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何有于我哉是什么意思

在《论语》的《子罕篇》中,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这里,孔子说:“不被酒所困扰,对我来说(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什么(要做的)呢?” 《论语·述而》中“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一句,现用古汉语的教材对“何有于我哉?”的解释是“对我来说有什么呀?”也就是说,这三件事对我来说都不难。 所以,“何有于我哉”即“对我来说有什么呀?”何有,即有何,有什么;于,就是对。何有于我哉 也就是 于我何有
有什么可以给我的呢?

何有于我哉是什么意思

2,孔子名言何有于我哉

何有于我哉!”词序跟现代汉语不同。“于我”作“在我”解;“何有”,即有何(有什么)。全句可译为:(这三样)在我(身上)有什么呢? 《论语六则》生动地反映了孔子以其谦虚诚挚的品德诱化学生的形象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点,孔子都做到了,但他还说“何有于我哉”,可见孔子严格要求学生,首先严格要求自己,他谦虚谨慎,确实能为人师表。 再举黄绾的《明道编》(中华书局,1959年9月版)中的一段话为证: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此夫子自检其学,惟此三者为难,故发此言。凡人之学,有之必欲发露,故以能默为难;既默则易忘,故以能识为难;处常而能不厌,历久而能不倦,皆人之难也,夫子自检而知其难,故曰,“何有于我哉!”皆“望道未见”之心也。
这是个倒装句式,和“于我有何哉”的意思一样。解释为:对于我来说,能有啥呀。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些品质,孔子在其他场合曾经公开地承认过 《公冶长》: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在十室之邑,可能有人在忠信方面能做到和我一样,但不会有人和我一样好学” 《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这些都是孔子自己从侧面说明自己“敏而好学”的。 《孟子·公孙丑》有一段话,引用孔子: 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这是孔子公开对弟子说自己是学不厌而教不倦。 孔子不承认自己是“圣”(这是谦虚的态度),但承认自己“学不厌而教不倦”。 可见,孔子对自己“学不厌而教不倦”是不避讳的,甚至以此为荣。 因此,孔子不会在这里说:我有哪一样呢?,来以此自谦。 有人认为这是孔子时常自我反省,自我督促的一种表现 孔子时常提醒自己“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三件事,自己做到了吗?

孔子名言何有于我哉


文章TAG:何有  于我  是什么  什么  何有于我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