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箫的吹奏方法

建议你先学笛子,之后自然就会萧了

箫的吹奏方法

2,箫的基本演奏技巧

箫的基本演奏技巧   导语: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按"音孔"数量区分为六孔箫和八孔箫。六孔箫的按音孔为前五后一,八孔箫则为前七后一。八孔箫为现代改进的产物。 箫的基本演奏技巧    箫--基本演奏技巧--颤音   颤音的效果与弦乐器上的颤指相似,练习时要使每个手指都能独立打颤,颤音的快慢要根据乐曲的感情和速度而定。   颤音,又称“打点”,或称“擞音”,效果与弦乐器上的颤指相似。   颤音的奏法是:先将本音发出,紧接着均匀、迅速开闭本音上方二度音孔,使本音与其上方二度音快速,均匀的交替出现。颤音用“tr”来标记。   二度颤音:开闭本音的上方二度音孔。除了常用的二度颤音外,还有三度颤音、四度颤音(不常用)等。三度颤音就是开闭本音的上方三度音孔。   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中,如内蒙古、西藏等民间音乐中常用三度指颤音。   颤音的快慢(手指运动的频率)要根据乐曲的感情和速度而定。   颤音是一种常用技巧,在练习颤音时要使每个手指都能独立打颤,三度颤音是两个手指同时动作,要求迅速而均匀,不得忽快忽慢。颤音的练习要求一次能达到十五秒钟之久,相当于慢板的八拍左右。   在实际演奏中,颤音有由慢渐快的,也有由慢渐快再渐慢回到本位音不颤的。    箫--基本演奏技巧--指震音   指震音是用手指在音孔旁或音孔上作均匀迅速的扇动或开闭,发出一种与气震音相似的音。   指震音是用手指在音孔旁或音孔上作均匀迅速的扇动或开闭,发出一种与气震音相似的音。   指震音在音孔上的震动分为“本位指震音”,“下位指震音”。   (1)本位指震音有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手指在这个音孔的下半孔进行上下震动。   第二种是手指在这个音孔的旁边,还可以加上其下方各指同时在本音孔的旁边快速均匀的震动。只接触音孔边缘,接触的面积越小越好。   第三种是如果在音孔上方震动,则手指不接触音孔。   (2)下位指震音:   按发音本孔的手指抬起后,不做任何动作,而其下方音孔的一指或数指,在音孔上或音孔旁进行震动。   由于手指震动的快慢速度不同,它起到的效果和用途也有根本的不同。当手指震动快时(约每秒钟五次),所得到的是一种微妙而柔弱的效果。它常常是伴随着特长音或弱音出现,江南丝竹乐常用指震音技巧来表现江南美景。当手指震动慢时(约每秒钟两次以下)所得到的是类似气震音效果。但它没有气震音那样舒展和内在,又因为它只能在本音的音高以下发音,音强的震动幅度较小,所以实际应用不多。    箫--基本演奏技巧--倚音   倚音是本位音的辅助音,是对本位音的装饰润色,在演奏时要吹得轻巧而短促。   倚音是一种装饰音。它在本位音之前出现,并倾向于本位音,使本位音有一种丰富的特殊色彩。倚音用较小的音符写在本位音的左上角,并用连线与本位音连结起来。   本位音前只有一个倚音音符时称为“单倚音”。单倚音有上下之分,比本音高的叫“上倚音”;比本音低的叫“下倚音”。本位音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倚音音符时称为“复倚音”。   在演奏倚音时要吹得轻巧而短促,因为倚音是本位音的辅助音,是对本位音的装饰润色,它帮助发出主音,倚音的演奏时值一般在前半拍的开始部分或有意在正拍之前,正拍时正好连上本位音。不得将倚音任意拖长或吹在强拍上,否则就会喧宾夺主了。    箫--基本演奏技巧--叠音   叠音是在演奏两个同度音时,在第二个同度音的上方二度音孔用手指急速地开接一下,使这两个音有一种重叠的感觉。   在演奏两个同度音时,在第二个同度音的上方二度音孔用手指急速地开接一下,使这两个音有一种重叠的感觉,叫做叠音。   叠音的记号是“又”。不在乐谱上写小装饰音。   叠音可以说是一种“极快速的装饰音”,不能把叠音奏成倚音。要记住倚音是在第一个音符之前出现。叠音的手指动作在第一个音符之后。倚音再短暂也有一个过程,而叠音第二个音的手指动作和第二个音的拍子是同时的,我们只能感觉它的存在,因为手指的急速开闭,本音的上方二度音是不占时值的。因此称叠音是一种极快速的装饰音。它巧妙地丰富了两个音之间的关系,使两个音既分开,又形影不离,造成一种悦耳的色彩。   民间还有一种叫做“唤音”的加花手法,也可以说是另一种叠音奏法。它不仅仅用于两个同度音之间,在任何音程的任何音上都可以使用,尤其是戏曲或民间乐曲中应用较为广泛。其发音方法同于叠音,不过叠音一般是标记在曲调上,我们在吹奏时要有意识的重视它。“唤音”吹法则是无意识的叠音吹奏,它不但出现在两音之间,并且在任何音符都有可能出现,它是没有什么标记的,只是要以旋律进行得流畅生动为标准。    箫--基本演奏技巧--打音   打音是在吹出一个音或两个同度音时,在这个音的音孔上急速地用手指打动一下,要求手指“灵、准、稳”。   在吹出一个音或两个同度音时,在这个音的音孔上急速地用手指打动一下所得到的效果叫做“打音”,记号是“扌”。   打音与叠音不同的是:叠音的演奏方法是用本音孔上方二度音孔发音,而打音则是在本音孔打动发音。它的实际音高是本音与下方二度音的急速重复。 如在演奏中遇到“1”音时,用打音所得到的实际上是“71”的效果   打音的用途和色彩与叠音大致相同,特别在江南的一些乐曲中,打音是一种常用技巧。在内蒙古或西藏的乐曲中也有应用,不过手指动作较慢,类似倚音。   在练习打音时,手指要“灵、准、稳”。所谓“灵”是指法要灵活,发音才能不死板;“准”是手指要打在音孔上,不能有虚音;“稳”是要求我们在运用打音时不能忽快忽慢,不能影响原曲速度,打音的时间要恰如其氛。    箫--基本演奏技巧--赠音和波音   赠音是在本音结束时,迅速轻快地带出一个装饰性的、时值极短的音,由演奏者根据乐曲的感情、风格适当运用。   赠音与倚音相反,在本音结束时,迅速轻快地带出一个装饰性的、时值极短的音。赠音没有专用符号,在练习曲中,我们把赠音用较小的音符标在本音后面,并用连线与本音连接起来;也有将赠音的偏旁部首“贝”做为赠音的标记。   赠音在本音之上之下都可以,二度、三度、四度、五度都行,一般三度四度比较常用。   赠音由演奏者根据乐曲的感情、风格适当运用。赠音在江南丝竹(和南派音乐)中应用较广。   赠音的吹奏方法:当本音在结束前的一刹那,立既停止吹奏,同时用手指将赠音带出。呼气停住的时间一定要准确、果断,这样才能与手指很好的配合。停早了,赠音做不出来;停晚了,造成赠音时值太长,就不是赠音了。   波音是在吹奏本音时,迅速将本音上方二度音孔开闭,回到本音。   波音有两种:单波音和复波音,复波音在单波音的基础上再次开闭一次音孔。   演奏波音的要求是:手指一定要干净,利落、有弹性。波音也是演奏中经常用到的装饰音技巧之一。    箫--基本演奏技巧--滑音   滑音是用手指和气息的作用使音程之间发出一种连贯圆滑音的技巧,其效果与弦乐器上单指抹弦相似。   滑音是用手指和气息的作用使音程之间发出一种连贯圆滑音的技巧。民间又称“抹音”或“捻音”。滑音是用手指在音孔上的逐渐依次开放或关闭,其效果与弦乐器上单指抹弦相似。   滑音是一种最常用的手指技巧。它使音程关系从级进改变为滑进,因而适应于一些优美宛转的旋律或戏曲人声的模仿,尤其在北方乐曲中应用得最为广泛。   滑音分上滑音、下滑音、复滑音三种   (1)上滑音:由较低的音开始上滑到另一较高的音,叫做“上滑音”。其奏法是:使手指由较低音的音孔向较高音的音孔,顺次逐个圆滑地渐渐抬起,即使手指由下而上地逐渐开放音孔来发音。同时,气息要由缓渐急,并使风门由大渐小,口劲由小渐大。   (2)下滑音:由较高的音开始下滑到另一较低的音,叫做“下滑音”。其奏法是:使手指由较高音的音孔向较低音的音孔,顺次逐个圆滑地渐渐落下,即使手指由上而下地逐渐关闭音孔所得到的效果。同时,气息要由急渐缓,使风门由小渐大,口劲由大渐小。   (3)复滑音:由低到高又到低或由高到低又到高的音。    箫--气震音   气震音是依靠腹肌和横隔肌的自然控制,使气流呈一种均匀而规则的波动所取得的音乐效果。   气震音又称腹震音或气颤音。它是依靠腹肌和横隔肌的自然控制,使气流呈一种均匀而规则的波动所取得的音乐效果。   气震音是使发音产生美感的重要手段。它与弦乐器的揉弦效果和声乐演员歌唱时所产生的颤吟效果(指极微细的音高波动)具有同样的作用。是吹箫者必不可少的气息技术。   气震音经常在一些较缓慢舒展的节奏和悠长抒情的旋律中使用,它可使音乐得到一种自然、松弛、及悠扬的歌唱性。它不仅和情感的抒发有紧密的联系,而且使乐器的音质产生一种圆润、丰满的美感。练习气震音时,应首先避免故意地大幅度地去颤动气流,更忌讳用胸式呼吸或用喉头结去抖动气流,使音乐产生一种非哭非笑的效果。正确的方法是用腹式呼吸、使气流自然平和地呼出,取得舒展的美声效果。    箫--换气   换气要根据乐曲的具体情况进行,以更好地表达乐曲的主题。   学会了正确呼吸以后,就要学会怎样换气。从整体上说,不管气息有多长,多稳定,也不能把气用尽再换。   在做长音练习时,要尽量能使一口气吹得更长些,一般当感觉一口气已经用完四分之三就要进行换气了,剩余空气不可能完全从肺中排出。   再有主要是根据你所演奏的音乐来进行换气。音乐也和说话一样,是一句一句进行的,一般两小节有个停顿,四小节可组成一个乐句,八小节是一个完整乐句,换气可在停顿或乐句之间进行,如果音乐速度较快,可四小节(或八小节)换一次气。 一些地方民歌曲调,三小节为一个乐句,吹奏时也应三小节换一次气。   还有就是音乐中的休止符可换气,小的休止符和附点音符可“偷气”,偷气就是气不够用时,在不吃掉音符的情况下利用刚才说的小休止符或符点音符快速吸气。   还有一种情况,遇到后面有一长句或根据音乐的需要中间不能换气,那就必须在这句之前吸足一口气,以适应音乐的需要,不过这些特殊情况是在练习或排练时就应事先设计好,以免临时气不够用,破坏整体音乐形象。    箫--指法训练   指法训练的目的是使每个手指既能独立活动,又能相互配合,使手指动作灵活、迅速、持久。   持箫的动作:双臂向前,两手持箫,手指自然保持弯曲,要求肩部、臂部、手部及手指一定要放松,不能僵硬。这样,才能做到手指动作灵活、均匀、迅速、持久。   第二,手指要有弹性,并保持一定力度,这样按闭音孔时才能严密不漏气。手指抬起时,则需要迅速放松。   第三,开放音孔时,手指一般不宜抬得过高,也不能过低。过高,手指肚和音孔的距离会加大,动作不能迅速完成,会影响演奏速度;过低则影响发音的音准和音量。一般来说,手指抬起时,距离音孔二至三公分为宜。如果演奏速度较快,音符时值较短因而音符变化较快较多的乐句时,手指抬得应稍低;而演奏速度较慢,音符时值较长的乐句时,手指则应适当抬高。    箫--呼吸方法   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管乐是十分重要的,一般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   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管乐是十分重要的,中国民间吹管乐非常重视用“气”,气息运用得当,才能较长时间的自由演奏,否则,吹一会就会感觉累,还可能有胸闷气短的现象,时间长了,于身体不利,所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至关重要。   呼吸方法可分为三种:   ①胸式呼吸:完全用胸部控制气息,气吸到肺里后,由胸部向外挤压,这样,吸气量不能达到最大值,气流不稳定,气息也不能持久,身体易感疲劳,这种方法不好控制气息,也有损健康,所以一般不提倡采用胸式呼吸方法。   ②腹式呼吸方法:吸气时将横隔肌下沉,尽量扩大腹部与腰部,民间说法叫做“气沉丹田”。呼气时,丹田要绷住劲,一点一点均匀地将气吹出,经过反复练习,这种呼吸方法是能够掌握的。腹式呼吸能有效的控制气流,均匀的将气吹出,还可根据音乐需要增强或减弱气流强度,做出强弱变化和腹颤音效果,是一种正确的呼吸方法。   ③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吸气时胸部、肋部、腹部、腰部同时向外扩张,最大限度地将气吸入,这样肺吸入的空气量比前两种方法都要大。   采用胸腹式呼吸时。当整个呼吸肌肉组织联合工作时,呼吸肌肉所承担的负荷分布得非常均匀,这样,呼吸肌肉不易感到疲乏。   综上所述,初学者首先应学会腹式呼吸,熟练后再加上胸部扩展动作,就是胸腹式联合呼吸。    箫--风门与口风   吹箫时必须有正确的口形,气流通过呼吸道、口腔、嘴唇吹入箫的吹孔,使箫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   吹箫时必须有正确的口形,气流通过呼吸道、口腔、嘴唇吹入箫的吹孔,使箫内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   “风门”就是指气流通过的唇孔。“口风”是指通过风门呼出的气流也就是指呼吸与口形配合形成的气流。风门是否开得正确决定着箫的音色音准。   正确的口形如下:唇肌和面部肌肉配合协调,口两边嘴角肌肉向后拉,面部呈微笑状,双唇中间部分形成椭圆形风门,舌处于自然状态。   吹奏时,注意劲要用在内边嘴角肌肉处,双唇中间风门处绝对不能用力。嘴唇的薄厚不是风门好坏的绝对条件。如果嘴唇较厚,可多向后拉一点或用乐器将下唇多压一点。一般说,上下唇的位置要求前后基本一致,但上唇可略靠前一点,不致影响箫的音色。切忌一唇过于靠前,一唇过于靠后。   风门形成后可以有大小变化,嘴唇两边肌肉拉力可帮助风门的变化,风门开大时,两边嘴角肌肉拉力相对减小(少用力);风门开小时,两边嘴角肌肉向后拉力反而加大(多用力)。这一变化,一般外表不太明显,要在练习时切身体会。   口风也有粗细缓急之分。音的高低强弱变化,主要是由口风来决定的,口风急发音高,口风缓发音低,口风粗发音强,口风细发音弱。风门和口风配合好了,我们才能吹奏出委婉曲调,抑扬顿挫的箫音。这就必须通过吹奏者运用正确的方法,经常刻苦的练习才能达到。而其中最主要的环节就是要掌握呼吸与口形的密切配合,要发展呼吸与口形协调一致的功能。在实际吹奏中的呼吸和口形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呼吸变化集中表现在吸气量的`多少和呼气(口风)的缓急粗细上。口形的变化则表现在风门的大小、口劲的大小上。    箫-舌的技巧   吹奏时,舌在口中自然放平。吹箫时很少用吐音技巧。但在乐曲开头需要用到单吐。   吹奏时,舌在口中自然放平。“箫无吐”是说在吹箫时很少用吐音。笛子演奏技巧中,舌起很大的作用,单吐音、双吐音、三吐音、花舌等技巧运用很普遍,所以笛子有很丰富的表现力。而箫曲多表现以优雅平稳的情绪、低调娓婉的曲调,所以一般不用吐音技巧。但有时需要一种轻轻的单吐音。作为乐句的开头,没有音头的直接用气吹就可以了,有音头的要用舌头轻轻点一下。   舌的动作技巧是:将舌尖轻抵上齿龈部,气流通过时,口腔发“突”声,一定要轻,点到即可,舌头迅速回复原位。因箫曲较轻柔,音头也较弱,吐音也必须弱,干净、清晰,不能“突、突”的声音很大,即不干净,也破坏了音乐情绪。    箫--气息控制   乐曲的强弱快慢通过气息加以控制。   对于管乐吹奏者来说,能否恰如其氛地表现乐曲的强弱快慢,直接体现在气息控制得好坏及熟练程度上。   这里有一个上下配合的问题,上:指口风、风门与口劲。 下:指腹部、腰部与丹田。   气息的量由横隔肌控制,包括气息量吸入的多少和根据乐曲需要适量将气呼出,而气的出口正是由风门控制,这个“门”的开关,留出缝隙的大小完全出自于口劲,这就是上与下的相互关系。   吹奏中音区时,要求风门大小适宜,口风自然适中,给气时不急不缓,平稳流畅。吹奏低音区时,要求风门比中音区稍大,口风较缓,气流粗而有力,低音宽阔饱满。吹奏高音区时,要求风门比中音区略小,口风较急,使气流细而集中,音色明亮圆润。风门和口风在三个音区的变化中要做到自然流畅,没有痕迹,随着音乐作品的需要而变化,这就需要通过练习长音和各种音阶组合使之达到这一要求。    箫--长音练习(一) 通过力度的不同来练习长音   练习长音时,先练习没有强弱变化的音,一个音可以用三种不同的力度练习:①中强mf ②弱P ③最弱PPP。   长音练习方法:   (一)练习力度不变的音   要求:弱起弱收,强起强收,音要直,干净,不能有颤音或杂音。每一音换一次气,开始练习时可能吹不到八拍,以后逐渐延长时值,要超过八拍,所以练习长音时,包括渐强渐弱的练习,可以不管拍子,以自己一口气所能控制的最长时值为准。通过此项练习,达到能够掌握腹式呼吸技巧。   (二)、练习由弱渐强的长音,强收   要求:气息要平稳,渐强时注意口风及风门的变化。实际上弱音吹出来后,要保持一段的时值,然后做渐强,达到最强时也要保持一段时值再结束。要做到音量从小逐渐加大,由弱逐渐加强,千万注意音准,不能越吹越强音越高。此项练习是为下一项练习做准备,进一步完善腹式呼吸技巧。   (三)、练习由弱渐强再渐弱的长音,弱收   要求:每一次呼吸都要将气吸足,由弱渐强的要求和第二项相同,此项练习主要练习由强渐弱,所以每一个长音的时值,由弱渐强占三分之一,由强渐弱占三分之二。尤其要注意音准,既不能由弱渐强时越来越高,也不能由强渐弱时越来越低。    箫--长音练习(二) 通过口风的粗细来决定音的强弱   音的强弱是由口风的粗细决定的,口风粗,管内空气柱的震幅也较大,发音较强;口风细,管内空气柱的震幅则小,发音也就较弱。一般说,口风粗风门也开得较大,口风细,风门也随之缩小。但是低音区的弱音比高音区的弱音风门稍大,而高音区的强音要比低音区的强音风门稍小。   练习由弱渐强的音时,先用小风门,细口风进入,然后逐渐扩大风门,加强口风,但要特别注意音准,不能越吹越强音越高。   练习由弱渐强再渐弱的音时,除了做好上述渐强外,渐弱时逐渐缩小风门,口风由粗逐渐变细,也要注意音准,不能越吹越弱音越低。   吹强弱音时,应努力做到“强不高,弱不低,强不炸,弱不虚”。吹强音时,口风较粗,要特别防止气速加急。吹弱音时,口风较细,要特别防止气速减缓。在保证气速不变的前提下,使口风加粗或收细(气量加大或缩小),才能奏出音高不变,而强弱不同的声音来。   箫本身音量不大,再做渐强渐弱变化是有一定的难度,通过长音练习,可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如何进行气息变化,而且学会了怎样正确使用风门和口风,同时得到了箫的完美的音色。长音练习是吹箫的重要的基本功。 ;

箫的基本演奏技巧

3,箫怎么吹啊急

这是教程来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箫的基本功及指法: (一)气、指、唇、舌是吹好箫的四个基本要素。气指的是正确的呼吸方法;指便是手指的灵活性;唇是指控制风门、调节口风、使用嘴劲的功夫;舌指的是舌在口腔内的活动功夫。 1、呼吸方法的训练 呼吸方法分有: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呼吸法。吹箫基本上运用的是腹式呼吸方法和胸腹式呼吸方法。 腹式呼吸方法主要依靠腹部运动。吸气时腹部要求渐渐鼓起,呼起时腹部渐渐收缩,以便吸入最多的气。初学时应从体验深呼吸入手,像闻花般用鼻吸气,有腰、腹、胸、背便逐渐向四周扩张。 2、唇的训练 低音区口风要绶,中音区要平吹,高音区时急吹,而超高音区时用超吹。多练习高低音转换,感受一下吹高低音时风门的变化。 3、指的训练 在按照正确的指法按闭音孔的前提下,对按音孔指的单独活动能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平时不吹箫的时候,也可以练习一下手指的伸展能力。 4、舌的训练。 多练习吐音。 (二)六孔箫的指法 A 、筒音5的指法[G调] 将箫的所有音孔全按住所发出的最低音叫做“筒音”。 箫的调(或者说什么调的箫)标在第三孔上。第三孔的音作为这个调主音1。筒音作为5,那么开第一孔就是6,以此类推,第二孔为7,第三孔为1。第三孔旁边标一个英文字母G,就是G调的箫。第三孔旁边标着F,我们说这支箫是F调的。第一孔下面标着的音是筒音。第三孔是G,筒音是D,D音是G调的5。第三孔是F,筒音是C,C音是F调的5。第三孔是A,筒音是E,E音是A调的5。推算的方法,第三孔为1,下行四度为5,正好是筒音。我们习惯上以筒音的唱名,区别于不同的指法。 B、筒音1的指法[D调] 筒音作为1是一种常用的指法。这是音名、唱名、调性完全统一的指法。用G调(三孔1)箫,筒音作为1(唱名),筒音是D(音名),那么所吹出的音阶就是D调(调性)。其它调箫以此类推。 筒音作1时要注意7这个音。7的指法是将所有指孔全部打开,中音7和高音7一样,只有这一种指法。吹7音时请注意音准。一般的箫筒音作1时指孔全部打开吹7音,音高还有点偏低,那么我们就要从气上加以控制。 具体做法是: 气息加强一点,风门略小一点,将箫往下压一点,这样等于吹孔向外翻,将7音校正到准确音高位置。以上所说的动作,只是一点点,此种方法也适用于其它音孔。如果某音略高,那么动作正好相反,气息减弱一点,风门略大一点,将箫往上抬一点,这个音就能略低一点。当然不能所有的音都这样做,要是不准的音孔太多,就该采用其它方法调整音孔了。 C、筒音2的指法[C调] 筒音作为2也是常用指法之一。 用G调(三孔1)箫筒音作为2吹出的音阶是什么调呢? 有两种推算方法: 一是从筒音D往下数,D是2,C是1。筒音2是C调。 一是从三孔G往上数,四孔A,五孔B,六孔C(半孔),D是2,G是5,C肯定是1,C调。 筒音2所注意的指法有以下几种,第二孔按半孔为4音,也可以用叉指的方法,这种叉指方法吹出来的4音偏高。过去民间艺人常用这种指法,现在一般都采用按半孔指法。中音1、2和高音1、2各有两种指法。 D、筒音6的指法[F调] 筒音作为6这种指法,不是常用指法。由于半孔较多,不宜控制,所以练习曲难度相对比其它指法难度大。但是筒音6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指法,而且别的指法不能代替,因此花时间练习筒音作6的指法是十分必要的。 筒音作6上行小三度是1,用G调箫练习筒音是D。D等于6(全按),E等于7(开一孔),F等于1(一孔全开,二孔开半孔)。那么,筒音作6的指法是F调。 筒音作6时的第二孔,第五孔,第六孔都要开半孔。中音区的1、4、5、6和高音区的1、4、5、6都有两种指法。
分享经验:吹出箫的高音,g调的高音321箫的高音321怎么那么难吹呢?原理:用细且急的气流才能吹出g调高音321。方法:把嘴唇闭上,稍微用些劲抿住嘴唇,注意:此时嘴是关闭的,不要张开一条小缝。然后用比较快速的呼气冲开抿住的嘴唇,只是这时嘴唇被气流冲出了一条小小缝,同时保持住这样的口型口风,这样的力道就能吹出g调的高音321。呼出的气一中断,嘴唇又能自然的关闭,就是这种状态。如果吹不出高音321,就再加速吹气的气流速度。背景难点和解析:我相信初学者和我一样,发现高音很难吹出来,g调321这三个音,初学者都是音量吹的很大,但是音阶楞是没吹上去或吹上去一会又马上掉下来或高音阶和低音阶是混在一起的、很不稳定。 吹一般的音都是口先张开一条缝,然后气再吹出去,视频教学都讲吹高音口风再细些气流再急些,可是我都感到微开的口缝已经很细了,再细怎么细?气流再急怎么急?其实问题出在哪里?就是吹气前人为的先张开嘴唇的那条缝,对初学者而言,自己已经感到那条口缝没法再小再细了,但是对于g调高音321而言,还是太宽大了些。所以,气流还是偏大偏宽,g调高音321就出不来!就是这个道理,导致:音量很大,音阶上不去,就是因为气流还是不够纤细!所以,我得出的经验是要把嘴唇先关上,微微用劲抿住,当然不是很大劲,抿的连气流都吹不出来,那还吹什么箫啊,大家能理解吧,稍微用劲抿住,然后用比较急速的气流冲开嘴唇形成的气流束就能吹出g调高音321,而不是先开口缝后吹气,那样是很难形成很纤细的口风,那样的口风往往还是偏大了些,所以g调高音321就难吹,至少初学者的我是这么认为的。小小的抱怨:很多演奏大师,他们是学这个专业的,有前辈当面指点,他们在高音方面都讲了口风再细、气流再急。他们当然有很多时间,整天的练啊练,但很多人和我一样是业余的,没那么多时间去琢磨,所以,我觉得至少我看过的教学视频中都没有把这个如何吹出高音的口型方法给讲透,就给很多后来初学的人带来很多困惑和困难。比较:同样是超吹,不同的音阶,用的气流速度、口风宽细其实不一样。目前,我感到孔按住越多的泛音(相同指法,不同音阶),用的气越省也越容易吹响,比如g调下把位从全按到依次打开手指的音:567。而按孔越少的高音越难吹响,因为它需要的气流要很纤细很急,就是因为我们初学者打开的口缝自己觉得已经小到不能再小了,但其实对于吹出g调高音321还是偏大。所以先闭嘴唇,用较急速的气流冲破闭住的嘴唇,这样呼出的气流就能吹出g调高音321。而呼气一中断,嘴唇又能自然闭上,就是这种状态。希望能对初学者们有所启发,节约时间。
我也是一个自学箫的人,有一句话说得好,百日笛,千日箫,虽然很夸张,但是确实如此,吹箫入门是很困难的,以至于很多人都半途而废了,我已开始也想放弃,不过我真的是爱箫,所以一直坚持下来了。刚开始吹的时候,手一直托着,手可能会很酸,这要有心理准备,我大概是吹了一星期左右,手就不太酸了。想3、4天就吹好是绝对不可能的,我用了3个月的时间才能吹出箫上从低音5到超高音2,差不多半年,才能将高音5到超高音2比较顺畅的吹出。至于低音吹不出无外乎三种原因1、孔没有全部按住,这是最基本的,如果是6孔箫,如果你的无名指不够长,按不住第一孔,那你可以试着用小指来按。8孔箫,或者7孔箫(极少)则一般没这种状况。2、口风不对,你试着换几个角度吹吹看,这也是基本的3、这第三个,就是要气沉丹田,通俗点就是一定要腹部顶住,要把腹部肌肉绷紧,用丹田之气,吹气轻一点,久了以后就可以收放自如了刚开始吹低音确实挺难的,我刚开始吹的是a调,低音5和6就是吹不出来,更别说是g调或者f调的了,吹了一段时间就可以了,我就是按照上述三个步骤来的。杂音大,可能是箫本身的问题,也可能是你吹奏的问题,你可以尝试着把所有孔都放开,然后吹,这样应该能轻松吹出#4,然后你就可以通过听这个音是否有杂音来检查是箫的问题,还是你的问题了。一般来说100元以上的箫没什么杂音,50元到100元不一定能保证,50元以下基本不能保证。当然,网购的话30元以上的箫一般都有保证。实在不行,你可以找个吹得好的人帮你试试。至于你说的中音1变成高音1,这还是归结到上面的第三点,就是要腹部顶住,刚开始会挺不自在,但是久了就好了,这个过程我差不多2个星期就好了。总的来说,就是要用好气。a调的箫好吹,但是吹好了就没什么用了,f调和g调的箫常用,但是一开始不太好吹,尤其是初学千万不能用f,会累死的。建议初学用g或者a。当然,做到以上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还有很多技巧要学习呢。希望对你有帮助,也祝你早日成功,毕竟现在像我们这样喜欢吹箫的人很少,所以一定不要放弃啊,好好努力,一定会有所进步的 。打得我好辛苦啊~~~千万要对得起我的劳动,不要放弃啊~~

箫怎么吹啊急


文章TAG:吹箫技巧吹箫  技巧  吹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