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有哪些

苛叵媳镁氯椒仁任焚靖盅徊

论语有哪些

2,有哪些论语

很多有.在<>这部书里咯

有哪些论语

3,帮忙写出论语十首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 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 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 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 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 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 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 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 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 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 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这里说的是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孔子说:“(对待任何事业和学问)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 为乐的人。”这段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只有以之为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孔子站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去。”讲的是珍惜宝贵 的时光。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孔于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思考问题, (但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这一段讲躬身实践的重要性。

帮忙写出论语十首

4,论语二十则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与矩。”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5: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6:子曰:“譬如为山,末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7:子曰:“岁寒,然后之松柏之后 也。”8: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9:子曰:“群居终日,方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10: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赤说乎!有折自远方来,不赤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1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5: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末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孜之。”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赤重乎?死而后已,不赤远乎?”19: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2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与矩。”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3: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4: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5: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6:子曰:“譬如为山,末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7:子曰:“岁寒,然后之松柏之后 也。”8: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9:子曰:“群居终日,方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10: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赤说乎!有折自远方来,不赤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1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5: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末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孜之。”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赤重乎?死而后已,不赤远乎?”19: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2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分详细的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9183.html?wtp=tt

文章TAG:论语  大全  哪些  论语大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