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两河流域建立乌尔王国的是什么

最初由苏美尔人建立,后期由阿卡德人统治。
乌尔的地理位置既有利于对阿拉伯半岛的海上,又有利于陆上的贸易。这段时间里在乌尔建造了许多精心设计和建造的墓。最后乌尔的国王成为苏美尔的统治者。这个王朝被称为第一王朝。 前2340年左右第一王朝被阿卡德的萨贡一世消灭。以后这段时间里的事件不是十分清楚。今天所知的仅仅是当时还有过一个第二王朝。 乌尔第三王朝的建立者是乌尔纳姆,其统治时间是从前2113年至前2096年。在他的统治期间乌尔建造了许多庙宇,包括今天留下来的神庙,农业灌溉也获得改善。乌尔纳姆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类似的文件。1952年在伊斯坦布尔发现了它的残片。比汉穆拉比法典还早。流传到今天的苏美尔文学作品之一描写的是乌尔纳姆的死和他死后在阴世的旅行。 前2006年左右埃兰人消灭了乌尔第三王朝。伊辛第一王朝又赶走埃兰人,占据了乌尔,以乌尔第三王朝的继承者自居。以后,乌尔城在政治上便逐渐不再重要。

在两河流域建立乌尔王国的是什么人

2,埃兰人是古代居住在哪个地区的古老民族

与苏美尔人一样,埃兰人是古代西亚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从公元前4000年代起居住在苏美尔以东的山区(在巴比伦和伊朗高原之间)。

埃兰人是古代居住在哪个地区的古老民族

3,中国真的是文明古国吗

但实际上,作为一个民族,犹太人的历史还更为悠久。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前,居住在这里的迦南人(闪米特语族),已经进入铜器时代,建立了城市,后来与进入这里的犹太人融合。 至于犹太文明及其民族独一无二的延续性,以及他们对人类的贡献,我想不需要我多说了。 赫梯文明,这可能是一个雅利安语族的文明,也大致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地点在小亚细亚一带。这个文明最大的成就就是发明了冶铁术(有可能更早在这之前的米坦尼王国已出现),并在公元前1400年左右率先进入铁器时代。而今天高加索一带的亚美尼亚,据称其居民就是古代赫梯人的后裔。 今天叙利亚的居民,则是建立以大马士革为中心的古代叙利亚文明的阿拉米人的后裔。 波斯文明,就是今天伊朗的前身,这是一个雅利安人的文明。如果从其最早的居民--埃兰人建立的文明开始,是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他们创造了伊朗最早的文字,国家。埃兰人与后来的米底人,波斯人同出一源。波斯帝国则建立于公元前550年,是第一个横跨欧亚非空前庞大的帝国。今天伊朗人的绝大多数,就是古代波斯人的后裔。
是的

中国真的是文明古国吗

4,为什么波斯人的帝国由埃兰人建设

古波斯帝国建立之前,苏萨就已成为波斯人的都城。居鲁士大帝时期,苏萨是帝国四大都城之一,并开始在城内兴建宫殿。这是因为埃兰人是伊朗最有文化的民族,波斯人需要埃兰人的才能来帮助他们管理国家。当时政府的行政官吏,特别是王室经济管理人员,几乎都是埃兰人,埃兰楔形文字作为官方文字使用了上百年才逐渐被阿拉米文字所取代。

5,ziggurat的简介

ziggurat 通灵塔Sumerians 苏美尔人Elamites 埃兰人Akkadians嗣后阿卡德人Assyrians亚述人我觉着按照英文意思 应该是说空中花园吧(个人见解)空中花园——古巴比伦的建筑奇观 巴比伦城的空中花园是古代建筑史上的又一奇迹,至今令人神往。以此城为代表的建筑技术成为巴比伦最引人注目的成就。巴比伦城在现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南面约95公里处,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中部,是两河相距最近的地方。它地处交通要塞,建立于公元前3000年,是重要的商业中心,后来发展成为巴比伦王国的都城。 巴比伦城有内外三重城墙,城墙的厚度从3米到8米,城墙之间用壕沟相隔。环城每隔44米就有一座防御塔楼,全城共有300多座。据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它有100多座城门,门框、横梁和大门都是用铜浇铸成的。巴比伦城不仅墙厚城高,壁垒森严,而且还建筑了一套水力防御系统。当敌人兵临城下之时,只要打开水闸,幼发拉底河的大水就会汹涌而出,使城外变成一片泽国。城内贯穿南北的笔直大道叫“圣道”,它全用一米见方的大理石板铺砌而成,中间是白色或玫瑰色的,两边是红色的。圣道的尽头有一座巨大的塔台式建筑——巴比伦通天塔,它足足有30层楼房那么高。希伯莱的神话故事里说,人们建造巴比伦通天塔试图达到语言统一、没有隔阂,没有纷争的天国。耶和华惧怕凡间的人建造巴比伦城和通天塔的巨大力量,嫉妒他们的智慧和成功,于是暗施法术,扰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彼此之间言语不通,相互猜忌,无法完成工程。但是,这项宏伟的工程最终还是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遗憾的是后来被破坏掉了。城内最大的建筑马都克神庙,在巴比伦通天塔的旁边。 但巴比伦城最杰出的建筑成就,还是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空中花园”。 传说尼布甲尼撒二世即位后就举行了婚礼,王后便是米堤亚的公主赛米拉斯。双方的父亲在共同对付亚述人的战争中建立了浓厚的友谊,并定下了这门亲事。赛米拉斯对亲事本身并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但对巴比伦这个地方却没有好感。因为她的故乡在伊朗山区,那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风景宜人,气候湿润,可巴比伦却遍地黄土,气候炎热。于是,王后思乡心切,茶饭不思,日夜愁苦,美丽丰腴的少女很快就变得面黄肌瘦、弱不禁风了。新国王为了排遣她的郁闷,于是便仿照她故乡的风光,建造了这座空前绝后,举世艳羡的“空中花园”。
我是来看评论的

6,苏美尔人是什么

公元前30世纪初,两河流域出现了若干小城邦,长期相互征战。前24世纪中期乌玛卢伽尔·扎克西征服广大地区,定都乌鲁克,后为塞姆人的阿卡得王所灭。前22世纪苏美尔人再度兴起,建立乌尔第三王朝,统治持续百余年。后为塞姆人的古巴比伦王国取代。 古代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地区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约公元前3500年,该地区就出现了王宫、神庙、文字,产生了城市国家。他们用牛拉犁,用金属镰刀收割,用车子运输;他们发明了楔形文字,创作了美妙的神话和瑰丽的史诗,发明了计算重量和长度的方法,发明了太阴历,等等。 苏美尔人活动的时期在公元前4000年代末至3000年代末。约公元前2007年,苏美尔人的国家被埃兰人摧毁。考古材料表明:苏美尔人个子矮小,身体健壮,圆颅直鼻,不留须发,和后来移居苏美尔地区的长脸钩鼻多须发的闪米特族人不一样。 因为在苏美尔地区没有发现旧石器或中石器时代的遗物,最早的遗物也是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而且在约6000年前,波斯湾还深入内地,苏美尔地区大部分还是沼泽,不能居住。所以可以推测苏美尔人是在公元前4000年代移入苏美尔地区的。关于苏美尔人的来源,有种种说法。 有人认为苏美尔人是从东方山地来的。理由是每个苏美尔人的城市都拥有一座名为“齐古拉特”的梯形塔。它看上去如同一层层叠放的砖面,每层都比底下的一层小,以此形成阶梯通向顶端的神殿。有的考古学家认为:这种梯形塔“就是一座山”,它暗示了苏美尔人一定是从多山地区移居过来的,因为造山的人不会生长在平原。 到了平原之后,他们发现像家乡那样奉祀神明已不可能,所以在平原上用砖垒起人工的山,通往山顶的阶梯象征着他们曾经爬过的山路,而且苏美尔人的神与神庙的名称常与山岳有关联。 有的考古学家由此推断,苏美尔人可能来自底格里斯河以东的山地。因为在乌鲁克发现的陶器与东方山地古埃兰陶器有相似的地方,某些最古老的城的名称,如苏鲁克帕和泽母比尔的字尾与埃兰人的安山语有相似之处。 有人认为苏美尔人来自两河流域北部草原和丘陵地区。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在埃尔——欧贝德(乌鲁克附近)和埃里都地方发现比乌鲁克时代还要早的居住地。他们的物质文化与乌鲁克所发现的苏美尔文化有不同之处。从政治与宗教方面看,欧贝德文化与乌鲁克的苏美尔文化似乎是一致的,但是在陶器方面却有显著的不同。欧贝德文化的陶器与两河流域北部草原地带所发现的古代文化遗物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并且它们显然是同出于一源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根据苏美尔人自己的传说,认为珐耿粹际诔宦达为惮力他们最早的祖先住在第尔蒙岛,这可能是苏美尔以南波斯湾中的一个岛。还有关于深渊之神埃阿的传说中说埃阿是人鱼形的神,它上溯河流游到埃里都,在那里教人建城(埃里都是苏美尔地区最古城市)。根据这种传说,似乎苏美尔人最早应该是从南方来的。

7,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典是

<汉谟拉比法典>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的古城旧址上,进行发掘工作。一天,他们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几天以后又发现了两块,将三块拚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碑。 这块石碑高2.25米,底部圆周1.9米,顶部圆周1.65米。在石碑上半段那幅精致的浮雕中,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坐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恭谨地站在它的面前,沙马什正在将一把象征帝王权力标志的权标,授予汉穆拉比。石碑的下半段,刻着汉穆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其中有少数文字已被磨光。 这个石碑就是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它把我们带到了近4000年前的古巴比伦社会。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大体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国王。他勤于朝政,关心农业、商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他也关心税收,处理各种案件。他在位40年,使巴比伦成了一个强盛的国家。汉穆拉比每天要处理的申诉案件太多,简直应付不了。他就让臣下把过去的一些法律条文收集起来,再加上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编成了一部法典。汉穆拉比命令把法典刻在石柱上,竖立在巴比伦马都克大神殿里。这部法典一共有282条,刻在圆柱上共52栏4000行,约8000字。圆柱挖掘出来的时候,正面7栏(35条)已经损坏,其余的基本完整。上面的字迹优美,是一种只有王室才使用的楔形字体。汉穆拉比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其中包括诉讼手续、盗窃处理、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地位等条文。汉穆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在巴比伦社会中,除了奴隶主和奴隶,还有自由民。这部法典的很多条文是用来处理自由民的内部关系的。处理的原则就是"以牙抵牙,以眼还眼"。比如,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赔偿;被人打断了腿,也要把对方的腿打断;被人打掉牙齿,就要敲掉对方的牙齿。甚至有这样的推定:如果房屋倒塌,压死了房主的儿子。那末,建造这所房屋的人得拿自己的儿子抵命。 汉穆拉比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奴隶有着不同的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奴隶如果不承认他的主人,只要主人拿出他是自己奴隶的证明,这个奴隶就要被割去双耳。法典甚至规定奴隶打了自由民的嘴巴也要处以割耳的刑法。属于自由民的医生给奴隶主治病,也是胆战心惊的。因为,如果奴隶主在开刀的时候死了,医生就要被剁掉双手。 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法典还规定了一些更严厉的条款:逃避兵役的人一律处死;破坏桥梁水利的人将受到严厉处罚直到处死;帮助奴隶逃跑或藏匿逃亡奴隶,都要处死;如果违法的人在酒店进行密谋,店主如果不把这些人捉起来,卖酒人也要被处死。巴比伦社会里自由民还包括租种土地的小农。他们也受着奴隶主的沉重剥削,他们每年要把收获量的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缴给出租土地的奴隶主。法典中还规定:债务奴隶劳动3年可以恢复自由。但这仅仅是给自由民的一点小恩小惠。奴隶主逼迫一些还不起债的自由民成为债务奴隶,反过来又用这种规定来笼络他们。 有个名叫乌巴尔.沙马什的小农,租种奴隶主义鲁姆.巴尼一小块土地,全家人累死累活地干了一年,好不容易盼到了秋收。但是,粮食刚收上来,义鲁姆·巴尼就瞪着血红的眼睛上门逼租了。富商伊兴杜姆也上门索取乌巴尔·沙马什这年春天向他借的500斤粮食。乌巴尔·沙马什交了租,还了债再交完了各种苛捐杂税,一年的劳动成果全部付诸东流。乌巴尔·沙马什只得把子女卖为奴隶,他本人也沦为债务奴隶。 正是依靠这部法典,汉穆拉比时代的巴比伦社会,成为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中,统治最严密的国家。 那么这部石柱法典是怎样从巴比伦"跑到"苏撒的呢? 原来苏撒也是一座5000年前的古代都城。公元前3000多年前,在今天伊朗迪兹富尔西南的苏撒盆地有一个强大的奴隶制王国,叫埃兰(又译"依兰")。古城苏撒就是埃兰王国的首都。公元前1163年,埃兰人攻占了巴比伦之后,便把刻着汉穆拉比法典的石柱作为战利品带回到了苏撒。埃兰王国后来被波斯灭亡。公元前6世纪时,波斯帝国国王大流士上台后,又把波斯帝国的首都定在苏撒。这个石柱法典便又落到了波斯人手中。 那么发掘出来的圆柱正面7栏已被损坏,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埃兰国王打算在圆柱正面刻上自己的功绩。可是,在毁去原来的字迹后,不知为什么并没有刻上新字。这件希世珍宝现在还收藏在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圆柱上被涂毁的7栏文字,可以根据后来发现的汉漠拉比法典的泥版文书进行校补。所以,"石柱法典"仍是世界上现存的一部最古老最完整的法典
目前公认的最早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社会的情况。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内容包括诉讼程序、保护私产、租佃、债务、高利贷和婚姻家庭等。它刻在一根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柱上,共3500行,正文有282条内容,用阿卡德语写成。

文章TAG:埃兰人  两河流域  河流  流域  埃兰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