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寄托哀思是什么意思

把对亲人或烈士深情的思念、哀愁,寄托在某事物上、某情景中或某行动上。
āi sī 悲哀思念的感情。例:寄托哀思。

寄托哀思是什么意思

2,大雅云亡

《诗·大雅·瞻昂》:“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后人以“大雅云亡”代指有崇高威望的学界泰斗或家中能诗文的长辈去世,通常用于悼亡,如: 大雅云亡梁木坏 老成凋谢泰山颓 惊闻王老仙逝,学界同悲,怅望高风,大雅云亡,梁木倾颓,晚生痛失仰止,迢遥睽隔,未克躬奠驰向,谨此遥寄哀思。

大雅云亡

3,古人用什么遥寄思念

其实只要是对方的东西就可以只要是可以联想到对方的东西就可以 像《长恨歌》里面就有“芙蓉如面柳如眉,教人如何不泪垂”
大雁,鱼。古时有“鸿雁传书”“鱼传尺素”之说,都是指传递书信,寄托离别的亲人之间书信往来的思念情感。有关的诗句:比如晏殊的“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戴叔伦的“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还有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另外,杜鹃也是常见的寄托思念的动物,杜宇,子规,子归说的都是杜鹃,因为杜鹃鸟的叫声是“不如归去”,所以常被用来表达思家思乡的乡愁之情,寄托离别的哀思。这个诗句就很多了,像什么“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之类。
夜晚和月亮

古人用什么遥寄思念

4,寄哀思的诗词

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雨深秋寂莫,愁引病增加。咽绝风前思,昏濛眼上花。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迷家。悼诗唐 作者:李煜
1)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2)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3)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张继《闾门即事》  4)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5)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 孟云卿《寒食》  6)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7)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8) 清明时节雨声哗。 ——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9)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 杨万里《寒食上冢》  10)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 杨万里《寒食上冢》  11)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 王安石《壬辰寒食》  12)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3)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4) 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 —— 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5) 梦回山枕隐花钿。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5,清明节寄哀思的诗句富有正能量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途中寒食》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寄托哀思的诗句:1)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2)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3)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张继《闾门即事》4)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5)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 孟云卿《寒食》6)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7)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 李清照《念奴娇?春情》8) 清明时节雨声哗。 ——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9)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 杨万里《寒食上冢》10)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 杨万里《寒食上冢》11)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 王安石《壬辰寒食》12)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13)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14) 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 —— 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15) 梦回山枕隐花钿。 ——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16) 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 张先《青门引?春思》17)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18)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 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19)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 李冠《蝶恋花?春暮》20) 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21)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22)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 —— 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23)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 —— 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24)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 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25)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26)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27)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 赵长卿《临江仙?暮春》28)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29)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 杨万里《寒食上冢》30)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 王安石《壬辰寒食》31)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 孟浩然《清明即事》32)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 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33)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 白居易《清明夜》34)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35) 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 ——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36)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 —— 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6,清明遥寄作文300个字

清明又至,凭吊故人,遥寄哀思,悲戚戚,意绵绵,泪涟涟,无限情思漫心田。 ------题记 清明节前,街头巷尾已经开始摆放起一堆堆庄严肃穆的花篮,与平日不同的是,花盆上多了一个“奠”字,这不由地让我想起清明节快到了。 清明,一个凄凉冷清的词语;清明,一个闻之断肠的节日;清明,一个无法言语的意象;清明,看着这两个字,我的思绪竟不知不觉的飘忽起来…… 清明自古以来就是祭祀祖先和亡人的节日,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逐渐多出了踏青这一种新的内涵。然而,在我的印象里,清明始终是祭祀的代言词,是对祖先和亡人进行顶礼膜拜的日子,更是生者和死者进行灵魂交流的时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的,断魂,就是清明给人的感觉!试想,一丛密林,一条小径,一方坟墓,一颗碎心,两行清泪,几株稀草,周围清幽的树木伴着纷纷洒洒的细雨,加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野花香,那是一种怎样的意境?( 散文阅读:www.sanwen.net ) 不得不说,清明真的让人断肠,而且是那种静默中渗透着彻骨凄然的断肠。清明时节,站在杂草丛生的坟前,看着那一方土丘似的坟茔,感受着那一种无言的凄凉,内心无限感伤!从来没有想过,一方坟茔会隔开两个世界-----生与死。“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死者已矣,而生者,却在对其的缅怀中一点一点的追忆。死者生前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在现在看来,却已经变成了一道供生者一边追思,一边痛哭的伤痕。而且这道伤痕永远都不会磨灭,它将会在每年的同一天裂开,用淋漓的鲜血来警示生者不要忘怀,这一天就是清明,让人断肠的清明。 在寂静的夜晚,我回忆着,开始悲伤起来。脑海里开始浮现出父母的样子。屈指一数,和母亲隔世已经十六年了,和父亲隔世已经三年了。十六年来,我虽然不能年年都去给父母上坟,但每每去一次,站在父母的坟前,看着冉冉飘起,萦绕于坟前的青烟,我的心竟感伤不已。恍惚中,我感觉自己的灵魂仿佛与父母的灵魂进行了一次飘渺幽远的交流,我感受到了一份厚重慈祥的关爱和一种难以割舍的血缘……随着青烟渐渐地散去,我才缓缓的魂归现实,看着坟头那随风摆动的魂幡,接受了回归的现实,不觉茫然起来。 “桃花粉红杏花白,雨打花枝树树开;行人面上悄悄下,几家坟头哭声哀。”清明,注定是一个断肠的节日。那淅淅沥沥的春雨,袅袅渺渺的青烟,若有若无的哭声便是佐证。 不知是先人们的预测灵验还是上天有意找个潮湿的季节配合潮湿的心情,这几天天空一直被阴霾笼罩,我不觉又一次顺口吟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在这个细雨蒙蒙的早春时节,因为思念散发着淡淡的哀愁,在这个慎终追远寄托哀思的日子里,我独对烛光,思旧怀亲,追忆那段逝去了的情感,想念已故了的父母,几夜心不安,声声诵念“清明”悲句,断魂之感黯然泪下…… 思念是一种痛,在飘渺虚空里聆听着源自血缘深处的心灵召唤,冥冥中又看见了父母的颜容。按民族习惯,在房门前燃起了几柱香火和纸钱,香烟缕缕缭绕,冥品灰烬伴着哀伤旋飞,轻风默默的把它们送往天际,历历显现,此刻阴阳虽隔却相依,父母音容宛在,朦胧而清晰,仿如昨日…… 逝者如斯,怀念泪洒草岗,想父母昔日拳拳之爱今成追忆,父母恩重难酬报啊! 清风寄哀思,滴滴成行;今日香魂缭绕,且不知西方净土今昔是何年?

文章TAG:哀思  寄托  是什么  什么  遥寄哀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