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王鏊的介绍

王鏊(ào)(1450年9月22日1—1524年4月14日2),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其为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3。明代名臣、文学家。自幼随父读书,聪颖异常,八岁能读经史,十二岁能作诗,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授翰林编修,明孝宗时历侍讲学士、日讲官、吏部右侍郎等职。正德元年(1506年),任吏部左侍郎,与吏部尚书韩文等请明武宗诛刘瑾等“八虎”,但事败未成。同年,因廷臣荐,入阁拜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次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王鏊在任上尽力保护受刘瑾迫害之人,屡次劝谏刘瑾,终因无法挽救时局而辞官归乡。此后家居十六年,终不复出。嘉靖三年(1524年)卒,年七十五,世宗为其辍朝一日,赠太傅,谥文恪,世称“王文恪”。王守仁赞其为“完人”4,唐寅曾赠联称其“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王鏊博学有识鉴,经学通明,制行修谨,文章修洁。善书法,多藏书5。为弘治、正德间文体变革的先行者和楷模。1他黜浮崇古的文学观和尚经术、去险诡的取士倾向,影响了一代文风。有《震泽编》、《震泽集》、《震泽长语》、《震泽纪闻》、《姑苏志》等传世。6(概述内图片来源:7)

王鏊的介绍

2,王鏊 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王鏊一生为人正直,时称“天下穷阁老”。朝廷忠良尚宝卿崔睿等3人被刘瑾借故毒刑敲打几死,王鏊不顾个人安危,当刘瑾面斥责道:“士可杀,不可辱,今辱且杀之,吾尚何颜居此。”刘瑾千方百计杀逆己朝臣韩文、刘健、谢迁,因王鏊“前后力救得免”。刘瑾权倾内外,焦芳又一味奉迎,气焰日益嚣张,王鏊与韩文等上疏请诛刘瑾等“八党”,不被采纳。正德四年(1509),以武英殿大学士致仕。此后,朝廷大臣交相荐举,终不肯复出。 王鏊致仕回乡至逝世,家居共14年,“不治生产,惟看书著作为娱,旁无所好,兴致古澹,有悠然物外之趣”。他居官清廉,全无积蓄,被人称为“天下穷阁老”。他潜心学问,文章尔雅,议论精辟,使弘治、正德间文体为之一变。著有《震泽编》、《震泽集》、《震泽长语》、《震泽纪闻》、《姑苏志》等。 嘉靖三年(1524年),王鏊病逝,享年75岁。逝世后,追封太傅,谥“文恪”。其故里陆巷有惠堂及解元、会元、探花牌楼。葬东山梁家山,其墓前曾有唐寅手书的“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的牌坊。现陆巷有“惠和堂”。“双进士坊”等遗址。

王鏊 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3,为什么王鏊被称为一代之俊生斯文之宗主

摘要 王鏊博学善于识别人才,文章雅正,言谈议论明晰流畅。晚年著《性善论》一篇,王守仁看后说:“王公的文章达到精深的境界,世上的人也很难达到。”他在弘治、正德时期,以高第探花、台阁重臣的身份,对台阁、乡邦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弘治、正德间,文体变革的先行者和楷模。 他的黜浮崇古的文学观和尚经术、去险诡的取士倾向,影响了一代文风。他承接了吴宽的老一批吴中交游圈,又发展了新一批吴中及淮左文人,交游较密切的如文徵明(文壁)、唐寅、都穆、蔡羽、邵宝、杨一清、靳贵及“娄东三凤”等。继吴宽之后,他对吴中诗派,尤其是其中坚力量如“吴中四才子”等,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19 为什么王鏊被称为一代之俊生,斯文之宗主 正直清廉,仗义执言 对明代八股文定型的影响 什么影响? 王鏊博学善于识别人才,文章雅正,言谈议论明晰流畅。晚年著《性善论》一篇,王守仁看后说:“王公的文章达到精深的境界,世上的人也很难达到。”他在弘治、正德时期,以高第探花、台阁重臣的身份,对台阁、乡邦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弘治、正德间,文体变革的先行者和楷模。 他的黜浮崇古的文学观和尚经术、去险诡的取士倾向,影响了一代文风。他承接了吴宽的老一批吴中交游圈,又发展了新一批吴中及淮左文人,交游较密切的如文徵明(文壁)、唐寅、都穆、蔡羽、邵宝、杨一清、靳贵及“娄东三凤”等。继吴宽之后,他对吴中诗派,尤其是其中坚力量如“吴中四才子”等,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 好的, 谢谢

为什么王鏊被称为一代之俊生斯文之宗主


文章TAG:王鏊介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