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表

个税税率表 (从2011年9月1日起实行)工资个税计算:应交个税=(当月薪资收入-<14%个税,12%公积金,8%养老保险,4%医疗失业险>-3500后 计证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税率为3% 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 税率为10% 105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 税率为20% 55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税率为25% 100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为30% 275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为35% 5555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税率为45% 13505

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表

2,2021年个税税率表是怎样的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下发通知对先行实施5000元“起征点”进行了具体规定。对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并按照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对纳税人在2018年9月30日(含)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按照税法修改前规定执行。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先行依照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缴纳税款。个人所得税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月收入10000元,起征点5000元;其他扣除0元;项附加扣除0元;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10元。根据预扣预缴法,个税的计算公式: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个税起征点—累计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项附加扣除,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2021年个税税率表是怎样的

3,最新个税税率表及计算方法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目前的个税计算方法: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2. 2011年 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扣除数为3500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35% 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

最新个税税率表及计算方法

4,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表

你好,个税计算公式为:(薪资收入总额-社保-医保-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目前,个税起征点为2000元,从2011年9月1日起,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这样我们就能少交不少的个税! 旧(起征点为2000元):工资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 应纳所得额(含税所得)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元 5 0 二 超过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过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过100000元 45 15375 新(起征点为3500元):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税率为3% 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 税率为10% 75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 税率为20% 52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税率为25% 97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为30% 272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为35% 5475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税率为45% 13475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不超过500元的 5 0 超过500元至2,000元 10 25 2,000~5,000 15 125 5,000~20,000 20 375 20,000~40,000 25 1375 40,000~60,000 30 3375 60,000~80,000 35 6375 80,000~100,000 40 10375 100,000以上 45 15375

5,个税起证速算3500公式

应缴税金=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三险一金<个人承担部分>)-2000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修改为: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税率为3% 0 2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税率为10% 105 3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税率为20% 555 4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税率为25% 1005 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为30% 2755 6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为35% 5505 7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税率为45% 13505
二审把扣除标准调到了3500,一级税率由一审的5%调至3%,并从2011年9月开始实行 以下为适用于工薪收入的个人所得税速算表: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1500元的     3 0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  注:  1、本表所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减除费用后的余额。  2、税款=应税收入*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在人们常用的EXCEL表格中,可以引入下面公式自动计算(直接复制即可):=IF(D3>83500,(D3-3500)*0.45-13505,IF(D3>58500,(D3-3500)*0.35-5505,IF(D3>38500,(D3-3500)*0.3-2755,IF(D3>12500,(D3-3500)*0.25-1005,IF(D3>8000,(D3-3500)*0.2-555,IF(D3>5000,(D3-3500)*0.1-105,IF(D3>3500,(D3-3500)*0.05,IF(D3<=3500,0))))))))或=MAX((D3-3500)*5%*  具体使用方法是,如果是横排表格,在EXCEL表格D3中打入税前月收入,将上述公式复制粘贴在D4,然后任意横拖行复制,税前工资在第3行、税款在第4行;如果是竖排表格,在D3中打入税前月收入,将上述公式复制粘贴在E3,然后任意竖拖复制,税前工资在D列,税款在E列。其他类推。  上述公式十分实用,若起征点和税率变动,可做相应调整

6,谁有个人所得税速算表啊

个人所得税税率  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工资 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含税所得额)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不超过475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8375元至70375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注):1、  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第六条规定,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  2、  1300元(外籍个人4000元)后的余额或者减除附加费用后的余额。  不含税所得额是指他人(单位)代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3、  应交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 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 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次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含税所得额)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  扣除数  1 不超过5000元的 不超过4750元的 5 0  2 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0元至9250元的部分 10 250  3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超过9250元至25250元的部分 20 1250  4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25250元至39250元的部分 30 4250  5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9250元的部分 35 6750  (注):1、  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成本费用损失后的余额或者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  2、  应交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加成征收税率表(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 不超过16000元的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  (注):1.  本表所称的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税法第六条规定,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 ;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后的余额.  2.  应交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比例税率(其他所得适用)  序号 所得项目  比例税率 备注  1 稿酬所得 20% 按应纳税额减征30%  2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20%  3 财产租赁所得 20%  4 财产转让所得 20%  5 偶然所得 20%  6 其他所得 20%  (注): 应交个人所得的计算公式:  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工资收入的个人所得税表: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税率为3% 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 税率为10% 105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 税率为20% 55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税率为25% 100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为30% 275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为35% 5555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税率为45% 13505

7,个人所得税计算表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个人所得税=(工资-三险一金-免征额)*税率-速算扣除数1、工资:即初始收入(合同上所写的收入)  2、三险一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属于五险一金的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不算在这里)  3、起征点:自2011年起,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  4、税率:由3%上涨到45%,有7个等级,分别与7个不同区间的应纳税额对应  5、速算扣除数:由0上涨到13505,也有7个等级,与不同税率相对应:   举例:  假设月工资为6000元,三险一金标准是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住房公积金8%。  那么:  应纳税额=6000 - 6000 x (8% + 2% + 1% + 8%) - 3500 = 1360(元)  查上表可知,与1360元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3%和0,因此:  个税=1360 x 3% - 0 = 40.8(元)  也就是说,在月工资6000元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40.8元。虽然最后实际到手只有4000多元,但至少现在知道了,“少了的钱”几乎都用来缴纳五险一金了,只有极少一部分用来缴纳个税而已。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2000元费用后的余额为纳税所得额。税率表如下:1.不超过500元的, 税率5%, 速算扣除数为0;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税率10%, 速算扣除数为25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税率25%, 速算扣除数为1375 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税率30%, 速算扣除数为3375 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税率35%, 速算扣除数为6375 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 速算扣除数为10375 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税率45%, 速算扣除数为15375 应纳税额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所得额= 月工资、薪金收入总额-2000元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例:某职工本月工资收入1500元,本月奖金收入1000元,各类补贴收入500元,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的计算方法是:应纳税所得额= 1500+1000+500-2000=1000元应纳税额=1000 * 10% - 25 = 75元 每年有一次发奖金的机会,能按12个月平均,降低交税。如果属于全年一次性奖金,按照国税发[2005]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计算:二、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本条第(一)项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 ×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四、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本通知的第二条、第三条执行。 例如:某员工全年一次性奖金是50400元,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50400÷12=4200元,适用税率为15%,速算扣除数为125元 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50400×15%-125=7435 不为一次性奖金,应该合并到当月工资额中按照工资、薪金计算。

文章TAG:个税速算表个税  速算  工资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