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老洛阳的汤客一直以来的吃法面条放坏才来卖第二怪洛阳浆面条,是河南洛阳民间的汉族传统面食。“洛阳八大怪”喝汤无勺蹲门外第一怪洛阳号称“汤城”,无论胡辣汤、驴肉汤、牛肉汤、羊肉汤、豆腐汤等等,洛阳的汤都有独特的风味,啤酒一瓶倒下来第四怪提起“洛阳宫”啤酒,洛阳无人不晓,受洛阳市民钟爱,被洛阳人称为夺命11度,有网友戏言。

1、洛阳不翻汤怎么样?

洛阳不翻汤怎么样

说起老洛阳的著名小吃不翻汤,上了年纪的洛阳人还会对那酸辣爽口的味道回味不已,可年轻人则大多闻所未闻。洛阳人有喝汤吃泡馍的习惯:早起和荤汤,牛肉汤、羊肉汤和驴肉汤鲜美无比;晚上不宜多吃,更要少油、少肉,一般就要喝些面疙瘩或米汤,倘若不想做饭或者孩子嘴馋,那沿街叫卖的素汤,如豆腐汤、丸子汤和不翻汤,就是一顿晚饭。

啥叫不翻汤?光这名字听来就很有些噱头,不翻其实就是一张绿豆小饼,有小孩子的巴掌大小。把绿豆泡涨磨细兑水调汁,汁儿不稀不稠,舀一勺摊在鏊子上,用炉火加热,一分钟就熟了,不用翻个儿,所以叫做不翻,不翻极薄,一面豆绿一面淡黄,铺在放好调料的碗里,用骨头汤一浇,不翻汤就做好了,吃时再泡上烙馍一张。这种汤食,老少咸宜,

谁也说不清不翻汤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陪伴老洛阳人过了多少岁月,反正这喝汤吃泡馍的风俗算是流传下来了。拿一个白瓷碗,碗底放上白胡椒、醋、盐、味精等调味料,再放上煮熟的海带丝、泡涨的粉条、小块的鸭血,撒上虾皮和一大把翠绿的、切得细细碎碎的韭菜,再扔一块紫菜进去,把不翻铺在最上面,在碗里浇一勺骨头汤,再附上一张雪白的薄烙馍,一碗不翻汤就齐活了,

不翻汤端上饭桌时,只见漂满翠绿色碎韭菜的汤中,薄薄的不翻若隐若现。先喝一口汤,烫烫的,酸辣爽口,即使暑天也立刻叫人胃口大开,再夹起不翻尝上一口,不翻入口即化,有若无物,咽下肚去,唇齿间便有了绿豆的清香,再泡上韧性十足的薄烙馍,颇感“空虚”的牙齿立刻来了劲头,小小的不翻究竟是谁发明的,没人知道,但是在传说中,这张绿豆小饼来头可不小。

相传清康熙皇帝独自暗访民情,途经栾川县大洪沟时饥肠辘辘,忽然闻到一阵奇香,原来是一户人家的老太正在烙饼,便上前讨要。老太说:“饼还没翻,不熟,”康熙皇帝饥不择食,说:“不翻不翻,救命要紧。”抓起饼大吃,顿觉美味异常,并为这小饼赐了字,于是,这受过“册封”的小饼再也不用翻了,因此得名“不翻”。(洛阳晚报付璇张露露),

2、洛阳八大怪是什么

洛阳八大怪是什么

“洛阳八大怪”喝汤无勺蹲门外第一怪洛阳号称“汤城”,无论胡辣汤、驴肉汤、牛肉汤、羊肉汤、豆腐汤等等,洛阳的汤都有独特的风味。洛阳人喝汤不讲究店的排场,要的是汤的味道,即使在深巷角落里照样不愁没人来,汤就是洛阳饮食文化的最鲜明特点!在洛阳喝汤四大特点,其一:加汤不要钱,其二:汤馆多得数不清。其三:喝汤用筷子,

其四:有凳子不坐蹲起来。这些都是老洛阳的汤客一直以来的吃法面条放坏才来卖第二怪洛阳浆面条,是河南洛阳民间的汉族传统面食,因酸味独特而受到洛阳人甚至是外国人的喜爱。浆面条不用清水煮,而是一种特制的酸味豆浆(也称酸浆),正是因为这种发酵的酸浆,让外地人猛一下闻到,还以为是面条放坏了。但是在吃的时候它的酸味几乎都化解在料上,立时会觉得余香满口,回味无穷,

汤汤水水一道菜第三怪洛阳水席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迄今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宴之一。它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汤汤水水;二是热菜洛阳水席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像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洛阳水席的特点是有荤有素、选料广泛、可简可繁、味道多样,酸、辣、甜、咸俱全,舒适可口。

全席共设24道菜,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啤酒一瓶倒下来第四怪提起“洛阳宫”啤酒,洛阳无人不晓,受洛阳市民钟爱,被洛阳人称为夺命11度,有网友戏言:8瓶下去后,眩晕6小时,胆量加 200%,物理抗性 30%,物理输出 40%,攻击速度-50%,力量加 20%,敏捷度-40%,智力-50%,走直线能力-80%,真心话 70%,大冒险 60%,吹牛能力 100%;洛阳宫配烧烤,外地人全干倒。


文章TAG:洛阳  汤客  不翻  洛阳汤客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