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什么

架子鼓,如果有小军鼓在的话那就是爵士鼓咯

这是什么鼓

2,兴山围鼓的表演范围

兴山围鼓主要在红白“喜事”、生儿“打喜”、老人“祝寿”、新屋“上梁、年节“玩灯”之时演唱,也有“休闲自娱“者。它何时传入峡江地区,无典籍可考。

兴山围鼓的表演范围

3,湖北宜昌有剧种

长阳:“跳丧”表演、长阳南曲、长阳山歌、薅草锣鼓、长阳吹打乐。秭归:花鼓舞、堂鼓、船工号子。远安:花鼓戏、呜音。夷陵区:夷陵丝竹。枝江:枝江吹打乐、枝江楠管。兴山:围鼓、地花鼓。五峰:打溜子、南曲艺人、唐祭表演。

湖北宜昌有剧种

4,兴山围鼓的发展现状

兴山围鼓已衍变成了融“南锣北鼓”为一体,汇“蛮腔”、“楚调”为一炉,具有峡江地域特色的说唱艺术品种。经常演唱的传统曲目有《昭君和番》、《山伯访友》、《兰桥汲水》等。

5,重庆磁器口的茶馆

在古镇磁器口最有特色的一景是茶馆。昔日在这千年古镇,随处可见茶馆。当年的水手、袍哥大爷、闲杂人等都喜爱出入此间,茶馆成了龙蛇混杂之地。在陪都期间,这一个小镇茶馆达100多个。其特色是“书场茶馆”,又称艺人茶馆,是品茗欣赏民间艺术的地方。书场茶馆戏曲品种不少:有川剧坐唱(打围鼓)、四川清音、四川竹琴(扬琴)、荷叶清唱更普遍是说书茶馆。坐茶馆的人络绎不绝,座无虚席。卖报的报童:卖报,卖报”的喊声不绝于耳。姑娘和大嫂们:“卖瓜子,南瓜子,葵瓜子,卖花生,磁器口的盐花生!”叫卖声清脆响亮。特别是晚上能在茶馆登台说书的人,都是上品的高手,所以人们称之为“品仙台”,都是挂牌说书,看谁有绝技高招,谁能争取更多的茶客,谁就能得到“红包”。哪一位说书人讲得好、茶馆的生意必定会更加兴隆、老板自然高兴,说书人得的红包就越厚实。直到如今,茶馆仍是磁器口一景,百来米长的老街便有13家茶馆,家家茶客满座,古风犹存。名特小吃毛血旺、软烩千张、椒盐花生被誉为磁器口的“三宝”。人事有兴衰,山川有沧桑。长盛之后的磁器口,自1958年码头移至汉渝路后便开始被冷落了,磁器口过去水陆码头的集散地和中转站的作用,逐渐消失。据说为了保存这片蕴藏丰厚历史和文化的遗迹,拟采取培修和恢复明清建筑风格进行开发,于是古镇再现辉煌为期不远了。

6,兴山围鼓的介绍

兴山围鼓又称宜都梆鼓、枝江楠”,俗称八音子、八人班子。是一种说唱、吹打相间的汉族传统艺术形式。流传于“峡江”地区的“兴山”、“秭归”、“宜昌”以及与之相邻的“保康”、“谷城”等地。其中以兴山最为兴盛,围鼓班子遍布全县的十二个乡镇。兴山围鼓的前身是流传在以武当山为中心的、包括鄂豫陕交界地区的打火炮,约在清咸丰年间(1855年左右)传入兴山。150年来,与兴山汉族民间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兴山围鼓”。它既保留有北方吹打乐粗犷的气质,又具有南方吹打乐委婉的风格,更不同于鄂、川等地的“围鼓”而独树一帜。兴山围鼓传承脉络清楚、谱系完整,现今已至第11代传人。兴山围鼓曲牌极其丰富,有300多首,可分为三类,其中武曲子类来源于道乐,这类曲牌不多,约有40首,是兴山围鼓中的珍品,一般是成排演奏,有一定的禁忌性,围鼓艺人对它有神秘感。艺人们都知道,榛子板舍著名艺人张连新吹奏武曲子,曾数次使人“发马子”(不自觉的身体失控行为),这不是孤例,古夫平水的秦家耀,也曾数次使人“发马子”。这在中国汉族民间吹打乐、锣鼓乐、丝竹乐中是闻所未闻的。围鼓的文化含量很大,除鄂西北汉族民间音乐外,还含有豫、陕、川等地的汉族民间音乐及道乐。围鼓不但只用唢呐吹奏,亦曾伴有笙、箫、管、笛等乐器,不仅吹打,而且歌唱,表现形式多样,表现力极强。广泛用于汉族民俗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7,民族友好的使者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在哪里

湖北宜昌.
湖北·兴山·昭君故里 昭君村古汉文化游览区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和昭君文化的发源地,是国家首批AAA级景区、湖北省十佳景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新三峡十景之一。 昭君出塞被封为“宁胡阏氏”后,昭君村名传后世。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过荆门山》中写道“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昭君村背靠纱帽山,面临香溪河。 现完整保留的昭君遗址、遗迹有:昭君纪念馆、昭君宅、娘娘泉、楠木井、紫竹苑、后花园、昭君书院等20余处,这其间有昭君生活遗迹,但大多为人们怀念昭君所留下的传说、故事、神话。 新编制了一台内容丰富、独具特色、原生态的歌舞表演,有蒙古迎亲仪式、兴山围鼓、地花鼓、薅草锣鼓、山歌、编钟舞、汉代宫廷仕女大型歌舞《昭君美人村》、《昭君别乡》等。 兴建了《和亲饭庄》、仿汉《王家商铺》,为您提供地道的农家饭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
王昭君是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
说法不一啊这个,大多数人说是秭归的
湖北秭归荆门

8,商河鼓子秧歌的基本特征

秧歌表演的基本特征是“跑”,所以称“跑秧歌”,不叫“扭秧歌”。自始至终,所有演员在不停地跑动,在跑动中完成各角色的动作组合,在跑动中相互交流感情,表现自我。整个演出场地像一个流动的由左向右旋转的舞台,在旋转中不断地演化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场图。而这些场图,就是秧歌演出的主体部分,叫“跑场子”。跑场子又分文场、武场、文武场。文场以跑为主,舞者不做动作,鼓棒不响。武场舞者在规定的场图里定点定时做动作,鼓棒声齐响。文武场舞者在跑动中于中心处或交叉处轮番做动作。文场看“跑”(队形变化),静中有动;武场看“打”(动作表演),激越热烈。文武结合,此起彼伏,快慢相宜,弛张相兼,令人眼花缭乱。秧歌的场图,取材广泛,内涵丰富,其形态有来自劳动工具、生活用具、花卉建筑、服装头饰,以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战争阵势等各个方面。其特征是外圆内方、方圆对称。其动向是左进右出,围中跑圆。很明显,这一规律特点是受我国传统审美意识的影响,是传统审美观的继承与发展。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用天圆来概括和认识自然界周而复始的变化,用地方来识别事物的千差万别,成为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的审美标准。秧歌场图的外圆内方,方圆对称,无疑是在这种审美意识的支配下发展和创造出来的。场图给人以规整、庄重、古朴、圆润的美感。秧歌场图的另一个规律特点是所有场图都是由不同形状的菠花(由舞者交叉绕行的圆形路线)组合而成,菠花可分单一菠花、多头菠花、形象菠花3种。组合由简到繁,由单一到复杂,形成一套有规律多层次的组合程式。如“双十字街”,是由8个单一菠花组成;“大香山”由6个多头菠花组成;“金钱蝴蝶”则由4个蝴蝶形象的菠花组成。如果用2种或3种菠花,经过精心构思,可表现更为复杂的场图,如“单劈葫芦”。

9,凤凰土家族跳丧舞是怎样的

跳丧舞又称“跳丧鼓”,土家语叫“撒尔嗬”,是巴人后裔土家族特有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仪式舞蹈,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流行于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地区,与摆手舞的流行地域相对应,故有“南摆手北跳丧”之说。  跳丧舞是以讲述人类起源、民族迁徙、传说故事为主要内容。开场时先由一人提锣绕棺边敲边唱,其后掌鼓师和众舞者便以“相合之声”加衬词衬句,歌子曲调宽广、音域奔放、节奏明快,极似古巴渝民歌。跳丧舞有双人、三人、群舞三种形式。动作皆为模仿飞禽走兽。主要特点是舞者全身不断上下颤动外,胯部左右摆动幅度大,上肢随胯部的摆动自然在胸前晃动,具有粗犷美。另外,在摆臂、下沉、扣胸、圆肩、脚内侧交替移动等方面则与巴渝舞不同。《隋书》曾记载了跳丧舞壮观场面:“……置尸馆舍,邻里少年,各持弓箭,绕尸而歌,以箭扣弓为节击鼓以悼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  如今,跳丧舞已逐步从丧葬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颇具观赏性的土家族群众性舞蹈。跳丧舞是土家人民自己创造的艺术财富,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多侧面地展示了土家民族的风情习俗,它是土家民俗文化的奇葩。  跳丧舞历史  跳丧舞源远流长,滥觞于魏晋南北朝的“歌丧”。  《后汉书》说它起源于巴渝舞。当年,巴人在强敌殷人70万大军面前大跳“巴渝舞”,其目的有二:一是驱鬼避邪;二是鼓舞士气。事实上,巴渝舞在当时确实起了巨大作用,以至于伐纣战役结束,武王特下令将巴渝舞列为宫廷舞。后来,巴渝舞逐渐演化为土家族祭祀舞,在刘向的《世本》、郦道元的《水经注》、唐人的《晋书》、杜佑的《通典》、樊绰的《蛮书》都有记载。  隋唐时期,土家族先民就有“其父母初丧,击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的习俗。据有关史料记载:“家有亲丧,乡邻来吊,至夜不去,曰伴亡。于柩旁击鼓,唱俚歌哀词。”这种祭祀歌舞,在古代巴人后裔土家族的聚居区世代沿袭,千古不绝。哪家死了老人,村民们闻讯而至,通宵达旦,这叫“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打不起豆腐送不起情,跳一夜丧鼓陪亡人”。这种丧葬习俗经过不断传承,逐步演变为恩施土家族的跳丧舞。  至今,土家族死了老人以后,附近乡亲皆来跳丧。其舞蹈是二男或四男在棺材前对舞,高潮时,少则百人,多达几百人上千人观看和参与跳丧。演唱形式是一人(掌鼓者)执鼓领唱,其他人合唱。  跳丧舞种类  跳丧舞的种类繁多,按跳丧格局大致可分“四大步”、“待尸”、“么连嗬”、“摇丧”、“打丧”、“哭丧”等20多种类型。按模拟形象动作分,有“凤凰展翅”、“犀牛望月”、“猛虎下山”、“虎抱头”、“牛擦痒”、“猴子爬岩”、“狗吃月”、“狗撒尿”、“燕儿衔泥”、“古树盘根”、“幺姑筛箩”、“耍五巾”、“风夹雪”、“滚身子”等。跳丧时,锣鼓大作,鞭炮阵阵,一人击鼓叫歌,跳者围棺接歌而起,脚跟鼓点鼓跟脚,跳者二至四人,但女人不能跳丧。击鼓者领唱,对舞者和,多为高腔俚调,边唱边舞。鼓声一起,或高歌狂舞,或轻歌曼舞。舞者头、肩、腰、臂、腿、脚尖、脚跟齐动作,跳着变化多姿的舞步。有时掌鼓击锣二人坐唱,其余人唱和,此名“坐丧歌”;有时掌鼓击锣二人坐唱,另二人边跳边唱,此名“跳丧鼓”;有时四人围棺转圈,边跳边唱,此名“转丧鼓”。  跳丧舞内容  跳丧舞的曲调有“撒尔嗬”、“叫歌”、“摇丧”、“将军令”、“正宫调”、“一字词”、“节节高”、“螃蟹歌”等数十个曲牌,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跳丧的唱腔分高腔、平调,节奏鲜明,主要是6/8拍。跳丧有歌有舞,舞的成分较重。舞蹈时,整个舞场均随掌鼓人的鼓点和唱腔随时变换曲牌、节拍和舞姿。掌鼓者也通过鼓心、鼓边、鼓沿敲击出富于变化的鼓点,边击鼓边领歌,和歌而舞。跳丧舞舞姿狂放,随着击鼓者的指挥,不时改变舞姿和节奏,激越时似山风呼啸,张弛交替,古老质朴。  跳丧舞从音乐、舞蹈到歌词内容,少有悲伤之感,音乐高亢欢快,舞步健美勇武。跳丧是“欢欢喜喜办丧事,热热闹闹陪亡人”,只有“走顺头路”即寿终正寝的人才有享受跳丧的资格。如父母尚在而晚辈先去世,除非已有儿女抱“灵牌”,否则是不能跳丧的。  跳丧舞的歌词内容十分丰富,有颂赞土家先民开疆拓土、回忆民族历史的;有反映先民图腾崇拜、渔猎活动的;还有歌唱死者生平事迹的,前唐后汉的历史传奇、日常的生活趣事都是歌唱的题材。歌词多呈四句七言,内容古朴。每唱完一首,最后大家高声合唱一句“解忧愁噢”,表示为死者家里散忧愁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10,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描绘了怎样的画面150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描绘的画面:我方军容整肃,军威雄伟,有临危不惊之气概。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该句出自唐代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唐代 李贺原文: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译文: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扩展资料:《雁门太守行》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当年唐宪宗以张煦为节度使,领兵前往征讨雁门郡之乱(振武军之乱),李贺即兴赋诗鼓舞士气,作成了这首《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作者简介: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皇室远支,家世早已没落,生活困顿,仕途偃蹇。曾官奉礼郎。因避家讳,被迫不得应进士科考试。早岁即工诗,见知于韩愈、皇甫湜,并和沈亚之友善,死时仅二十六岁。其诗长于乐府,多表现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愤。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像,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在诗史上独树一帜,严羽《沧浪诗话》称为“李长吉体”。有些作品情调阴郁低沉,语言过于雕琢。有《昌谷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雁门太守行
凶猛的敌军似黑压压的乌云一般像城墙袭来,城墙仿佛都要被他们所摧垮,金色的阳光照在我方将士的鱼鳞般的铠甲上,闪出耀眼的光芒,将士们斗志昂扬、整装待发,等待着敌军的来临
描写的就是战争之前的这种压抑的场面。
这个我自认为有两种理解:第一种:天上黑云滚滚而来,城中笼罩在凝重而死寂的凛风中,穿着黄金战甲的士兵们,心中的情绪因着这天气而变得愈加城中,想着,他们还能见到明天的日出么?即便是在这即将倾盆大雨来临之际,还是有一丝阳光降下,使得战甲在这一瞬变得光芒万丈,但也就只有这一瞬······努力活下去吧!在这战争中!第二种比较光明,黑色代表的是战士,其余的一样,这就不写了(PS:好难编啊,这样的题目好久没做,你就随便再加一点吧,作业还是自己思考做出来比较好哦O(∩_∩)O!)
战鼓四起炮火连天,作战声携风夹雨、疾驰呼啸,翻滚而来,看此次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那阵阵铁蹄声像是要把我们誓死坚守的城楼压垮;  战马嘶鸣长枪在手,守城将士们列阵以待,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将士们身上的铠甲鳞片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等待号令奋起杀敌以佑大好家国河山。(这是我根据你意思扩写了下)  这两句诗出自《雁门太守行》唐代李贺的全诗原文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首联“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这两句主要描写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写的情景相生。照诗翻译的话这两句就是:战争的乌云翻滚而来,像是要把城楼压垮;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的意思。
我这是复制的,但自己感觉解释得确实透彻:李贺的不少诗向称难解,这一首解者纷纭,却莫衷一是。对于诗意的理解也异常分歧。 这首短诗,后面写兵临易水、提剑誓死?其主题确与战斗有关。但前四句 着重写景,除“甲花”、“角声”表明此处有兵士而外,围城、突围等等全无 明确描写。因此,解说之分歧,多出于对“言外之意”的不同体会。“言”外 之“意”虽在“言”外,仍然来自“言”。一首诗积字成句,积句成篇,成为 有内在联系的整体。这篇诗前四句颇难碓解,后四句却比较显豁。说清后四句, 再反观前四句,通篇的意义便不难领会。 先看后四句。“半卷红旗临易水”,暗示“临易水”之前有一段进军过程。“半卷红旗” 是为减少阻力,是进军的特征,如“红旗半卷出辕门” 之类。“临”字也表现行军的动势。那么,“临易水”之后是否遇上敌军?如果遇到的话,力量对比如何?形势对谁有利?这一切,后三句都未作正面描述,而言外之意却比较明晰:一、“临易水”表明前进受阻,又令人联想起《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二、击鼓为了进军,而“霜重鼓寒声不起”通过自然条件的不利暗示出战争形势的严峻。三、末尾两句,写主将提剑上阵,誓作殊死战斗以报君恩,则大敌当前,已不言可知。 首句于“云”上着“黑”字,已感气氛沉重。而这“黑云”又“压城”以至压得“城欲摧”,明显有象征意义。“云”上特加“黑”字,自然不会用以象征我军而是象征敌军。敌军压境围城如此凶猛,则我军只有杀出重围,才有生路。“甲光向日金鳞开”,在色彩和形相上与上句形成强烈对比,明含欣喜、赞美之情,当然是指我军。始而黑云压城,适度围逼,既而黑云崩溃、红日当空,我军将士的金甲在日光下犹如片片金鳞,耀人眼目。就是说己经杀出孤城,击败敌兵。 一、二两句写围城与突围,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以下八句写乘胜追杀,直至兵临易水,是又一个意义单位。“角”,古代军用乐器。《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有“吹角收兵”的记载。联系上下文看,“角声满天秋色里”一句,正是以虚写实。在读者想象中展现敌退我追的壮阔场景。“塞上胭脂凝夜紫”中的“夜”字照应第一句中的“日”字,表明从突围至此,已过了较长一段时间,双方互有杀伤。“塞上胭脂”,旧注引《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解释,大致不错。紧承“角声”、“秋色”描绘塞土赤紫,已令人想见战血;于“紫”前加一“凝”字,更强化了这种联想。 由“日”到“夜”,以至夜深“霜重”,追兵已临易水,敌军自然先到易水。追兵尾随,敌军倘要渡水,便可能全军覆役,因而只能背水一战。“陷之死地而后生”,想到韩信的背水阵,就知道追兵面临的形势何等严峻!鼓声不起,主将誓死,正是这种严峻形势的反映。至于快战的结果如何,却让读者去想象。诗人运用特殊的艺术手法表现独特的艺术想象,或用象征,或用暗示,或用烘托,或以虚见实、以声显形、以部分代全体,给读者留下了过于广阔的想象空间,所以读者的理解因人而异。 意象新奇,设色鲜明,造型新颖,想象丰富而奇特,这是李贺诗歌的突出特点。在《雁门太守行》里,这些特点得到了全面而充分的体现。仅以后两句为例,看看他如何注意设色和造型。这两句写主将为报君主的知遇之恩,誓死决战,却不用概念化语言,而通过造型、设色、突出主将的外在形象和内心活动。战国时燕昭王曾筑台置千金于其上以延揽人才,因称此台为“黄金台”。“玉龙”,唐人用以称剑。 黄金、 白玉, 其质地和色泽, 都为世人所重。“龙”,是古代传说中的高贵动物,“黄金台”,是求贤若渴的象征。诗人选用“玉龙”和“黄金台”造型设色,创造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一位神采奕奕的主将形象便宛然在目。其不借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以及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都给读者以强烈而美好的感受。 先给注释: 雁门郡即今山西宁武北部,朔县南部。大同东部。北部等地。太守,官名,郡首长。 《乐府诗集》有《雁门太守行》,乃相和歌瑟调三十八曲之一。这首诗是拟古乐府诗。 黑云:《晋书》中解:“(凡坚城之上有 黑云如屋,名曰军精)。 角:军中所吹之器,如现在的喇叭。 (塞土燕脂凝夜紫,)《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

文章TAG:兴山围鼓兴山  这是  这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