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广地区原属百越,非炎,黄,东夷中华三大主体民族,百越为东南亚黄种人的祖先重要来源,后黄帝战胜蚩尤后,东夷一部溶入炎黄部落,一部南迁与百越杂居形成三苗,秦国战胜百越后,住军五十万,并移民若干,与百越联姻,后南北朝五胡乱中华,北方汉人大量南迁,后来金,蒙入侵中原时,北方汉人又一次南迁,加上百越原著民部份南迁入主东南亚各囯,这样二广百越经三苖,北方汉人二北迁三次溶合,基本与汉人无异了,血源上甚至比现在北方汉人更纯正。

1、现汉人在广东2000多年了,为什么北方有些人还说广东人是百越?

现汉人在广东2000多年了,为什么北方有些人还说广东人是百越

2、七八十年代广东广西讲白话的汉人,为什么把父母称呼为阿叔阿婶呢?

七八十年代广东广西讲白话的汉人,为什么把父母称呼为阿叔阿婶呢

这不单是两广说白话的汉人,也不仅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现在在许多农村乡下,思想转不过弯来,还有点迷信的,对父母爸妈的叫法还偏叫阿叔阿伯阿哥,阿婶阿娘阿嫂等,为何会要偏叫呢,这受传统迷信思想影响有关。在过去医学科技不发达,人的生活条件又不好,生儿育儿不易,难养而夭折者常有之,父母因生育儿女后多病不顺早亡者亦有之,过去人知识少,又迷信,不但相信算命,还相信神灵,

故而有以为人算命为业的,有以卜巫弄神驱鬼为生的,人一遇到不顺病疾什么的就去算命,求巫婆神棍,于是,什么父母子女刑克重要偏叫或拜契什么的说法就出来了,找巫婆神公的讲得更迷人惑众,不由你不信。于是,许多人是宁信其有,偏叫为上,以图心理一个安慰,人多少都受心理暗示影响的,就是现在,仍然相信这一套,偏叫父母,或拜契父母,拜认神灵仙佛为父母者并非个别,有的拜认某社庙的一棵古老大树,或一块大石。

我小时就是让算命的说,对父母有刑克,不偏叫父母就要重拜契,于是去认了一块大石头拜为父母,连小名也取名为“邓石“即认邓公圣爷及石头为父母,村上,同一年生的男的,都一样,小名取“邓石“,变成我是“树德邓石”还有树仁邓石,树林邓石等,后问原因戊戌年生的犯魁罡了,过去无计可施之下,避忌最易法就是偏叫或重重拜契,这是说父母子女有刑克的做法,如是儿女难养的,在取小名的就贱叫,取狗养猫养的什么都有。

3、古汉语和汉人,到底哪个地方的正宗?广东是最正宗的吗?

汉人是汉朝在中国自秦末大乱后,再次统一于一个皇朝之下,在形成民族大融合后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的主体民族的统一称呼,认为广东的汉族血统和语言更有渊源的史实支撑是认为汉朝前秦始皇派50万大军兵发两广统一岭南,之后长驻,设三郡。广东、广西一带没有陷入秦末大乱,原秦将赵佗自立南越国,延续93年,得以保存中原的语言和文化遗存,

汉朝定都于长安即今天的陕西西安。历史上曾有西周、秦、西汉、东汉、新朝、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朝在内的13个朝代建都于此,唐朝鼎盛时期常住人口185万,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000多年。从道理上来说,西汉历时近210年,西汉是汉族形成的朝代,它的都城和中心西安流传下来的语言肯定是最正宗的古汉语的遗存,

但是,有人会说,东汉后来迁都洛阳,历时195年,汉朝和汉人最正宗的古汉语应该是洛阳。再查洛阳的历史,洛阳是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王朝古都,东汉离我们当代时间更近一点,似乎是洛阳流传的语言才算是最正宗的古汉语遗存,认为中原这些古都古汉语不再保留原貌的人认为,两晋之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中很多是少数民族政权,实际不止十六国,那段历史时期,先后有二十多个国家建立,北方陷入长期的战乱状态。


文章TAG:汉人  广东  2000  多年  广东汉人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