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肥的未来宏图具体规划说一下吧谢谢了

合肥夹在武汉和南京两个大城市之间,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现在,巢湖的部分地区划分到合肥了。合肥的GDP突破了3000亿。还是排在省会的第十八位。未来十年,合肥的目标是追上南京或者长沙。但是赶超武汉还是很难的。合肥是想发展成安徽省的一个特大城市,从而带动安徽经济的增长。像江苏的南京一样,像湖北的武汉一样。

合肥的未来宏图具体规划说一下吧谢谢了

2,合肥经济圈的合肥经济圈最新规划

2014年8月4日,《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专家评审会在合肥召开。 《规划》提出构筑“一核三心、五带多极”的经济圈空间布局,打造一小时城际通勤圈和生活圈等。 2013年,合肥经济圈GDP达到7798.7亿元,增速为10.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规划》将合肥经济圈未来发展定位为“长三角与中四角重要增长极”“安徽省核心增长极”,打造成国家重要的自主创新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并构建起国家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规划》预测,到2030年,合肥经济圈常住人口将达到2500万人,城镇化率为73%-75%。据此,合肥经济圈内将打造1个特大城市、3个大城市、17个左右小城市、200个左右小城镇等,形成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新格局。合肥经济圈总体结构将以点轴的形式推进,构建“一核三心、五带多极”的开放性空间结构。其中,一核指合肥都市核心区,三心指淮南、六安、滁州三个中心城区,五带指合淮、合滁宁、合六叶、合桐安、合巢芜发展带,多极指多个县级中等城市和若干产业新城。 《规划》提出,加强各市镇之间的交通互联,将采取强化枢纽、提升铁路、共享航空、连通水运、加密高速、提升国省道通达度、构建城际快速通道、打造一小时城际通勤圈和生活圈等举措同步推进。 省经济信息中心近日发布报告称:与2010年相比,全省区域经济格局有所变动。从全省看,2014年与2010年相比,GDP比重上升和下降的市各占50%。其中,GDP比重变化最大的是合肥市、淮南市、马鞍山市。前者比重提高近1.4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后两者降幅均在1个百分点。合芜GDP比重上升合肥和芜湖无疑是安徽经济发展的主要受益者,两市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位次始终保持在前两位。除此以外,两市GDP比重明显上升,经济总量已超过全省的三分之一,达到35.5%。四年间,两市GDP比重分 别由 2010年的23.1%、10.5%提高至2014年的24.5%、11%。合肥的上升幅度位居全省第一。此外,蚌埠、宿州、宣城和滁州四市GDP比重稳步小幅上升,平均上升幅度在0.24个百分点左右。分析称:上述区域经济地位的稳步上升与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园区培育以及重大项目引进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是密不可分的。值得注意的是,蚌埠GDP比重上升幅度居全省第三位,与阜阳、滁州的差距逐渐缩小。沿江两市比重下降淮南、马鞍山、安庆3市GDP比重持续下降且幅度较大,已分别由2010年的4.72%、7.41%、7.72%降至2014年的3.75%、6.45%、7.34%。其中,淮南经济转型发展明显滞后于淮北、铜陵等市,经济增长对煤炭的依赖依然较高。淮北、阜阳、六安、铜陵,4市GDP比重下降幅度相对缓慢,降幅均小于0.25个百分点。其中,淮北GDP比重由2010年的3.61%降 至2014年3.55%,降幅为0.0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仅高于黄山。此外,亳州、黄山、池州3市GDP比重基本保持稳定。建议扩容合肥经济圈省经济信息中心报告建议进一步扩容合肥经济圈,建议逐步将蚌埠、芜湖等市纳入其中。此外,分析还认为:皖北地区城市区划调整也亟待优化。“建议将寿县划入淮南行政区划、凤阳划入蚌埠行政区划、萧县和砀山划入淮北行政区划,推进蚌埠淮南、淮北宿州一体化发展;继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建议将个别具备条件的县设区或市。”
作为安徽的核心增长极,合肥经济圈的范围将有调整。包括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桐城市(安庆)和滁州市,总面积36519平方公里,总人口1836万人。

合肥经济圈的合肥经济圈最新规划

3,有谁知道合肥未来20年的规划

目前,《规划》的征求意见稿已经通过网络公布,近期规划部门将征求县、区和市直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对该规划进行优化和进一步完善。 面积扩大人口翻番 短短几年的“大建设”,已经让合肥“长大”了好几圈。而前段时间,合肥更是提出了建设“区域型特大城市”的目标。“特大城市”有多大?这份规划给我们勾勒出了一个轮廓——到2030年,合肥市市域人口为1000万,城镇人口为900万;城镇化水平为90%;全市城镇建设用地为900平方公里。 合肥市2009年经济社会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合肥市的常住人口为50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310万。而到2030年,合肥的人口不仅将翻一番,而且九成都将成为“城里人”,农业人口大大减少。 除了人口总量增多,城市范围也在“扩张”。按照规划思路,除了中心城区和副中心外,现在三县所辖的长临河、三河、紫蓬、吴山、下塘等小镇都将“转身”成为“小城市”,如同“卫星城”一样围绕在合肥市区周围,人口规模也将达到25万左右。| 滨湖将成中心城区 要建“特大城市”,不光是人口多、面积大,城乡空间结构都将全面调整。记者在规划中看到,未来合肥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一核一圈实现五轴”的空间拓展。其中,未来的合肥中心城区将不再局限在二环以内,滨湖新区将和现在的主城区组成中心城区,“特大城市”成为的“核心”。 而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其周围的副中心城区和城镇将构成“一圈”:城市都市区。规划中将拥有700万人口的都市区,包括店埠、南岗、上派和双墩四个副中心,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自主创新示范园区及周边紧密相连的乡镇等。该圈层将成为合肥市城镇重点发展地区。 除了城区范围扩大,合肥还将由中心城区沿交通轴线向五个方向发展。分别是面向长三角的合宁沪发展轴、面向沿淮城镇圈的合淮埠发展轴、面向皖西的合六发展轴、面向皖江城市带的合安发展轴,以及面向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的合芜发展轴。 产业集群市民获益 到长丰采草莓,到肥东摘莲藕,到肥西吃老母鸡……这样的安排您还满意吗?在规划中,这些特色产业都已经找到“东家”,七大产业集群将在合肥各处“抱团发展”。 在城乡产业发展方面,以往“小作坊”式的经营方式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集团作战”。 未来合肥的城乡农业,将形成“三大圈层”和“五大产业带”。“三大圈层”不仅包括城区农业,还包括以生产和生态分别为重点的近郊农业。而“五大产业带”则涵盖了环巢湖的蔬菜和水产,肥西的蔬菜园艺,肥东的高效农业,长丰的草鸡养殖,以及沿北环高速的经济林木。这也意味着,早晨从肥西菜园子里摘下的青菜,中午就能端上市民的餐桌了。| 城际铁路四通八达 在规划中,未来合肥的交通将实现海、陆、空全方位升级。 在国家铁路网规划中,合宁高铁、合武高铁、京福高铁和阜合杭客运专线已经确定经过合肥。合肥-安庆、合肥-南京、合肥-淮南-蚌埠、合肥-巢湖-芜湖、合肥-六安五条城际铁路也在规划之列,它们就像一个“大”字,从合肥通向周边。 此外,正在建设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将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内干线机场和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全面融入长三角地区航空运输体系。 高速路网内外通达 按照规划,合肥将重点建设高等级道路、县乡道路和农村公路,形成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 根据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合肥市域高速公路网主要以合肥中心城区为中心,呈“一环七射”结构。目前框架已基本建成。而规划中的省高速公路S23和S12,也将为合肥市民的出行提供方便。 此外,一张快速路网让百姓向东西南北出行都更加方便,这其中,向西、西南、西北有合六叶高速、G312国道以及合六城际快速路;向北有合淮阜高速、合徐高速、合淮蚌城际快速路和S101省道;向东可以走合宁高速、合浦公路、S331、S200省道,合巢城际快速通道;向东南方向则有合巢芜高速、合巢马高速和S105省道;向南则可以走合安高速、合铜黄高速、G206国道、S103省道和合桐城际快速通道。可以说,条条大路通合肥。

有谁知道合肥未来20年的规划


文章TAG:合肥  规划  未来  宏图  合肥规划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