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采莲曲古诗刘方平作者

采莲曲朝代:唐代作者:刘方平原文: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采莲曲古诗刘方平作者

2,求采莲曲刘方平一诗的翻译不要赏析

日落时分,江水清澈,余晖掩映,金波粼粼,荡漾着苗条美丽女子的宛转歌声。从小便习惯采莲,十五之日就趁潮水上涨驾驭风浪去采莲。
采莲曲 【作者】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翻译: 已经日落黄昏,她还在江上干什么呢?唱的又是什么歌儿呢?诗的第三句揭了这个谜,原来她在采莲。傍晚还在采莲,表现了她的勤劳,边采边唱,勾画出她开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情。至此,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静有动,一幅充满浓郁水乡生活气息的采莲图跃然纸上。但是诗人并不满足于绘声绘色地描写一个采莲的场面,而着重于刻画采莲人。由“从小惯”三字,我们一方面可以知晓她采莲熟练,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健康朴实,从小就培养出勤劳的品质。联系日暮采莲,自然让人了解到采莲是项繁重的劳动,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顺势带出第四句“十五即乘潮”,使意境更深一层,原来她在小小年纪就能驾驭风浪,该是多么勇敢多么勤劳啊!这两句不仅写出采莲女的能干和劳动本色,而且使人享受到一种健康纯朴的美。

求采莲曲刘方平一诗的翻译不要赏析

3,刘方平有啥诗词作品

1 班婕妤(一作婕妤怨) 刘方平 2 采莲曲 刘方平 3 长信宫 刘方平 4 春雪(飞雪带春风) 刘方平 5 春怨 刘方平 6 代春怨 刘方平 7 代宛转歌二首 刘方平 8 寄陇右严判官 刘方平 9 寄严八判官 刘方平 10 京兆眉 刘方平 11 刘方平《月夜》赏析 刘方平 12 梅花落 刘方平 13 拟娼楼节怨 刘方平 14 秋夜泛舟 刘方平 15 秋夜寄皇甫冉郑丰 刘方平 16 秋夜思(一作淮上秋夜) 刘方平 17 送别 刘方平 18 铜雀妓 刘方平 19 望夫石 刘方平 20 乌栖曲二首 刘方平 21 巫山高 刘方平 22 巫山神女 刘方平 23 新春 刘方平 24 月夜 刘方平 25 折杨枝
《月夜》 、《春怨》、《新春》、
采莲曲 月 夜 春 怨

刘方平有啥诗词作品

4,编一首采莲曲

采莲曲  蔡幸娟  杨贵妃  noni  offset:  词:李白 曲:李国强  ------  若耶溪傍采莲女,  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  飞飘香袂空中举,  ---  岸上谁家游冶郎,  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马嘶入落花去,  见此蜘蹰空断肠。  ---  noni@sina.com  唐代《采莲曲》赏读  荷叶罗裙一色裁,英蓉何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  菱叶萦波荷贴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白居易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崔国辅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昂乘潮。  ——刘方平  《采莲曲》是宁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历代以来写《采莲曲》的诗篇很多,但各有情趣,今选唐代诗人做的几首《采莲曲》和大家一同赏读。  王昌龄本有两首《采莲曲》,今选其第二首。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采连图景,十里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而采莲的少女们却没有出现在画面上,而是平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让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陷入遐思之中久久不能释怀。“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首句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了。少女的罗裙与荷叶一色,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荷花的精灵芙蓉仙子,就是美丽大自然的一部分。“乱入池中看不见”,写出了观望在刹那间产生了一种人花莫辨,是邪非耶的感觉。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恍若一体,难以分辨,眨眼之间,变幻莫测。正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采莲好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只是“可望而不可及。”  崔国辅的《采莲曲》善于捕捉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写得神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懈味淳朴,是一首活泼清新的抒情小诗。前两句写由于采莲轻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回旋搅动起来,在五光闪闪的水塘边上,绚丽芬芳的鲜花竞相开放。“争”字写活了百花吐芳争艳的繁茂之态,“乱”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竟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后两句写出了情侣们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而担心水波再分开他们,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造,并驾齐驱。“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刘方平的《采莲曲》只用了二十个字就维妙维肖地塑造了一个可爱的采莲少女形象,和一幅充满浓郁水乡生活气息的采莲图。首两句写日落时分,江水清澈,余晖掩映,金波粼粼,荡漾着苗条美丽女子的宛转歌声。“荆歌”二字渲染了江南气氛,“楚腰”更用最具特征的细腰来勾勒了江南女子的轻盈体态,“艳”字优越传神地展现了采莲女子的美丽外貌。第三句交代了人物的活动行为,原来她在采莲。傍晚时分,她一边采莲一边歌唱,不仅表现了她的勤劳,而且勾画出了她开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情。最后一句使意境更深一层,原来小小年纪就能驾驭风浪,多么勇敢多勤劳啊!后两句不仅写出采莲女的能干和劳动本色,而且使人享受到一种健康纯朴的美。  白居易的《采莲曲》描写了一位采莲姑娘的腼腆活泼情态和羞怯的心理活动。前两句描写了采莲的环境,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幽曲的荷花深处采莲小船在此来被经。后两句描写细致,生动逼真。一个欲语还休、含羞带笑的姑娘宛然出现在读者眼前。末句“碧玉搔头落水中”更增加画面的动态真实感,读之使人如闻玉簪落水之声。全诗语言清新活泼,情景交融。  旧题新作,是唐代诗人继承的一个传统。横观这四首采莲曲,五诗描绘采莲图景,闻歌而不见人,别具匠心;崔诗描绘了采莲的场景,极富生活气息;刘诗则塑造了一个可爱的采莲少女形象,体现了劳动本色的纯朴之美;白诗则描绘了采莲的娇羞之态,生动逼真。

5,急需采莲曲的诗句解释赏析

采莲曲 李白 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赏析】 采莲曲,古曲名。王琦注:“《采莲曲》起梁武帝父子,后人多拟之。”这首诗是李白漫游会稽一带所作。诗人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吴越采莲女的形象。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来烘托渲染,又用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反衬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陌上桑》写罗敷的手法而更加委婉传神。采用民歌体裁,却不简单模仿,有青出于蓝的艺术魅力。
唐代《采莲曲》赏读 荷叶罗裙一色裁,英蓉何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 菱叶萦波荷贴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白居易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崔国辅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采莲从小惯,十五昂乘潮。 ——刘方平 《采莲曲》是宁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历代以来写《采莲曲》的诗篇很多,但各有情趣,今选唐代诗人做的几首《采莲曲》和大家一同赏读。 王昌龄本有两首《采莲曲》,今选其第二首。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采连图景,十里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而采莲的少女们却没有出现在画面上,而是平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让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陷入遐思之中久久不能释怀。“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首句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了。少女的罗裙与荷叶一色,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荷花的精灵芙蓉仙子,就是美丽大自然的一部分。“乱入池中看不见”,写出了观望在刹那间产生了一种人花莫辨,是邪非耶的感觉。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恍若一体,难以分辨,眨眼之间,变幻莫测。正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采莲好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只是“可望而不可及。” 崔国辅的《采莲曲》善于捕捉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写得神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懈味淳朴,是一首活泼清新的抒情小诗。前两句写由于采莲轻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回旋搅动起来,在五光闪闪的水塘边上,绚丽芬芳的鲜花竞相开放。“争”字写活了百花吐芳争艳的繁茂之态,“乱”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竟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后两句写出了情侣们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而担心水波再分开他们,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造,并驾齐驱。“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刘方平的《采莲曲》只用了二十个字就维妙维肖地塑造了一个可爱的采莲少女形象,和一幅充满浓郁水乡生活气息的采莲图。首两句写日落时分,江水清澈,余晖掩映,金波粼粼,荡漾着苗条美丽女子的宛转歌声。“荆歌”二字渲染了江南气氛,“楚腰”更用最具特征的细腰来勾勒了江南女子的轻盈体态,“艳”字优越传神地展现了采莲女子的美丽外貌。第三句交代了人物的活动行为,原来她在采莲。傍晚时分,她一边采莲一边歌唱,不仅表现了她的勤劳,而且勾画出了她开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情。最后一句使意境更深一层,原来小小年纪就能驾驭风浪,多么勇敢多勤劳啊!后两句不仅写出采莲女的能干和劳动本色,而且使人享受到一种健康纯朴的美。 白居易的《采莲曲》描写了一位采莲姑娘的腼腆活泼情态和羞怯的心理活动。前两句描写了采莲的环境,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幽曲的荷花深处采莲小船在此来被经。后两句描写细致,生动逼真。一个欲语还休、含羞带笑的姑娘宛然出现在读者眼前。末句“碧玉搔头落水中”更增加画面的动态真实感,读之使人如闻玉簪落水之声。全诗语言清新活泼,情景交融。 旧题新作,是唐代诗人继承的一个传统。横观这四首采莲曲,五诗描绘采莲图景,闻歌而不见人,别具匠心;崔诗描绘了采莲的场景,极富生活气息;刘诗则塑造了一个可爱的采莲少女形象,体现了劳动本色的纯朴之美;白诗则描绘了采莲的娇羞之态,生动逼真。

6,采莲曲刘方平 全诗意思

采莲曲  【作者】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作品赏析】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历来写采莲曲的很多,但写得出色也颇不容易。而这首小诗只用了二十个字就维妙维肖地塑造了一个可爱的采莲劳动妇女形象。    首二句写日落时分,江水清澈,余晖掩映,金波粼粼,荡漾着苗条美丽女子的宛转歌声。诗一开头就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江南日暮的迷人景色。第二句起首巧用“荆歌”二字进而渲染了江南气氛,接着作者又抓住最具特征的细腰来勾勒提掇江南女子的轻盈体态。此处“艳”字用得极妙,不仅与上句里的“清”字相映成趣,而且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她的美丽外貌,一字传神,足可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媲美。联系首句,不由得使人想象到红色的晚霞给她披上了绚丽的衣裳,给她增添了姿色;她的美貌与动人的歌声,也为“日暮清江”增添了风光。   已经日落黄昏,她还在江上干什么呢?唱的又是什么歌儿呢?诗的第三句揭了这个谜,原来她在采莲。傍晚还在采莲,表现了她的勤劳,边采边唱,勾画出她开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情。至此,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静有动,一幅充满浓郁水乡生活气息的采莲图跃然纸上。但是诗人并不满足于绘声绘色地描写一个采莲的场面,而着重于刻画采莲人。由“从小惯”三字,我们一方面可以知晓她采莲熟练,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健康朴实,从小就培养出勤劳的品质。联系日暮采莲,自然让人了解到采莲是项繁重的劳动,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顺势带出第四句“十五即乘潮”,使意境更深一层,原来她在小小年纪就能驾驭风浪,该是多么勇敢多么勤劳啊!这两句不仅写出采莲女的能干和劳动本色,而且使人享受到一种健康纯朴的美。   这具“象牙微雕”是从环境描写到人物外貌到人物心灵逐层深入,情景兼容,由于诗人择词炼字功力很深,使人恍若身历其境。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民歌味道很浓,寥寥数语,涵盖万千。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55139.htm
大撒逼
采莲曲  【作者】刘方平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作品赏析】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历来写采莲曲的很多,但写得出色也颇不容易。而这首小诗只用了二十个字就维妙维肖地塑造了一个可爱的采莲劳动妇女形象。     首二句写日落时分,江水清澈,余晖掩映,金波粼粼,荡漾着苗条美丽女子的宛转歌声。诗一开头就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江南日暮的迷人景色。第二句起首巧用“荆歌”二字进而渲染了江南气氛,接着作者又抓住最具特征的细腰来勾勒提掇江南女子的轻盈体态。此处“艳”字用得极妙,不仅与上句里的“清”字相映成趣,而且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她的美丽外貌,一字传神,足可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媲美。联系首句,不由得使人想象到红色的晚霞给她披上了绚丽的衣裳,给她增添了姿色;她的美貌与动人的歌声,也为“日暮清江”增添了风光。  已经日落黄昏,她还在江上干什么呢?唱的又是什么歌儿呢?诗的第三句揭了这个谜,原来她在采莲。傍晚还在采莲,表现了她的勤劳,边采边唱,勾画出她开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情。至此,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静有动,一幅充满浓郁水乡生活气息的采莲图跃然纸上。但是诗人并不满足于绘声绘色地描写一个采莲的场面,而着重于刻画采莲人。由“从小惯”三字,我们一方面可以知晓她采莲熟练,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健康朴实,从小就培养出勤劳的品质。联系日暮采莲,自然让人了解到采莲是项繁重的劳动,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顺势带出第四句“十五即乘潮”,使意境更深一层,原来她在小小年纪就能驾驭风浪,该是多么勇敢多么勤劳啊!这两句不仅写出采莲女的能干和劳动本色,而且使人享受到一种健康纯朴的美。  这具“象牙微雕”是从环境描写到人物外貌到人物心灵逐层深入,情景兼容,由于诗人择词炼字功力很深,使人恍若身历其境。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民歌味道很浓,寥寥数语,涵盖万千。
采莲曲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刘孝威,彭城人,刘孝绰之第六弟。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初为安北晋安王法曹,转主簿。累迁中舍人,并掌管记。大同九年,(公元五四三年)白雀集东宫,孝威上颂,其辞甚美。太清中,迁中庶子,兼通事舍人。及侯景寇乱,孝威于围城得出,随司州刺史柳仲礼西上。至安陆,遇疾卒。孝威所著文集前后各十卷,《隋书志》作十卷。此从《两唐书志》)传于世。

文章TAG:采莲曲  刘方平  古诗  作者  采莲曲刘方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