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什么

把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拿来分配.

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什么

2,北魏为什么实行均田制

根本因素是先进的经济形态, 南北对峙是均田制出现的背景之一,不是根本因素。北魏由游牧民族建立,其原有经济形态较落后,因此要实行均田制。 谢谢。

北魏为什么实行均田制

3,北魏均田制的实质是什么

均田制实质是奴隶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国家的转变,也是少数民族汉化的改革。
平均地权,使一些农民得到土地。 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所采取的愚民政策
均田制的实质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推行的出发点。

北魏均田制的实质是什么

4,下列关于北魏均田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准确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A项中的纳绢代役叫“庸”,北魏的均田制中没有“庸”,隋唐时才出现。均田制的实施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从而保证国家的赋税有稳定的来源,以达到维护统治的目的,C项错误。均田制到了唐中期即被破坏,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是B项。

5,北魏时期实行的均田制从土地所有制形式上来讲是 A国有土地所有制

A 试题分析:均田制开始实行于北魏,隋唐时期进一步发展完善。北魏均田令规定把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按性别年龄分配给农民,土地的主要部分只准使用,不准买卖等。授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并承担徭役和兵役。因此从土地所有制形式上来讲是国有土地所有制。
我会继续学习,争取下次回答你

6,北魏均田制

均田制,即古代帝王将无主土地按人头划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中国古代北魏至唐前期封建政府推行的土地分配制度。西晋末年,中国北方在长期战乱之后,户口迁徙,土地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主要规定  (1)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耕牛1头授田叨亩,限4头牛。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奴婢和牛的授田随奴婢和牛的有无而还授。(2)男子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产麻地男子授麻田10亩,妇人50亩,年老及身死后还田。
均田制首创于北魏,后为北齐、北周、隋唐所继承和发展.从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485年)颁布均田令起,直至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两税法的实行为止.均田制从施行于一个割据政权而扩展到全国范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历时近三百年,其作用与影响是不可低估的.然而,多年来,史学界发表了不少有关北魏均田制的论著、教材,基本上认为北魏均田制是在不触动豪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不具备限制豪强地主无限占田的性质.此说很值得商榷.北魏均田令颁布前的土地分布情况、均田令的具体内容、颁行目的等方面说明北魏均田制是一部限制与触动豪强地主利益的土地法.

文章TAG:北魏均田制  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