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涣是属地的第一位进士,苏轼苏辙兄弟俩从小就将伯父视为自己的偶像,伯父的勤奋上进,给了兄弟俩莫大的鼓舞。当时的科举考试有着固定的规矩形式,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套路,要想高中,必须得摸清套路,苏洵虽然发愤读书后成效显著,但过高的才气与创造力,有时候反而成了科举考试的障碍。
湖广填川时,大多数迁徙到四川的人,必须先到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集合,然后再由官府登记分配,就像是一个移民中转站,所以,大多数的川人都以为祖上来自麻城孝感,其实未必!历史上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说!潼南塘坝王氏家族(含周边遂宁、安岳、大足、铜梁、合川的部份王氏)的字辈:一仲国正大,文学启洪先;祖宗维泽裔,永世胤朝元。
自1744年始修入川族谱,一仲两辈实未入川,因当时各方面条件简陋,况且文化有限,所修族谱甚简,再则年久失修、族谱残缺,曾误传是“三槐堂王氏”,而2015年重修族谱时经专业小组人员去鄂湘赣实地走访查谱考证,核实属“庐陵太原王氏-赣湘王氏”。祖居太原,唐僖宗中和年间(约在公元883年)从山西太原经蜀入赣,初居庐陵(今江西吉安),
后代某支在“江西填湖广”时西迁湖南邵阳,清康熙癸未年(公元1730年),二十七世祖国玺、国铭、国琏及堂兄弟国治从湖南宝庆邵阳仁凤都经湖北麻城孝感徒居入川,国玺、国铭、国琏落业于潼川府遂宁下安里(即今重庆潼南塘坝),鼎足而居,后代人丁繁茂,在川渝开枝散叶,有迁居于云贵湘鄂粤赣皖者;国治落业于安岳龙台。重庆湖广会馆有族谱可查,
2、唐宋八大家,苏氏父子占了3个席位,苏家到底有着怎样的家学渊源?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位优秀散文家的合称。八大家中,苏氏父子占了三个席位,人称“三苏”,分别是苏洵、苏轼、苏辙,北宋时期大臣王辟之在《渑水燕谈录·才识》中写道:“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一门三文豪,“大苏”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最为大家熟知;“小苏”苏辙官做的最大,政绩斐然;而他们两个的父亲“老苏”苏洵,其所著的《颜书四十韵》等名篇,历来被当做经典传诵,他作为父亲的成功,更是为人称道。
眉山,古称眉州,两宋期间,眉山共有886人考取进士,史称“八百进士”,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这个“进士之乡”眉山,就是苏洵父子的故乡,但是苏洵却是“唐宋八大家”中唯一一个没有进士资格的文学家,《三字经》里有这么几句话:“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我们从这几句中可以知晓,苏洵二十七岁之前,读书并不认真,所以他十八岁时乡试没中,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乡试没中,苏洵干脆就彻底放飞自我不读书了,从此,游山玩水就成了青年苏洵生活的主旋律,不少同乡人问苏洵的父亲苏序为什么不对苏洵严加管教,苏序答:“犬子年幼,心性未稳而已,何必担心?洵儿特立独行,定非凡人,倘加以磨炼,定有出头之日。苏家在眉州,有不少良田,苏序不像别家那样大量种植稻米,他也不储存稻米,还以米换谷,在自家谷仓中存了三四万石之多,乡人们都不知道他为何这么做。
后来,荒年歉收,苏序开仓散粮,先给他自己的近族近亲,然后才轮到他妻子的娘家人,再后给他家的佃农,最后给同村的贫民,这时乡亲们才知道他当初为什么广存稻谷——因为稻谷可藏数年,而稻米天潮时则易霉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苏序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并且熟悉农业知识,同时乐善好施,但他的优良品质,远不止此,他的个性和人品对后代同样影响深远,
苏序去世时,苏轼十二岁,多年之后,深爱爷爷的苏轼,曾请求同门曾巩为爷爷书写了一篇墓志铭。曾巩在《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序)墓志铭》中写道:“为人疏达自信,持之以谦,轻财好施,急人之疾,孜孜若不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苏序的儿子苏涣和苏洵后来都成了当地的名士,“三苏”的作品更是流传千古,着实给苏序老人家长了一把脸。
文章TAG:四川 苏家 是从 先辈 迁入 四川苏家是从哪里迁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