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拿主意,人性是自私的嘛。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陈尧叟是四川人,主张迁都成都,寇准让人到雷州边界送了只蒸羊给他,丁谓想见他,寇准不见,寇准是办大事的人物,性子刚烈,不拐弯抹角,没多久,终于把寇准罢相,打发到河南陕西一带当地方官了,寇准原来是出了名的奢华,单单家里点的蜡烛,是一担担地往府里挑的,那种通宵歌舞的生活,是老寇的标配。

1、寇准的老家是现在哪里?有何依据?

寇准的老家是现在哪里有何依据

寇准是北宋的一代名相,他豁达的胸怀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来。咏华山*北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别名寇老西的寇准(961至1023),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并不是山西的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官至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宰相),枢密使,封莱国公,谥忠愍,追赠中书令,为渭南三贤之一,

寇准的祖先曾居住山西太原太谷昌平乡后移居冯诩,最后迁至华州下邽,这样看来,寇老西还是伴祖脉,并非虚言。寇准少年聪慧好学,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授太子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寇准与潘良、魏野、“九僧”等友好诗风相近,

2、寇准都得罪了哪些人?

01大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东京汴梁皇宫。宋真宗召集大臣寇准、毕士安、王钦若、陈尧叟等商议大事,几天前,辽国大举入侵,一晚上边关告急文书连来五封。好多人建议迁都避开辽军锋芒,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陈尧叟是四川人,主张迁都成都。寇准愤怒地说:谁给陛下出的馊主意?可以砍了他的脑袋!现在陛下神武,文武和睦,

大家同心协力一定打败敌人,怎么想到迁都楚、蜀?在寇准等人的大力提倡促进下,怯懦的宋真宗终于答应御驾亲征。十月,辽军军锋直指澶渊城,宋真宗的车驾却在路上慢腾腾地走着。前线的警报雪片般飞来,真宗又动摇了,想打退堂鼓,寇准再三强调目前的形势有进无退!这时候皇帝打道回府,三军将士绝对再无斗志,战事必败,国家危险。

黄河在澶渊城中穿过,将澶渊分为北城和南城,辽军的先锋已抵达北城外,真宗的车驾终于到了南城,他却不愿意到北城去。寇准找到大将高琼:“今天是将军报答国家的关键时刻了!”高琼说:“我是个军人!万死不辞!”寇准带高琼去见真宗,力劝真宗渡过黄河到北城去,此举必将大大地鼓舞民心士气,高琼也说一定要去!大臣冯拯在一边呵斥高琼:“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高琼怒道:“你靠写文章当到这么大的官!现在敌人这么猖狂,你还骂我无礼!你有本事,干么不写一首诗打退敌军?”冯拯被怼得面红耳赤,讲不出话。

高琼当即指挥卫士们驱赶皇帝的御车往北城出发,到了黄河上的浮桥,御车还犹犹豫豫地徘徊。高琼牵着御车的驾马,大步走向对岸,大声喊道:“还不快走!已经到了这儿还犹豫什么嘛!”真宗终于到了北城,登上城楼,皇帝的黄龙大旗在北城楼上高高飘扬,将士们欢声雷动,齐呼万岁,气势百倍。同时敌军气势顿挫——“契丹夺气”,澶渊之盟02一天前,骄横的辽国前锋大将萧达兰率轻骑直冲到北城下观察地形。

宋将张环预先准备“床子弩”要伏击辽军,这种弩是用绞盘拉弦上箭,箭矢又长又粗如标枪一样,萧达兰正在城下指指点点,箭矢呼啸而至,正中他的前额,连人带马被射倒在地。当场就呜呼哀哉!加上宋真宗亲临一线,宋军士气高涨,辽军战斗意志渐无,提出议和。辽人目的要割地,宋人愿意赔偿钱但不肯割地,按照主战派寇准的意见,正好和辽国人打上一战,收复失地!宋军在各条战线上都已顶住了辽军的进攻,又有游击队在敌后骚扰辽军的运输线。

辽军太过深入,粮草渐渐供应不上,宋军只要坚守下去,形势就越来越有利。但宋真宗和王钦若等人还是妥协为上,答应每年给辽国一笔钱,大家讲和,真宗对谈判代表曹利用说:“真的不得已的情况下,一年一百万也可以接受,”小曹走出行宫,被早就候在门外的寇准拦住,老寇直捅捅地对他说:“你给我听好了,如果谈判给的钱超过三十万,我砍了你的头!”曹利用很能变通,有礼有节地和辽人谈判,最终达成协议:辽圣宗叫宋真宗为“兄”。


文章TAG:寇准  老家  河南  寇准是河南哪里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