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传统美德小故事300字左右

尊敬长辈、关爱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长辈们辛辛苦苦为我们这一代创造了今天这么美好的生活条件,我们要好好珍惜,发扬美德。那我们要怎样做了?就要从我们身边小事开始做起。  老师经常说如果街上看见有行动不方便或年纪老的的老人需要帮助,我们就要伸手帮帮他。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坐公交车回家的路上,路途中,上来了一位老奶奶,她弯着腰,手里还提着一袋东西,由于年纪太大了,所以动作很慢,而且走得好像很辛苦,我看见了她,马上起身,请老奶奶坐在我的位置上,老奶奶开心地说:“孩子真乖。”旁边的一位阿婕也说:“真懂事”。我听到他们的称赞,心里美滋滋的,站我在我身边的奶奶,也高兴地笑了。  回到家里,我马上去倒了一杯开水给奶奶喝,奶奶很辛苦,因为她每天都要坐公交车去接我回家,还要煮饭。奶奶再一次高兴地笑了。

传统美德小故事300字左右

2,关于美德的小故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关于美德的小故事

3,美德的小小事迹

百优“美德少年”谢易霖事迹材料 画室中,他那么安静,那么专注,虽然枯燥、乏味,他说不苦。勤奋的努力,换来了各级各类的绘画奖项。他荣获第十四届“素质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竞赛金奖。 棋室里,他与对手反复较量,不断切磋。每一个间隙,每一个空余,他都会与棋友探讨棋路。辛勤的付出,他已经是业余围棋一级了。 拳馆内,他是虎虎生威,每一招,每一试,都那么投入。即便汗如雨下,浑身湿透,他说不累。小小年纪的他,现在已经是跆拳道绿带了。 讲台上,他自信流利,高亢激昂,荣获08武进区英语朗诵比赛二等奖。 校园里,他积极踊跃,参加各级各类的活动,展示着他出色的能力,更奉献着他满腔的爱心。 “5.12”地震的消息传来,他哭了,二话没说,抱着自己的储蓄罐来到学校。他说:“这虽然不多,但却是我今年积攒的全部零花钱。我的力量不大,但是我会发动更多的同学和同学的妈妈、爸爸、爷爷、奶奶,一起来帮助受灾的小伙伴!这样的力量将是无穷的!”在他的发动下,全班同学都捐献出了自己的零花钱,因此他被学校评委“爱心小天使”。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就是他,横林实验小学三(3)班的班长,谢易霖,一个阳光朝气的男孩

美德的小小事迹

4,关于美德的事例

礼+懂礼数+孔融让梨 义+重情义+荆柯刺秦王 仁+有仁爱之心+唐太宗爱民如子 智+明智果断+空城计 信+诚信言而必果+尾生沉水 勤劳的中华民族 勤劳、勤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说的是大诗人李白,少时浪荡,无所用心,戏游河边,巧遇老太婆铁杵磨针,而得到的启事,他从此发奋苦读勤学,终于功成名就。 “锥刺股”是先秦纵横家苏秦好学的故事。苏秦为吸取广博知识,夜以继日发奋苦读,当困乏时,以锥子刺腿,用来振奋精神,坚持学习。司马光的“警枕”说的是他从睡眠中挤出更多时间读书,自己设计了一个用木头削成圆形的枕头,只要一翻身,枕头就会滚开,头就会撞到床板上,人就会惊醒。他一生勤奋好学,编纂了我国最重要的历史典籍之一的《资治通鉴》,这本书包容了1300余年的史实,价值非凡。“三上”是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充分利用时间的一种学习方法,乃马上、枕上、厕上,争分夺秒,积少成多,终于在文学方面作出了重大建树。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都说明勤学的道理。 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如张蘅发明的地动仪,马钧发明的翻车,李春建造的赵州桥,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的生动例子
感动中国人物任你选

5,谁知道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

1 黄香,东汉人。黄香九岁时,母亲去世了,他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冬夜寒冷,黄香就钻到父亲的被窝里,用自己的身体把被子暖热。夏夜炎热,黄香就用扇子把父亲的枕席扇凉。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黄香长大后,担任魏郡太守。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非常感动,称赞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他能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热爱百姓。 2 二十四孝_望云思亲 ;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来做了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奉诏出使边疆之际,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请皇上改派别人。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的随从说:“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有诗颂曰: 朝夕思亲伤志神, 登山望母泪流频; 身居相国犹怀孝, 不愧奉臣不愧民 3 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 明朝湖南道川守将沉至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沈云英。自小聪明好学,跟父亲学得一身好武艺。因其父率兵迎异军死在战场上,当时沈云英才十七岁,她登上高处大声呼曰:“我虽然是一个小女子,为完成父亲守城的遗志,我要决一死战。希望全体军民保卫家乡。”大家深受感动,发誓要夺回失地。很快解除了包围,取得了胜利。沈云英找到父亲的尸体,大声痛哭,全体军民都穿上孝服,参加了葬礼。朝廷下令追封沉至绪为副总兵,并任命沈云英为游击将军,继续守卫道州府。后来人们为她建了一座忠孝双全的纪念祠。有诗颂曰: 异军攻城围义兵, 娥眉汗马解围城; 父仇围难两湔雪, 千古流芳忠孝名。 4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6,小学生不超过四100的美德小故事

,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陆陇其,原名龙其,字稼书,清浙江平湖人;曾担任过嘉定、灵寿的知县。  陆陇其素以孝闻名。据说,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正在京城考试,一听说父亲去世了,立刻赤足步行往家赶。到了家里,日夜哭泣,每天也不入内室,只是席地而卧。  他在灵寿当知县的时候,为政清简,深得人民爱戴。有一天,一位老妇人来告她的儿子不孝,那是一个20岁左右的青年。陆陇其对老妇人说:“我还没有小仆人,你的儿子可以暂时来帮忙,如果我找到合适人选了,我就给他施用杖刑然后遣送回家。”从此以后,这位青年每天侍奉在陆陇其左右。每天早晨,陆陇其都恭候在自己老母的门外,等母亲起来了,就照应着母亲洗漱、吃早饭。午饭的时候,他在旁边服侍着,时常逗母亲开心;母亲吃完了,他才吃剩下的东西。晚饭也是这样。如果有点空余时间,就陪母亲说笑,讲些故事让母亲高兴。母亲稍有不适之感,立刻找医生,买药煎药,几夜不睡也不知道累。这样过了几个月,这个青年跪在陆陇其面前,请求回家看望母亲,陆陇其问:“你不是和母亲不和,为什么还要看她呢?”这位年轻人哭着说:“过去我不懂事,对母亲不好,现在好后悔啊!”于是陆陇其让他们母子相见,两人抱头痛哭。青年和母亲回家后,与以前判若两人,后来因为孝顺在乡里闻名。  孔融分梨  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7,关于动物的美德小故事

乌鸦反哺乌鸦是一种通貌丑陋的鸟,因为人们觉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类普遍厌恶,但他们却拥有一种真正的值得我们人类普遍称道的美德——养老、爱老,在养老、敬老方面堪称动物中的楷模。据说这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很早以前,一只母羊生了一只小羊羔。羊妈妈非常疼爱小羊,晚上睡觉让它依偎在身边,用身体暖着小羊,让小羊睡得又熟又香。白天吃草,又把小羊带在身边,形影不离。遇到别的动物欺负小羊,羊妈妈用头抵抗保护小羊。一次,羊妈妈正在喂小羊吃奶。一只母鸡走过来说:“羊妈妈,近来你瘦了很多。吃上的东西都让小羊吸收了。你看我,从来不管小鸡们的吃喝,全由它们自己去扑闹哩。”羊妈妈讨厌母鸡的话,就不客气地说:“你多嘴多舌搬弄是非,到头来犯下拧脖子的死罪,还得挨一刀,对你有啥好处?”气走母鸡后,小羊说:“妈妈,您对我这样疼爱,我怎样才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呢?”羊妈妈说:“我什么也不要你报答,只要你有这一片孝心就心满意足了。”小羊听后,不觉下泪,“扑通”跪倒在地,表示难以报答慈母的一片深情。从此,小羊每次吃奶都是跪着。它知道是妈妈用奶水喂大它的,跪着吃奶是感激妈妈的哺乳之恩。这就是“羊羔跪乳”。
动物的美德故事,急急急/共2个回答我爱鹿晗20082013-01-28TA获得超过547个赞关注成为第2位粉丝动物美德故事(一)  ●猴子平素虽然顽皮嬉闹,但在集体吃食时,却让"猴头"和长者先吃,所剩的再分了吃掉。  ●沙丁鱼在海中遨游遇到狭窄通道时,会自觉排成整齐的队伍,让年幼者在上层,年长者在下层,井然有序,依次前进,从不争先恐后。  ●锦凫鸟很疼爱子女,为让幼鸟能安全度过北极严寒冬季,就忍痛拔下自己身上长长的翎羽,筑成温暖的窝巢,让鸟宝宝安全过冬。  ●地中海的"海鹦鹉"鱼,一旦伙伴被钩住,同伴闻讯会马上赶来救助,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去咬断钩索,帮助受难同伴脱险。  ●螃蟹脱壳时,常成群结队伏在一起,凡是不脱壳或已长好硬壳者,会自动担负起哨兵职务,在洞外放哨,保护正在脱壳者免受侵害。  ●斑马成群活动时,健壮者就主动担任警戒,一旦发现"敌情"便掩护马群逃跑,要是猛敌穷追不舍,就会有一匹马立刻躺下,壮烈自我牺牲,以保护马群。  人们一般认为:动物面貌丑陋,生性粗野,你争我夺,弱肉强食,根本没有一点“美德”可言。其实,这种看法既不全面,也不科学。  ●非洲有一种赤蚁,竟会赏善罚恶!一旦某个赤蚁干了坏事,同伴就会群起而攻之,立刻判处“死刑”,活活地把尸体吃掉:而那些做了好事的赤蚁,则会处处受同伴的尊重和爱护。  ●人人熟悉的大雁,不仅飞行秩序井然,始终保持“一”字或“人”字队形,而且是老雁打头,幼雁居中,最后是老雁押阵。头雁在前面紧拍几下翅膀,气流就上升了,幼雁就靠这股气流滑翔,飞起来很省力。  ●珍奇动物羚羊,竟懂得尊敬老者.一只老羊在场,众小羊都不会躺在地上,偶尔有一只小羊躺在地上,众羊就会让它立即起来. 甚至“人人喊打”的老鼠,也会表现出非凡的“品德”。生物学家西蒙斯和他的助手亲睹了下面一件奇事:两只老鼠同行,后面的一只叼着前面一只老鼠的尾巴。西蒙斯信手捉住了老鼠,仔细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后面的一只是“瞎子”。  在狂涛怒浪中展翅飞翔的海鸥,有照顾“残疾者”的美德。一次,旅游者向海边投掷一些碎面包,众海鸥争相夺食,有一只海鸥竭力把众海鸥挡住,而让一只断足海鸥先吃饱。  ●寒鸭,叫声颇为难听,但吃起东西来却彬彬有礼,年长者先吃,年幼者后吃。

文章TAG:美德小故事美德  小故事  故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