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水蛭怎样养殖

养殖方法:   1.种苗来源及放养。   水蛭种可自行繁殖或购买,以宽体金钱蛭最好。放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每条约20g,因为这种水蛭产卵多、孵化率高,早春放养6月即可长成出售,每亩面积可养种10~15kg。水蛭是雌雄同体,每条都可以产卵繁殖。3~4月产卵,一般产卵莹1~4个,每个卵莹可繁殖60~80条幼蛭,夏季是其繁殖旺季,也是捕捉的最佳季节。   2.日常管理。   水蛭的生命力旺盛,养殖主要是要抓好饲料和水蛭数量的调节。水蛭主要摄食螺类、蚯蚓、鱼、青蛙、禽畜等动物的血,人工喂养的饲料里应拌有各种动物的血、米、糠等。每亩水域一次性投放25kg螺蛳,让其自然繁殖供其取食,每星期最好喂一次动物的血。水蛭对水源要求不严,在污水中也能生长,但高密度养殖,水质要保持清洁,要有一定的溶氧量,7~8月份的高温季节,要不定期换水。   3.越冬管理。   入冬后的水蛭停止摄食,钻入土中冬眠,这时最好将水排干,用网捞出,选个大、生长健壮的苗种(每亩苗15kg)集中投入育池内越冬.
水蛭很脆弱要好好的呵护它,最好抱着它一起睡

水蛭怎样养殖

2,水蛭养殖的方式

一、野外粗放养殖  野外粗放养殖是利用自然条件,通过圈定养殖范围后进行保护的一种养殖方式。野外粗放养殖,并不是不管不问,也要通过投放足够的种源,适当投放饵料,最后进行捕捞。一般有水库养殖、池塘养殖、沼泽地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洼地养殖及稻田养殖等。这几种方式养殖面积较大,光照充足,天然饵料丰富,投资小,收益大。但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不易管理,要时常注意预防自然敌害、防逃以及水位涨落的变化等。其中的两种养殖方式为沼泽地养殖,稻田养殖。 二、集约化精养  集约化精养是采用人工建池、投喂饵料的科学饲养管理方式。一般有鱼塘养殖、场区养殖、室内养殖、庭院养殖以及工厂化恒温养殖等方式。这几种养殖方式放养密度较大,资金投人相对较高,要求饲养技术精细。但单位面积产出多,经济效益较好。我正在学习刘明山水蛭养殖技术,上面说得很详细的,希望对你有用
水蛭的养殖方法 1、场地:首先,挑选一个场地,将其改造成饲养池,并在周围装上隔离网。2、密度:水蛭的养殖密度不宜过大,最多投放8万多条水蛭。3、喂养:水蛭为杂食性动物,喂养时可投放螺类、贝壳、猪血等。4、环境:水蛭喜温暖环境,它的适宜生长温度在15~30℃,平时需把控好周围环境温度。水蛭养殖注意事项水质:水源可分为地面水源和地下水源,无论是采用哪种水源,一般应选择在水量丰富,水质良好、以及周边环境无污染的地区。空气: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不会对池塘水质产生直接影响,但也会间接影响,比如有毒空气中的有毒物通过空气流动溶于水中,虽然不会造成水蛭的死亡,但会影响水蛭的品质。有的还会对水体的水质直接产生影响,如二氧化硫溶入水中就会降低水的pH值,造成对水蛭的影响。天敌:水蛭的天敌主要有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可采用徽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 水蛭的管理技术1、种水蛭的选择选择种水蛭的时候一定要挑选个体又肥又大的,一般每一条的重量在12克以上是最好的。而且要活动力比较强,水蛭的体表要光滑,颜色鲜艳,而且身体上要没有伤痕。一般水蛭的放养密度大约在每亩20~25公斤,大约在2000~2500条左右。2、孵化水蛭一般是在十一摄氏度以上就可以产卵,然后经过16~25天就可以孵出来小水蛭。小水蛭孵出来三天以后就可以自己来找食物了,会吸食和螺丝的血。在每1000条的水蛭里边放20公斤的螺丝或者,一般每一个星期还要给水蛭吃一次禽畜的血块儿。要注意的是随时清理里边的残余食物保持水质的清洁。3、饵料宽体金线蛭通常以吸取动物的血液为生,也吸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小昆虫、软体动物幼体和泥面的腐殖质等。但每年的4 月中旬至5 月下旬,是幼水蛭生长初期,此时可向水面泼洒猪、牛、羊等脊椎动物血液,供幼水蛭吸食,但要根据幼水蛭的密度,确定血液的投放量,要少量投、多次投,防止投食过多,造成不良影响。5 月下旬可向水池中投放活的田螺、、蚯蚓等软体动物,供水蛭吸食,投放量不宜过多,不足部分可用人工饵料作补充。

水蛭养殖的方式


文章TAG:水蛭养殖水蛭  养殖  怎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