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资计算公式

a除以<(1.1*人数*天数)+(1.0*人数*天数)+(0.8*人数*天数)>=人平均工资分配系数(G)组长工资=G乘以1.1乘以天数.男工工资=G乘以1.0乘以天数.女工工资=G乘以0.8乘以天数.

工资计算公式

2,工资的计算公式

求个平均值为:A 1.3A+1.1A+1A+0.85A+0.85A+0.85A+0.85A=(1.3+1.1+1+0.85+0.85+0.85+0.85)A=6.8A 6.8A=13472,则, A=1981.176 你的工资为1.3A,即=1.3*1981.176=2575.529元!

工资的计算公式

3,谁知道工资的计算公式啊

若当月是非颠倒30天计算: 1、900/22/8=元/每小时 2、加班时间若按双倍付工资: 4X(900/22/8=元/每小时)X2 加班时间若按双倍付工资: 4X(900/22/8=元/每小时) 3、若工作22天,每天加班4小时计算: 加班时间若按双倍付工资: 4X(900/22/8=元/每小时)X2 加班时间若按双倍付工资: 4X(900/22/8=元/每小时) 4、加班时间若按双倍付工资: 900+4X(900/22/8=元/每小时)X2 加班时间若按双倍付工资: 900+4X(900/22/8=元/每小时)

谁知道工资的计算公式啊

4,工资计算法公式 请教

首先你的弄清楚公司对于员工的加班基数取多少?正常情况下加班基数是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你可以按1380算,亦可以按1380+600算,如果按1380算,一小时加班费是1380/21.75/8*1.5;如果按1980算,一小时加班费是1980/21.75/8*1.5如果基本工资1380,职位津贴850,则请假6.5小时,应扣工资为(1380+850)/21.75/8*6.5=83.3元。
已经规定了月工作日数,又是按照工作日数计算工资,实际就是按日薪计算的,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以月薪为基数按实际工作日计算,因为一个月22.5天是固定的,某人的月薪就是:月工资×22.5分之N(N为实际工作日)。是不是这个理?

5,计算工资公式

a-班组月工资总额 b-个人分配系数 c-班组总人数 d-个人出勤天数 e-总系数 f-班组总出勤天数 说明:假如有4个组成一个小组,有一个人当组长, 分配系数是: 组长:1.1 男工:1.0 女工:0.8 总系数就是所有人的系数总合 一个组的的劳动所得应该如何分配给这个组的个人手里, 谁能给我一个计算的公式,谢谢 a除以<(1.1*人数*天数)+(1.0*人数*天数)+(0.8*人数*天数)>=人平均工资分配系数(g) 组长工资=g乘以1.1乘以天数. 男工工资=g乘以1.0乘以天数. 女工工资=g乘以0.8乘以天数.
一般这种情况做IF循环嵌套是最简单的,计算提成比例一列IF(A1>17000,0.2,IF(A1>=16000,0.16,0.15)) A1是毛利,因此如果提成数额按毛利计算,那么提成数额一列IF(A1>17000,A1*0.2,IF(A1>=16000,A1*0.16,A1*0.15))如果加入底薪判断的话,外边再加一层嵌套就行了,先用IF(底薪格>0,条件真,条件假) ,条件真的位置填IF(A1>4000,(A1-4000)*0.1,0) 而条件假的地方填IF(A1>17000,A1*0.2,IF(A1>=16000,A1*0.16,A1*0.15))

6,计算工资的公式是

工资按其计量形式来说有两种: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最常用的工资形式,根据计算工资的时间单位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月工资标准,日工资标准和小时工资标准.日工资标准=月工资标准/20.92天,小时工资标准=日工资标准/8小时.劳动者全勤,则按月工资标准计发工资;劳动者缺勤或加班加点,则按日工资标准或小时工资标准扣发和加发工资. 另外,加班加点的工资支付: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也就是加点),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底于200%的工资报酬;法定节假日安排工作的,支付不底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报酬观反映了企业的分配哲学,即依据什么原则确定员工的薪酬。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报酬观。有的甚至制定了“人才基本法”,把报酬观列入“公司宪法”中。新兴企业的薪酬措施往往不同于成熟的官僚化企业。IT企业应特别注重其分配方式要与自身的行业特点、企业文化相一致。 许多跨国公司在确定人员工资时,往往要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其职位等级,二是个人的技能和资历,三是个人绩效。在工资结构上与其相对应的,分别是职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也有的将前两者合并考虑,作为确定一个人基本工资的基础。 职位工资由职位等级决定,它是一个人工资高低的主要决定因素。职位工资是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点。企业可以从薪酬调查中选择一些数据作为这个区间的中点,然后根据这个中点确定每一职位等级的上限和下限。例如,在某一职位等级中,上限可以高于中点20%,下限可以低于中点20%。 相同职位上不同的任职者由于在技能、经验、资源占有、工作效率、历史贡献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他们对公司的贡献并不相同(由于绩效考核存在局限性,这种贡献不可能被完全量化体现出来),因此技能工资有差异。所以,同一等级内的任职者,基本工资未必相同。如上所述,在同一职位等级内,根据职位工资的中点设置一个上下的工资变化区间,就是用来体现技能工资的差异。这就增加了工资变动的灵活性,使员工在不变动职位的情况下,随着技能的提升、经验的增加而在同一职位等级内逐步提升工资等级。

7,工资的计算方法

新华网1月10日消息 劳动保障部今天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通知对职工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以及工资折算办法进行了调整。以下是通知全文。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 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二○○八年一月三日 一般社会保险、所得税、住房公积金等的基数就是你当月的工资。计算方式及有关规定:  住房公积金=工资×8%(个人)+工资×8%(单位) 养老保险金=工资×8%(个人)+工资×20%(单位)  医疗保险金=工资×2%(个人)+工资×8%(单位)(根据有关劳动法规规定,对于外地户口员工,企业可选择是否购买该项保险)  失业保险金=工资×1%(个人)+工资×2%(单位)(根据有关劳动法规规定,只有广州市户口的员工方享受该项保险)  生育保险金=工资×0.7%(单位)(根据有关劳动法规规定,只有广州市户口的员工方享受该项保险)  工伤保险金=工资×0.5%(单位)(或者1%,根据行业性质有所不同)  有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资、薪金收入-2000元(广州市规定)-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5 %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 3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以上各项,个人出的部分(以广州市户口员工为例)分别为:养老保险金(工资×8%)、医疗保险金(工资×2%)、住房公积金(工资×8%)、个人所得税。其余的部分,连同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均由单位支付。   例如:员工A每月工资为2500元,假定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也为2500元,  每月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为2500×(8%+1%+2%)=275元;  应纳税所得额为2500-1260-275=965元 根据上表,适用税率为10% 所以应纳个人所得税为965×10%-25=71.5元住房公积金=2500×8%=200元 所以如果单位应发工资为2500元的话,扣除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个人所得税后只有1954.5元了。
工资的计算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共通性,但每个单位又有他自己的特性。1.对于计时工资的员工,加班工资核算的基数并不是基本工资而是以在岗职工的工资总额为基数计算,工资总额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例如某企业的薪资结构是:基本工资+岗位津贴+加班费;加班费的基数就是:(基本工资+岗位津贴)/21.75天/8小时=小时工资平时加班=小时工资×1.5倍周末加班=小时工资×2倍节假日加班=小时工资×2倍平时加班和周末加班可以依调休来补足加班时数,但节假日加班是不可以调休的。2.计件员工在完成定额工作任务后,公司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分别按照不低于其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其加班工资。具体算法同计时。3.对于年薪制或提成制的员工,在签定劳动合同之时一定要详细了解绩效考核细则,并确定目标可以量化,以免在考核时因绩效目标不明确而导致的经济损失。4.在入职时有的单位会建议工资不同时发放,一部分打卡里,并一部分发现金,目的是合理避税。其实这种无形中拉底了保险的缴纳基数,到最后算起来吃亏的还是工人。
按劳动法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的规定,法定的公休日为104天/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并按下述规定方法计算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 a.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b.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c.加班工资的计算: 每天延长工作时间的加班工资:(实际工作时间-8小时)×小时工资×150% 法定公休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200% 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日工资×300%

文章TAG:工资计算公式工资  计算  公式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