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原名叫“汕美”,汕尾素以滨海鱼港著称,有美丽的滨海风光,故得“汕美”之名。莆田人,跟潮汕和闽南跟汕尾有什么不同莆田人与潮汕、闽南、汕尾都属于沿海地区,这几个地方相同之处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尾”与“美”谐音,人们便渐渐地把“汕美”称为“汕尾”,汕尾由此而得名。

1、汕尾市一共有多少个方言?

汕尾市一共有多少个方言

汕尾市(海陆丰地区)的方言最复杂,广东省三大语系在汕尾都有存在,其中之最当然是海陆丰方言福佬话,福佬话又名河洛话,属闽南语系漳州片区语种,它和潮州话有很多相似之处,福佬话是汕尾市的主要语言,受众应该有七成以上。汕尾还有众多的客家话地区,其中陆河县是纯客家县,还有海丰和陆丰的很多山区乡镇也是客家人聚居地,部分客家人还同时会讲福佬和客家两种方言,客家话占汕尾市两到三成左右,

汕尾和海丰的沿海地区还有小部分人讲白话(粤语),随着粵港澳的交流日益频繁,白话在汕尾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因为粤语电视节目和粵语歌曲的盛行,几乎所有汕尾人都会简单的几句白话。在陆丰的三甲地区(甲子、甲东和甲西)由于传统上接近潮汕话区域,三甲的主要语言就是潮汕话,陆丰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小语种“军话”,它是历史上碣石卫(建于明朝洪武)驻军的专用语言,其中包含有大量当时军队的暗语,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独特的语言,估计比电影《风语者》的语言还要机密。

2、汕尾为什么叫汕尾?

汕尾为什么叫汕尾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什么是“汕”,汕指海滨泥沙积聚而成的沙脊,由于韩江泥沙在海滨地带的不断冲积,并在潮汐风浪的作用下,在今汕头和汕尾一带形成一条自然的沙堤,这种沙堤就叫做“汕”。汕尾原名叫“汕美”,汕尾素以滨海鱼港著称,有美丽的滨海风光,故得“汕美”之名,由于汕尾地处广东省南部未端,旧时曾俗称“尾省”。“尾”与“美”谐音,人们便渐渐地把“汕美”称为“汕尾”,汕尾由此而得名,

3、莆田人不认同自己是闽南人,莆田跟潮汕和闽南跟汕尾有什么不同?

莆田人不认同自己是闽南人,莆田跟潮汕和闽南跟汕尾有什么不同

让莆田人承认自己是属于闽南人,就好比让上海人承认自己是江苏人,让福清人、长乐人承认自己是莆田人,一样让人觉得可笑。一般只有潮汕、海南、广东粤西,等地方的人,他们祖上有些是来自莆田的,现在他们所讲的母语和闽南话相似,他们才会觉得莆田是属于闽南体系的,而在福建的本省,个别闽南人乐于见到自己多了一个小弟,也开始刻意宣传、甚至偷换概念说莆田人是属于闽南人。

莆田人自古以来就不属于闽南地区根据莆田县志所记载,在石器时代,莆田就有人类生活的痕迹,福建以前是属于百越中的闽越,到了封建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福建被称为闽中郡,闽中郡所属的范围,不单是现在福建全省,广东的潮汕、梅州,浙江的温州等地,在当时也是属于闽中郡。从早期的闽中郡(福建)行政划分,也能解释,为什么现在广东潮汕、梅州、浙江温州等地,他们的族谱记载着祖先是从福建迁移过来的,

秦统一六国后,只废除掉闽越王的王号,名义上建立了闽中郡,实际上并未派官吏,实施有效统治。后来汉高祖上位后,恢复了之前的闽越国,把驺无诸(勾践的后裔)重新封为闽越王,时间到了西晋,在西晋太康三年,将原建安郡,拆分为建安、晋安两郡。到梁天监年间(502年~519年),又从晋安郡分出一个梁安郡,辖兴化、泉、漳等地,

兴化也就是莆田的别称,福建现在的八闽,也是后来的明朝洪武元年,将福建八路改为福州、建宁、延平、邵武、兴化、泉州、漳州、汀州八府。虽然在封建时代,兴化也曾一度是挂在南安郡(今闽南的泉州)所辖下,但并不代表着,莆田就属于闽南,如果你非要把封建时期的管辖说成莆田人就是闽南人,那你也可以说福建人,其实就是浙江人、江苏人,因为早期的闽越也曾划入扬州、浙江管辖的范围之下。

福建第一次人口有规模性的入迁、迁出,应该就是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到了西晋时期有次最大的中原人与闽人的交会,史称八姓入闽,以及后来的唐、宋时期等等,不同时期都有中原人迁入福建生活,这些从中原入闽的人,他们所选择的目的地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家族有记载,在唐末入闽的分为两类,一个是直接在闽北安家,另一个是在闽南安家。


文章TAG:汕尾  少数民族  汕尾少数民族有多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