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个人所得税纳税多少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应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月应税收入-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举例】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现在执行的新的标准 5000-3500=1500*3%=45 元(应缴个人所得税,没有考虑养老金等因素)

个人所得税纳税多少

2,个人所得税怎么扣费

个人所得税扣税标准:综合所得,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五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税费)*20%;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20%;其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温馨提示】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个人所得税怎么扣费

3,个人所得税是怎么扣的

首先,自2018年10月,个税起征点调至每月5000元。其次,根据10月20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在两部门官网开始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住房租金根据缴纳人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额扣除;纳税人赡养60岁(含60岁)以上父母的,按照每月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自负医疗费超过1.5万元部分,可在每年6万元额度内据实扣除;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每个子女每年1.2万元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接受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规定期限可按每年3600元或4800元定额扣除。

个人所得税是怎么扣的

4,个人所得税如何扣税

个人所得税如何扣税一、个人所得税是怎么扣的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标准5000元/月(工资、薪金所得适用)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二、个人所得税怎么做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的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根据税法的规定,个人所得税是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的,个人所得税还是要由个人承担的。所谓的个税由单位负担,是通过提高工资总额,保证员工的到手工资与约定一致,个税实际上还是从员工工资中代扣代缴的。大家都知道在我们国家,无论是上班的人还是企业,都是需要进行缴纳税收的。本人所缴纳的税收是不同的,根据个人的工资的高低不同来进行缴纳。而我们个人所得税是如何去扣的呢?

5,个人所得税现阶段多少扣税扣百分之多少拜托了各位 谢谢 问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起征点为2000,超额=收入-2000 “超额”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6,个人所得税怎么扣

2018年8月31日,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新个税法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减税向中低收入倾斜。新个税法规定,历经此次修法,个税的部分税率级距进一步优化调整,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缩小25%税率的级距,30%、35%、45%三档较高税率级距不变。多项支出可抵税。今后计算个税,在扣除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增加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新个税法规定: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温馨提示】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7,2021年个税税率表是怎样的

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下发通知对先行实施5000元“起征点”进行了具体规定。对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并按照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应纳税额。对纳税人在2018年9月30日(含)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按照税法修改前规定执行。根据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先行依照新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缴纳税款。个人所得税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是: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月收入10000元,起征点5000元;其他扣除0元;项附加扣除0元;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210元。根据预扣预缴法,个税的计算公式: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个税起征点—累计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项附加扣除,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8,个人所得税扣税标准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乘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乘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税率表】税率表一:2018年10月1日起调整后,也就是2012年实行的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1,500元 不超过1455元的 3 0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标准5000元/月(2018年10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税免征额5000元(工资薪金所得适用)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0元的 5 02、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10 7503、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20 37504、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30 9750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35 14750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税率表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劳务报酬只对80%的部分征税)级数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20000元的 不超过16000元的 20% 02、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3、超过50000元部分 超过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9,现在国家规定个人工资扣除个人所得税是怎样计算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工资、薪金所得,扣除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费用3500元后,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计算方法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级数 范围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2 15003 45004 90005 350006 550007 >80000 45% 13505 例如你工资是A,个人付的社保和公积金之和是B,算出A-B-3500的数字(3500是起征点),在上面哪个范围。比如你算出A-B-3500等于10000,那么是第4级,那么你缴纳的个税为10000*25%-1005=1495
月工资薪金所得,3500以下免征,超过3500的部分,适用七级超额累进制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目前的是以下,不过正在调整!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起征点2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金)-20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金-缴税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元 5 0 二 超过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过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过100000元 45 15375

10,工资的里个税怎么扣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3500。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六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设60000元为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为60000-1600=58400元 适用税率30% 应纳税58400*30%-速算扣除数3375=14145元 附: 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工资 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含税所得额)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不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不超过475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5375元至58375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8375元至70375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70375元的部分 45 15375 另外,公务员同样纳税,而且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单位代扣代缴。 参见: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是按总工资额,包括补贴,超过1000元的部分。另外,好象有一些补贴是不扣的,如危险工种补贴,但我也吃不准。
楼上在背个人复所得税法?简单点,所有的收入,工资,奖金,补贴,津贴都要上税的。不过是在制扣除基本养老保险(养老,医疗,生育,工伤,失业)后,在扣除1600起征点,剩余数额按照楼上的累进税率计知算:<500,5%500-2000,10%(扣除道速算扣除数25元)2000-5000,15%(扣除125元)5000-20000,20%(扣除375元)

11,个人所得税怎么扣

当月应缴个人所得税=(全部工资-2000-三险一金) x 相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全部工资-2000-三险一金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 10% 25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 15% 125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 20% 375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 35% 6375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 45% 15375 比如你全部工资-2000-三险一金<0 元 则不交个税 比如你全部工资-2000-三险一金>0则需要交个税 在如你全部工资-2000-三险一金=400元 当月应缴个人所得税=(全部工资-2000-三险一金) x 相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400x5%-0=20 当月需要交纳个税20元
一、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二、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计算(一)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2000元/月,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计算公式: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收入-2000-“三险一金” (三)工资、薪金不含税收入适用税率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个人所得税中的速算扣除数是《个人所得税法》明确规定的,不是计算出来的;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看工资减去3500在哪一个档次,直接乘上相关税率,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即可。
工资条上应该有代扣税额吧,个人所得税是单位代扣代缴的,税率是9级超额累进,假设你税前工资是X,则(X-2000)*20%-375=X-6700解得X=7406.25那么代扣代缴的个税=7406.25-6700=706.25元我把X往回推也能得到这个数,应该就是它。(参考税率表)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扣除标准2000元/月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一般来说你给人家打工赚钱是没有个人所得税的。不是个人企业没着税。

文章TAG:个人所得税扣税个人  个人所得  个人所得税  
下一篇
展开更多