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化机制理论

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伙伴群体和大众传播媒介等。 1、家庭。作为政治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家庭教育在政治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儿童阶段。 2、学校。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学校教育显然是最系统化和强有力的影响因素。总之,学校是正式、有效和系统地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场所。 3、社会。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4、伙伴群体,也称同辈群体、同龄人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志趣以及职业、社会身份等方面大体相似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用越来越多的时间与自己的伙伴在一起,伙伴群体是青少年以及成年人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形式,它是影响人的社会化不可忽视的因素。由于其成员间所具有的同质性,以及交往上的自由性,使得伙伴群体成员最易相互吸引、相互模仿。这些是其他社会化机构不曾具有的特点,并对其成员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5、大众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里,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尤其是电视、电脑网络的迅速普及,使各种信息在社会中的传播速度、传播容量和传播范围都达到了以往时代无法比拟的程度,从而成为人的社会化的强有力的因素之一。
您好! 社会化的心理机制主要由: (1)角色引导机制:对于社会接纳承认的看重和对于偏离社会和被社会抛弃的焦急和恐惧,成为人们隶属和认同于社会的心理动力,成了他们自觉不自觉地与社会现状或基本倾向保持一致的原因。社会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判断和自我价值的首要的和稳定的参考系。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 (2)社会比较机制:任何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人,都需要在明确评价和确认了自己的确切状况之后,才能明确自己作为主体同别人及周围世界的关系,才能明确自己对所处环境中的他人及其他客体应当怎样行为,自己的行为才有明确的定向。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比较,以获得明确的自我评价的过程就是社会比较。无论从动机的出发点来说,还是从评价所涉及的内容来说,人们的自我评价都是倾向于社会性的。 (3)社会学习机制: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既受到行为实践的影响,还要受到其观察经验的影响。 (4)亚社会认同机制:亚社会是人们社会化的直接背景,外部社会对于人们的要求与期望、奖励与惩罚,都是以亚社会为出发点的。因此,人们在其社会化过程中需要认同的是作为自己直接生活环境的亚社会。他们必须接受亚社会的引导,必须完成对亚社会的良好适应,否则就不能够顺利成长和发展。当亚社会对青少年有着与大社会相冲突的要求或期望时,如果这种冲突被青少年意识到,他们就会产生究竟是适应大社会还是亚社会的强大压力。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社会化机制理论

2,有关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理论有哪几种

(一)象征-互动理论持此种观点的人认为,儿童通过观察相同性别的父亲或母亲及他们不同的角色任务学会了社会认可的性别角色行为,并与同性别的父亲或母亲保持紧密联系。母亲教育女儿去做传统的女人工作,经常告诫女儿怎样更象一个“女人”,由于父亲经常在外工作,因此与儿子的关系,就远不社会心理学家特纳在谈到这一理论时说:如母女那样亲密。“对父母、同龄人和其他人来说,当孩子的行为适合性别时,很容易对他起鼓励作用”因此,儿童在家庭、学校和同龄伙伴中,都是在一种行为互动模式中增强性别特征的这种理论分析了个体获得性别角色的一种方式。(二)结构-功能理论持此种观点的人强调秩序和均衡。其主要代表人物帕斯认为社会是一个具有自我适应能力的组织,是“活”的有机体,社会的每一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合乎目的性的功能,性别角色社会化也是如此。他非常明确的指出,性别角色差异有助于核心家庭的建立。如果丈夫从事职业活动,而妻子承担家庭角色的话,他们之间就很少会发生矛盾.因此,性别角色差异的存在会避免冲突,会使婚姻更和谐。这种理论解释了性别角色社会化必要性的一个原因.(三)冲突理论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相反,冲突理论则强调变迁,强调社会结构中的矛盾和斗争。性别角色差异也是一种冲突和矛盾,它反映出男女两性的不平等。按照此种观点,正是由于自我利益—男性不愿与女性共享利益—才使男性希望限制女性具有与自己相等的机会,性别角色社会化使这一希望成为事实.持此观点的人认为,应促使女性在必须的程度上与男性发生冲突,只有女性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变化,传统的性别角色差异才能消失.这种理论反对性别角色差异的存在。(四)交换理论持此种观点的人认为人的行为是相互交换的过程.其主要代表人物霍曼斯和布劳等人提出了人们在交换中互惠、在交换中产生不平衡导致了竞争等观点.他们也以此解释性别角色社会化的过程,即父母得到的报偿是孩子对自己的模仿(模仿也是一种尊重),孩子得到的报偿是父母对自己的行为的赞同.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赞同时,无疑鼓励了他们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种行为。如果一个小男孩喜欢设计女人服装的话,他也许会受到惩罚,他还会受到伙伴们的嘲笑,但他喜欢制造飞机模型的话,他一定会受到奖赏(如提供必需的物品),鼓励他继续追求。交换理论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说明性别角色社会化是如何进行的。从上述有关性别角色获得途径的不同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差异如何,其中有一点是相同的,即都承认性别角色获得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这就是社会学理论的中心所在。
个体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学会按照自己的性别角色规范行事的过程。"男人"和"女人"的角色是性别角色,是指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思想方式和一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的特征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对此,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曾进行过大量研究。

有关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理论有哪几种

3,社会类化理论

社会和人不仅在起源上是同步的,而且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后仍然并且永远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的存在是社会的前提,没有一个个现实的人的存在,也就没有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的活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人是无所不在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存在,体现在人的活动之中。离开了人去认识和研究社会,不仅没有意义,而且是根本不可能的。人总是社会的人。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偶然落到荒野中的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或许能做到──就象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人类社会是每个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地和环境,它规定着人的现实的存在和本质。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离开人类社会就无法理解现实的活动着的人。因而,人类社会不是抽象的单个人的机械相加,而是由处于现实活动中、现实关系中的社会的人形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人和社会的有机统一,是从总体上正确把握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观点。离开这一基本观点既无法理解人,也无法理解人类社会。
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作为一种科学的研究活动,社会调查研究也要遵循科学的程序和原则。从社会调查研究的内在逻辑来看,一项社会调查研究一般要包含课题选择、研究设计、对象确定、资料搜集、资料分析和报告撰写等关键步骤。一、课题选择选好研究课题是社会调查研究的逻辑起点。对一项社会调查研究的选题加以评判的主要标准包括:选题的价值、时效性、前瞻性、可操作性以及可行性等等。二、研究设计研究设计可以从两个意义上理解。一种意义上的研究设计指的是包括选题在内的研究方案的设计编制过程,主要是回答“为什么要研究”和“怎样进行研究”。理论建构是调查研究设计的起点,也是一项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理论建构的核心在于界定相关概念和提出科学假设,而科学假设是调查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科学假设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大致有三种主要的来源:一是个人的思考。这种思考依赖于个人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思维习惯。二是习惯说法或者前人的研究。三是理论,也就是专家对某个问题较为系统的理性思考。基于已有理论进行的理论建构可以从某种单一的理论出发,也可以对已有的几种代表性理论观点加以整合。研究设计的另一关键环节是将主要概念和理论假设加以操作化,转化为变量和变量语言。对复杂的变量还要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必须具有内在的逻辑结构,这类结构也是在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工具编制与选取任何一项社会调查研究都必须借助于特定的工具来实施。这里所讲的工具包括问卷、调查表、量表、测验、访谈提纲等。其中,问卷和调查表是社会调查研究中最为普遍的工具。一份问卷是由一组问题和提示所组成的,旨在从受访者那里获取相应的信息。量表和测验与问卷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首先,在结构性上,量表和测验一般是依据特定的理论编制的,具有更强的结构性。在编制的过程上通过项目分析,最大限度地保证其信度和效度。在一定范围内取样,对量表和测验加以标准化,并形成常模。采用量表和测验这类标准化的研究工具,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的质量,而且也为复杂程度更高的研究(如解释性研究)提供了可能。四、对象确定调查对象与研究对象并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研究对象是针对理论总体而言,在实际调查研究中是难以实际操作的。而调查对象是针对调查总体而言的,必须能够加以操作。实际调查研究很少针对调查总体进行了普查,在许多情况下需要进行抽样,确定一个足够大的样本,然后针对所抽取的样本进行调查。因而,社会调查研究中对象确定环节的关键在于抽样。抽样方法可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五、资料搜集资料搜集过程,也就是调查实施的过程。调查研究实施的效果,直接取决于所选择的调查方式是否适当。研究者经常采用的调查方式包括邮寄、面访、电话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网络调查成本低,执行便利,调查范围广,然而,网络的虚拟性会影响到信息的真实性,而且样本的代表性也经常会受到质疑。六、资料分析通过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往往并不能直接为研究者提供有效的信息,这时就需要借助于统计方法和技术,对观察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从统计方法的具体应用而言,对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即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如果仅就某次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概括,对该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加以描述,或者对变量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则称之为描述统计。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对总体的分布特征和变量关系进行估计、推测。社会调查研究在运用推断统计时,主要是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和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描述统计是推断统计的基础,推断统计通过样本的描述统计信息来估计、推测总体,从已知情况推测、估计未来情况。七、报告撰写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可以分为规范的学术报告和决策建议报告。规范的学术研究报告一般包括引言、研究方法、结果分析、对策建议、小结、参考文献等部分。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文字与写作风格要尽量采用客观的表述,语言要准确、朴实、简洁、生动,可以采用必要的图表和数字说明问题。

社会类化理论


文章TAG:社会化理论社会  社会化  理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