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输血的管理制度有哪些

主要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这个是主要的 还有《献血法》《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

临床输血的管理制度有哪些

2,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制度与流程

1.对血站血液成分验收;2.血液成分贮存需要冷链;3.配血\发血;4.输血记录;5.不良反应回报及处置.
目的探讨对临床输血工作环节质量的监控在安全输血中的作用。方法制定输血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输血科工作流程图,确定质量控制要点及实施的监控措施。结果确立了输血科的输血质量要求;有效识别临床输血中的主要工作环节及关键控制点,明确了过程控制与管理的方法,建立了系列质量文件。结论对临床输血环节质量的监控,能杜绝输血工作中的隐患,减少差错的发生,保障了输血安全。

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制度与流程

3,输血文书管理制度

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输血技术的不断提高,而临床用血由过去的单一模式(输全血)发展到现在的多种模式(输成分血),以及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1],把输血医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医院血库仅充当配发血的角色是远远不够的。1999年1月实施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必须设立输血科”。输血科作为新兴的、涉及多科学的综合性科室,成为了医院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为贯彻《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我院于1999年6月成立输血科,是佛山地区首个成立输血科的医院,近几年我院各科室的医学业务发展迅速,输血科为配合临床也不断发展建设起来。总结我院输血科成立以来的管理经验,参考相关文献报道,由以下几点体会写出来以供交流。  1 对内做好思想教育,完善科室管理[3]  1.1 加强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注重人员素质培训  输血科成立初期,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而近几年随着医院各大手术的增加,特别增加了肝移植等大型高难度的手术,ICU的扩建,使输血科的工作量增加,工作压力增大,针对这个问题,科室实行了以下措施:通过各种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思想不断提高,大家都养成了爱岗敬业的精神;每个星期进行一次业务学习,巩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每年派工作人员外出进修或参加全国性会议,拓展视野,接收最新的医学信息,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结构,使我院输血科水平向全国先进的医疗水平看齐;更重要是工作中把好质量意识关,强化工作人员对安全输血的思想意识。  1.2 输血科的规章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完善的规章制度的保证,所以健全输血科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必要措施。通过参考其他医院输血科的工作,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院输血科建立了各项制度。交班制度;每次交班都做好记录并签名,交代清楚每项细节,以免有错漏;岗位制度:每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分工清楚,责任到位;每项试验实行双签名制度:一个是操作者,一个是审核者(值班除外);实行三查三对制度:查对姓名、查对住院号、查对科室病床;临床预约用血实行负责医生签名及输血科负责人签名制度等等,保证不放过一个错漏,及时改正任何缺失,保证输血安全。  1.3 加强输血科的规模建设[4]              我院过去的血库只负责配血发血,随着各项新技术的开展和成分输血的发展,加强输血科的规模建设也势在必行,如今我院输血科有配血室、发血室、贮血室、实验室、过滤室、自身献血室,并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管理人员,还引起了先进的血库专用电脑管理系统,使输血科的管理更科学更方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因素失误。  1.4 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满足临床不断发展规律的要求  医学事业不断发展,而医院的设施配备也不断增加,输血科作为一个与临床有着密切关系的科室,也必须不断发展才能配合临床要求。我院输血科于1999年在佛山地区首次推行凝聚胺配血法,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不完全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开展了自身输血,既降低患者输入异体血引起的输血反应的几率,也减少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近几年血液内科实行干细胞移植,为进一步减少患者的GVHD(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科开展了血液的白细胞滤除,并向全院各种推广;还开展了ABO溶血的孕妇产检和卡式微柱凝胶血型鉴定等项目,并发表多篇文章对新开展的项目进行探讨和临床验证。  2 对外做好沟通工作  2.1 做好与临床医务人员的沟通工作  输血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常常开展新实验项目,而部分临床医务人员的观念仍未更新,对于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意义和实施方法,输血科要做好充分的解释和宣传工作:印发宣传单或小册子到临床各科室;在医院网上发布通告;或者请专家学者来讲课,推广新技术新项目。 2.2 做好与血站的沟通工作              与中心血站开展全方位的业务交流,共同做好临床输血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把临床用血的不同需求报告中心血站,工作中注意每个环节,避免由于沟通不足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损失。  2.3 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             对于患者关于输血方面的咨询,输血科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准备制作板报向广大患者宣传输血知识;对于门诊患者的用血,不能即时供应时,也要向患者解释并留下联络方式,在准备妥后第一时间通知患者。  3 临床输血纠纷的防范措施  [3]做好以下几点: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操作;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病患的输血适应证;要求临床医师具体填写好用血申请单;输血前要求患者进行相关传染病的检测;要求临床医护人员填写反应回报卡,掌握输血反应的第―手资料,并做输血反应的相关实验;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及输血科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输血文书管理制度

4,求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输血管理制度(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3)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4)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5)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6)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入;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5) 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7)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输血科(血库)每月统计上报医务处(科)。(8)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给你个全面的输血反应反馈和不良反应调查处理与报告管理制度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与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是指病人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的过程中或者输血后,出现的任何输血前不能预期的、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症。一)红细胞相关的输血反应1.分类 可分为免疫性的输血反应和非免疫性的输血反应。2.预防2.1输血前进行严格的血型鉴定、不完全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并保证检验结果无误。2.2必须保证临床血液的质量,防止人为造成血液的体外破坏。2.3输血科与临床输血护士应该进行严格的核对、避免人为差错。2.4临床输血护士应当严格遵守输血有关规定,严密观察受血者输血后的反应并做相应记录,做好应对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抢救措施。二)白细胞相关的输血反应1.分类 白细胞相关的输血反应主要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和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等。2.预防2.1非溶血发热反应的预防:选用洗涤红细胞或去除白细胞血液进行输注,如果输注的是白细胞或血小板制品应当进行hla抗体检测。 ...展开给你个全面的输血反应反馈和不良反应调查处理与报告管理制度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分类与预防输血不良反应是指病人输注血液或血液制品的过程中或者输血后,出现的任何输血前不能预期的、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症。一)红细胞相关的输血反应1.分类 可分为免疫性的输血反应和非免疫性的输血反应。2.预防2.1输血前进行严格的血型鉴定、不完全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试验,并保证检验结果无误。2.2必须保证临床血液的质量,防止人为造成血液的体外破坏。2.3输血科与临床输血护士应该进行严格的核对、避免人为差错。2.4临床输血护士应当严格遵守输血有关规定,严密观察受血者输血后的反应并做相应记录,做好应对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抢救措施。二)白细胞相关的输血反应1.分类 白细胞相关的输血反应主要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和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等。2.预防2.1非溶血发热反应的预防:选用洗涤红细胞或去除白细胞血液进行输注,如果输注的是白细胞或血小板制品应当进行hla抗体检测。2.2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的预防:用一定剂量的γ射线如出一60co、137ce或直线加速器x射线对献血员提供的血液进行照射,以灭活其中有免疫增殖活性的淋巴细胞。2.3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的预防:对献血员进行hla抗体检测或对献血员提供的血液进行洗涤处理,减少受血者外源血浆的输入量,不要进行全血输注。三)血小板相关的输血反应1.分类 血小板相关的输血反应主要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后紫癜以及血小板输注无效等。2.预防2.1非溶血发热反应的预防:对患者和献血者(必要时)血清进行血小板抗体(包括hla抗体和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检测或对供、受血者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选用合适的血小板进行输注。或者对供者血小板进行适当处理,如用过滤器除去白细胞,采用紫外线对血小板进行照射处理,采用枸橼酸或氯喹处理破坏供者血小板的hla-1类抗原后进行输注等。2.2输血后紫癜的预防: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预防。2.3血小板输注无效:同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的预防。四)血浆蛋白相关的输血反应1.分类 血浆蛋白相关的输血反应主要表现为荨麻疹和过敏反应,按免疫反应可分为同种免疫和异种免疫,前者如iga同种免疫,后者如异性变应原反应(节花粉、异种蛋白、某些药物等)。2.预防2.1选择无过敏史、无服用或注射任何药物史的献血员。2.2对经产或有输血或输液史的献血者,应检查血浆内相关抗体,凡抗iga或hla抗体阳性者应不予采用。2.3贮备一定数量的iga阴性献血员血液,专供iga抗体阳性者输血使用。2.4使用洗涤红细胞或冰冻红细胞;对有荨麻疹和过敏反应史者不要轻易输用血浆或含血浆的血液制品。2.5提倡自身输血。2.6对已知有输血过敏史的成年病人,可以在输血前1小时口服苯海拉明50毫克,开始输血后再服50毫克。五)细菌性输血反应1.病因 细菌性输血反应是由于细菌污染血液或血液制品并在其中繁殖,导致受者输血后发生细菌性败血病,甚至危及生命。细菌污染血液的途径主要有:献血者在献血时处于菌血症状态,采集的血液本来就有细菌;在采血时,皮肤的细菌通过采血针进入血袋而使血液污染;输血袋本身的细菌污染;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细菌污染等。2.预防2.1加强对献血员的问询和体检,剔除可能带菌的献血员。2.2规范采血时的皮肤和空气消毒。2.3丢弃采血时最初少量血液。2.4限制血液的保存时间,确保正确的贮存和运输温度,要求血液贮存的温度为2℃-6℃,血液运输的温度不超过10℃。2.5对血液进行相应的处理,以去除或杀灭血液中的细菌,如去除献血员血液中白细胞或者用紫外线对血液进行相应处理等。2.6定期对贮存的血液进行细菌学的随机抽检,可疑血液不得轻易提供给临床输用,必须先做细菌学检测。二、输血不良反应报告1、血液临床输注过程中应由经治医师或值班医生、护士负责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并及时完整填写临床输血反应回报单,且记录包括患者的姓名、血型、住院号、科室、所输血液制品的名称、献血员姓名、血液编码、输入量、反应症状、处理方法、结果等,并报输血科保存。2、输血过程如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时临床医生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检查、治疗、抢救,并通知输血科及医务科,查找原因,认真如实填写临床输血反应回报单与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处理记录表。三、输血不良反应处理1、输血科接到临床输血科室反映有输血不良反应时,输血科医师应及时深入临床科室,协同临床医生作好相关处理与记录,提出输血指导意见,收回和保存因输血反应未输完的血液,并报告科主任,同时向省血液中心报告。2、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并及时反馈给临床输血科室以利临床医师对症治疗:(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5)如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检验;(6)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7)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3、输血科应如实记录并保存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反馈、调查与处理记录表,并每月分类统计上报医务科与供血机构。4、临床输血完毕后,临床科室应填写血袋回收登记表,连同回收血袋一并送输血科,经核对无误后保存。5、回收血袋应在2-6℃条件下放置24小时,且临床输血无输血反应的情况下方可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处置, 由清洁工进行感染性垃圾出科登记,并双签后出科交医院统一处理。收起

文章TAG:输血  血管  管理  管理制度  输血管理制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