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建都史积年长达592年,具体如下。开封有“宋城路”、“魏都路”、“大梁路”、“汉兴街”,还有“金明路”、“晋安路”、“周天路”,随着开封夏朝首都“老丘”(建都220年)的发现,开封又有了“华夏大道”,因为开封处于平原,无险可守,而导致大量驻军在开封城周边。
1、金国曾经如此强悍,蒙古入侵,为何被迫退守开封?
蒙金战争,蒙古入侵后,金国退守开封是无奈之举也是最佳的选择。蒙金战争概况简述1、野狐岭之战--成吉思汗指挥征金1211年蒙金于野狐岭发生战争,成吉思汗以报父祖世仇为由进行的伐金行动,蒙古军所过之处皆遭洗劫,田地、建筑等被大肆摧毁、破坏,蒙古军大获全胜,金国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
2、授权木华黎征金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命其率兵征金,木华黎不负重托,在忠诚执行成吉思汗命令的同时,广纳人才,安抚百姓,占领城池,设置政权,为蒙古最终击败金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窝阔台、拖雷蒙征金成吉思汗病逝后,窝阔台继承可汗,继承汗位次年,窝阔台、拖雷兵分两路实行绕道南宋迂回攻金的策略,最终大获全胜,金朝灭亡,历时22年的蒙金战争宣告结束,
金国迁都地点的争议野狐岭之战后,金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金宣宗看着战后破败的都城,虽然暂且得到喘息,但惧怕蒙古再次攻打中都,提议迁都。迁都可是一件大事情,一经提议便引起巨大争议,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互不相退,各执一词,反对者认为都城是国家的根本,一旦放弃就会动摇民心。支持者则认都城虽为国之根本,但现在的都城已经破败不堪,随时面临险境,不迁都,我们就是是砧板上的鱼肉,待宰的羔羊,
金宣宗是力挺迁都的。但都城迁到哪里是个问题,针对当时的局面,一是退回金朝兴起之地辽东,即现今的东三省,辽东虽然有山有水有海洋,地势可以凭险固守。但蒙古可连阴山、走燕山,根本阻挡不了蒙古军队,并且辽东严寒,地广人稀,粮食产量低无法满足需求。二是迁都关中,即西安,关中东有黄河,西有六盘山,地处高原,战略屏障良好,同辽东一样依旧不是最佳之地,
三迁都山东,山东物产丰富,物资充裕,但是山东地理上几乎不占优势不说还爆发了红袄军起义,迁都山东是万万不能的。退守开封的优势所在1、地理优势,可攻可守,金朝以淮河与南宋为界线,相对比较安全。并且开封是宋朝国都,交通完备发达,,地理优势在军事上可攻可守,2、黄河之滨,利于农耕。开封地处河南,与山东、苏北、皖北临近,水源充足,利于农耕,农耕向来是支撑国家命脉的基础,迁都至河南,粮食不愁,大把大把地有,不仅有可以解决金朝吃饭的问题,更是有利于金朝国力、军事能力的恢复,
2、为什么赵匡胤不建都开封,徽钦二帝就不会轻易被金人掳去?
很明显,题主过分强调客观因素,而忽略了主观因素。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客观方面的因素,确实,开封作为都城,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是有天然缺陷的。燕云十六州被石敬瑭这个奸臣割让了,这个天然的屏障失去以后,仅隔着一条黄河,开封暴露在敌国的面前,从北南下三两天的功夫就可以到达开封都城跟前,作为国都实在是不理想的,
宋太祖赵匡胤从建立宋朝之初就把收复燕云十六州作为稳固江山的根本保障,然而,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计划。而赵匡胤自己定下的重文抑武的政策又使得他这宏伟目标永远都没有办法实现,宋太祖赵匡胤其次,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主观方面的因素。还是上面我们提到的重文抑武的国策问题,这个应该是主观因素方面占据很大一部分的原因。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恐怕与宋太祖赵匡胤自身的经历有关,唐末的藩镇割据,最终导致王朝覆灭,似乎给了太祖深刻的启示,军事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断地发展壮大,总有一天要失去控制,王朝覆灭就再所难免。所以,精明且“仁”的赵匡胤自导自演了一出让人拍案叫绝的“杯酒释兵权”,开国功臣基本上还算理智,杜绝了血腥的屠杀场面,换得了生命安全。
文章TAG:建都 开封 金国 赵匡胤 金国怎么建都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