时分为8个季度,每个季度15分钟,中午3个季度就是11: 45。这个时候太阳最重,不会剩下鬼,所以总是在中午3刻问。阴阳家说阳是最丰富的,这与现代天文学不同。不是中午最丰富,而是中午三点。古线斩刑被时间切割,说明斩刑很重要。一般斩刑是中午操作让它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的罪犯,必须选择正午三刻手术,不要让它做鬼。中午3点,也就是快中午12点的时候,太阳的精神最强,人的影子最短。根据迷信说法,此时杀人的阴气可以用强大的太阳之气冲淡。这应该是习惯性的“正午三刻”执行的主要原因。然而,可能还有另一层意思。“中午三点”的时候,人的精力最疲惫,处于“躺在枕头上”的边缘。所以此刻处决犯人的时候,犯人也是昏昏欲睡的,头落地的时候疼痛可能会减轻很多。这样,犯人选择这样一个时间执行死刑,真是体贴。

{2。


文章TAG:斩刑  斩刑  刑应  唐律  三千里  减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