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蛤蚧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对蛤蚧、蛤蚧于、仙蟾 【性状】本品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2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 【炮制】 1. 蛤蚧肉:去掉头足,折成段,用黄酒浸(每对用黄酒8钱)后,用火微焙即成。 2. 蛤蚧尾:将焙好的蛤蚧剪取尾部供用。 【性味与功效】味咸,性平。有小毒。功效:补肺定喘,益肾助阳。 【药理作用】 (一)性激素样作用: 蛤蚧乙醇提取液有雌性激素样作用,可延长正常雌小鼠的动情期,并使子宫和卵巢重量增加。蛤蚧也有雄性激素的功效,能使小鼠的前列腺、精囊腺和提肛肌重量增加。但其雄性激素的作用较淫羊藿为弱。 (二)增强免疫 能增强肺、支气管、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效;能增强白细胞的移动力,能使小鼠脾重量增加;能对抗泼尼松的免疫抑制作用。 具有解痉平喘作用。 (三)保护应激反应 蛤蚧提取物对受低温、高温、缺氧等应激刺激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显著提高自由基代谢酶的活性。 【临床应用】 1.治疗肺部慢性疾病,尤其是老年虚寒型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 2.治疗阳痿。 【用法用量】3~6g,多入丸散或酒剂。 【贮藏】用木箱严密封装,常用花椒拌存,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蛤蚧需不需要分公母
我捉了一条大的蛤蚧,应该怎么用,

蛤蚧的功效与作用

2,蛤蚧的药用功效

蛤蚧是壁虎科的一种动物,除去内脏,用竹片撑开药用。 中医认为它能补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嗽。可单用酒泡服也可如丸散和别药配服。主治肾阳不足、精血亏虚而致的阳萎。临床上常用它来治疗虚喘。也就是说它有纳气平喘之功。现在认为,它能平喘、消炎、降血糖。特别是它的尾部,有激素样做用,也就是说能促进性欲。
蛤蚧【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守宫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尸体。【性味与归经】咸,平。有小毒。入肺、肾经。【功效】补肺肾,定喘嗽。【临床应用】用于肾虚气喘,肺虚咳喘等症。本品长于补肺益肾,尤能摄纳肾气,故对虚劳咳嗽,肾虚气喘,肺虚咳喘等症,可与人参、茯苓、贝母、甘草等配合应用。【处方用名】蛤蚧(去内脏,晒干或烘干用)。【一般用量与用法】常用一对,焙微焦,研末,每次三分至五分,冲服,或吞服。【方剂举例】人参蛤妨散《卫生宝鉴》:蛤蚧、人参、杏仁,甘草、茯苓、知母、贝母、桑白皮。治病久体虚,咳嗽气喘,痰中带红,胸中烦热,或面目浮肿,脉象虚浮者【文献摘录】《开宝本草》:「治久咳嗽,肺痨。」《海药本草》:「治肺痿咯血,咳嗽上气。」《本草纲目》:「蛤蚧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益阴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
你好;蛤蚧属脊椎动物、爬行纲、壁虎科,又名大壁虎。蛤蚧是驰名中外的药用动物。中医认为它有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功效,能治愈虚劳咳嗽、气喘、神经衰弱、脸黄浮肿等症。蛤蚧喜温湿阴暗,怕寒冷、畏光。常栖息在石缝、树洞及老房的瓦隙墙缝内,多夜间出来捕食昆虫,常鸣叫,叫声“蛤”者为雄,“蚧”者为雌,蛤蚧是因其叫声而得名。蛤蚧的体色,能随外界环境的光度、温度的变化而有所改变。一般在阳光下,变成灰褐色,在阴暗的条件下,变成黑褐色。蛤蚧在天冷时居深洞,天暖时居浅洞;刮风的天气,常迁移到背风的山坡去住。天气寒冷时就进行冬眠,若气温回升至20℃以上时,又能恢复活动。蛤蚧多是一雌一雄成对在在石壁缝内活动,当雌雄分散后,雌性会不断地鸣叫,彼此寻觅。

蛤蚧的药用功效


文章TAG:蛤蚧  作用  功效  蛤蚧的作用与功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