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的身体为什么会有静电

人体为什么会产生静电静电是由原子外层的电子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发生转移,分别形成正负离子造成的。任何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都会发生电荷的转移和积累,形成静电。人身上的静电主要是由衣物之间或衣物与身体的摩擦造成的,因此穿着不同材质的衣物时“带电”多少是不同的,比如穿化学纤维制成的衣物就比较容易产生静电,而棉制衣物产生的就较少。而且由于干燥的环境更有利于电荷的转移和积累,所以冬天人们会觉得身上的静电较大。 在不同湿度条件下,人体活动产生的静电电位有所不同。在干燥的季节,人体静电可达几千伏甚至几万伏。实验证明,静电电压为5万伏时人体没有不适感觉,带上12万伏高压静电时也没有生命危险。不过,静电放电也会在其周围产生电磁场,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强度很大。科研人员正在研究静电电磁场对人体的影响。 如何解决? 避免静电过量积累有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第一,到自然环境中去。有条件的话,在地上赤足运动一下,因为常见的鞋底都属绝缘体,身体无法和大地直接接触,也就无法释放身上积累的静电。 第二,尽量少穿化纤类衣物,或者选用经过防静电处理的衣物。贴身衣服、被褥一定要选用纯棉制品或真丝制品。同时,远离化纤地毯。 第三,秋冬季要保持一定的室内湿度,这样静电就不容易积累。室内放上一盆清水或摆放些花草,可以缓解空气中的静电积累和灰尘吸附。 第四,长时间用电脑或看电视后,要及时清洗裸露的皮肤,多洗手、勤洗脸,对消除皮肤上的静电很有好处。 第五,多饮水,同时补充钙质和维生素c,减轻静电对人带来的影响。

人的身体为什么会有静电

2,为什么有静电

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在正常状况下、热能、化学能等的形式作用会使原子的正负电不平衡。要完全消除静电几乎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摩擦实质上就是一种不断接触与分离的过程。科学家们将质子定义为正电,所以可以这么说、喷射起电等、任何地点都有可能产生静电,中子不带电,热电和压电起电、位能、中子及电子,在人们生活的任何时间。有些情况下不摩擦也能产生静电。为什么流动空气会产生静电呢?因为空气也是由原子组合而成、亥姆霍兹层,流动的空气当然能产生静电,而原子的基本结构为质子,正负电平衡,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控制静电使其不产生危害,如感应静电起电。但是由于外界作用如摩擦或以各种能量如动能,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电子带负电静电产生的原因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只要接触后分离就能产生静电
由于其不导电,空气干燥,容易产生和积聚电荷,就产生放电了,就全部积聚在你的身体表面。你的衣服含化纤材料。当有其他物体能够泄放这些电荷时,之间摩擦更容易产生静电尤其在冬季
冬天空气比较干燥 专家提醒说,别以为静电仅仅是让人难受一下,它对人的健康其实是有负面影响的。曾有医学专家研究证实,皮肤静电干扰可以改变人体体表的正常电位差,影响心肌正常的电生理过程。这种静电能使病人加重病情,持久的静电还会使血液的碱性升高,导致皮肤瘙痒、色素沉着,影响人的机体生理平衡,干扰人的情绪等。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副教授肖嵘说,天天操作电脑的办公室白领脸部红斑、色素沉着等面部疾病的发病概率远远高于不用电脑者,这是由于电脑屏幕所产生的静电吸引了大量悬浮的灰尘,使面部受到刺激引起的。 由于老年人的皮肤相对年轻人干燥以及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老化、抗干扰能力减弱等因素,老年人更容易受静电的影响。心血管系统本来就有各种病变的老年人,静电会使其病情加重。过高的静电还常常使人焦躁不安、头痛、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 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静电? 1、卧室内尽量不放或少放家用电器。这样可以避免人体与电器在近距离产生电场而碰触起静电,看电视最好距离电视机2~3米。 2、用“第三者”消除静电。为避免静电击打,可用小金属器件(如钥匙)、棉抹布等先碰触可引起静电的大门、门把手、水龙头、椅背、床栏等消除静电,再用手触及。 3、用纯天然织物。内衣、床单、被罩等尽量使用棉、麻、丝等天然纺织物,尽量不要用或穿化纤质地的家纺用品和服装。 4、用木梳、润发露。梳头使用木梳,洗发时使用润发露,能消除静电。 5、保持室内温度。这样静电就不容易产生。冬季室内最好使用加湿器,还可摆放花草,以避免产生静电。 6、地板、墙面、天花板等使用防空间静电材料。 7、多吃蔬菜、水果、酸奶,多饮水,同时补充钙质和维生素c,以减轻静电影响
静电产生的原因任何物质都是由原子组合而成,而原子的基本结构为质子、中子及电子。科学家们将质子定义为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正负电平衡,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由于外界作用如摩擦或以各种能量如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的形式作用会使原子的正负电不平衡。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摩擦实质上就是一种不断接触与分离的过程。有些情况下不摩擦也能产生静电,如感应静电起电,热电和压电起电、亥姆霍兹层、喷射起电等。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只要接触后分离就能产生静电,流动的空气当然能产生静电。为什么流动空气会产生静电呢?因为空气也是由原子组合而成,所以可以这么说,在人们生活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产生静电。要完全消除静电几乎不可能,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控制静电使其不产生危害。

为什么有静电

3,人为什么会产生静电

静电是由原子外层的电子受到各种外力的影响发生转移,分别形成正负离子造成的。任何两种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都会发生电荷。
衣服太易产生静电的缘故,跟你本人 没关系
衣服摩擦产生静电
因为冬天的空气比较干燥,带有化学成分的衣物容易产生摩擦,静电现象由此产生,如果你的静电比较强的话,换穿纯羊毛,或纯棉的衣服会好一点。
防静电小常识(一)1、静电:不是静止不动的电,而是在空间缓慢移动的电荷,是一种相对稳定电荷。2、起电方式:工业用电、电磁感应产生、因摩擦、接触、分离而起电。3、能量:最大一般不超过45焦尔/米3,在电磁空间积蓄的能量密度,却很容易达到106焦尔/米3,二者相差105倍。4、电位:静电电位可高达几千几万伏,电流却很小(10-9A)毫微安。5、欧姆定律:R=V/I ,然而静电释放电路很难适用此定律。6、静电的产生:物质是由原子组合而成的,而原子基本结构为质子、中子及电子。质子与中子质量较高,结合力强,不易分离,紧密地形成原子核,而电子质量小,环绕原子核外,在正常情况下,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称不带电电中性。当受到某种外力、摩擦、光电作用或各种能量(动能、位能、热能、化学能等)的作用,使围绕原子核周围的电子脱离轨道,破坏了原子电中性状态,使原子的正负电失衡,电子逃逸于某一介面,如遇低电位介面,产生放电现象而产生。7、机理:接触一电荷转移,当两种物体接触面距达到埃级时(10-8cm),就发生电荷转移,在界面形成“双层电”,而“双层电”的厚薄大小是随材料电阻率大小而异,当固体分开时带走电荷,摩擦双方各自带上极性相反的电荷。8、耐热性树脂应用:无铅焊锡的应用,因它的熔点高,存在着封装材料的耐热性要求提高而产生,就低温无铅焊锡为+220℃。9、静电的分类:(1)按起电的方式分:接触摩擦分离起电、静电感应起电、电磁感应起电、射线电离空气起电、物质三态变化起电、分子分裂起电、极化起电、场致发射起电。(2)按带电体分类:固体带电、液体带电、气体带电、粉体带电、人体带电、生物带电。(3)按电荷性质分类:单极性电荷、双极性电荷、正电荷、负电荷。10、静电的危害:(1)半导体和IC生产线上的静电,人穿尼龙衣、塑胶底鞋在地板上走动,人身会带7-8KV电压。(2)玻璃纤维制成的晶体载料盒滑过聚丙烯桌面易产生10KV电。(3)晶片装配线,晶片5KV,晶片装料盒35KV,工作服10KV,桌面10KV,有机玻璃盖8KV,石英晶体1.5KV,晶片托盘6KV。(4)光刻间塑料地面500V-1000V,金属网格地面也是500V-1000V,扩散间塑料地面、瓷砖地面500V-1500V,塑料墙约700V,塑料顶棚0-1000V,铝板送风口、回风口500V-1000V,金属活动皮革椅面500V-3000V。(5)半导体和IC生产线上的静电危害A、静电库仑力的危害:静电库仑力作用下,吸附的粉尘、污物,可能给元器件,造成短路或增大泄露,使性能受损,成品率大大下降,如粉尘粒径>100微米,铝线宽度约100微米,薄膜厚度在50微米以下时,最易使产品报废,这种情形多发生在腐蚀清洗、光刻、点焊和封装工艺中。B、静电放电引起的危害,如有数千、数万伏的高电位物体产生脉冲刷形放电火花放电时,瞬时会有很高的放电电流流过。若人体带上10KV的电荷,其放电电流流向大地时,形成脉冲状的电流峰位在20A,造成可观的影响,其放电电流流向大地时,形成脉冲状的电流峰位在20A,造成可观的影响,静电放电现象(ESD),还伴随电磁波发射,会引起种种危害。C、 MOSIC等半导体器件将被ESD击穿或半击穿。MOS场效应管其栅极是从氧化膜引出,栅极与衬底间是隔着一层氧化膜,当栅极与衬底间的电压超过一定值时,氧化膜被击穿,如果MOSIC则全部报废了。当施加电压大于UB=50-100V氧化膜便会被击穿,因为栅极电容很小(约几个微微法),输入阻抗很高(约1014Ω以上),这样少量的电荷就会产生高压,电荷也很难泄漏,只要大于50V(无保护),就会烧毁,所以只要人手一摸,栅极元件就坏,因为人体带电超过50V是平常事。

人为什么会产生静电


文章TAG:为什么会静电为什么  什么  静电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