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亚索菲大教堂在哪

哈尔滨
饭否发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亚索菲大教堂在哪

2,索菲亚教堂多高

索菲亚教堂高度为60米。索菲亚教堂是一座三拱长方型建筑,是世界有名的五大圆顶之一。从君士坦丁王朝的兴起,到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人占领为止,圣索菲亚大教堂历经沧桑900多年。索菲亚教堂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其中中央大厅5000多平方米,教堂前厅600多平方米。大教堂内墙上有天使杰布拉欣的巨幅油面,它向教徒们描绘了天国幸福、安详而和平的景象。尽管大厅四周有许多带彩色玻璃的拱型窗户,但由于大厅极其宏伟,自然采光的亮度与大厅面积不成比例,因此显得大厅阴暗。

索菲亚教堂多高

3,哈尔滨索菲亚教堂

这是在兆麟街和透笼街路口那 哈尔滨新一百购物中心门口 这个角度是对着索菲亚广场 夜景很漂亮 欢迎来哈尔滨

哈尔滨索菲亚教堂

4,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怎样的

圣索菲亚大教堂始建于1907年,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拜占庭式建筑,在1997年就更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但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游客,更愿意称它为“圣索菲亚大教堂”。这座教堂较为引人注目的部分是那饱满而巨大的洋葱头式大穹顶,这种典型俄罗斯建筑风格的屋顶形式,宏伟壮观,可以同莫斯科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相媲美。教堂的墙体采用清水红砖,大穹顶周围是四个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四个顶下的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整个教堂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教堂改建成艺术馆后,进行了内部改建,通过展示近千幅图片城市规划沙盘,反映了名城哈尔滨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不过改建后,原有的格局被改变,作为教堂的功能也已经消失了。教堂前的广场有“广场鸽”,还设有大型音乐喷泉,有很多人喜欢在这里拍婚纱照。与白天相比,教堂的夜景更美丽,每当夜幕降临时,在灯光的衬托下,教堂越发显得雄伟神秘,充满异国情调。而在冬季,漫天飘雪时,雪中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宛如童话里的城堡,十分梦幻。

5,索菲亚教堂在哪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3月,原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的随军教堂,全木结构,占地面积721平方米,通高53.35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布局,是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
哈尔滨 黑龙江
在哈尔滨这个城市

6,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哪个国家的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土耳其的,位于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原为东罗马帝国东正教的宫廷教堂,兼君士坦丁堡牧首的主教教堂。它是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著名建筑和艺术结晶。公元532——537年由查士丁尼一世兴建。设计者为安提美斯和伊索多拉斯。十七世纪时,有人效仿公元前二世纪腓尼基人昂蒂帕特提出的“七大奇迹”的榜样,提出了现代世界“七大奇迹”,圣索菲亚教堂就是其中之一。几年前,又有人提出了新的世界七大奇观,这座教堂同样包括在内。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建造特色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式拱形建筑的代表。巨大的圆屋顶盖在四个拱台支撑着的四个拱门之上。长70米,占地面积约5,400平方米。教堂主体为长方形,室内面积达七千五百七十平方米,内壁全用彩色大理石和五彩斑斓的镶嵌画装点铺砌。别具风采的圆屋顶直径为31米,高54米,由两个半球形拱门支撑。这座雄伟堂皇的教堂是古代建筑的珍品,对于以后的建筑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奥斯曼帝国时期,圣索菲亚教堂改建为清真寺,周围矗起四座高塔,到1935年又改做对外开放的博物馆。圣索菲亚教堂以其精美绝伦的建筑而在世界享有盛名。

7,圣索非亚大教堂建于多少年

圣索非亚大教堂(公元532年—公元537年)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  圣索非亚大教堂建于东罗马皇帝Justinian统治时期(公元532年—— 公元537年),当时拜占庭帝国正处于鼎盛阶段。作为世界上十大令人向往的教堂之一—圣索非亚大教堂与蓝色清真寺隔街相望。圣索非亚教堂恢宏无比,充分体现出了卓越的建筑艺术,从而也成为了后来伊斯兰清真寺的设计模板。事实上,自拜占庭帝国衰落后,圣索非亚大教堂已转变成了供奉安拉的土耳其清真寺。如今,圣索非亚大教堂是属于基督徒和穆罕默德信徒共有的一个宗教博物馆。

8,世界闻名的三大圣索菲亚大教堂一座就在哈尔滨历史变迁的见证百度知

一直希望有机会在冬季到哈尔滨溜达一下,机会来了,购买了南航的快乐飞之后,选择11月下旬前往哈尔滨为期一星期的旅行,也是巧了,这一次到了哈尔滨据说前两天是哈尔滨有史以来十年不遇的一场大雪,虽然我没有亲眼见到飘飘洒洒的鹅毛大雪,但是到了哈尔滨之后,大街小巷铺满了白茫茫的雪堆,足以证明这场大雪有多大了。 虽然之前来过了哈尔滨几次,但是每一次都是匆匆忙忙,这一次专程在哈尔滨游玩一星期,就一定要好好转转。到了哈尔滨第二天,必须先到哈尔滨标志性建筑“索菲亚大教堂”去看看。 走近教堂前的广场,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拍照,教堂上面铺着清一色的深色红砖,老旧的红砖让人一看就有着悠久的 历史 ,让人感受到这个城市曾经过往的厚重过往。 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非常的冷,握着相机的手时间久了都会冻得不行,虽然这样为了拍好照片,坚持在“索菲亚大教堂”广场呆了很长一段时间,从下向上看去,让人有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索菲亚教堂的 历史 沿革 抬头仰望这么雄伟壮观 索菲亚教堂 建筑,特别想知道它的建造 历史 ,于是在网上查了有关资料: 在特殊的年代,教堂曾经丢失了钟楼内的7座乐钟,屋顶的6个金字大十字架也被拉倒,如今已经恢复了当时的模样,据说在当年的时候,敲钟的人可以手脚一起并用,让7座乐钟一起发出完整的乐阶旋律,远在几十里之外都可以听到。 圣·索菲亚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月,在中东铁路建成后不久,随着沙皇俄军的进驻,在哈尔滨兆麟街上建造了高大的索菲亚木制教堂,最初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修建的一座随军教堂。同年,俄国茶商伊·费·赤斯嘉科夫出资,以随军教堂为基础,重新修建了一座全木结构教堂。1911年,木墙外部砌了一层砖墙,形成了砖木结构式教堂。 1923年9月27日,圣·索菲亚教堂第二次重建,历时9年,于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索菲亚教堂是俄国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宏伟壮观,通高53.25米,建筑面积721平方米,可容纳2000人。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要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才能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教堂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既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 1986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一类保护建筑。1996年11月,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2日至9月2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对教堂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整修,扩建索菲亚广场7000平方米,辟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以宣传、弘扬哈尔滨独特的建筑文化。 2000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组织扩建了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广场、中心休闲广场及城市建设规划展示馆建设工程。并于当年10月1日竣工投入使用。扩建后的建筑艺术广场面积由6000平方米增至10000平方米,中心广场面积36154平方米。 索菲亚教堂建筑布局和风格 索菲亚教堂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式东正教教堂,设计者为俄国建筑设计师科亚西科夫。整座教堂为庭式建筑,中央一座主体建筑有个标准的大穹窿,红砖结构,巍峨宽敞。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 教堂平面设计为东西向拉丁十字,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错落有致。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响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相闻久远声传阿城。 如旧修旧,保留原来的建筑风格 为保护国家 历史 文物,1997年6月,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决定对索菲亚教堂广场实施综合整治。修复后的圣·索菲亚教堂,高耸入云的金色十字架与红砖绿顶相辉映,显示出教堂主体巍峨壮美的气势,休闲椅、绿地环绕。 现在在教堂的内部就可以看到当年设计图的复印件,教堂的平面为希腊十字式,在前段的最中央有一主两辅三处唱诗台,现在教堂内的墙面已经斑驳,甚至有些砖头都已经破损,很多壁画也都已经脱落,教堂内下面的墙上挂满了哈尔滨的 历史 照片,可以让参观者看到哈尔滨的发展 历史 和教堂的建造过程,整个教堂内最为华丽的就是挂在顶端的九枝吊灯,吊灯从穹顶上垂悬下来,沐浴着自穹顶天窗透出的光芒,让人感觉到一种肃穆和神圣。 站在广场上仰望教堂的外观,可以看到大穹顶坐落在十六边形的鼓座上,鼓座的每个侧面都开有一扇带有小圆拱形的高侧窗,竖向的线条烘托着高耸的主穹顶,前后左右各有一个帐篷式的尖顶,与主穹顶相互映衬。教堂的外观还有很多拱卷,门上、窗上,叠叠层层,大拱卷套着小拱卷,小拱卷托着大拱卷,让人很难数清楚,还有一些由方、圆、十字形状拼成的图案,虽然所用的元素不多,但却给人一种立体多变的效果,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巧妙设计。 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88号    内部开放时间:   8:30~17:00(16:45停止入场)    门票攻略   上午免费(需要提前预约)   下午音乐会35元    亮灯时间:   一般从45点天黑开始,亮灯开到晚上10点(随时可能有调整)    交通:   公交四通八达。建议从中央大街步行过来,从中央大街与西12道街和西14道街交口出去即可。自驾不方便,停车困难,停车建议到附近商场。   公交:乘坐1、5、20、61、113、114、206路等公交车在“兆麟街”站下车,步行约400米即到。

9,土耳其索菲亚大教堂是什么时候建的

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学家米利都的伊西多尔及数学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设计的这所教堂在公元537年便完成了其建造。刚竣工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正教会牧首巴西利卡形制的大教堂,在1519年被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取代之前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土耳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属于广义的基督教教堂,但是它既不是基督堂,也不是天主堂,他是东正教教堂,该教堂位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也就是原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原东正教最高地位的教堂。

10,索菲亚大教堂是如何构成的

索菲亚大教堂,是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由11个洋葱形的圆顶构成。接下来的教堂建筑皆采取石质材料,将教堂的宏伟壮观显露无疑。建成于1037年的索菲亚大教堂是最具标志性的建筑,由11个洋葱形的圆顶构成,教堂内部装饰以彩色的大理石和水磨石,并附带各种雕塑与壁画,极尽奢华,一时无两。而散落各地的教堂一座座装饰得富丽堂皇,彰显着当地的财富与基督教的尊崇。前来游历者无不为之折服,甚至有人将基辅此时的豪华与君士坦丁堡相提并论。因为共同的信仰,基辅罗斯与拜占庭的联系更加密切。两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再仅仅依托和约而行,民间交流更为频繁。在此状态下,罗斯封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很快便跻身欧洲强国行列。1015年,铸就辉煌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因病而逝。他死后,他的儿子们开始重复父辈曾经的故事——为了权力杀兄害弟。彼时除了斯维亚托波尔克在基辅,其他王子都在外地驻扎。为了独掌大权,斯维亚托波尔克决定将自己的兄弟一个个杀掉,然后自己就是唯一的大公继任人了。于是,他连续杀掉了格列布、斯维雅托斯拉夫和鲍里斯三个兄弟后,在基辅继任大公。面对斯维亚托波尔克的无情与残酷,身在诺夫哥罗德的雅罗斯拉夫又惊又怕,与其担心自己成为下一个刀下鬼,还不如先下手为强。雅罗斯拉夫率军讨伐斯维亚托波尔克的暴行,并且成功地占领了基辅。被赶出去的斯维亚托波尔克出走波兰,投奔他的岳父鲍列斯瓦夫——当时的波兰国王。看到女婿落魄,他于公于私都要出手相助。于是,在岳父的帮助下,斯维亚托波尔克率军打回基辅。雅罗斯拉夫当即迎战,怎奈不敌,只好退回诺夫哥罗德。而鲍列斯瓦夫不仅助女婿夺回了江山,得到了金银珠宝作为回赠,还收回了一部分之前被弗拉基米尔占领的土地,可谓一举多得。失败后的雅罗斯拉夫在其叔父的辅助下重新谋划,通过与瑞典国王联姻,不仅获得瑞典的支持,还得以招募善战的瓦良格人为兵。一切准备妥当后,雅罗斯拉夫再次率军攻打基辅。这次斯维亚托波尔克没有那么好运气,失败后的他搬来了佩切涅格人做救兵,但未能达到之前那样的效果,再次惨败。斯维亚托波尔克本人也在逃亡中病故。1024年,远在亚述海岸驻扎的姆斯季斯拉夫回到罗斯境内,与雅罗斯拉夫开始了另一轮权力争斗。但这次争斗没有闹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而是以两兄弟划第聂伯河分治结束。1034年,姆斯季斯拉夫死后,雅罗斯拉夫将其权力收回,罗斯再次统一。与弗拉基米尔一样,雅罗斯拉夫在位时间也有35年,他被称为"智者"。在他统治期间,基督教更为广泛传播。雅罗斯拉夫是位虔诚的信徒,不仅每日诵读《圣经》,还不时去做礼拜。在他统治时期,诺夫哥罗德建起了可与基辅相媲美的索菲亚大教堂。同时,雅罗斯拉夫非常注重希腊文化的引入,派人整理、翻译希腊经典,收藏于基辅的索菲亚大教堂内,推动了罗斯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在社会治理方面,雅罗斯拉夫命人修订《雅罗斯拉夫法典》,这部法典被称作罗斯最古老的法典。雅罗斯拉夫确实是一位智者,为了防止历史重演,雅罗斯拉夫订立了长子继承制。亲自经历了兄弟残杀,雅罗斯拉夫深深地明白这种亲族内讧对国体的伤害有多严重。因此,他订下遗训要求长子承继父位后,当如父亲一样爱护弟弟们,同时要求其他孩子要视长兄如父。这本是一个能够避免兄弟争权的好办法,可惜事与愿违,他的儿子们最终未能避免相互残杀的命运。雅罗斯拉夫死后,他的儿子们的确安分了几年。长子伊兹雅斯拉夫继承大公位,常驻基辅。其他兄弟也能依照安排分别在其他城市任职。斯维雅托斯拉夫掌管切尔尼哥夫,弗谢沃洛德在佩列雅斯拉夫做王公,伊戈尔在弗拉基米尔,而斯摩棱斯克的王公是维雅切斯拉夫。但兄友弟恭的和谐景象未能持久,1073年,雅罗斯拉夫的二儿子斯维雅托斯拉夫联合三弟弗谢沃洛德造反,两人率军队一路打到基辅。伊兹雅斯拉夫被迫流亡波兰,斯维雅托斯拉夫承继大公位,他死后弟弟弗谢沃洛德继位。4年后,伊兹雅斯拉夫率波兰军反攻,弗谢沃洛德被迫退居切尔尼哥夫。许是要坚持对已故父王的承诺,伊兹雅斯拉夫并没有对弗谢沃洛德斩尽杀绝。但是,弗谢沃洛德的日子并没有因此好过。因为他的二哥斯维雅托斯拉夫之子奥列格联合了维雅切斯拉夫之子博里斯同时对他发起了进攻。弗谢沃洛德不敌两位侄子,为保住性命,只得前往基辅寻求大哥庇护。结果,伊兹雅斯拉夫和弗谢沃洛德携手对抗奥列格与博里斯。这次战斗中最大的赢家是弗谢沃洛德,因为伊兹雅斯拉夫与博里斯死于此战,而奥列格战败逃亡。这次内战结束后,弗谢沃洛德继承了大公位。弗谢沃洛德于1093年病逝,他也是雅罗斯拉夫儿子中最后一个离世的。之后,权力之争向下一代转移。接替弗谢沃洛德继任大公位的是伊兹雅斯拉夫的儿子斯维雅托波尔克。这一时期,南部的波洛齐人对罗斯各城镇造成了很大困扰。1097年,斯维雅托波尔克与几位堂兄弟们在柳别奇聚会共商对策。经过讨论,他们认为这种无休止的争夺大公位的斗争只会造成罗斯内损,反而便宜了外人。所以他们决定采取各自的子孙继承各自领地的做法来结束这种争斗。他们宣誓对于那些图谋他人封地的人,将得而共诛之。这次会议将当年他们的爷爷雅罗斯拉夫定下的长子继承大公的原则给打破了,随着各地王公权力世袭的确立,罗斯各地的权力开始分散。基辅大公对各地的掌控越来越弱,等到12世纪左右,罗斯国家已经分裂成许多各自独立的小公国,颓势渐显。蒙古的统治给罗斯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高额的赋税被称作鞑靼之轭,成为罗斯人民的噩梦;而一些公国的大公与贵族趁机谄媚蒙古可汗,并伺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默默无闻的莫斯科小镇便是凭着几位大公的连续筹谋意外崛起的。13世纪,蒙古迅速崛起,建立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帝国。今俄罗斯境内的诸多公国均被蒙古可汗征服,从此匍匐于蒙古铁蹄之下。蒙古对罗斯人的统治采取了代理人的方式,以册封大公的形式选择某一公国的大公作为全罗斯境内的最高代理人,帮助蒙古人统治罗斯,收缴赋税,镇压民众的反抗。蒙古的统治给罗斯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高额的赋税被称作"鞑靼之轭",成为罗斯人民的噩梦。而一些公国的大公与贵族趁机谄媚蒙古可汗,并伺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默默无闻的莫斯科小镇便是凭着几位大公的连续筹谋意外崛起的。借助蒙古的影响,莫斯科大公一跃成为全罗斯大公,并逐渐完成了对罗斯的统一。当公国羽翼丰满之后,马上率领全罗斯展开了驱逐蒙古侵略者的斗争,从而赢得了罗斯人民的尊重和认可,一个全新的统一的罗斯国家就这样诞生了。

11,索菲亚教堂是什么教的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公元537年,是拜占庭造的一座罗马纪念馆。“圣索菲亚”在基督教里是上帝智慧的意思。从君士坦丁王朝的兴起,到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人占领为止,圣索菲亚大教堂历经沧桑900多年,她亲眼目睹了君士坦丁王朝的兴衰。 索菲亚教堂 当年,奥斯曼国王穆罕默德率领20万大军包围君士坦丁堡时,他在地中海的战舰上望着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巨大拱顶时,对臣下说,一定要血战君士坦丁堡,要将教堂变成世界伊斯兰圣殿的中心。公元1453年,穆罕默德终于走进了朝思暮想的大教堂。他下令将豪华的罗马宫殿艺术珍品化为灰烬,将大教堂改为清真寺,并在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清真寺尖塔,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大教堂的面貌。不久,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迁都君士坦丁堡,并将其更名为伊斯坦布尔。

12,索菲亚大教堂的历史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内,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通高53.35米,占地面积721平方米,是拜占庭式建筑的典型代表。1996年11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6月,圣索菲亚教堂修复并更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公元1903年,随着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也侵入了哈尔滨。沙俄为了稳定远离家乡士兵的军心,于1907年破土动工建造圣索非亚教堂,当年一座全木结构的教堂落成,用作该步兵师的随军教堂。1923年9月27日,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经过长达9年的精心施工,一座富丽堂皇,典雅超俗的建筑精品竣工落成。  圣索菲亚教堂气势恢弘,精美绝伦。教堂的墙体全部采用清水红砖,上冠巨大饱满的洋葱头穹顶,统率着四翼大小不同的帐蓬顶,形成主从式的布局,四个楼层之间有楼梯相连,前后左右有四个门出入。正门顶部为钟楼,7座铜铸制的乐钟恰好是7个音符,由训练有素的敲钟人手脚并用,敲打出抑扬顿挫的钟声。   巍峨壮美的圣索菲亚教堂,构成了哈尔滨独具异国情调的人文景观和城市风情,同时,它又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研究哈尔滨市近代历史的重要珍迹。 圣索非亚大教堂的角度是多变的,令人目不暇接,就是在里面呆一整天也不会觉得厌倦;她的气势是庄严但不凌厉的,很多游客静静地倚在角落处的柱础上,任思绪在千年的尘埃中飘荡。

文章TAG:索菲亚大教堂索菲亚  索菲亚大教堂  大教堂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