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元朝而言,不在洛阳建都当然是因为洛阳太靠南了。(长安)实际上,从唐高宗时期开始,洛阳就被确定为唐朝的东都,到了武则天时,更是将办公地点搬到了洛阳,将洛阳命名为“神都”,定都大都已经是非常地深入汉地了,想让他到洛阳去建都无异于痴人说梦,可怜的西安,周朝洛阳一不管你,你就被犬戎占领了;唐朝洛阳一不管你,你就被吐蕃占领了,最后还得靠洛阳出力收复西安。
1、有哪些朝代在洛阳定都?
一、说到洛阳,就不得不提西安。周朝,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后,丰镐(西安)被犬戎杀得片甲不留,唐朝,西安(长安)关中地区被吐蕃攻破,“天子九逃、国都六失”。可怜的西安,周朝洛阳一不管你,你就被犬戎占领了;唐朝洛阳一不管你,你就被吐蕃占领了,最后还得靠洛阳出力收复西安,西安关中被犬戎和吐蕃攻破,是由洛阳出力收复西安;洛阳被金兵蒙古攻破,西安关中举手投降,如入无人之境。
2、分别有哪些朝代定都西安和洛阳?
下面就说一下:洛阳:夏、商、西周、东周、西汉(三个月),东汉,曹魏,西晋、隋、唐,武周、后梁、后晋、后唐、民国等,西安;这个比较难,首先西安是明朝时期的名称,没有建都朝代。除非把坑爹的陕西人李自成的大顺作为一个朝代,其次,如果长安与西安等同的话。建都朝代是:西周,秦(目前在与咸阳争秦都),西汉,新莽,东汉(抢洛阳的),西晋(抢洛阳的),接下来就是不入流,拉来充数的五个五胡政权,
3、洛阳曾经是哪些朝代的国都,他们为什么定都在洛阳了?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因而洛阳有十三朝古都之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颇丰。历代统治者多把山川作为国运的象征,有利的山川形胜、充足的城市供水,是选择都城地址的重要因素,
洛阳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北依邙山,南对伊阙,伊、洛、瀍、涧四条河流蜿蜒其间,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宋李格非有言:“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严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清人顾祖禹也说洛阳“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由此看来,洛阳成为帝王建都的首选之地,也就不奇怪了,洛阳作为都城的最早城址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
历史文献记载为夏王太康的斟鄩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社会科学院发现二里头夏文化遗址,经考古发掘与研究,确认二里头遗址是一处夏代大型古都遗址。而斟鄩城就位于偃师西南翟镇乡二里头村南,往东不到10公里是伊洛二水交汇处,从夏都斟鄩所处的地理形势上看,符合古代选择城址“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的原则,地势平坦便于耕种,又临近伊、洛二水,水源丰富,且有水利舟楫之便,是一个理想的王都所在地。
那么,汉魏等朝之所以择洛阳建都,同这里地理条件优越也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军事形胜重要,环山面水,东有虎牢、成皋之险,西接函谷崤渑要隘,北临邙山屏障,南对天然伊阙。其次,水陆交通便利,这里西接秦陇,南达江淮,东至齐鲁。东汉时,洛阳已成丝绸之路的起点,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正是由于这一点,“朕以恒、代无漕运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洛伊,通运四方”,
最后,邙山洛河之间平原广阔,适于经济繁荣、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的需要。到了隋唐时,洛阳的交通较汉魏时期更为便利,城内交通路网密布、处处通漕,整个漕运系统以洛水为中枢,南北两翼遍布河渠;都城与外界交通方面,隋炀帝开凿南北大运河,洛阳成为全国水运中心。历代帝王选择都城地点,都讲究天时地利,洛阳地处天下之中,凭借良好的地形、便捷的交通、再加上历史的积淀,成为十三朝都城也就不足为奇了。
4、洛阳为九朝古都,除了首都之外,还有哪些朝代将洛阳作为陪都?
洛阳严格说起做首都的时间很短如果只算统一王朝就更短,作为陪都时间很长,先后有13个王朝将洛阳作为陪都,分别是商,西周,西汉/新莽,东汉(末年),北周,隋/唐,后梁,后晋,后唐,后周,北宋,金的陪都。西周时期洛阳在周平王迁都之前一直是陪都,设立陪都洛邑的目的就是为了震慑商朝遗孽作为军城,周天子还摆出杀手锏铸鼎震慑天下(老子有钱有装备,铜在当时不止是贵金属还是制作武器的战略物资,说白了就是显摆)东汉末年为啥是陪都呢?这要问问董卓了,我想是个中国人都知道三国这段历史,董卓临走还把洛阳城一把火烧了,为啥呢?我断了你的念想!别想着复辟了!在隋时短暂的被提为东京,原因是隋炀帝想迁都洛阳,但这一想法并未成为事实,隋炀帝在公元605年三月下令营建东京(三月,丁未,诏杨素与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徙洛州郭内居民及诸州富商大贾数万户以实之。
文章TAG:定都 朝代 洛阳 洛阳定都了多少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